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章 三皇协约(1 / 1)

作品:《穆羽长歌

时至九月,已入清秋,南方一片枫叶飘红,稻熟鱼丰的富饶风光,两岸三境的农商无不陶醉在收获粮食的喜悦中。而在五年前,长江地带不要说是劳作收成,就连性命能不能留到明天都还指不定呢。

自从大魏分裂以来,皇权更迭,大地生灵涂炭,人们流离失所,频繁的战事让人们每日每夜无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无休无止的战争不仅给他国带来了惨烈的灾难,更加剧了各自国内的政治危机。为了镇压国内民怨,巩固各自皇权体系,周国、齐国、陈国的皇上心中也都有了止戈休战的想法。

偏安一隅的梁国虽然与周、齐、陈三国互不为敌,成为天下仅存的安乐和平之土,但由于梁国国土置于这三个国家边境线上的缘故,三国常年在梁国边陲展开大小规模不一的交战,使得梁国各边境郡县频繁无故的遭到战火波及。而由于梁国国弱兵寡,对这种四面楚歌的局面竟然没有一丝反抗的余地。

危如累卵、国小民寡的尴尬处境让梁国皇帝和梁国人民常年生活在诚惶诚恐之中。更令人不胜唏嘘、啼笑皆非的是,梁国的上一任国君竟然在三国战争可能会导致国家覆灭的焦虑担忧中驾崩身亡了,这简直成为了天下人的一大笑柄。

正是因为这位梁国皇帝的无故驾崩,周、齐、陈三国的皇帝才忽然意识到了梁国的存在,而此时的这三个国家也已被频繁的战事拖累的疲惫不堪了。

梁国太子萧琮即位后,察觉到了周、齐、陈三国都已有按甲休兵的意图,随即召集群臣在大殿之上商讨“说战止戈”的办法,得到了朝中官员的一致认同。于是萧琮广招天下贤士,封郡公、赐使节,游说周、齐、陈三国。

这三国早就因赋税徭役导致的民怨沸腾和权臣试图篡位夺权的紧迫形式而想要停战,此时梁国派使臣来说服各国君主停战,正中了各国皇帝的心思。经过一番关于各自皇帝尊严和“我国兵将雄武,羞于止战”的推却之后,三国皇帝各派了使臣,手持象征着皇帝身份的赤霞剑在梁国国都江陵签下了为期十年的停战协议,从而结束了长达数十年之久的三国战争。

萧梁新帝萧琮的和平说战之举,赢得了天下文人雅士的一致赞誉,被世人称颂道:“连横合纵张苏立,苍苍烝民萧帝功”。正是因为这份三皇协约的建立,长江地带的人民才得以从战争造成的水深火热的生活中脱离出来,各国也得以休养生息。

而就在战争被各国人民渐渐遗忘的时候,一场新的战争忽然爆发了。

据说陈国大将军萧摩柯统帅三路大军,领精兵十万进攻大周,连连攻克周军的边防要塞和军事重镇,打了个周军措手不及。

人们口耳相传,战事变得越来越庞大,越来越邪乎,到最后人们便都如亲眼所见似的,逢人就说:“陈国皇帝命萧摩柯统帅三十万大军与周朝开战,半个月来连连得胜,萧摩柯更是在奉州大败周朝军队,其精锐部队曜盾兵为其先锋,军势势不可挡,长安恐怕就要沦陷了!”

“据说奉州城血流成河,连乌鸦都飞不动了,”一个穿着麻布大袖衫的年轻人放下手中的酒碗,用衣袖揩了揩嘴道。

“乌鸦飞不动了?乌鸦怎么会飞不动呢?”听着的醉汉歪斜着脑袋,懒洋洋地问道。

“你傻呀,你喝醉了酒是不是也走不动?据说奉州城战死的军民有八万之多,乌鸦吃腐肉吃的肚子都涨大了还飞的动吗?”那年轻人夸大地解释道。

“天啊,这真是要打仗了啊!”这醉汉蓦地惊讶起来,不自觉地瞪起了自己那双充满血丝的大眼睛,张起散发出浓浓酒精味的腥臭大嘴。仿佛这一刻,他才明白过来战争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你以为呢?萧摩柯是什么人?那可是陈国大将军,曜盾兵统帅!由他亲率三十万大军,谁能抵挡的了?”另一个穿着灰褐色皂布大袖衫的青年人也放下了手中的酒碗,用不接受反驳的语气说道。“据说现在萧摩柯的军队已经夤夜度江攻克了南州,周朝正集结军队准备在金州与萧摩柯决一死战。”

“不管怎么说,周朝也与陈国隔着长江天险,坐拥雄兵百万,怎么能如此轻易就被萧摩柯击溃?”那个穿着麻布大袖衫的年轻人又质疑道。“萧摩柯三十万大军渡江作战,怎么会一点风声也走漏不了?”

“当年楚汉之争时,刘邦五十六万联军还不是在彭城被项羽三万精兵打的大败,”穿着灰褐色皂布大袖衫的年轻人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解释道。因为自己忽然想起来这个历史典故,并用这样一个历史典故解释并反驳了他人的话,这年轻人的脸上流露出了得意洋洋的神情。“况且彭城与城阳之间远隔千里,而陈国与周朝只一江之隔,这样一比,你还觉得惊讶么?”见到那提问的酒友被自己引用的典故怼的哑口无言,这年轻人在窃喜之时又顺口反问道。

“这么说,萧摩柯可是项羽在世喽?”那被怼的年亲人端起酒碗,饮了一口酒,故作默然道。

“也不尽然,”穿着灰褐色皂布大袖衫的青年也饮了一口酒,又说道。坐在他对面的醉汉虽然喝醉了酒,可还是挺着通红的脸,狠劲睁着一双被酒精迷醉了的大眼睛聚精会神地听着,仿佛是在听一个人将要告诉他传世宝藏的埋藏之地似的眼睛一眨也不眨。作为邺都市井里最有名的酒鬼,他竟听得连酒也忘了喝了。

“据说是陈国皇帝私自撕毁停战协议,趁着周朝秋收之季,兵士卸甲归田时忽然发起进攻的,”穿着灰褐色皂布大袖衫的年轻人解答道。

“原来是这样,赵兄的消息可真是灵通,”听到这里,那一开始不信服的青年竖起了大拇指拜服道,因为他忽然想起来这个朋友的叔父正是京畿守卫军中的赵统领,所以他的话自然也就有了相当高的可信度。

“哪里哪里,都是从叔父那里听来的,”这姓赵的青年得意洋洋地自谦道。

“但据我所知,五年前,陈国与周朝,与我大齐,共同在梁国国都江陵签下了停战协议,协议中可是约定的停战十年。陈国这样私自撕毁协议与周朝开战,岂不是将我们齐国也拉下了水?”那穿着麻布大袖衫的年轻人又问道。

“是啊是啊,你先前说周朝乌鸦都飞不动了,真要是我们齐国也开了战,那我们不是也要去喂乌鸦了?”一言不发的醉汉忽然惊恐地对着穿着麻布大袖衫的年轻人嚷嚷了起来,反而不慎将姓赵的年轻人端着的酒碗中的酒给碰洒了出来。

“去去去,别一惊一乍的,害得我酒都喝不成!”姓赵的年轻人拂了拂洒在衣袖上的酒,对那酒鬼嗔怒道。

“都怪我,都怪我,我太紧张了!”那酒鬼忙着赔不是道,随后又接着问道:“可周朝和陈国的这场大仗,你怎么看?”

“怎么看?周朝兵败如山倒,萧摩柯连连大胜,兵将气贯长虹,你懂什么叫气贯长虹吗?”穿着灰褐色皂布大袖衫的青年饶有兴致地饮了一口酒,说道。

“不懂,”那醉汉呆呆地听了片刻,眼珠子转了一溜,心想确实不懂这成语是个什么意思,于是只好摇了摇头,傻兮兮地笑了起来。

“你跟他说他懂什么,”坐在旁边的穿着麻布大袖衫的青年人接话道。“不过要说周朝兵败如山倒,我可不信。真要是碰上燕翎军,那可就不好说了。”

穿着灰褐色大袖衫的青年表示认同地点了点头道:“不过现在宇文燕翎正驻军凉州防着吐谷浑呢,周朝皇帝哪敢让她援军金州,那不是前院着火,后院又要进贼了吗?”

“那这样来看,周朝就要亡了?”

“除了宇文燕翎,上柱国宇文宪和大将军贺兰敬也都是当今天下用兵如神的名将,虽然萧摩柯兵贵神速,势如破竹,但战事究竟怎样发展那也难以预料。”

“难以预料,”那醉汉忽然笑起来,仿佛忘掉了先前因担心战火烧到自身时的惊慌与担忧。“说了这么多还不是没有说!来来来,喝酒,他们打他那们的仗,我们喝我们的酒。”

喝过几碗酒后,这三个人又开始谈论起陈国和周国的战事来。由于喝多了酒,三个人便仗着酒兴夸夸其谈起来,引得酒馆里其它席地而坐的客人都不由自主地扭过头来观听了起来。

“你说,如果萧摩柯攻打的是我们齐国……”那醉汉稀里糊涂地问道。

“我们有斛律老将军作为长城屏障,又有穆羽大将军天下无敌的玄皎骑坐镇,何惧他萧摩柯!”穿着灰褐色皂布大袖衫的青年也情不自禁地嚷嚷起来。

“唉,你们说,穆羽可比斛律老将军小了整整三十岁,这么年轻就能成为执掌北境全部兵马的大将军,真是吾辈之楷模啊!”身穿麻布大袖衫的年轻人用钦佩的语气说道。

“要我说,咱们穆将军指不定还是皇上的庶子呢,要不然怎么会这么年轻就被皇上封为我们齐国的大将军,”那醉汉借着酒胆口不择言道,声音不大不小,正巧可以让整个酒馆里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嘘!”身边的两个人一齐压低了嗓音,警惕道。“你胡说些什么,不要命啦!”

“对对对,我们还是喝酒,勿谈国事,勿谈国事,”那酒鬼这才明白自己说出了可以让自己掉脑袋的话,浑身不由得抽搐了下,害怕着低语道。

这三个人还不知道,他们的这一席对话,都被坐在酒楼雅阁里的一个穿着锦缎袍服,头上系着紫玉卷梁冠,面色阴冷的男人听到了。这个人正是权倾朝野的和士开,朝堂上下无人不惧他三分。虽然面色阴冷,可他的脸上依旧挂着权倾天下的优雅。他站起身来,抖了抖锦缎袍服的袖口,哼着优雅的乐府民歌从酒馆的楼梯上走了下去。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