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444章 郑家军大会议(1 / 1)

作品:《伐清与殖民

顺天侯不算奢华但够宽敞的议事厅,郑家军高层齐聚一堂,文以郑渡为首,第二是副军师冯澄世,所以实际是以冯澄世为首。

武之首是郑鸿逵,第二是郑成功,第三才是甘辉,不过这却是好事,这代表着郑家十八芝慢慢与郑恩的郑家军慢慢融合一体的表现。

一笔写不出两个郑,随着郑恩的势力越来越大,而郑恩本就是郑芝龙最最器重的、实际上的嫡子,也是因为血脉纯正、母族高贵的问题十八芝中最受家族高层看重。

十八芝与郑恩的郑家军合并,这是众望所归,主要还是,郑恩的家业太大,这家族人不帮忙做官,难道还要将官给他人?

而且这说不好就是一个天下之主,再不济也是一个海外称王,本家不支持郑恩,郑恩的娘家就该上位了,实际这次会议,郑恩的亲大舅,一位叫庄兴的。

还有大舅家的两个儿子,以及其他舅舅家、姨妈家,都有代表前来,只是如此高层会议,只是让已经授予高级参军的大舅庄兴,及低级参军的大表哥庄演以随从的身份,参加而已。

庄家本是士大夫之家,书香门第,庄家出来的人,在文化程度方面要远超过郑家,做大舅的庄兴当一个高级参军,那是完全合格的。

庄家这次的来人,也多授予文官,包括军中的文职参军。

要不是庄家自郑恩之母庄氏死后,千百年来,非逢年过节不联系,郑恩创业之初也没有什么表示,如今大局明朗了,才来锦上添花,大舅庄兴的职位还要更高。

不过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郑家人感到了压力,郑鸿逵、郑成功,加上之前的郑芝豹,以及三人的部将郑联、郑彩、郑泰,主动并入郑家军,就是征兆。

顺天侯府议政厅如今是人才济济,满大厅的二三百人,都提前等待着郑恩的到来,一出场,就迎来了热烈又整齐划一的欢迎。

郑恩刚出场,刚刚还因为多年不见或者只是闻名,而相互探讨的人们,顿时安静了下来,如果有人坐着,那么就会看到集体起立的场景,不过郑恩的威望更高,哪怕再是早到的,到如今也没人在郑恩到来之前,坐下过。

虽然每一个人都有接待的低级参军安排过对应的座位。

没有人坐下,自然没有全体起立,不过却有全体作揖。

包括做叔叔的郑鸿逵、做舅舅的庄兴,都是集体拱手作揖:

“末将属下,拜见侯爷。”

郑恩摆摆手,表情依旧是标志性的、自信的、和蔼可亲的微笑,却不怒而威的开口道:

“诸位都是我的叔伯兄弟,都是自己人,不用如此客气,都落座吧!

都坐!”

郑恩一招呼,老牌郑家军成员都自然又端正的坐了下来,倒是让不习惯这复古的坐而论道的郑鸿逵、郑成功、庄兴等人,有些不习惯,等老人都落座了,郑恩再三招呼,才扭捏的坐下。

必要的客套寒暄过后,郑恩直言起来:

“都是自己人,客套的话就不多说了。

坐而论道是我们顺天侯府的惯例,直言不讳、开门见山,也是我们顺天侯府的惯例。

如今战事暂时告一段落,只是满洲余孽盘踞在山西南部、陕西北部,让人心生不快,此事需要人去处理。

这是其一。

广阔的辖区,也需要加强管控。

这是其二。

国内,嗯,就是华夏之内的战事告一段落,该再次放眼世界了。

这是其三。

咋们先进行这三条的议论,最后再讨论可有补充的问题。

那么针对这第一条,按照惯例,由职位低的开始发言吧!”

职位最低的就是庄兴这个新来的高级参军了,其先行行礼:

“满洲余孽,不可不除,着一力将,统大军,联合曹友义、黄得功、刘肇基、沈廷扬四镇,河南李岩、张家玉,山西姜瓖,陕甘宁吴三桂。

组建绝对兵力优势的联军,一举泯灭满洲余孽。

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空的,而我们就是集结绝对的实力优势。”

郑恩点点头:

“大舅所言不虚,不愧是书香门第,除沈廷扬另有安排以外,其它都是可圈可点的。

那么其他人继续。”

自下而上的发言,让低职位的更好的自由发挥,也方便郑恩集合众人之长,最后发言的文官之首郑渡凭实力说话,差点将郑恩的话都说了。

只听郑渡一本正经的点头道:

“嗯,他们说的都对。”

嗯哼,正军师郑渡,这是真实力,同母兄弟郑恩就是。

“咳咳,嗯,就如二哥所,大家说的都有道理那么我总结一下,大家拾遗补漏,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郑恩一开口,本就全神贯注的二三百号人,如今更是提起了十二分精神。

“满洲余孽,由大哥郑成功领正兵五万,守备兵十万,联合曹、黄、刘三镇,李岩、张家玉一方,吴三桂一方,姜瓖一方的人马,以稳扎稳打的方式,逐步推进。”

“是!”

“如今顺天侯府辖区广阔,人口数以千万,多数地区要战后重建,而我军成立时间短,地方管控力度一直欠缺,如今,就是抓紧这点的时候了。

要做的事很多,确定各级官吏,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准则,确保侯府的命令能下达到乡镇一级,最后还要发展到命令直达每一户人,甚至每一个。

这需要大量的官吏,因为某些原因,又不能逾越,因此大家多多举荐,任人不避亲,唯才是举。

不过事后会有考核,以做到优中择优,有能者居之。”

超过秦汉时期的地盘,高层管理者还好说,有很多底层官吏都是降官降吏保留原职,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谁叫你地盘扩充太快呢?

而选官系统还是原始状态,军队还有军官营,已经逐步成熟,地方县级还能亲力亲为,再下级就只能让下面的人去举荐,甚至保留降官降吏原职了。

逾越,是地方选官最大的问题,为此郑家军辖区多实行军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