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74章 洪承畴,有人找你(1 / 1)

作品:《伐清与殖民

夜风潇潇,新月黯然,一个不算华丽的营帐,人有三急的三十万大军之首,也要尿急。

要是寒冬,这事可以用尿壶解决,可这是盛夏,什么东西都容易变质发出恶臭,更何况是尿壶。

因此,这位三十万大军的洪承畴,也要爬起来,出去尿尿。

“来人呀!来人呀!”

不大的声音呼唤了两句,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

“阿七、老十六都死哪去了?!早就知道这俩不好用,可这当初松山的老兄弟……

咳咳,要不是没人能用,又跟自己有些亲戚,才不用这两个饭桶。

这万一有刺客。”

自话自说的洪承畴,说到刺客不知道为何后脖子发凉,好像是有人在他背后吹气,可又不太想,因为口气有口臭的、有香的、有茶前饭后带着各自味道的,但没有谁的口气是凉的。

“呼~”

汗毛立了起来,在口吹的气中傲然林立着,但汗毛的主人洪承畴是癫痫发作一样,全身不自觉颤抖。

平时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可他洪承畴亏心事没少做啊,先不说松山那些忠于大明,忠于那衣冠发肤的将士们,是因为他而死的。

光做了汉奸以来,因为他的出谋划策,而惨死的不知凡几。

前些日子因为受了多铎的启发,在没有实行坚壁清野的山西,已经归于清朝治下的山西,为了学习,又做了不少害人性命的事。

现在这前往满洲的路上,对于那些不多的逃兵,他也没心软过。

所以,洪承畴是怕鬼敲门的,虽然这种事做多了,他洪承畴还是该干嘛干嘛,吃嘛嘛香,身体倍棒,但不妨碍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他洪承畴害怕啊!

“阿七?”

洪承畴试探着问了一句,背后有反应了,那是一声轻笑。

“呵呵~”

查不可闻,仿佛融入了风中,又像是捂着嘴在笑。

“老十六,这次本督真生气了!?”

洪承畴语气带着火焰,表情却是惨白,他是真怕了。

“呵呵~”

捂着嘴笑的声音继续传来,洪承畴感觉全身如坠冰窟,颤抖都没有了,更多的还是僵硬,大冬天雪地里身着单衣的僵硬。

洪承畴深知凡事都要面对的道理,他口中依旧呼唤着老家丁、老亲戚,阿七与老十六,手已经摸到了床上常备的佩剑,头开始试探性的后转。

“呵呵~”

笑声依旧,洪承畴还感觉到了一丝丝的熟悉,可并不是阿七与老十六,这俩人也不敢就这么,站在他这位三十万大军统帅的身后。

或许是因位熟悉的感觉,让洪承畴大胆的回头,触目惊心的一幕出面了。

这是一位黑不溜秋,五大三粗,与武将无二,却身着文官服,还是巡抚的装扮的人,如果他是人的话。

只是这巡抚高官服饰,满满都是鲜血,鲜血的源头就是这位黑不溜秋像极了武将粗胚、却身着文官巡抚服之人的脖子,如果他是人的话。

脖子上有一道深可见骨,还能看到断裂气管、食管的伤口,源源不断的鲜血正是从这伤口中冒出。

而脖子上的那个头在笑,可这哪是捂着嘴笑啊!这根本就是因为脖子气管的断裂,发不出声音,而传出若有若无的笑声。

看清了伤口也看清了脸,也难怪熟悉,这位不是他人,正是当初的辽东巡抚丘民仰,可辽东巡抚丘民仰在松山失陷的时候,就已经自刎归天了。

不对,这脖子的伤口,不正是自刎的伤口吗?这是因为他洪承畴的失利,而死去的丘民仰那找他了。

“丘抚台!丘抚台!您的死不能怪本督啊!本督当时在松锦也是尽力了,您要怪就怪当初私自带头逃跑的王朴,还有跟随逃跑的唐通、马科、吴三桂、白广恩、李辅明他们啊!

丘抚台,我求求您,求求您放过本督……放过我吧!我上有八十岁的老母,下有……”

“呵呵呵……”

密集又如同捂着的笑声传来,丘民仰却没有笑,而且声音也是来自于下面,像是地上。

洪承畴艰难的低头,当看到地上密密麻麻的人头,有当初松山战死的大明最后的一批名将之一的曹变蛟、王廷臣,以及同样战死松山的兵备道张斗、姚恭、王三祯,副将江翥、饶勋、朱文德等。

还有这些天,亲眼所见,为了给麾下将士练胆加快速提升士气,而学习多铎之后,牺牲品们。

可是他们都只有头。

“啊~”

歇斯底里,如同杀猪般的嚎叫传出,洪承畴幡然从床上坐起,闻声而来,一直忠诚守在外面的阿七、老十六连忙冲了进来。

可空荡荡的营帐,只有洪承畴一人从床上惊醒,俩人哪里还不知道洪承畴这是做噩梦了,连忙跪地请罪:

“奴才该死打扰督门休息,奴才这就告退。”

洪承畴还没从噩梦中回味过来,脑子里还是间接因为他而死丘民仰、曹变蛟、王廷臣、张斗、姚恭、王三祯等,还有那些直接因为他而死的百姓。

“原来这是梦!我堂堂为国为民,为了早日结束这惨无人道的乱世的伟人,竟然会做这种梦。

讽刺!极大的讽刺啊!”

洪承畴自话自说着,也没管跪着的阿七、老十六,心有余中的洪承畴害怕刚刚那个无比真实的梦还没醒,因此就让这俩人就这么跪着,有自己人在,他也更放心。

口中自话自说还在继续。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一将功成万骨枯……

你们怎么能找本督呢?真是岂有此理……

虽然本督有名垂千古的私心,但这也不能掩盖本督为国为民的贡献,再说你们真以为本督会怕你们,会怕死吗?

本督不过是为了留得有用之身,施展更大的抱负。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个道理都不懂?卧薪尝胆委曲求全都不知道……”

洪承畴自话自说着,还好他不知道什么是曲线,不然曲线救国论,就要早三百年,从他口中传出了。

至于他是不是不怕死,这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不怕死的话,当初就该同丘民仰、曹变蛟、王廷臣他们一起殉国了,如此一来,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他名垂千古的愿望,也就实现了,虽然这些英雄会因为各种内在外在原因,不被人传颂,最终被遗忘。

但他洪承畴不知道啊!时下所有人都不知道后世会有这种现象,就像是想不到子孙后代会对皇阿玛、马褂,习以为常,视为传统,如让马褂垄断相声界。

谁又能想到,这放在哪个朝代都是英雄、值得效仿的人物,最后会因为不可描述的原因,而失去传播,被贴上各种各样的坏标签,被抹黑,最后更是被封闭。

而淡忘于天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