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 第16节(1 / 1)

作品:《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

相较于年纪尚小的安哥儿,陈二则更喜欢懂事好学的玉宽。就算他没念过书,也不耽搁把玉宽叫到跟前让他背书给自己听。

初二这天是走舅家的日子,冯氏没有娘家,一家子便不准备出门,陈二便把提议带玉宽一起去周家。

周氏倒没有异议,她这个年纪能不能再生都是两说,以后老了指不定还要玉宽兄弟俩帮着养老送终,自然是愿意多跟他们亲近亲近。要不是安哥儿年纪小不便出门,她巴不得连安哥儿也带上。

小云和小霞则提出来把绵绵也给带上,陈二还有些犹豫,周氏倒觉得小孩子而已,多带一个也没什么不行的,拍板把她也带上。

第30章 刁难

陈三两口子也乐意儿女去见见世面,尤其冯氏最不喜欢把孩子拘在家里。

于是,绵绵有了穿越之后第一次出门做客的经历。

周家的宅子是座格局规整的三进大宅,比绵绵想象的要大许多。

一进二门,绵绵和周氏母女就被婆子迎到了后院,玉宽则跟着陈二去了前头书房。

周大舅今年刚升了典史,加上又是县令大人的心腹,从腊月起家里就没怎么断过人。

她们到了周太太屋子的时候发现这里的人还真不少,乌压压的一堆人。

周太太比绵绵预料中的要和善许多,亲自迎到院子门口不说还对绵绵笑的一脸和气,进了屋子后还拉着她的手硬要让她坐在自个身旁。

把绵绵弄的受宠若惊。

周太太拉着绵绵的手问小姑子:“怎么没把你弟妹一起请过来?离的又不远,应该多走动些才是。”

“我叫了,她怕孩子小闹起来吓着大家。”

“咱们实在亲戚还怕这些,下回你一定带她来。”周太太嘱咐小姑子道。

周氏没想太多,顺着嫂子的话应了下来。

倒是前世看多了宅斗的绵绵觉得周太太这态度有点太过热情。

不过想想自己也没什么值得对方谋算的,绵绵便把心思放平,堆起一脸“天真”的笑容来应付这屋子里的各路女眷。

环视几圈后,绵绵琢磨出了点头绪,她悄悄的拉拉小霞的袖子:“二姐,你大表哥多大来着?”

小霞有些奇怪,但还是乖巧的回答她:“十五还是十六来着,记不太清了。”

原来如此。

就说嘛这些妇人身边都带着十几岁的女孩子,还一个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没有目的才怪呢。

怪不得刚才有许多目光隐晦的打量自己。

绵绵有些庆幸自己年纪尚小,要不这会怕是要被这些人凶狠的目光给“围剿”了。

周太太自己没有女儿,小云姐妹俩对着她一向拘谨,对于长相甜美又大方的绵绵还真有几分喜爱,十分照顾她。

屋里的太太们都是人精,看到周太太喜欢绵绵,各种美好的夸赞也是接踵而来,把绵绵夸的天上有地上无的。

只有一个妇人看她的眼神似笑非笑的,有点……瘆得慌。

前世好歹也是经历过大场面的,绵绵坦然的很,只是旁边的两个堂姐有些经不住。

小云悄悄的跟她嘀咕道:“那个一直拿眼瞅我们的就是我们邻居的娘家大嫂。”

“我说她怎么一个劲的瞅我们呢,原来她跟那人是一家子啊,怪不得都是一样的尖酸刻薄相。”绵绵脸上带着笑,嘴里的话却不是那么的温和。

原本被瞅的有些不自在的两个堂姐听到后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小霞悄悄的冲她竖起一个大拇指。

朱氏今天一早就回娘家诉了一大通苦水,朱娘子倒不是有多疼那个小姑子,只是单纯的看周家和陈家不顺眼。

之前周大舅没做典史的时候,衙役里头一直是她相公说了算,县衙里那些差役的家人见了她谁不是毕恭毕敬的,年节里收的孝敬也是满满当当的。

可自打年前来了个周典史以后,那些人就把她家给抛到脑后了,一个个的都上赶着跑到周家来献殷勤。

朱家两口子原本就不是心胸宽广的人,这下更是觉得心气不顺,今儿附和着众人来拜年也没安什么好心。

看到绵绵几个在那窃窃私语的,尤其笑起来的时候似乎是看了自己一眼,朱氏就觉得她们是在嘲笑自己,冷笑道:“这乡下丫头规矩就是不行,这大庭广众叽叽喳喳的成什么体统!”

她的嗓音本来就细,加上刻意抬高了声调,一下子就把屋子里的说话声给盖住了,顿时众人都把眼光投向绵绵几个。

周氏急的眼睛都红了,偏不知道该说什么,只不住的拿眼神求助自己嫂子。

小云跟小霞都低下头不敢言语,只有绵绵笑眯眯的仰起头:“我们虽然年纪小,但‘客随主便’的规矩还是知道的。既然周太太没有说我们的不是,想来我们也没什么做的不对的。这位瞧着眼生,不知是哪家的管教嬷嬷?竟这么喜欢教导别人家的孩子?”

“你这孩子嘴皮子倒利索,这位是朱捕头的内人朱娘子,可不是谁家的下人,以后可不能认错了。”周太太抢在朱娘子发火前帮绵绵解了围。

绵绵笑嘻嘻的站起来欠了欠身:“原来是朱娘子,失礼了。小女子乡下来的见识浅,原以为只有教养嬷嬷才会这般行事。您大人有大量,可千万别跟我一般见识。”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朱娘子心里再窝火也不好真跟一个小孩子一般见识,只好恨恨的咬着牙说:“知道自己见识浅就少出来碍眼。”

“受教了。”被怼了一句,绵绵脸色依旧笑嘻嘻的应着。

她这样处变不惊的涵养功夫倒是让屋子里的许多人刮目相看,就连周娘子心里也嘀咕,都是陈家的种,怎么俩外甥女就比人家差这么多呢。

绵绵这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她哥在书房那边也不消停。

今天恰好遇到衙门里各个房头的头目、书吏都约着来拜年。

乍见到这么多人,陈二都不免有些拘束,倒是玉宽不卑不亢大大方方的。

他的举动倒是让周大舅多看了几眼,他笑着说:“记得小时候还是个跳脱性子,两年没见,这小子不但个子蹿高了,性子瞧着也稳重多了,这要是在路上见了我都不敢认了。”

陈二一直拿玉宽当亲儿子疼,听到大舅哥夸他也顾不上腼腆了,搓着手笑道:“宽哥儿这两年开始识字,真是长进了不少。”

“奥,开始读书了啊?读书好,在哪个私塾啊?”

玉宽笑答:“之前一直是由家母启蒙,预备开春后去海岱书院求学。”

“呵,口气倒是不小。”他话音刚落,旁边一人嗤笑一声:“海岱书院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去的,劝你还是不要去自讨没趣的好。”

“唉,李捕头别吓到孩子。”一个书生打扮的人装模作样的对着周典史劝道:“孩子年纪小没见过世面,兴许认识几个字就觉得自己文采出众。到了地头人夫子一考究,万一什么都不会,岂不是笑掉大牙?”

他就不信一个乡下小子能考中海岱书院!

第31章 墓碑?

周典史心里怒极,他知道这个李捕头一直对自己不服气。平日就算了,这大过年的竟然为难自己的亲眷,还有这个刘书吏,跟姓朱的沆瀣一气,看样子是铁了心要给自己添堵了!

但知县大人年前刚刚叮嘱了一番,他们如今在县衙的根基还浅,小不忍则乱大谋。

周典史努力压制自己的火气轻笑:“小孩子嘛,难免有些不知好歹,谁还没有个年少轻狂的时候。”

然后和颜悦色的看向玉宽:“你志气倒是不小,念了几本书了就想去考海岱书院?”

玉宽回道:“刚开始学四书,现在正在读《论语》。”

“好小子。”周典史赞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想到对方年纪不大竟然开始学四书了。

李捕头给刘书吏使了个眼色,刘书吏会意,笑道:“没想到你年纪不大,学问倒是不少。今儿我就来考究一下,我问你……”

周家的底细李捕头他们很清楚,祖上都是地里刨食的泥腿子,姻亲陈家更加不堪。两人都不相信玉宽一个黄毛小子读过这么多书,玉宽一定是在吹牛。

两人打定主意要让玉宽出一出丑,借机削一下周典史的面子。

谁知他们遇到了不走寻常路的玉宽小哥,注定要铩羽而归。

打三四岁起冯氏私下里就开始教他《三字经》等蒙学读物。饶是他当时性子很跳脱,但也耐不住冯氏拿各种好吃的诱惑他。

到如今背书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习惯。

比背书,咱宽哥还从没怕过。

所以即使刘书吏有意刁难,也没有难倒玉宽。

女眷们在这待了一小会就纷纷告辞了,那个朱娘子看上去面色依旧不忿,被人连拉带拽的拖走了。

周太太这就只剩陈家她们几个,她让几个小女孩在客厅里玩,自己带着小姑子去里屋说悄悄话去了。

到了晌午,绵绵跟着到了花厅用餐,刚进门就看到一个中年美大叔满面春风的带着自家宽哥和二伯过来了。

从下人的称呼里,绵绵知道这位就是传说中的周典史。

没想到还挺帅的,怪不得他家儿子那么抢手,估计长的也不赖。绵绵暗搓搓的八卦着。

自打当了这劳什子典史后,周太太还没见自己丈夫这么高兴过,立马站起来问道:“当家的,今天怎么这样高兴?”

周典史笑着指向玉宽:“老三家的这小子真是出息,年纪不大学问好的很,那姓刘的竟然没难住他,比咱家那几个皮猴强多了。今天可是狠狠的给我争了一口气。”

“真的,那可真是有出息了,来,过来让我瞧瞧。”说着,把玉宽拉到自己跟前,笑着捏了捏他的脸蛋:“这小子小时候长的黑瘦黑瘦的,如今大了倒是白净多了,没想到书也念的那么好。”

周太太把绵绵拉到玉宽身边:“儿子有出息闺女也不差,他妹妹也是个懂事机灵的孩子,听说女红还好。有这样一对金童玉女,这老三以后可不用愁了。”

周典史这才注意到绵绵,看着是个文静乖巧的女孩子,长的也不差,他笑着打趣周氏:“都是陈家的种,怎么你这小叔一家就这么会教孩子,你以后也学着点。”

周氏叹道:“唉,我这小叔一直都很机灵,又娶了个更聪明的媳妇,孩子当然更聪明。我家这个……”说完,哀怨的看了眼陈二。

陈二挠了挠后脑勺,冲媳妇挤出一个讨好的憨厚傻笑,倒把周氏笑的没了脾气。

绵绵心里默念,没想到二伯在哄媳妇这上头也挺有一套,真不愧是老爹的亲兄弟。

看样子周典史对玉宽十分满意,给了他一方上好的端砚。

原本绵绵觉得有那方端砚就算不屈此行了,回家后宽哥又从口袋里掏出个装满了碎银子的荷包递给冯氏,说是背书得的彩头。

她一琢磨,就猜出了宽哥的大致经历。

不过,自己同样也经历了一番“水深火热”,怎么她就没有彩头呢?

饶是亲哥,绵绵也忍不住有些羡慕对方的财运。

她如今最大的希望就是挣到足够多的银子,然后做一只混吃等死的快乐米虫。

银子啊银子,快到我的荷包里来。

从周家回来后,宽哥变的更加用功了。

陈三都怕自己大儿子学傻了,还开导他:“大过年的,你出去玩玩放松放松,别读书读傻了。”

玉宽摇摇头:“那天周家大舅说等开春后亲自带我去拜访海岱书院的山长,我怕自己本事不行,到时候给大舅丢脸。”

然后又有些无奈的叹气:“再说,这一块也没人跟我同岁,那些小孩子玩个石子输了还要哭鼻子,还不如看书有意思呢。”

竟然还有人觉得看书比玩有意思,要知道他看的那些可不是有趣的话本而是晦涩难懂的古文。绵绵又悄悄的打量对方一眼,莫非自家哥哥是传说中的学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