章节目录 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 第21节(1 / 1)

作品:《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

第39章 来者是客

已经亏了心,不能再亏嘴,所以绵绵决定要做一次最好吃的骨汤馄饨来安抚一下自己的五脏庙。

腿骨用砍刀剁成块,焯水后放到大锅里加上调料清炖。

炖汤的功夫,先把馅料弄好,再和面擀皮。

等馄饨包好的时候,大骨汤也炖好了。

陈三中午就啃了个干粮,肚子早就饿了,闻到肉香早就躺不住了,主动帮着烧了一大锅水,等绵绵包好馄饨自己先煮了一碗。

鲜香的大骨汤里放了些虾皮提鲜,再放点芫荽末倒点香醋,吃起来那叫一个痛快。

绵绵看着陈三吃的香甜,突然觉得自己穿越到这家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她跟陈三父子的口味出奇的一致。

比如都喜欢吃醋。

绵绵是那种吃面条都要放醋的人,炒菜的几乎都放醋,那爷俩也一样。冯氏常打趣她们爷仨一月吃的醋顶上别人家吃一年的。

还有,她们都不喜欢吃姜。

陈三一边吃一边看着天色说:“这雨是越下越大了,一会我驾车去接你哥去,要不等他自己走回来准要淋透了。”

结果还没等陈三起身,玉宽就已经回来了,而且还是跟别人一起回来的。

绵绵从厨房探出头,正好看到冯云琦执着一把油纸伞,笑吟吟的站跟在玉宽后头。

呀,这人笑起来越来越好看了。

一时间,绵绵都忘了接话。

等她回过神来才看到宽哥的另一个同窗何谦也跟在后头。

陈三也顾不上碗里没吃完的馄饨,绕过儿子迎了过去:“哟,是云琦跟谦哥儿来了啊,我说今天早上怎么听到喜鹊叫了,原来是有贵客要来。”

“我们那教舍漏水,加上雨天路滑,夫子也怕我们走晚了不安全,干脆提早放了学。”玉宽擦了把脸上的水珠:“多亏了云琦让他家马车送我们,要不我们就要淋雨了。”

“真是太好了,我正想着垫垫肚子就去接他呢,没想到你们就回来了。”陈三絮叨的功夫没忘把人请到屋里:“既然来了,就去屋里坐坐吧。”

冯氏听到动静抱着安哥儿在门口迎着,看到他们身上的衣衫有些潮湿,对着绵绵喊道:“赶紧盛几碗姜汤给他们喝。”

云琦进了堂屋,屋子里比他想象中还要小,不大的房间还要塞下一张大炕,不过屋子收拾的很整洁,一点也不显杂乱。

原本只是想坐一坐就走的,但是耐不住陈三夫妻太热情,所以云琦跟何谦喝完一碗姜汤后,又吃了一碗味道鲜美的小馄饨。

云琦吃完一碗后笑道:“这馄饨做的可真好吃,馅料鲜嫩多汁、馄饨皮爽滑可口,比我们家厨子做的好吃多了。”

何谦在一旁一个劲的点头,玉宽家的馄饨真的很好吃,味道比大街上卖的还要鲜美。

冯氏笑着接口:“你们家的厨子都是做大席面的,做这样的家常小吃还真不一定拿手。你要是喜欢就再吃一碗,绵绵包了不少,足够你们吃的。”

“我再帮你盛一碗吧。”绵绵笑着伸手。

来者是客嘛,总要让客人吃好。

云琦从善如流的把碗递了过去:“那就有劳小妹了。”

“应该的。”绵绵顺道还帮何谦盛了一碗,让何谦心里大感熨帖,这陈家小妹可真有眼色。

天色越发的暗淡,吃完之后两人都没多盘桓,纷纷告辞回家了。

云琦到家的时候徐氏正在跟宋嬷嬷说话,看到他,徐氏挤出一副微笑:“回来了?可淋到雨了没有?”

“没有,同庆跟同福都很妥当,没让儿子淋一点雨。”云琦笑着回应,对于母亲刚才闪过的那抹厉色装作视而不见。

父母之间的隔阂他不是不知道,幼年的时候他也曾奢求自己的父母能跟别人家的父母一般恩爱美满,可失望的次数多了就没了指望。

有些事他作为小辈无力插手,可不代表不清楚自己母亲所受的委屈。

能让母亲变了脸色的事应该不是小事,可母亲既然不说,那他就当做不知道罢了。

等云琦出去以后,宋嬷嬷都忍不住心疼的说:“二爷这般懂事孝顺,怎的老爷就是偏爱西院那个。”

徐氏冷笑:“他的心从开始就是偏的,如今还指望能正过来不成?想把那个杂种记成嫡出,也不问问我娘家答不答应。去准备笔墨,我要给二哥写信。”

要是没有自己的父兄打点,冯世涛能短短几年做到五品官?

还有冯家,原本不过是个小家族,在徐家的帮衬下才能成了这巨月县数一数二的人家。才兴盛了几年就忘了根本,是时候该给个教训了。

相对于徐氏这里的清净,冯家老太太刘氏所在的院子里可就热闹多了。

不但小刘氏母子在这里奉承,冯世涛的堂兄也就是县衙的冯主簿也带着妻儿过来请安。

云琦过来请安的时候看到这和一屋子人,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刘氏一向不待见他,随意说了两句话就打发他走了。

冯主簿看着云琦的背影,突然说道:“听说云琦去了海岳书院,怎的瑞儿没去?”

冯瑞不高兴的撇撇嘴没有作声,刘氏护孙心切,忙抢先回道:“是我不让他去的,那书院那么远,每日奔波多辛苦。我还听说那里的夫子十分严厉,动不动就打学生板子,咱们瑞哥儿可不能去受那份罪。”

读书还有嫌累的吗?

冯主薄皱皱眉头,这个婶娘这般短视就罢了,怎的堂弟也不管?

他想了想笑道:“话也不能这么说,一般人家的孩子夫子自然是想怎么管就怎么管。咱家的孩子,夫子就算想打也要掂量掂量。瑞儿是咱家的长孙,这排场可不能输给别人。”

刘氏未置可否,倒把小刘氏的心思给说动了。

她平日里就喜欢跟徐氏争强好胜,这会当然不乐意让自己的儿子被别人比下去,顿时动起了心思。

这番话很快传到了徐氏的耳朵里,她冷笑道:“看来咱家这位堂老爷是觉得自己的日子过的太舒坦了!既然这样,就先拿这位堂老爷开刀吧。”

老虎不发威,还真拿她当病猫了呢。

第40章 苦恼

这天,陈二耷拉着头来到绵绵家。

看到他那垂头丧气的样子,陈三两口子都很担心,追问之下才知道朱氏把他家的豆芽生意给搅黄了。

她非要说陈家卖豆芽每日人来人往的碍着她们家过日子了,三天两头的过去吵架,那天竟然直接把她们家的豆芽筐给砸了。

本来最近的生意就不好做,被她这样一折腾,直接没人去买她家豆芽菜了。

“朱氏一个妇道人家没那么大的胆子,定是那个朱捕头在后头撺掇的。这个姓朱的,这是要断咱们兄弟的饭碗呐!”陈三恨恨的说道。

冯氏一下就听出了蹊跷:“什么意思,你生意也遇到麻烦了?”

陈三这才惊觉自己失言了,他喏喏的叹了口气,没有吱声。

冯氏也没有继续追问,只是喃喃道:“怪不得这几天你回来的都挺早,算了,既然人家眼红,那咱们就先不做了,你也别驾车出去了,再让人找由头把你骡子给牵走了那更没地说理,就当在家歇息几天。”

“那行,那我就先不出去拉活了。”陈三回道。

他看着唉声叹气的二哥,皱着眉问:“这姓朱的到底什么来头,怎的县太爷还那么忌惮他?”

“嗨,要说他家也没什么大后台,不过就仗着把妹子嫁给了冯主簿做填房。冯主簿后头又有冯老爷和冯家,大舅哥说知县老爷也是投什么器……”

“投鼠忌器!”冯氏接口。

陈二拍拍大腿:“对,就是这个词!”

冯氏轻叹:“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县太爷到底是外县来的,在这没有根基。冯大人虽然丁忧在家,可身上到底有正五品的功名,县太爷不肯轻易得罪也是情有可原。我听说之前县太爷没来的时候,冯家是想让冯主簿做本县县丞的,这样巨月县就是他们冯家的天下了。结果县太爷横插了一脚,挡了冯家的路……”

看到陈二一脸呆滞的样子,冯氏知道他压根就没听懂,只得无奈的总结:“总之,咱们就是那被殃及的小鱼。要想逃过这一劫,要么忍要么滚回老家。”

一向憨厚的陈二这次却捏紧了拳头:“我陈培贵好不容易从那山沟里爬出来,就是讨饭吃也不会再回去的。”

“那咱们就等着吧,只要咱们安分守己,那些人也不敢真拿咱们怎么样。毕竟周大舅还是典史老爷呢,他治不了朱捕头还整不了朱家的亲戚?”冯氏笃定的说道。

陈二也不知道为何,他大舅哥说了一大通都没让他信服,反倒是冯氏三言两语就给了他的信心。这个兄弟媳妇平时话不多,每每开口却总是能说到点子上,怪不得以前在老家的时候,就她能从老娘手里讨到便宜。

绵绵这才知道原来家里面对着这么大的危机,这两个月因为老爹生意不错,自己跟娘亲的女红好像都懈怠了许多。

她跑到角落里从炕柜扒拉出自己装私房钱的盒子,实际上是从空间把银钱拿了出来。数了下,嗯,一共存了五钱银子和三百多个大钱。还不到宽哥半个月束脩的。

万一家里真的断了收入,老哥的学岂不是也上不成了?

冯氏一眼就看出了她的小心思,还打趣她:“放心吧,你哥今年的束脩交了一整年的,一时半会还花不到你的私房钱。”

绵绵依旧很担忧:“可家里要是一直没收入,宽哥明年的束脩可怎么办?除了束脩,每年的笔墨和吃穿也不是个小数目。”

说句不太好听的,一家子在旁人眼里都属于“好吃懒做”的。已经习惯了较为丰盛的饭菜,再返回头去吃窝头咸菜,绵绵觉得自己可能会受不了。

“闺女唉,你也把你爹我看的太没用了吧?去年没买骡车的时候你爹我饿着你们啦?放心吧,有爹在,一定会让你哥把书读下去的。”

陈三安慰了闺女两句,又咬牙切齿的说:“经过这事,我可真是明白了家里没个当官的至亲就是不行,人家说整你就整你,丝毫不带商量的。这会宽哥但凡是个秀才,别人想整咱家也得掂量掂量。”

“要不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呢。行了,你也别上火。前几个月一直连轴转都累瘦了,这些日子正好歇息歇息。咱家还有四十亩地呢,再过俩月等收了麦子就能见到银钱了。再不济我做绣活还能挣几两银子。”冯氏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瞬间安抚了父女俩焦虑的心情。

陈二听了他们的对话,顿时想到自己的差事还没丢,每月好歹将近两千文的收入,比以前在陈家庄的时候可强多了。

这么一想,他也觉得心情没那么沉重了,还回去把周氏给安抚了一通。

只是事情并没有冯氏想象中的那么乐观,她精心绣制的一幅屏芯被原先订货的铺子给拒了。那铺子老板娘也算冯氏的旧相识,悄悄告诉她后头有人整她,不让收她的绣品。

就连绵绵打的络子都卖不出去了。

一家子真的是断了经济来源,要不是手里还有几个余钱,怕是吃饭都成问题。

之前绵绵一家在吃穿上头一向很舍得花钱,这会家里没了收入,冯氏不得不精打细算数着铜板过日子。

为了不让家里人亏嘴,绵绵开始想方设法的往家里倒腾吃食,今儿在荷花池“网了”几条鱼、明儿在山上“捡了”只野鸡……

加上她之前种的青菜都开始陆陆续续的长成,总算是没让家里的伙食一下子差的太多。

要是只有这样,日子也能过的下去。

结果朱氏那个婆娘不知道受了什么撺掇,天天跑她们家门口来指桑骂槐。

她家跟街坊们本来就不甚熟悉,这么一闹,大家就算知道朱氏是造谣生事,可众人都不愿招惹有朱捕头做后台的朱氏,一时间都对他们家退避三舍。

这让一直喜欢交际的陈三更加恼火,本来没有收入就算了,跟附近的老少爷们一起喝酒吹牛好歹能散散郁气。

来这么一出,陈三一时间连个喝酒的人都找不到了,这让他十分苦恼。

第41章 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