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戈壁滩上的红火日子[六零] 第4节(1 / 1)

作品:《戈壁滩上的红火日子[六零]

更别说炖两只整鸡了。

还是在乡下,让婆婆把鸡给杀了,他们也能解解馋。

陆母还是惦记着在城里的梦菡,她把两只鸡炖好之后,用一个大碗盖着,再装到篮子里。

因着是只有一个大碗,没有密封的那种盖子,只能装小半只鸡进去,没有一点鸡汤,她还在碗里放了一个大鸡腿。

两只鸡有四个鸡腿,剩下的三个鸡腿,陆母让陆宿莓他们分着吃。

陆宿莓不肯吃,把鸡腿放在陆母的碗里,“妈,你牙口好,多吃点,我年轻,以后能吃的东西多着呢。”

陆宿粮和田淑梅虽说嘴馋鸡腿,但他们想多吃点鸡肉,就把鸡腿也放下了,“妈,你和宿莓吃吧,我们多喝点鸡汤,吃点其他的鸡肉。”

两只鸡被四个人互相迁就起来,陆母舍不得吃鸡腿,而另外三个人为了孝顺母亲,也不愿意吃。

还是陆宿莓最后有办法,“这样,我去找点辣椒和盐,把鸡腿撕成丝,做凉拌鸡丝吃。”

这年代吃酱油膏都得省着点吃,陆宿莓说的这个吃法,他们还从来没吃过。

不过听城里的大厨说过这个吃法,如果把盐和辣椒混在鸡腿肉里,大家一块儿分了,也免得互相谦让。

田淑梅去找辣椒和盐巴,陆宿莓则去洗了手,开始撕鸡腿肉。

很快简易版的手撕鸡肉就做好了,调味料虽说只有盐巴和辣椒,可大家就着热乎的鸡汤,饱饱的吃了一顿。

粮食也被陆母连夜做成了杠子头,用白布包着。

陆母很是凝重的把门锁上,院子里也没啥柴火,家里没男人,也没人去上山砍柴把柴火堆满院子。

若是陆父还活着,他瞧见妻子和女儿能去城里生活,指不定多高兴。

陆母拉着陆宿莓的手,回头看了看这个垮了又被新建起来的房子,心中有些失落。

这时田淑梅提醒陆母该走了,他们还得去镇子上坐大巴车。

陆宿粮他们所在的县城,能有一座钢铁厂,县里面的人也是非常之多了,应该算是一座小型的省城了。

来钢铁厂,肉联厂,棉纺织厂工作的人,过了一二十年的时间,都在这座县城生活下去。

第10章 、家属院的分布情况

陆宿民他们所在的家属院离钢铁厂还是有一段距离的,钢铁厂里面熔炼的火是不不息不灭的。

虽说现在已经不是前些年大炼钢的时候了,可钢铁厂在这座县城的作用还是无可替代的。

国家要发展工业,离不开铁和石油,当然也离不开电。

钢铁厂的家属院前几年通上了电,不过都是白天有电晚上没电。

白天大家都去钢铁厂里上班,晚上家属院里人一多,电量就负荷不住了。

陆宿莓他们坐的大巴停在了汽车厂,这年头,汽车厂的出口就那么小小的一个出口,如果不仔细看,根本看不清。

这时田淑梅带陆母指认这附近的路,陆母不认识字,虽说解放那几年上过扫盲班,可生产任务更紧,就没多去认字。

再加上字要经常在纸上写才能牢记,陆母家里没纸没笔,也就陆宿莓上初中后,有一些泛黄的课本。

陆母好好的给陆宿莓收着,她把最小的闺女供到了初中毕业,在这个时代已经非常不错了。

几个人之前在车上,的亏是无聊,陆母和田淑梅说起了她的好些在乡下的事儿。

田淑梅也很有兴致,她是在城里长大的,家里没人种地。

虽说现在嫁给了陆宿粮,可陆宿粮也是高级技术员,她很少接触乡下的亲戚,又说起了陆宿莓上了初中,现在在家待业的事儿。

本来在陆家村,村长想把陆宿莓放到队上当个会计。

穿越前的陆宿莓是学过会计的,可她对这工作不感兴趣,宁愿拿着锄头去生产队里锄地赚工分。

可她也知道自己的身体不好,一些重活累活会要了她的命。

看看原主就知道了。

所以陆宿莓穿过来的这几年,在乡下保证吃饱的情况下,经常在院子里练习广播体操和一些伸拉运动。

至于五禽戏,她没学过,也跟着村里的赤脚大夫学过养生啥的,但赤脚大夫也没和她说清楚,所以也一直将就着生活着。

来到了钢铁厂的家属院,首先看到的是一排铁门,这铁门看上去可气排了。

再望过去就是围墙,围墙上面的是从玻璃厂弄来的碎渣子,用来防贼的。

陆宿粮他们家就住在二楼。

家属院说是院子,但有点像以后的小区那样,一排排的房子,矗立在园区。

只是家属院,一户院子里有三层楼,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好几户的院子都是连在一起的。

在特殊时期,他们还得在院子里种点蔬菜,供应厂里的建设。

而且家属院一般都有三层,陆宿粮他们住在靠东边的家属院的第二层。

正好是不上不下的位置。

当然这还得是对钢铁厂有贡献,结了婚的人才能够拖家带口的来住。

像厂里的普通工人,有的得自己去找地方住,有的则是住在靠近钢铁厂的职工宿舍里,那里面就一张床,厕所都是公共厕所,洗漱都在公共洗手池。

家属院这边洗漱虽说是公共洗漱池,就连淘菜的水龙头都只有一根,可家里有独门独户的卫生间。

陆宿莓听着田淑梅的介绍,突然觉得人不管是在哪个时代都要好好读书,要么有一技之长,要么就努力奋斗当管理层。

不过她知道过几年知识分子的日子也不好过,打算和田淑梅闲聊时,决定有的没的提醒她。

让田淑梅和陆宿粮早做打算,做点儿其他的营生也好,要么称病不出也好,总之要保全自己。

更是因着这个,陆宿莓总感觉她和陆母在钢铁厂家属院住不了多久。

其实陆母要真是想去投靠儿女,不说省城里的二女儿陆宿朵,就说在边疆戈壁滩的大儿子大儿媳妇有两儿两女。

还有在海岛随军有四个女儿要照顾的大女儿陆宿云,都需要帮手带孩子。

陆母一开始觉得太远了,也不想拖累儿女,以至于没那个想法去。

这次也是为了陆宿莓的前程,才带她来到陆宿粮和田淑梅的家里。

第11章 、给陆母安排做事儿的活

陆母给田梦菡带了鸡腿肉,田梦菡对陆母这个奶奶也很亲热。

只是她以前很少见到过陆母和陆宿莓,虽说身上留着一样的血缘,可还是需要花时间去亲近。

陆母找到了田淑梅家里的锅灶,要给田梦菡把鸡肉给热热。

田梦菡瞧着陆母,她的亲奶奶一进城就给她带了肉吃,可高兴了。

陆宿莓又是她的亲小姑姑,在她眼里,陆宿莓长得可漂亮了,比她们托儿所的老师都好看多了。

田梦菡大着胆子和陆宿莓说话,“你是我莓莓小姑姑吗?”

陆宿莓觉得很新奇,几乎所有的人都叫她宿莓或者小莓,这可爱居然叫她莓莓。

小孩儿说叠叠词有种咿呀的稚气,陆宿莓摸摸田梦菡的头,“是呀,你就是梦菡小可爱吧。”

田梦菡听着陆宿莓叫她小可爱,还有些不好意思了。

在家里,妈妈都只叫她的名字。

她从来没听别人叫她小可爱。

只有漂亮的小兔子宝宝才叫小可爱。

而且她闻到了陆宿莓身上的清香,这味道她在她妈妈田淑梅身上也闻过,是皂角味儿,陆宿莓多了一种淡雅的气质。

陆母找到了田淑梅家里面的灶台,想找点柴火。

田淑梅连忙进厨房去帮忙,“妈,我让陆宿粮去领煤炭饼子了,还得晚点儿热东西。”

他们平时都在厂里的食堂吃,家里很少开火,而且田淑梅不太会做饭,也没经常使用家里的灶台。

就是前几年闹灾荒时,家里的灶台燃了几个月。

可田淑梅连馒头都蒸不熟,最多在厂里打了熟的饭菜,要是饭菜冷了,能在家里的锅里热热。

陆母一听田淑梅少做饭,心想自己这个二儿媳妇命真是好。

不过她能在钢铁厂里面工作,不做饭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一辈子,有的人以力气吃饭,有的人用技术吃饭。

只是陆母想的是,她和陆宿莓现在来到了田淑梅家里,是经常在家做饭吃,还是去食堂吃。

她个人还是愿意在家做饭吃的,在家做的饭精细,比厂里的应该好吃一些。

田淑梅早就安排好了这一切,“妈,你要是在家里闲不住,我打算在钢铁厂里找个洗碗,或者做饭的活,再不济去扫地。”

至于这些洗碗做饭扫地的活,一般的城里老太太都进不去,都首先考虑钢铁厂里退休的工人。

陆母还是沾了田淑梅的光。

她一听能去钢铁厂里扫地,想着自己都六十岁了,在乡下虽说能种地养猪赚点工分,可到了城里还能发挥劳动价值,这可真是太感激田淑梅了。

她很是激动,“那我啥时候能上工?”

“妈,你和宿莓才来,还是先休息几天,等我和厂里管事儿的人商量好了,再带你们过去。”

田淑梅心里还是有考量的,让婆婆一直住在家属院里,怕也闲不住,婆婆也不是那种喜欢嘴碎和多想的。

和院儿里其他老头老太也聊不上来,还不如让她去厂里参加劳动,发挥剩余价值,对她的心也是有安慰作用的。

第12章 、去托儿所工作

她也没把这事儿说实,其实田淑梅想着要是有机会,让陆母在厂里当一个记工时,管理上下班时间的工人。

这工作是真的轻松,只是要一天到头都呆在厂里,还得上夜班。

田淑梅和陆宿粮商量了,要么让陆母去帮厨,要么让她去扫地,这两样适合陆母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