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娘子金安 第70节(1 / 1)

作品:《娘子金安

*

县衙升堂,百姓们围在堂外观看。听说是有人状告了高家的六郎,众人皆惊叹不已。但惊叹之后,却也突然都见怪不怪。更甚至,其中不乏许多幸灾乐祸之人,专等着看高六郎的下场。这高家六郎是个什么品性的人,叶台县的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总算苍天有眼,如今撞上了一个敢状告高家的人了。

傅灼并没坐堂听审,而是隐身在了县衙一旁的偏厅听着外面的动静。这会儿公堂上,马县令拍了惊堂木以示肃静。堂下秋穗站着,那高六郎则被衙役按着跪了下来。

高六郎不服,口里大喊:“我要状告余家娘子,这个泼妇她打我!知县大人,你看看我身上和脸上的伤,这都是这泼妇打的。”

马县令身子前倾认真观详了一番,然后问秋穗:“这高六郎身上的伤,可是余娘子你打的?”

秋穗轻瞥了那高六郎一眼,然后不急不徐道:“回大人的话,那得看是什么伤。那日民女出城回家去,城外回家的路上,这高家六郎突然出现拦住了民女的去路,不但如此,还言辞极为放肆,说了许多不堪入耳的混账话。民女受辱,怒斥他离去,高六郎不肯,反而越发靠近民女,欲行猥琐之事。民女为顾清白,气极之下,有抡起马鞭抽过这位高家六郎两鞭子。一鞭子打在了他身上,但见他不但没有退却之意,反而还变本加厉后,民女又挥了一鞭子,打在了他脸上。他身上只这两处伤乃民女所为,别的伤民女却是不知情了。”

“你胡说!”高六郎矢口否认,指着秋穗在公堂上叫嚣起来,“县令大人,她胡言!”

马知县猛拍一下惊堂木,示意肃静,然后问高六郎:“那你说,她所言哪句是胡言?”

“都是胡言。”高六郎为自己辩解,“我从不曾说过轻薄于她的话,是她自己胡诌的。她打我是因为她生性暴虐,她喜欢无端拿鞭子抽人。”

秋穗问他:“那我何故不抽别人,却单单抽打高公子你呢?”见那高六郎眼珠子咕噜直转,明显在想着如何应答,秋穗又趁机质问他,“还有,我回家的路上,又何故会遇上高公子?”

“因为……那是因为……我路过,是偶然遇上。”

“路过?”秋穗点头,“好,那高公子说说看,你何故会出城去,你出城是去做什么的?凭你这样的身份,又为何会只身一人出现在城外,你身边的小厮呢?你出城是去办的什么事,可有人能证明你是去做的这件事?”

秋穗一连几个问题砸下来,问的高六郎一脸懵。很明显,秋穗问的这些问题,他不能妥善的立刻就给出答案来。

就算是现编,也得要编得像样一些。

高六郎正犹豫迟疑之际,堂外,高老夫人说了话。

“知县大人,我孙儿是受我之命,去城外的庄子上收租子去的。年关将近,家里各庄铺都忙,我们也忙。那日我家六郎是去的骡子镇,因为事忙,所以耽误到傍晚才回来。谁想到,半道上遇上余家这娘子,偏被打了。”

“对!”见有祖母支招,高六郎立即应道,“正是如此。”他斩钉截铁说,“我那日是去收租子去的,有我家的庄户佃户作证。”

秋穗回身望了那高老太太一眼,二人隔空对视,彼此目光皆冷漠无情。

秋穗则又说:“大人,高家六郎对我言语轻薄,欲行不轨之事,民女有人证。”

“带上来。”马县令又拍了下惊堂木,以示肃静。

很快,一个樵夫扮相的人走上了公堂,在马知县面前跪了下来。

马知县问他姓甚名谁,待问清楚身份后,则又再问:“那你那日砍柴回家的路上,可瞧见了什么?把你亲眼见到的都详细说来。但凡有一个字的胡诌,本官打你板子。”

樵夫跪在地上忙说不敢,然后便细细说来,道:“草民瞧见有个锦衣华服的郎君一直拦着一位小娘子的车不让走,那郎君言语轻薄,小娘子不高兴了,就拿鞭子抽他。第一鞭子是抽在身上的,打完后见那郎君不但没有退却之意,但倒变本加厉,她便又打了一鞭子,而这一鞭子打在了郎君的脸上。”

“你胡言!”高六郎面目狰狞,“你定是拿了余家的钱,所以才这么说的。”

堂外的高老夫人见状,突然心里暗道不妙。

但还没来得及想法子阻拦,这边堂下所跪之人已经开了口道:“草民是拿了钱,但是是昨儿夜里高家差人送来的。高家家仆说,只要草民在公堂上把一切罪过都推到那位娘子身上,那五十两银子就全是草民的了。先给了十两,说是事成之后再付另外的四十两。”

此刻堂外,议论声已成鼎沸之势。高家人被围挤在中间,老百姓们对着他们指指点点。

马县令说:“你既收了高家的钱,如今又为何反供?不但不按着高家的意思说,反倒是做了余家娘子的证人?”

那樵夫忙磕了一头,然后言辞颇激烈说:“大人,草民要状告高家六郎。”

“哦?”马县令问,“所为何事?”

樵夫说:“草民曾有一个妹妹,当年跟着同村的人去高家做短工。不过才几天的时间,草民便突然得到了妹妹溺死在高家的消息。高家人说,妹妹是天冷脚下湿滑,不小心失足掉进寒潭里淹死的。可草民的妹妹分明不是淹死的,同村去的一个女郎,她说亲眼瞧见高家的六公子曾调戏过妹妹。而草民夫妇在妹妹的身上,也看到多处伤口,那并非淹死所导致。只可恨高家家大势大,他们官官相护,草民状告无门。我好好的一个妹妹,当年才十三岁,竟就这样枉死了。”他突然疯了一样,恶狠狠朝一旁高六郎生扑了过去,“你们当年逼得我们家不得不改名换姓,搬去了别村才能求得一份安生日子。你们家怎么也没想到,如今竟也会有这样一天吧?”

“分开!快将人分开!”马知县大拍惊堂木。

但这会儿他再怎么拍惊堂木,也震慑不住外面声势越发浩大的民声和民怨了。见又有人状告高家,不知哪里冒出来的许多人,一个个都进了公堂上,跪在了县令面前,个个都要状告高家。

高老太太见状,险些没站稳,晕过去。但她却被身旁的儿媳妇扶住了身子,暂且又站稳了脚跟。

高老太太悄悄对一旁的管家说了句话,管家正要离去,却被县衙的人拦住了。

县里的衙役道:“既不再是告的高六郎一个,告的是整个高家,那么诸位,还请堂上一坐。”

高老太太这会儿心里倒也不慌,她细算了时辰,想着再过不了一会儿,那郭知州也该到了。郭知州乃是马县令的上峰,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等郭知州一到,她不信马县令还能审得了这个案子。

而这会儿正静坐偏堂的傅灼,显然也是在等着高家所搬的救兵来。

作者有话说:

继续掉30个红包~

傅傅的春天~

感谢在2022-06-12 17:10:22~2022-06-13 23:31:5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56477917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ying颖 5瓶;鱼鱼爱吃鱼、淮、鍾情、光脚不怕穿鞋的、六月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七十三章

“肃静!肃静!”马县令一再的敲着惊堂木。

但这会儿气氛被带起来了, 公堂上闹哄哄的,民怨沸起时,便难再消下去。马县令悄悄侧身往偏厅望去, 是想寻求点来自于上峰的帮助的。但他这个方向望去, 只能略略望见上峰的一个后脑勺, 以及一个模糊的身影,根本看不清他的脸, 更不用说他脸上的表情了。

所以, 马县令最终只能还是自己解决问题。

他声音又再大了些, 尽力去高过堂下沸腾的民声, 他问那樵夫:“你说当年你妹妹枉死一案, 你曾有报过官,可曾是本官受理的此案?本官……怎么不记得有过这样的一桩案子?”

那樵夫见坐上县官问案情了,他似是溺水即将亡故之人突然抓住了一根救命之草一样, 忙磕头激动着道:“回大人, 草民妹妹之事, 那是六年之前的事情了。当年,叶台县的县令, 还不是您。”

马县令听得如此说, 倒是重重松了口气。

但他又再问:“本官是五年前上任至此的, 你在本官新上任之初, 为何不来告状高家?”

樵夫说:“怕大人您同高家是一伙的,再到您跟前来告状, 便是自投罗网。如今既有人告这高家,草民便知自己不是孤立无援, 所以草民哪怕就此豁出了性命不要, 也要为当年妹妹之死讨回公道。”

秋穗见此状, 倒更庆幸自己的决定了。她选择主动站出来状告高家,无疑是最对的选择。

马县令让师爷一个一个的帮那些要告高家的百姓写状纸,百姓们见县官并无敷衍了事之意,倒也不再吵闹,渐渐都安静了下来。那边,高家见这阵仗,倒有些急了。

但就在这时,外面突然有人报道:“省城知州大人到。”

高老太太闻声,方才紧绷起来的精神,又再渐渐松懈了下去。郭知州来了,自然是由官大一级的郭知州坐这个堂审这个案子,马县令得退居次位。

果然,马县令瞧见郭知州后,立即起身迎了过来。

“不知知州大人驾到,下官有失远迎,还望大人恕罪。”身为下级,马县令不得不摆足姿态。

郭知州倒也未必真就是为了高家而来,他当然也在审时度势。所以,见到马县令后,他也颇为客气,只问马县令这是怎么了,怎么公堂之上乱哄哄的。

马县令便直言说:“是有不止一家状告高家,下官正在受理此案。”又主动邀请郭知州去坐正位,“既然知州大人莅临指导,还请大人坐堂审理此案。”

郭知州却摇手说:“不了不了,本官只是路过此地,过来看看的而已。哪里成想,竟撞上了这样一桩大案子。既是你辖内的事,还是由你坐堂审理吧,本官旁听就好。”

既如此,马县令便也没再多言,只应下说:“下官明白。”然后又命人搬了椅子来放置一旁,他请了郭知州过去坐。

郭知州坐下后,却四下里望了望,见不见傅提刑的身影,他便好奇看向堂上之人问:“记得傅提刑是来了叶台走访查案,怎的今日不见傅提刑在场?”

马县令不好说这会儿傅提刑人就坐在偏厅听着此案,只能诓骗郭知州说:“此案告得急,还未曾惊动傅提刑。”又略一顿,马县令尝试着试探郭知州的意思,“大人您是说……要请傅提刑过来?”

郭知州又笑着摇手:“本官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本官听说提刑大人既在,便疑惑他怎么这会儿人没在。”又说,“原提刑大人到访,本官该早早过来拜见的,只是手上事忙,未曾有机会。今日恰好路过,一来看看你,二来也是拜见提刑大人。”

傅灼坐在偏厅,外头公堂内二位州官、县官的一番对话,他听得是一清二楚。听完后,心内不免一声冷笑。这个郭知州,为人老辣圆滑得很,分明是受高家所托急急赶过来的,却偏不一来就帮衬着高家,想来,他也是在观望。

所谓的墙头草见风倒,先观望一番,许是想先摸清他的态度,然后再做决定。

若他掺和了此事,并且秉公执法,还当地受害百姓一个公道,他便会立即撇清同高家的关系,同他站在一个阵营。而若是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插手此事,那么,他就会动用他的身份和权势给马县令施压,让马县令酌情审案,如此,也算是给了高家大大的一个人情。

官场上他这样的人,傅灼也是见得多了。

傅灼仍没出声,也没任何动作,只听外面继续道:“马县令意欲如何处理这桩案子?”郭知州问。

马县令说:“既激起民怨沸腾,自然该一桩桩一件件慢慢审。下官先让师爷帮百姓们写诉状,先罗列一下,看看到底有多少人家状告高家。”

“那就是说……如今仍没任何证据能证明是高家迫害的这些人?”郭知州严肃起来,认真说,“虽说你我是父母官,该为民做主,可这当地的乡绅豪族,也是需要得到我们的保护的。我的意思是,若有证据,自当该按律法办事,但若暂无证据,再一口气扣押下这么多人,怕是不合适。”

马县令认真思考了一番,然后点头附和道:“大人说得是,是下官思虑不周了。”

秋穗见状,便忙说:“县令大人,民女状告的高家六郎调戏良家女,可是证据确凿。民女敢问,高六郎如何处置?”

郭知州闻声朝一旁秋穗望去,一眼看去时,先是惊叹于她的美貌,然后再细细瞧时,又觉得她颇为眼熟,似是曾经在哪里见过。郭知州好生打量了秋穗一番后,便笑着问马县令:“她这桩案子是怎么回事?”

马县令如实将秋穗同高家六郎的案情细细说与了郭知州听,郭知州听后,便摇了摇头说:“那樵夫既与高家有过过节,也是要状告高家的,那他又怎么能作为证人再出现在这桩案子中呢?殊不知,他是不是因为要报复高家而编了谎话造了伪证?不可信,不作数啊。”

郭知州自从过来后,口中说的是不插手此案,但却处处干预马县令断案。秋穗自然也看出了他的真面目来,秋穗不畏惧他,便直接问他道:“大人如此急忙忙赶过来,时间也掐得如此之准,可是被那高家人请过来的?”

“你这无知妇人,简直胡言乱语。”郭知州刚要翻脸,露出真面目来,却又及时忍住了,并没发作,只是矢口否认说,“本官怎会是高家人请来的呢?你是哪家的女郎?怎会如此怀疑本官。”

秋穗说:“民女不敢怀疑知州大人,只是民女好奇而已。当然,大人说不是高家请来的,那民女心中肯定是信任大人的。民女和这里的诸位要状告高家的百姓,都坚信,大人您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绝对不会因为高家有财有势,就会偏袒高家。”秋穗此话一出,后面郭栩若再想为高家圆话,就得先好好想一下怎么能说得周全,不露破绽了。

这样一来,他思量的时间过长,再想干预马县令断案,就没那么容易了。

而也因为秋穗的那几句话,原本欲一起状告高家的人,也有几个生了退却之意。这个县令是愿意为民做主的好县令,但这个州官却未必是。

百姓也知道官大一级压死人的道理,他们怕知州是和高家一党的,而县令最后也无能为力。

秋穗看出了大家的犹豫和退却,她又再站出来道:“你们如今既站出来将人告了,即便现在退缩,那高家也是心中把你们记下了。你们以为,自此罢手就能安然无恙吗?凭着高家作恶多端的性子,事后他们必会斩草除根。所以如今摆在眼前的,只有一条路可走。我知道你们心里怕什么,可别忘了,如今咱们县上可还住着一位提刑官大人。京里来的正四品提刑官,他的直接上级可是宫里的圣上,除了当今圣上,没人敢给他小鞋穿。”又说,“我曾在提刑大人家中当过家奴,是知道他的品性的。在京中,这位大人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只要过他手的案子,就没有一桩是冤案。你们若不趁着这个好时机将事情闹出来,还想等他走了之后再受迫害吗?”

秋穗句句都说在了点上,就连郭栩都被她所言吓了一跳。

他是没想到,眼前之人竟同那位傅提刑有些交情。他不敢忽视,又再细细打量了秋穗一番。至于此刻他心里在想什么,自然是在做取舍。

傅提刑的名气,他也是知道的。

百姓们又重新鼓舞了士气,状告高家的,又一拨接一拨的进了公堂。待师爷写完了所有的状纸,递送到了马县令跟前后,马县令才又回到了原处,重新再审起了秋穗的案子来。

马县令问高家老夫人:“樵夫说昨儿晚上你们高家差了人去他家给送过银子,可有此事?”

老夫人一口否决:“没有。”

马县令又问樵夫:“你说是高家的人给你送的银子,可有证据?”

樵夫先从袖子里掏出了那十两银子来奉上,衙役接过转递给了马县令,马县令拿在手中看了看,并没看到明显的记号,便说:“这只是普通的十两银子,并不能证明是高家的。”

樵夫却显然留了一手,他忙又从袖中掏出了一块布料来,并说:“草民昨儿听那高家的人说明来意后,便留了个心眼儿。特意看了那十两银子,见并无属于高家的记号后,草民就设计让那人摔了一跤。他摔跤后,碰倒了烛台,被烛台伤着了右手,一处是烫伤,一处则是烛台的划伤,分别都在大拇指根处到手腕处的位置。另草民呈上的布料,也是那位高家人摔倒时衣角卡在了门缝里,撕拉下来的。”

马县令听了后,十分满意的点头:“好。”然后差了两个捕快道,“你再去高家一趟,挨着找,把人给我找出来。记住了,两处伤都在右手。”

高老夫人听后,彻底泄了气。她万没想到,有一天他们高家会沦落至此,而且,还是栽倒在一个女人和一个升斗小民手中。

衙门里的两个捕快很快就将人押了回来,押来的是高家的管家,他手上的伤处同樵夫所言完全吻合。他身上所穿还是昨天晚上的那身衣裳,马县令亲自拿了被撕下来的布料比对,也完全对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