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病娇厂督的心尖宠 第13节(1 / 1)

作品:《病娇厂督的心尖宠

钱嬷嬷也换下了宫人的行头,以晋朝寻常妇人装扮。

阿珠和竹磬儿跟着钱嬷嬷过了多道筛查,方才出了宫门。到了宫门外,阿珠望着渐行渐远的东厂,目光有些怔愣。

“阿珠,你想什么呢?快上马车呀!”竹磬儿望着出神的阿珠,伸手拍了拍少女的肩膀。

阿珠这才回过神来,摆手道:“没想什么,没想什么。”接着便拽着竹磬儿一同往马车的方向跑过去。

与阿珠一样,竹磬儿也是第一次来京都城内逛,现下能借采办机会出宫游玩,甭提有多高兴了。眼下钱嬷嬷瞧着马车上两个叽喳雀跃的小姑娘,也是慈眉善目地笑得宽慰。

待进了城,阿珠和竹磬儿扶着钱嬷嬷下了马车,接着三人先找了一处茶馆歇息。

兴许是快过年了,茶馆里热闹的很。见三人过来,店家小二连忙扯下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桌子和板凳,立刻上前伺候三人上座。钱嬷嬷寻了处僻静角落坐下,叫了一壶茶和两盘点心。阿珠目光则是被那台上的说得唾沫横飞的女说书先生给吸引了过去。

晋朝虽是民风开化,男女皆可读书习字,可京都城内女说书先生还是极为少见的。阿珠不禁钦佩地看向台上那位相貌秀美,字字珠玑的女先生。

“今儿这回说得是《秦香莲》闯宫一出,那陈世美可真不是个好东西!”小二上茶时,见阿珠似是听那说书听得津津有味,便顺道提了一嘴,面色还有些愤愤然。

“陈世美是谁?”阿珠咬了口点心好奇问道。

“飞黄腾达后便抛妻弃子的负心汉呦!”小二摇头又叹气,“三位客官好好用茶,我先去忙活了。”

阿珠咬着糕点,望着台上的说书先生,已然听入了迷。

“此刻只见那陈世美唤来韩琦,命他到柳林池,将秦香莲母子杀死,以除他心腹之患!”说书的女先生说到这里涕泗横流,大呼“禽兽”,接着便是掩面长叹不能自已。

座下宾客也是唏嘘叹气,皆骂那陈世美丧尽天良道义。

阿珠听着也是气愤感慨,未曾想到世间竟有如此心如蛇蝎的男人。

那说书人喝了口茶,长缓了一口气,用宽袖拭去眼泪,还想接着说下去,茶馆却突然闯进了一群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来。

方才还人声鼎沸的茶馆顿时鸦雀无声,众人如坐针毡。

见那群锦衣卫走上前来,一刻钟前还坐在前排大声叫好的客人连忙慌张起身,噤若寒蝉地给这群不请自来的“客人”让出空位来。台上的女先生见状也歇了口,垂首不语。

那为首的锦衣卫掀袍坐下,长指微屈,轻轻敲了敲桌板,狭眸上挑,冷哼了一声:“怎么不继续说了。”

“哎呀,什么风把谢大人您给吹来了,可真是让小店蓬荜生辉啊!”被店小二慌里慌张叫来的矮胖掌柜连忙上前谄媚吆喝。

“这出戏说了几回了。”谢兰安挑眉。

掌柜的听罢面色为难,支支吾吾不敢开口,扯谎道:“就今日一回,您便过来了。”

“哦?是吗?”谢兰安哂笑,“我怎么听闻,你这茶馆已接连七日都座无虚席了呢。”

掌柜听罢吓得不敢开口。不是他不愿,实则是这出戏太受欢迎了。一旦说书先生说上这出戏,他这茶馆便是座无隙地啊,赚进的银两可是平日里的好几番。面对着如此一本万利的好事,那个做生意的舍得了。

“长公主下令坊间不许再说这出戏,为何还要再说。”谢兰安目光骤然凌厉,跟在其身后的锦衣卫立刻拔出刀来,泛着寒光的刀尖霎时指向茶馆掌柜,掌柜顿时吓得瘫倒在地,捂着胸口不敢喘气。

“敢问谢大人这出戏为何说不得。”台上的女先生突然开口,继而拱手垂首道,“陈世美抛发妻,弃亲子,此乃不义;为不扰仕途,还欲杀妻灭子,此乃不仁。如此不仁不义之人,吾今日于百姓批之唾之,又有何不可!”

台上的女先生嗓音虽柔,说出的字句竟是铿锵有力,字字珠玑,倒是让谢兰安提起几分兴趣来。

“你想与长公主作对?”谢兰安勾唇,狭长的狐狸眼半勾着。

“草民自然不敢。”女先生垂首淡声,语调不卑不亢,“如今天子以仁义治天下,自然也不愿见到普天之下有如此不仁不义之人。草民今日说此戏,也不过是为了让世间女子警惕如此心狠手辣,忘恩负义的男子罢了。”

“说得好!“

阿珠听到此处不由得激动地拍手叫好,当下便引得众人转头来看。

钱嬷嬷慌得忙将阿珠压下头去窘迫笑道:“俺家孙女三岁时发了一场高烧,脑子不小心被烧坏了,如今惯会说胡话,大人您可千万别介意,千万别介意啊!”

谢兰安瞥了过去,只一瞬窥见少女澄黑的眼,继而便是那老妇人开口求饶。

他自然不会和个傻子计较,继而转过头去掀眸看向台上女子冷笑道:“你倒是个有胆识的,敢拿天子来压我。”

“不过我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心,长公主既然有令,从今日起,京都城内不许再说《秦香莲》这出戏,违逆者,格杀勿论。”谢兰安冷声,面上已然不复方才的懒散,狭眸冷睨了台上女子一眼,“若是下次再让我遇见,你可就没这个好运气了。”

说罢谢兰安便领着那群锦衣卫鱼贯而出地出了茶馆,众人这才敢大喘气来。

茶馆顷刻间又恢复了方才的热闹。

钱嬷嬷长吁了一口气,这才对阿珠和竹磬儿开口,“方才那位是长公主的嫡子谢兰安,如今的锦衣卫百户。”

“丫头,你刚刚可吓死我了!”钱嬷嬷掐了一把阿珠的脸颊上的软肉,压低声训斥道,“那谢兰安在京都可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若是被他记住了,你往后在宫里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嬷嬷,我错了……”阿珠摇了摇钱嬷嬷的胳膊,委屈求饶,乌润的杏眼儿无辜的很。

钱嬷嬷看了还是心软,便软了声气继续道,“不是我多事,你们可知长公主为何要禁这出戏?”

两人摇头。

钱嬷嬷见状叹了一口气,“这便说来话长了。”

北晋长公主,年十六时下嫁当时刚及弱冠之龄的谢世候嫡长子,谢靖之。其人本以忠厚仁义著称,尚主初,夫妻二人确是琴瑟和鸣,相敬如宾。谁知待长公主产下世子后,谢靖之竟是宠妾无度,常以冷言刻语薄待长公主。长公主难忍,上书先皇欲与谢合离,先皇固宠爱长公主,得知此事勃然大怒,本欲贬斥谢世侯府,可因谢世候开国有功,不宜重罚,由此特赐长公主休夫之权。

休夫之后,长公主便带世子长居公主府。世子五岁时,长公主被朝中仪表翩翩的新晋状元薛临风所吸引,因而求先皇赐婚。坊间传闻,薛临风为攀得金枝,竟对自己的妻女赶尽杀绝。

“怪不得长公主不让说呢,这薛临风的做派不就和那陈世美一模一样嘛!”阿珠冷哼,心中忿忿不平。

“为了攀上公主,竟然连自己的妻子和女儿都下得了杀手,未免也太不是人了些!”竹磬儿也惊呼。

一旁的少女听此神色黯了黯。

“好了,你们俩听听也就罢了,到了宫里就切莫再提。若是让那有心人听了去,又得生出许多不必要的事端来。”钱嬷嬷劝道,接着便叫小二来结账。

就在阿珠跟着钱嬷嬷一行人离开之际,忽听身后一记娇柔嗓音唤来。

“姑娘,你东西掉了。”

阿珠停下脚步寻声回头,只见方才那站在台上说书的女先生手中正拿着一枚荷包,望的的确是阿珠这边的方向。

阿珠摸了摸腰间的荷包,发现确实不在了,也不知道何时丢的,忙快步上前接过道谢:“多谢先生!”

方才在台上还瞧不清晰,此刻一见,未想到这女先生竟是生得娟秀清丽,双肩尖削,身躯细瘦,姿态瞧着竟是弱不禁风的很。想到方才女先生不卑不亢对着谢兰安说出的那番话,阿珠更觉钦佩了。

“方才听先生台上所言,小女子只觉佩服。未想到如今天下,竟还有先生这般奇女子。”阿珠激动地夸赞,一双杏眼儿更是亮晶晶的。

“姑娘谬赞了,吾言于肺腑,为的也是警示天下女子。古今中外,女子贤才数不胜数,吾何敢以奇女子自居,羞愧羞愧。”女先生掩面,继而又道,“方才姑娘为吾之言叫好,吾甚感激,在此谢过了。”

说罢女先生还朝阿珠行了一揖礼。

“哎呀,先生你太客气了。”阿珠忙去扶女先生的胳膊,羞窘道,“我识字不多,向来羡慕那些学识渊博的人,而先生不仅才能过人,还能为天下女子着想,实在是太让人佩服了!”

女先生闻言淡笑,“姑娘赤诚心肠,也属实难得。”

阿珠闻言面色微红,有些羞涩,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夸自己。还想再说些什么便见竹磬儿和钱嬷嬷那边已是在催。

“阿珠,你好了没,我们可要走了啊!”哪边站在茶馆门前的竹磬儿高声喊,阿珠连忙回头应声,“唉,这就来啦!”

“姑娘的荷包可要放好,切记不能再丢了。”女先生望着阿珠抿唇笑,笑容有些耐人寻味。

阿珠只当女先生好心提醒,点点头道:“这次多谢您了,我得走了,若是有缘,再与您相见吧!”阿珠朝女先生挥挥手,随即匆匆应声跑出了茶馆外。

望着小姑娘飞奔的背影,女子眼中露出一抹深意。

……

来了京都街头,两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立刻被街上的小吃和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吸引住了。

望着卖力表演喷火和胸口碎大石的杂技演员,阿珠连连赞叹,从荷包里掏出两文铜钱扔进对面的碗里,以表热烈支持。

她们来的是京都南街,最繁华的一条美食街。

北晋工商业发达,百姓多以手工业为生,一日工钱到手,转头便会花费在夜里的吃喝上。可谓“人无担石之储,然亦不以储蓄为意,即舆夫仆隶奔劳终日,夜则归市肴酒”。因而北晋的街头小吃特别讲究。纵然是小成本的吃食,也要做到色香味俱全。

栗子下锅的“哔剥”声,火苗在炉膛里燃烧的滋滋声,还有空气中时不时飘来的酥油香,全都勾起了阿珠的味蕾。

“买抱螺喽,好吃的抱螺,又香又甜的抱螺喽!”路边的摊贩大声呦呵,见阿珠目不转睛地盯着这里,忙朝阿珠喊,“小娘子快来买抱螺,今儿现做的,新鲜着呢!”

阿珠闻着确实是又香又甜,和钱嬷嬷打了一声招呼,便拉着竹磬儿一同去了。

这抱螺也叫酥油抱螺,是北晋最常见的一种甜点小吃。

将牛乳放置瓦瓮中发开,再用香油将其煎至融化,撇去其焦末部分,凝固为酥油,其中清澈而少凝油的部分,便唤为醍醐,而这醍醐正是制作抱螺最为重要的一味材料。将醍醐灌入碗中,乳酪中加入少量羊脂,烘至蜜水滴落,旋于水中形成抱螺,再切一两片罗服放入碗中,便能去掉抱螺的乳膻之味【注1】。

摊主是个大爷,见阿珠二人过来,忙殷勤招呼着:“我这都是今儿一早现做的,这条街就我家的抱螺最新鲜呢!”

“口说无凭,我尝一个不就知道新不新鲜了。”阿珠眉眼弯弯笑,虽是调侃,娇甜的模样却是亲切的很。

“小娘子嘴巴厉害,我说不过你。你们尝尝便是,不新鲜不要钱!”摊主说罢便豪气地拿了两块递给阿珠和竹磬儿。

刚咬一口,便是奶香四溢,绵软生津。吞入腹中,也是沁人心脾,实为佳品。

“买了!”阿珠准备从荷包里掏银钱,刚一伸手,发觉钱袋子里竟多出了一张字条。阿珠一惊,看了看四周,不动声色地掏出了几枚银钱跟老板结账。而后趁钱嬷嬷和竹磬儿没注意,立刻将纸条出来看了看。

只见字条上赫然写着“速取布防图”五个字。

阿珠看完立刻又将字条塞回了荷包里,想到先前那女先生别有深意的笑容,阿珠这才反应过来她定是镇北王的人。

看来镇北王已经知道了陛下要召他入京的事了,她必须得尽快找到布防图的线索。

一路走走逛逛,阿珠纵然怀揣着一桩心事,可也买了不少零嘴和其他杂七杂八的小玩意儿。除了半斤抱螺,她还买了糖葫芦和糖炒栗子,以及咸米时。街边的糖画也买了两块,老爷爷捏的面人买了一根,然后自己还学着捏了一根,打算带回去讨好陆慎。

直到钱嬷嬷唤二人去布铺里瞧瞧,阿珠的背上的包袱已被塞得满满当当。

十几岁的姑娘哪里有不爱美的,一进布铺,竹磬儿便拿着一块湖蓝色的部件在身上比划,“阿珠,你看这块布我做一件对襟怎么样?”

阿珠闻言抬头,上下打量了一圈,点头道:“嗯,不错不错,还挺衬你肤色的。”

“阿珠,这块布料适合你!”竹磬儿又拿起一块鹅黄色素软缎围在阿珠的腰间,“这件做裙子肯定好看!”

阿珠乌发红唇,生得和个雪白明润的玉团子似的,鹅黄色的布料更衬得其愈发娇艳起来。

钱嬷嬷见到也点头笑,“嗯,阿珠穿这个颜色确实好看。”

得到二人肯定的阿珠确实有些心动,当下便抱着这块布去问价钱。

第15章 问完价,阿珠不好意思地……

问完价,阿珠不好意思地放下了布匹。

其实这布也不算贵,无奈她方才买零嘴吃食花了太多银钱,现下已是囊中羞涩。剩下的钱买这料子,差不多也只能买块裁做肚兜的大小了。阿珠所幸不买了,只为钱嬷嬷和竹磬儿二人做个参考。

竹磬儿没买太多零嘴,就是为了省钱买布料。方才那件湖蓝色买了一匹做对襟,双面缎和妆花缎也是各买了一匹。在到了胭脂水粉的铺子里,又买了两盒胭脂和香膏。钱嬷嬷则按厂中单子采办完,自己也没买多少物件。

直到三人大包小包提着回宫,已是暮色将近。

回到屋里,阿珠便开始捣鼓那些买回来的小玩意儿。从榻下掏出一只木匣子,将包袱里的狐狸面具,两根小面人,拨浪鼓,还有空竹,泥叫叫,还有一枚毽子通通放了进去。至于那些吃的小玩意儿,便放在了墙上正挂着的布袋子里。

收拾完东西,阿珠便将荷包里那张字条掏了出来,寻思再三还是点了火折子烧了。直到看到那纸条在火盆里化成了灰,阿珠这才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