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91章 慈善事业(1 / 1)

作品:《网红走火入魔记

给李静珊打完电话,牛一点陷入了深思。他又在想自己是不是陷入了一个精心设计的局。在省城这些日子,他的事业进展很快,虽然报纸的刊号迟迟没有批下来,但是动静搞得很大,招收的人员或者说整合的资源,远远超出了本地一些传统的报刊。

由于没有自己的报纸,没有自己的任何印刷品,他有些虎落平阳的无奈感和无力感。好在他迅速结交了一批本地媒体,特别是通过顾盼盼的事情,更加增进了和当地媒体们的交情,经常都可以互通有无,共同开发。原本以为电视台录制完顾盼盼的节目,马上就可以抡起镰刀疯狂收割,想不到关键时刻被这个李静珊突然袭击一下。

他当时就有些懵了,和地痞流氓面对面,他都不曾有过这样的感觉,谁想到一个女流之辈竟然能狠狠咬自己一口。他越来越感觉这是黑洞的诡计,这个瘪三一直让他感觉阴森森的,好像有什么阴谋。现在看来是两个人商量好了要害他。真后悔当初不该收留他,东郭先生和狼!

不过话说回来,自己好像也不如东郭先生善良,沾花惹草的毛病一直不曾改掉过。这个毛病,在大学时代就屡试不爽,走上社会后更是游刃有余。李静珊投怀送抱,发生点小故事也不算太过分,毕竟他也免了他们的许多费用,给黑洞提供了工作机会,还让李静珊吃着空饷,啥事都不做,这是夏小暖都不曾有过的待遇啊!

现在他急切想要确定的是,李静珊到底有没有怀孕?如果怀孕,是不是他的?如果是他的,他能不能给钱?虽然已经口头承诺,但是毕竟还不能算是正式的契约。口头承诺是可以撕毁的,毕竟时过境迁,证据灭失,你又能奈我何也?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当面谈判,把情况搞得更加清楚,万不得已,也可以带她到医院检查。他是可以拉下这个脸皮的,既不怕和熟人闹翻,也不怕见医生,毕竟在省城这些日子,他虽然闹得动静不小,但大都是充当幕后英雄。推到前台的是顾盼盼和她奶奶,至于他,并没有进入大众视野,认识他的人,除了那些媒体朋友之外,别无熟人。

几句空话把李静珊稳住后,剩下的最挠头的问题就是期限只有三天。如果三天内不把钱交给她,她说自己是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的——但愿她只是虚张声势。

按理说,如果不是最近激进扩张,他本来是可以拿出一些钱来的,毕竟巧立名目收到的各种费用,也有二三十万。

怎奈计划没有变化快,他手里的钱烧得比导火线还快。而未来的钱还需要假以时日。过去已经收到的款项,有些给了报社,有的给了电视台,有的给了夏小暖,有的给了顾盼盼,还有一些,买了股票。

对于股票,牛一点并不是太精通。但是前些日子招聘招来的人多,加之想成立盼盼基金会,又拉得一些赞助。所以有那么短暂的几天,他手头比较宽松。手头一宽松,内心就有些膨胀,把所有的现金流都当成了利润,把高峰值当成了平均值,用钱也就不加节制了。

思前想后,可把牛一点给愁坏了。

忽然他想起来一个人。记得盼盼的报道刚刚出来时,有一个名叫邢寒云的失孤离异妇女,总是缠住他,想认盼盼做干女儿。他记得当时还随口作过一些承诺,可以让她交两万块钱,当盼盼基金会的副秘书长之类的话。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她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联系过,牛一点也没有联系她。

没有联系她,是因为他这些年对于中年妇女是一直不太在意的。要不然她的前妻也不会在寂寞中跟会计暗渡陈仓,携款私奔。

刚刚大学毕业时,他有过那么一段时间,喜欢接近中年妇女,把她们当成事业的跳板。后来随着吸管逐渐伸入社会的肌体,他把目光从中年妇女转向了青年妇女,越年轻貌美越好。

不过,牛一点在中年妇女心理研究方面,仍然属于资深人士。想当初他之所以能从一个刚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快速获得提拔,打开局面,也在于他能对中年妇女拿捏得当。只要是有权的中年妇女,或配偶有权的中年妇女,他都能快速搞定。未婚和离异的,只需要言语和眼神中搞些暧昧,经常嘘寒问暖就可以。

已婚的也不难办,嫂长姐短,甜言蜜语再加上小恩小惠,就可以快速拉近关系。如果需要的话,他还会去家里拜访,在厨房里忙活,不仅仅是做些洗菜、刷锅、扫地之类的配角,还经常做个红烧肉,烧顿水煮鱼什么的。如果家里有老人,他还会像干儿子一样嘘寒问暖;如果有小孩,他则像亲叔叔一样爬在地上当马,逗得小家伙嘿嘿直乐。这些人搞定,那位男领导自然会对他刮目相看。

所以想起邢寒云,牛一点还是颇有一些把握的。只是由于没太在意她,她的名字,害得他想了好半天。事情和样子记得,就是想不起名字。幸亏她的联系方式,她给他写在了电话号码本上。

邢寒云没有手机,只有呼机。他忽然明白,他没太在意她,是因为她没有手机,没有手机的都是穷人,交往价值不是很大。除非特殊情况,才能进入他的法眼。

传呼打出,邢寒云很快就回话了。

牛一点当然不能把实际情况和盘托出,而是喜气洋洋地向她介绍了最近的工作进展。

邢寒云听得一愣一愣,直后悔自己这些天没能一直跟进。当即表示马上见面。

牛一点把见面地点约在了“一点酒吧”。

“一点酒吧”虽然和他毫无关系,但名字相同,这也多少算是一种缘份。酒吧老板对他很客气,还有优惠,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有的客人会误以为这个酒吧是他开的,至少他是股东。

牛一点在一个小隔间坐下来,二十分钟后,邢寒云来了。

一见面,牛一点就关心地问:“她最近怎么一直没联系?”

邢寒云说是老家了:“父亲和母亲都七十多了,还打得不可开交,最近非要离婚,我回去调解……”

牛一点叹气:“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邢寒云说:“还不是因为没房子,在一间小屋子里挤,要是分开住,啥问题也没有。”

牛一点说:“是这个理儿呀,不过呢,房子得花钱买。”

邢寒云叹了口气:“我这次就是回去,想买房子,先把老母亲接出来,别让她再跟着那个老榆木疙瘩受气。”

牛一点问:“买好了吗?”

邢寒云说:“还没哪,只交了一万块钱订金。”

牛一点说:“现在的房地产,全是泡沫,还不是买房子的最佳时机,说哪天崩盘就崩盘了……听我一句劝,房子一定要买,但是一定要等崩盘了再买!”

邢寒云说:“可我已经交了订金……”

牛一点说:“得想办法要回来。”

邢寒云问:“人家要是不给退怎么办?”

牛一点说:“无良奸商,敢不退,咱们让电视台曝光他!”

邢寒云又问:“其实我也挺矛盾的,钱要回来,总不能一辈子在银行里存着吧?”

牛一点说:“当然不能存着,母鸡不下蛋,和公鸡有什么区别?公鸡留一个打鸣,其他的都该杀了吃肉。”

邢寒云表示同意:“可是我们普通老百姓,怎么让母鸡下蛋呢?买股票?”

牛一点说:“股票?股票是高级赌博,人家把甘蔗吃完了,最多给你留点甘蔗渣,甘蔗渣能干啥?喂猪猪扎嘴,点火火不着……”

邢寒云犯愁了:“那可怎么办呀?”

牛一点把嗓门压得很低:“办慈善呀。慈善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可爱、最高贵、最圣洁、最伟大的事业!办慈善,比办企业更有价值。办企业再好,最后落个奸商的恶名,办慈善,却可以成为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邢寒云苦笑:“像我这样的穷老百姓,还搞慈善给别人捐钱?别人搞慈善给我捐点钱还差不多!”

牛一点循循善诱地看着邢寒云:“你这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三没三办’的典故你听说过吗?”

邢寒云摇摇头。

牛一点说:“没工作才办职业介绍所,没老婆才办婚姻介绍所,没钱才办慈善。”

邢寒云说:“牛老师的话太深奥了,我越来越听不懂了。”

牛一点说:“诺贝尔奖你听说过吧?一百年前诺贝尔只捐了三千一百万克朗。现在发了快一百年了,前前后后给五百多个人都发了奖,每个人发的奖都是天文数字。你猜发奖的结果是什么?钱发完了,关门了?没有!钱越发越多!这就是因为搞投资啊。所有的企业都是赚钱,越赚钱越多;只有慈善事业是发钱,越发钱越多……但最后,企业倒闭的一大片一大片的,慈善机构却没有一家倒闭的!”

邢寒云的表情,只能用“目瞪口呆”四个字来形容了。愣了半晌,她又说:“上次见面,我们就商量好了,我也要搞慈善的……”

牛一点说:“是啊是啊,虽然当时没签合同,只是个口头约定,但是谁让你失约了?记得当时你说很快准备就两万块钱,加入基金会,可是你失踪了……”

邢寒云抱歉地说:“实在是老家有事呀,想给老母亲买房子……再说,牛老师,我这不是又来了吗?”

牛一点说:“幸亏今天你来了,要是再不来……”

邢寒云表情紧张:“那我今天就把上次约定的那两万块钱给你交上。”

牛一点耸肩摊手:“时机不同,行情也不同了。”

邢寒云问:“行情咋就不同了?这才多长时间?”

牛一点说:“天气预报是不是一天好几变?最小也报三次吧!行情变化更快。那天的两万块,现在已经升值到十万块了!”

邢寒云眼睛瞪得老大:“这么夸张?”

牛一点说:“是啊,假如那天你及时把两万块钱送来,现在再把这个秘书长的位子转让给别人,你已经净赚了八万块!人在家中坐,八万掉下来!”

邢寒云的心里翻江倒海。

牛一点还在火上浇油:“投资方面,我准备专门写一门书《慈善经济学》,让更多人加入进来,人人搞慈善,人人赚大钱!”

邢寒云眼眨巴着眼睛:“牛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这些学问,你全写到书里,看你书的人一多,懂投资的人就多了;懂投资的人一多,加入的人不就也多了吗?加入的人多了,不就是饼越摊越薄,汤越熬越淡了吗?最后谁赚谁的钱?”

牛一点说:“赚钱的办法多了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快,人快我转,人转我飞……”

邢寒云的眼神里透出四个字:高山仰止。

牛一点还在慷慨激昂:“好在你是幸运的,我这本《慈善经济学》,现在连百分之一都没写出来呢……比起上次,你确实是晚了,但是比起别人呢,可就早得太多了!”

邢寒云点点头:“行,跟着牛老师,永远有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