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泊岸 第23节(1 / 1)

作品:《泊岸

借着月光与剑身上满脸惊恐的自己对视了一眼, 崔氏吓得立刻尖叫起来,一边大喊着救命一边往前面跑去。

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妇人如何与身强体壮的杀手相比, 不过顷刻间崔氏便被追上, 她狼狈地跌坐在地, 涕泪横流, 捂着脸哭喊道:“不要杀我,求求你不要杀我!”

“季员外重金要求取你性命,受死吧!”

蒙面人不为所动,怒喝一声,毫不犹豫提刀砍来,崔氏眼前一白,吓得连挣扎都忘了,然而预想中的疼痛并没有袭来,“咻”的一声,不知从何处射来一箭,打穿了挥舞来的砍刀,紧接着便有几人围上来,蒙面人被压制得动弹不得。

崔氏抬起头,为首的是个玉面青衫的少年,大概十六七岁的年纪,笑容温和,眼神却淡如薄雾,轻轻将她扶起,担忧地询问道:“这位夫人,您没事吧?”

崔氏愣愣地站起来,后怕地摸了摸脖颈,咬着唇嗫嚅道:“我没事,多谢小公子出手相救。”

与少年同行的人闻声奇道:“夫人,瞧你的样子应是个普通百姓,怎会被人追杀啊?”

崔氏顿时一哽,先前止住的泪水又如泉涌一般落下,方才那个蒙面人提到季员外要杀她,还能是哪个季员外,她的丈夫季瑞便是姓季,半年前突然得了一笔钱财,很快便给了她一封休书,而后到曲州捐了个员外郎当,还娶了一个比她年轻貌美的新夫人。

她心有不甘,找到曲州却连季瑞的面都没见着,反而被他新娶的夫人羞辱驱逐。哪怕如此她都没有怨恨季瑞,只是日复一日地祈求他能回心转意,哪怕只是给他做妾,谁知没将丈夫等回来,却等来了他要将自己置于死地的真相。

见她神色有异,少年蹲下身,递过来一张方帕,温声道:“怎么了夫人,是不是有什么难处,您要是愿意可以说给我听,我一定尽全力帮助你。”

十几年任劳任怨,把自己熬成一个黄脸婆,换来一张休书不够,竟还要取了自己性命,崔氏受够了丈夫的冷言冷语,心灰意冷之下,此刻这个陌生少年的善意将这种情绪推至顶峰,几乎到了怨恨的地步。

她咬了咬牙,嚎啕大哭起来,撕心裂肺地控诉道:“狼心狗肺的季瑞,我到底哪里做得不好了,这些年我做牛做马地伺候你,任打任骂,我换来了什么!你倒是发达了,一走了之,抛弃糟糠之妻,季瑞你个良心被狗吃了的王八蛋,你不得好死!你个狗娘养的贱种,你……”

看着娇小柔弱的妇人情绪爆发起来竟然一连串地吐出来这么多惊人的词汇,崔氏完全不重样地足足骂了一炷香的时间才停下来,而后又继续崩溃地大哭。

少年身边的随从见状出声道:“我家公子乃京中贵族,最见不得这等不义之事,夫人有何委屈冤情,不如全都说出来吧。”

闻言崔氏抬起头,见那少年穿着不俗,气度亦不凡,确实非常人所有,顿时心下又惊又喜,她本来还有些犹豫,毕竟十多年的夫妻了,可谁知这时那蒙面人突然挣扎了一下,激起了崔氏刚刚被追杀的记忆。

她顿时咬了咬牙,心道既然是季瑞先不仁,便别怪她不义了,登时跪下身来,一连磕了好几个头,愤恨道:“请小公子务必为民妇作主,那狼心狗肺的季瑞,他岂止是抛弃发妻,他还丧尽天良,被人收买后作伪证陷害他的堂哥啊!”

少年一惊,瞪大了眼睛。

崔氏一字一顿,咬牙切齿道:“年初的时候,有一次我夜半惊醒,发现季瑞不在旁边,我便下床找他,然后在后山的竹林里听到了说话声,其中有一个声音便是季瑞。”

“我又惊又怕,因为季瑞总是半夜偷钱去赌,我原本想去阻止他的。谁知忽然听到他们提起‘镇北侯’三字,还有什么‘别庄’,那个人给了季瑞一箱金子,还说只要事成之后,会有更多报酬。”

崔氏抽泣一声,眼里流露出怨恨来,“原先我根本没当回事,后来的几个月他便没有回家,他跟我说要去外地做工,这天杀的,我难道不知道他的脾性,他何时赚过一分钱了?!我等了他两个月,等来的却是……却是一纸休书啊!”

少年的脸颊在黑夜中覆上一层阴影,他低声道:“然后呢。”

“然后……”崔氏抹了抹泪,“我只当他是一时糊涂,一直指望着他会回来,直到上个月,官兵将青河姓季的人都抓走了,据说是镇北侯通敌,我还听到有人说季瑞向朝廷坦白他帮镇北侯建造别庄一事,我这才想起那天晚上看到的……”

少年面无表情,脸色愈发阴沉,连声音都不复一开始的清朗,“你可看清楚与他交谈之人是谁?”

崔氏摇了摇头,“他背对着我,我看不见脸,不过他弯下腰打开箱子的时候,我好像看到他的后脖颈下有一个尖嘴的鸟……还是什么的图案,我记不清了。”

*

将哭哭啼啼又骂声不断的崔氏送走后,被摁在地上半天的陶叁才挣扎着站起来,一把扯开脸上的面巾,抱怨道:“你们下手也不轻点,我腰都要断了。”

说完揉了揉被压疼的手腕,往河边看去,梁齐因站在岸边,长发被晚风吹起,他静默而立,神色微凝,紧抿的唇线下藏着说不清的情绪。

陶叁走过去,不解道:“公子,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干嘛不直接把崔氏抓起来逼问。”

梁齐因闻声转过头,淡淡道:“崔氏嫁给季瑞十几年,每日都被打骂,季瑞游手好闲,从未做过一天工,还时常赌博,这种情况下崔氏仍旧对他死心塌地。”

“我想她性格应该很软弱胆怯,丈夫便是她的天,她已经习惯了逆来顺受,根本不会去反抗。我先前让你们去查她,得知她这半年来仍在奢望季瑞回心转意,甚至放弃正妻之位,想要去曲州给他做妾。”梁齐因顿了顿,道:“如果强硬地让她做出伤害她丈夫的事她是不会同意的,必须逼她一把才行。”

“这样啊……”

陶叁抿了抿唇,听懂了梁齐因的意思,只是心里不可避免地有些惊讶,公子何时如此工于心计了,他从前最不屑做这些事情的。

只是想归想,到底没表现在面上,陶叁转而欣喜道:“那现在我们已经拿到了季瑞陷害镇北侯的证据,是不是可以给侯府翻案了?”

梁齐因神色凝重,摇了摇头,“还不行。压垮侯府最关键的一击是通敌的罪名,就算能证明镇北侯并未侵占良田,建造别院,也起不了根本的效果。”

陶叁点了点头,“好吧,那崔氏所说的鸟的图案,到底是什么啊?”

梁齐因叹了一声气,“不知道,先回京,陶叁你派人暗中保护崔氏的安……”

话音未落,忽然“砰”的一声,似乎是什么猛然炸开,波动强大到连地面都好像在颤抖。

众人闻声望去,见东方天地交汇线上倏地火光乍现,像是一朵巨大的烟花盛开,瞬间将半个夜空完全点亮,紧接着火光四起,冲天的烟雾往周围迅速溢开。

陶叁傻愣道:“那是哪儿?”

梁齐因看不清远处,听到声音后辨别一番,脸色遽变,“不好,海东港口出事了!”

————

出了平靳关黄沙遍野,千里之外天际与沙漠汇成一线,戈壁滩上草木稀少,廖无人烟,再往北为蛮人所据的广阔草原,这片沙漠可以说得上是大靖与北蛮间的一道重要的边界线。

然而此刻长达数年的安静祥和被打破,北蛮铁骑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越过西北防线,跨入大靖领地,进攻边陲城镇,西北驻军被打得措手不及,不到三天接连失了两座城池。

蒋搏山在八月底带兵西行支援后,第二道紧急军报于九月初二传送至京城,蛰伏十几年的北方鞑靼民族忽然发难,岘门关失守,驻军折损大半,统帅马绍诚以身殉国。

而东海附近倭寇趁机袭上港口,第三道加急军报发出,未等消息传到京城,整个海东港口被炸得连渣都不剩,海上浮尸无数,江阴水师无力抵抗,遂仓促撤退。

整个大靖一夜之间腹背受敌,雨水骤来,才知屋漏,砖瓦坠地,匆忙之下连补救的稻草都搬不出,雨打风吹,满屋狼藉。

九月初三,原本牵涉进镇北侯通敌一案中的何贤被临时任命为两广水师提督,赴东海平定倭寇之乱。

谁都没想到这场暴雨会来得如此急迫与恶劣,鞑靼军直逼中原腹地,朝廷匆匆派遣官员至四境各地,拆东墙补西墙,以为勉强解决了燃眉之急。

直到第四道急报发出。

作者有话说:

我以后再拖延我是狗……

第32章 起风

西北广阔无垠的戈壁滩上, 有一大批军队正在整齐有素地往南方行进,穿过这片沙漠,中原这块硕大的肥肉便近在眼前, 隔着漫天黄沙与粗粝的风,都能闻到那让人垂涎欲滴的香气。

鞑靼如今的首领叫做哈鲁赤,正值壮年,与上一任首领不同, 哈鲁赤锐意进取,性格狂暴且野心勃勃。

他的父兄在十几年前亡于季暮率领的西北驻军铁骑下, 哈鲁赤的叔父成为首领后, 对大靖俯首称臣十余年, 收缩兵力往北后撤百里,不敢再犯。

哈鲁赤在他叔父手下隐忍多年, 待羽翼丰满之后毫不留情地弑叔篡位, 成为首领后更是不顾北蛮多部之间的联盟条约, 率兵吞并各部,成为北蛮如今唯一的最高统治者可汗。

哈鲁赤对中原可谓恨之入骨,所以当楼兰提出合作时他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一场大型绞杀围捕行动悄无声息地展开,厚土大地中心那只温顺肥美的食草兔还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靠近,它还沉溺于万朝来贺,举目皆臣的安和旧梦中,直到虎视眈眈的敌人终于露出了尖锐的利爪, 轻而易举地撕碎了这场盛世假象。

岘门关的城防军统帅马绍诚死后,其子马观同只能率残军后撤, 与蜀州驻军合力才将钺州夺回, 他们已经退无可退, 再往里便是还处在水患流疫中的中州百姓, 除了死守,别无他法。

好在蜀钺二地地势复杂,山川众多,先前因为镇北侯私通外敌,引狼入室,才打得驻军措手不及,丢失钺州,如今他们已经反应过来,凭着对地势的了解,竟与哈鲁赤亲率的北蛮军周旋良久,还无败势。

九月初八,是夜狂风呼啸,沙尘弥漫。

西域联军驻扎在平靳关外二十里,这些天他们一直未有动静,只偶尔派一小撮军队前来骚扰两下,城内被他们弄得人心惶惶,两军面对面却迟迟不肯交战,都觉得西域军存了阴招,但这个阴招到底是什么,又何时会行动,谁都猜不出来。

城墙的士兵眺望远方,隐隐约约似乎能看到西域人驻扎的大营,今夜大概与从前一样,并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士兵只再巡视几眼,几个人便心存侥幸地偷起了懒。

直到地面被大军行进时的动静激得颤动不止,几个酒饱餍足的士兵才猛然惊醒,慌不择路地想要去放信号烟,谁知刚准备动作,就被率先赶到的西域先锋队接连射杀。

他们比大军先行抵达城下,解决完守卫兵后便立刻在城墙旁搭起云梯或是抛出飞爪。察觉到动静后的其他士兵见西域大军突然发难,忙不迭进城通报,这场僵持多日的局面便毫无预兆地被打破了。

西域军进攻得突然,但季暮生前多次派人加固修高岐州一线的城墙,且岐州守备军一直处于戒备状态,号角一吹响,众人速速就位,弓箭手登上城墙,火炮也陆续装备完毕。

最先开始进攻的一批西域人已经被射杀在城下,岐州城墙之严固高峻,西域人粮草撑不了久战,只要死守住便绝无城破的可能。

可谁都没想到,另有一批人悄然登上城墙,他们是蒋搏山带来的人,与守备军一起死守岐州一线多日,大家患难与共知根知底,胸膛向于敌人,后背托与袍泽兄弟,直到被利刃贯穿身体,回头看见的却是一张又一张熟悉的面容。

九月初十,岐州沦陷。

西北兵马统帅蒋搏山弃城奔逃,将岐州一线十三城拱手让与西域诸国,马观同急调一万兵马,派部下前去拦截,然而未等他赶到,岐州城破,数万百姓亡于胡人刀下。更令他措手不及的是西域军攻下岐州后,并未直接南下,而是掉转方向,与哈鲁赤率领的鞑靼军呈两面夹击,蜀钺二州瞬间危在旦夕。

西北防线全线崩溃,东海倭寇趁火打劫,中州灾区暴动四起,难民争相往京城流窜,大靖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骤然砸到在利欲中心泡得连骨头都酥软的达官贵人头上。谁都不相信,谁也不得不承认,没了季暮,四境各地十余年的安生太平如此不堪一击地被击垮了。

前线军报传至京城,金銮殿内成元帝面色铁青,一旁的总管太监陈屏吓得双腿发软,怕他真的一气之下撅过去,猛然跪倒在他脚边,声嘶力竭地哭喊道:“陛下,保重龙体啊!”

成元帝一脚将他踹开,双目赤红,怒不可遏道:“山河动荡,外敌都要打到皇城门口了,你还想让朕怎么保重龙体!”

天子暴怒,底下文武百官跪了一地,纷纷凄声呼喊道:“陛下……”

成元帝从龙椅上站起,目光在大殿上扫视了一圈,厉声道:“众卿可商讨出对策了?”

话音落下,底下众人跪得腰越发低了,恨不得头都磕在地上,什么对策,哪有对策!当初状告季暮通敌的蒋搏山叛逃了,那季暮到底有没有卖国通敌,他是真的因盟军反水而死,还是根本就是被自己人背叛的,大家心里都在嘀咕,可谁敢真的在金銮殿上问出来。

文武百官无一人发言,成元帝耐心耗完,直接点名道:“王爱卿,周爱卿,难道你们就没什么想说的吗?”

兵部尚书王众与侍郎周秉德双双惊恐地抬起头,内心苦不堪言,周秉德率先怯怯道:“陛下,西域与鞑靼来势汹汹,我朝地大物博,让、让他们一点又如何……不如就、就将岐州等地赏、赏……”

成元帝怒喝道:“周秉德!你活够了是不是!?”

周秉德心惊肉跳,立马磕了数个响头,急得腿都在打颤,“微臣胡言乱语,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成元帝正在气头上,哪里听得他叫唤,当场就要传人将他拖下去,一旁的王众苦着个脸,忍了忍还是道:“陛下,周侍郎说得也并非毫无道理,如今四境起火,东海虽有何将军坐镇,可是西北呢,只有一个马观同,连他父亲都战死了,难道指望他一个小儿力挽狂澜吗?这些时日,折了多少人,兵力纵有余,可是能将又去哪寻啊!”

这话一语中的,从季暮死在象牙山那天开始,脚下这块大陆上隐秘的齿轮便悄然转动,蒋搏山逃了,马绍诚死了,何贤还在东海鞭长莫及,放眼整个朝堂,竟然再也找不出一个能用的将来。

成元帝跌坐在龙椅上,整个人身上的精神气肉眼可见地消散,他开始动摇,难道真的要割让城池,以祈求安定吗?

这时,殿内忽然有人出声道:“谁说无人可用?”

说话的是内阁大学士戚方禹,众人纷纷向他看去,戚方禹神色淡淡,面对众人投来的目光面不改色道:“陛下,天牢里不是有一个吗?”

成元帝一愣,根本没反应过来,“戚爱卿指的是?”

戚方禹沉声道:“因季暮通敌一案被捕入狱,到现在还关在天牢里的,季暮独女,季时傿。”

此话一出,满殿哗然,众人齐齐向他投来古怪的目光,怀疑戚方禹是不是年纪渐渐大了,连脑子都出了问题。

王众见鬼一般看向他,季时傿和刚刚他嘴里说的“小儿”马观同有什么区别,她甚至还不如马观同呢,马观同好歹也是个少将军,二十多岁的男儿,她是个啥,上了战场,靠把蛮子哭心软吗?

成元帝脸色阴沉,憋了好大一通才没对这个曾经的伴读发火,“戚爱卿,你是个文人,不懂战场上变化莫测,今日朕饶你这一次口不择言,像这种胡话以后还是不要再说了。”

周秉德低着头胆怯地瞄了一眼,心道:就是,说的什么屁话,还不如我提的对策呢。

谁知戚方禹并未就此打住,俯身叩首,言简意赅道:“季时傿虽是女儿身,但饱读兵书,过去曾跟着她父亲在军中待过好几年,并非一般闺阁女子。”

王众急道:“那她也只是个十六岁的丫头,一个小姑娘能做什么!她跟男人比得了吗?”

一直隔岸观火,默不作声的梁齐盛也幽幽道:“是啊,戚大人,西域与鞑靼联军加起来几十万大兵,怎可随意胡来。”

王众点了点头,顺势道:“梁统领说的没错,事关江山社稷,不可不慎重考虑啊。如今权衡之计是要稳住胡人和蛮子,周侍郎的提议……”

戚方禹赫然打断他。

“我朝开国百年,先辈兢兢业业,流血断骨挣下来的江山,难道诸位甘心拱手让于外敌吗?被昔日的藩属国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割肉饲虎以求安定,诸位能保证他们就此收手永不反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