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我在七零养娃种树 第5节(1 / 1)

作品:《我在七零养娃种树

第8章 008 决定

苏愉当时没有给出准确的回复,只说让她想想,让老两口睡午觉去。

苏昌国看她没再咬牙继续说离婚也算松了口气,这丫头看着闷不吭声,但心里还算有数,谁知道这好不容易嫁了个条件不错人也还好的男人,她倒是钻牛角尖了要离婚,她也不想想现在离婚的都是什么人,更何况她这个二婚带娃的,离了再嫁就是三婚,这说出去名声简直烂大街了。

苏愉坐在凉床边上给这小子摇扇子,这小毛孩长的随他妈,所以一直不受他奶待见,只要确定他不改姓,还是她儿子的儿子也就不管了,这大半年许家那边的人没主动来看过他,所以她不能暂时把他送回许家,没爹没妈的孩子就是阴沟里的老鼠,谁都想欺他一脚。

坐累了她也躺在凉床上,闭眼想着她会做的能赚钱的,没有,怎么都没有。她二线城市二本学校金融专业毕业,老家在个小县城,毕业后去大城市摸索了两年,大公司进不去,干了两年的保险,之后考证跳槽,在银行做了三年的柜员,贷款买了个七八十平的房子,决定不婚后更要赚钱,又跳槽去了信贷公司,公司是个大公司,福利好,保障全,就是压力大,一周七天,六天半都在加班,好在工资不错。

日复一年的在电话里跟欠款人打交道,学话术搞心理战术,睁眼就是工作,她已经没有了切实的手艺技能,依她现在初中毕业的学历,在这个年代能进食堂工作都是运气好。

镇里最大的厂就是水果罐头食品厂,除此之外还有茅缸厂,茅缸厂是以做茅缸起家的,但埋在土里的圆缸太耐用,一个茅缸能送走两代人,眼见不赚钱了又开始生产酸菜坛子跟水果罐头的瓶子,现在它哪怕改了名字,还是老镇上人们嘴里的茅缸厂。

会计、管理、技术,苏愉没一样会的,外面供销社和合作社里的岗位更是轮不到她,回来种地更是艰难,苏爹说的没错,她要是离婚了连自己都养不活。

但如果这次她不离婚,她就必须转换心态去接受这一切,生活不是戏剧,她更不是里的主角,这里的人都是活生生的独立人,不容她反复横跳。

旁边屋子里猛烈的咳嗽声打断了她的思路,接着是苍老的抱怨声,老太太在抱怨老头喉咙都要咳炸了还在吸烟,等起床了她要把他烟斗砸了。

接着就是窸窸窣窣的脚步声,房门打开,有人出来了,苏愉睁眼看是她爹捏着烟斗在往外走,院子里种有一棵柿子树,老头蹲在树荫里嘴里吐着白烟,每一次吸气都腮帮子瘪了进去,满脸的苦闷。

敲钟声响,这是村长在提醒上工,她哥她嫂子还有她爹三个人带着草帽出门,许远跟他两个表哥一个表妹一起跑出去玩,屋里只剩下苏愉跟她妈。

老太太这辈子生的孩子多,活下来了四女一儿,村里差不多年岁的女人都有四五六个孩子,她跟其他老太太相比日子过得舒坦。嫁给苏愉爹没两年就成了村长的老婆,孩子怀了生,生了怀。苏昌国是个有心眼胆子大的,他赚的养的起家,也算心疼老婆,他成村长了就没让媳妇下过地,就在家里做饭收拾家务。

但苏愉的大姐二姐大了之后,她就只用做饭,衣裳有人洗,院子有人扫,鸡鸭有人喂,家里的自留地也有人种。

“丫头,别觉得你爹说话狠,你可不能离婚,从古到今哪有媳妇好当的,哪家没有吵嘴的时候,你大姐公婆偏心,现在老了她不还是在伺候,你二姐都要生了还在地里种棉花苗,你三姐她婆婆拿她家里的东西补贴小儿子,她吵了多少次现在不也过得好好的。”

她坐在对面,念念有词:“你这才结婚还不满一年又要闹离婚,咋会有这念头的?我们认识的人哪有离婚的?你都嫁第二次了,离了再嫁在外人嘴里就不是正经人了,你还有儿子要娶媳妇呢,到时候你那个名声,哪个姑娘敢当你儿媳妇?”

老太太说的有理,但她念叨的苏愉头皮发麻,按她说的做一件事都要把对下三代的影响给考虑到。

“算了,我不离了。”这句话到了嘴边她又咽了进去,她知道她念头松动了,综合考虑,目前来说不离是最理智的也是最好的局面。

傍晚下工的时候太阳已经下山了,村里不似镇上,家里没通电还燃着煤油灯,苏爹回来后,苏愉把饭桌搬到院子里,桌子底下烧着艾草,人手一把蒲扇,就这样还是夜蚊子来吸血。

宁津跟他爹妈来的时候苏愉正在给儿子洗澡,四个老人家寒暄过了,苏愉也把许远赶进了屋,扇子留给他,门从外面关着。

“小五子媳妇,来过来坐。”宁父喊她过来,又转头对苏父说:“亲家啊,我实在是没脸过来,小五子他妈打他媳妇我实在是不知道,回家后小五子给我说了,我也骂了她一顿。”他顿了顿,做出保证:“你家丫头是个实诚人,平安一直在念叨她,刚刚还想来接他妈回去,这说明她对他好,小五子跟平安过得好我们也就放心了,以后我管着他妈不让她再去盯着儿媳妇,分家就是两家人了,各过各的嘛。”

话落他又转头看向苏愉,“小五媳妇,我代你妈跟你说声对不住了,才嫁进来就受了委屈,她心是好的,就是不会做事,她以后要是再添乱了你来给我说,可别提离婚了,伤人心。”

苏愉嘴角抽抽,这个公爹是先给甜枣再给棒子啊,他媳妇打了人他还硬着嘴皮子说她心是好的?就是不会做事?自己提了离婚反倒是在伤人心。

啧,不愧是搞宣传的油条子,就是会说话。

“我也劝攘她了,挨欺负受气了就要还回去,别动不动提离婚,那是逃兵干的事,她也答应以后再有事不瞒着小宁跟我们了。”苏昌国见不得这宁老头和稀泥,对他说:“亲家,小愉是我小闺女,上面有兄姐照顾着,性子受不得委屈,她嫁到你们家把平安当亲儿子照顾,虽然说你家给她买了个工作,但干活卖力的是她,赚的钱也在你们老宁家,四百块钱她工作两年就赚回来,之后再赚的也是用在你儿子孙子身上,你们不亏,宁津不常在家,她又赚钱又照顾孩子,你们这当公婆的不说搭把手也别给她堵心,我姑娘也没吃闲饭啊。”

宁满仓脸上发烧,他多少年没被人教训过了,现在因为这老婆子因为小儿子被一个种地的面对面地教训,心里恼火,来的路上想的一肚子话都堵在胸腔里说不出来。

“亲家你说的对,以后小五媳妇遇到困难了去家里说,一家人不说二话。”他伸手掐了一把来了一直没说话的老婆子,示意她说话。

赵桂香抿着下拉的嘴唇,对苏愉道歉:“我之前做的不对,你跟小五好好过日子。”

“我回来后才知道,不少人都知道我在街上被婆婆扇了嘴巴子骂我不检点,要不是看着我爹妈老了,儿子还小,我都想投河死了算了。今天一天我爹妈都劝攘我看在宁津是个好男人的份上,把这股气咽下去,现在你们来道歉我要是再捏着不放就该说我小心眼了。”苏愉低着头胡说八道,她今天都没出门,哪知道村里人知不知道她的事。

她瞅着宁津说:“我今天松口,是想着之前大半年都相处的不错,你是个好男人,我也想有个家,你爹妈今天说的话你也记着,我能为你受委屈操劳家,但不受外人的气。”

她不离婚了,公婆那边就着这个机会说清楚,她以后少打交道,那就开始拉拢这男人的心,让他偏向自己,以后他爹妈那边有事就他出面。

“事情我都知道了,是你受委屈了,以后肯定不让你再受欺负。”男人说的信誓旦旦,苏愉听着也就笑笑,这保证还没放屁劲儿大,屁好歹还臭一会儿熏人。

话都说开了宁家三个人摸黑回镇上,宁津喊苏愉回去,苏愉拒绝了他,说要在家里住几天,送他出门的时候悄悄跟他咬耳朵:“平安大舅小舅你当面警告他们,不然我怕你前脚出门他们后脚就来威胁我。”

“好,那你什么时候回去?”他请假的时间快过了。

苏愉考虑到工作,“你从平安舅家回来了就来接我跟小远。”

“行,我明天下午来接你们。”

晚上苏愉跟小远在堂屋的凉床上睡了一晚,早上起来的时候胳膊腿都是印子不说,脖子跟腰也僵疼僵疼的。

她洗漱后出去溜达一圈,被周围邻居好一通询问,含含糊糊地打发了她赶紧村子后面走,村子后面是村里人的自留地,还有一棵半死不活的枣树,她走近去看,在记忆里这棵枣树是属于村里所有孩子们的,怎么几年没见倒是快死了。

最底下的树枝看着像是干枯了,顶上的还冒着被虫啃的残缺的叶子,苏愉拍了拍树干,不是枯木发出的声音,她也看不出道道,正准备回去吃饭,突然耳朵开始说话了:“主人,这棵枣树得了枣疯病,已经到了晚期,救不活了。”

苏愉激动啊,传说中的金手指来了。

得意!

她强忍激动,低声询问:“你是什么系统?要教我做什么?我有没有空间?”

“我是种树系统,叫树满坡,还会给树看病,主人,以后你要是种树,不管什么树生病了我一眼就看的出来。”他小心翼翼地回答。

“没空间?”

“没。”

“那我能通过干什么事获得奖励吗?我想吃红烧小排、想大口吃肉、想吃各种零食水果。”

“没有,我只会给树看病。”他丧气地回答,他要是有这么多功能,那至于会走到被销毁的地步。

“噢,只会看病不保证会治病?”苏愉木着脸问。

“是的,树的一些病就像人的癌症,救不了的。”他解释。

行吧,有总比没有好,好歹还会给树看病,比她强,她来到这里手不提肩不能扛,没一技之长,只有思想是先进的是自由的。

吃过一顿早饭她平静了下来,搓着一盆子衣裳,低声问:“你什么时候来的?跟我一起?”

“主人,你不用出声,我绑定在你灵魂的右耳上,你想说的我都感受的到。”它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我跟你一起来的,我是另一个世界里的要被销毁的系统,半路跑掉撞上了你,就牵着你的右耳来了,但我看你的事挺麻烦的,就没敢出声给你再添麻烦。”

其实是他的上一个主人因为它不能为他的私生活提供帮助才被送去销毁的,很显然,这个主人的终身大事它更不敢插手,所以才忍到现在。

苏愉:“……”这个要被销毁的系统心思还挺多的。

第9章 009 温言软语的糊弄

下午苏愉在屋里收拾她跟许远的东西,打算等宁津来了就走,余安秀挎了个提篮从大门外进来,里面装着半篮子带土的土豆,一捧辣椒,一把细葱,还有三个青皮圆茄子,把篮子放屋檐下,又从卧房里拿了六个鸡蛋放篮子里。

“回去了好好过日子,有事了你们小两口好好商量,能吵能打别离家。”她摸摸小外孙的头,教这个嘴笨的丫头,“宁津是你男人,你受委屈了冲着他掉眼泪,说说好听的话,像昨晚那样就挺好,男人都吃这一套,要会示弱,你们这二婚的家庭本就有间隙,你多动动脑子,宁津不是个糊涂人,像这次他就处理的好好的,你要学会依靠他。”

“妈,这都是你的经验之谈?”苏愉笑着调侃:“我爹就是这样被你拿下的?看不出来,你们老两口还怪有情调。”

“死丫头胡诌啥。”老太太半气半笑地扬手要打她,“你还看起了你老子娘的笑话。”

苏愉想着老头那严肃古板的长脸,想象不出他抱着媳妇软声安慰的样子,一想就起鸡皮疙瘩。她低头闷笑,把篮子里的鸡蛋捡出来又放回她手里,“鸡蛋你跟我爹自己吃,我回镇上了自己去买。”

家里一共就六只母鸡,还分为两家的,现在人都吃的差,更别提连剩饭都沾不到的母鸡了,一只鸡平时是两天下一个蛋,现在天热,下蛋的频率更是降低,这六个鸡蛋老两口不知道攒了多久,她可没脸要。

“说的轻巧,买鸡蛋不要钱不要票?你家里还有个小子,带几个鸡蛋回去沾沾荤,小孩子嘴上吃好了也就不瞎闹。”

可怜天下父母心,快七十的老太太还在为她快三十的女儿操心,担心她受委屈还操心她不会收揽人心。

“我手里有钱,你自己留着吃,我把这菜带回去就行了。”苏愉把鸡蛋接到手里塞进小远的衣摆里兜着,让他帮他姥给放回屋里,“你放心,我想通了,我会好好过日子,也不再为食堂里的工作心虚了,家里两个人一个月的工资就有六七十,养活我们四个人绰绰有余。”

“你也别大手大脚的。”听这丫头的意思是要把钱票花光去的,老太太又催她:“你们这也结婚大半年了,年纪也不小了,赶紧再生两个孩子,别把手里的钱给秃噜光了,你们没田没地的,没钱连根葱都吃不到嘴。”

苏愉嗯嗯几声赶紧糊弄过去,这没离婚的危机了老太太又忙着要催生,还再生两个?她一个都不打算生。

又等了一会儿宁津骑着自行车来了,进来跟丈母娘打声招呼,进灶屋喝口水就带着一大一小回家。

余安秀目送三人离开,进屋去拿韭菜出来择,端竹篾的时候看见灶台上有东西,拿出屋对着光一看,原来是包红糖。

“这孩子,还送什么红糖,净浪费钱。”

晚上她正在熬苞谷碴,小孙子跑进来问:“奶,韭菜呢,我妈要做饭了。”

“案板上,都洗干净了。”她喊住转身就要跑的小孙子,“待会儿喊你哥姐把碗拿来,你小姑父送来一包红糖,给你们冲碗红糖水甜甜嘴。”

“好嘞,马上来。”声音里满是兴奋,出门就嚷嚷:“哥,姐,快拿碗来喝红糖水。”

晚饭的时候,小孙子苏满辉端着面条碗凑到他爷奶的饭桌上蹭炒鸡蛋吃,苏老头截住老婆子给小孙子择鸡蛋的筷子,瞪她:“我都还没吃上嘴,你都给这小子吃了?”说罢给她夹了两块儿鸡蛋到碗里。

“你家的鸡蛋呢?”他问小孙子。

“我妈拿回我姥家去了。”

“哼,尖酸。”苏昌国不满,但儿子听媳妇的话他也没办法,断了几次官司他都里外不是人,儿子那边的事他也就彻底不插手了。

晚上躺在凉席上,余安秀扇着扇子问枕头边上的人:“下午小愉走了我才想起来,她性子变化挺大,这两天没见她再木着脸,也有话说了,就是口音有点古怪,不知道又在学谁说话。”

苏昌国沉思了一会儿,说:“我也有这感觉,从那天去镇上找她就觉得她变了,神色骗不了人,感觉像是换了个人……”

“那应该是想通了,以前她愁眉苦脸的我看着都犯愁,脸看着比我这个六七十的老婆子还苦,她性子灵巧了我也放心了,之前我不仅担心她还担心她整家人,一个出事她都会绷不住,总担心她比我走的还早。”老太太没多想,只盼着姑娘好。

苏昌国应了一声,接过扇子用力扇了几下子,这天热的他心发慌。

苏愉该庆幸原主才去镇上的时候觉得自己口音不好听,学着食堂里一个大姐说话学了一段时间,不然她那带有普通话味儿的方言已经给她漏底了。

下午供销社既没有肉也没有蛋了,苏愉就用从娘家带来的土豆茄子和辣椒炒了个地三鲜,宁津坐在灶前烧火,看炒菜的女人倒油如倒水,不住的瞥了她几眼,琢磨着她是不是还没消气,也就没敢说话。

香气扑鼻的半钵子菜端上桌,碗里是白净的面条,两个孩子吃的满嘴流油,苏愉夹着这正宗的纯天然绿色蔬菜,眯缝着眼叹道:“真香,不比肉差。”

“能不香嘛,一顿用了半个月的油。”男人看她说话了,总算把憋在舌根底下的话放了出来。

噢,苏愉这时候才想起来,现在缺食少穿,炒菜用小勺子舀油,每人每月就四两油,许远户口不在镇上,家里一个月只有一斤二两的油,差不多是怡宝矿泉水的一瓶装多一点。

而她今晚油炸了土豆,差不多倒了小半瓶。

“真抠,我看你也吃的挺香,反正你也不常在家,家里没油了我们娘三个去食堂蹭饭。”苏愉不瞅他,用筷子戳起一块有焦皮的土豆,故意叹道:“啊,真香啊,不愧是油炸的。”

男人没听到他想听的话,提醒说:“你用少一点不就行了。”

“不行,油少了就不好吃了。”她故意反着他的话说:“没事,没油了我去割猪肉回来炼猪油炒菜。”

“一个月就三斤的肉票,你去抢肉啊。”宁津没好气地瞅着她,这女人是不打算好好过日子了?

“好了,赶紧吃饭别叨叨,我有我自己的办法,省着过日子是发不了财的。”

“我又没想发财,我在外跑车赚钱,你在家里照顾孩子,以我俩每月的收入,不用省,就像往常一样不也过得挺好。”他还是竭力劝她,一个月一斤二两油比不少人家好过了,就说隔壁这一家,还把油往农村的公婆家送,一年只吃五斤油。

“我吃饱了,你们慢吃。”苏愉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放,不顾其他三个男人的眼色,起身把碗端去厨房,“我先洗澡了,谁最后吃完谁洗碗。”

屋里的两个小子不再竖着耳朵听小话,一时间净是筷子敲在碗上发出的声音。

碗理所当然的落在了宁津头上,洗碗不累人,但跟之前回来了当大爷有人伺候的日子比是处处都不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