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九十三章 不胜(1 / 1)

作品:《劫道行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其中筮术易以术命名,自是与另外两支以道理立足而不同。术以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是为六大家,六大家之后有分蓍十家。据说能精通此术者能前知五百年后晓五百年,但却不知为何当年始皇帝焚书之时亦将筮术易一同付之一炬,虽有星零片语仍流传于世却难再现先秦之貌。

而那些流传于世的星罗之术如今又被某位大贤汇聚一编,其称呼也就是如今天下所熟知的奇门遁甲。

虽不知陆寰这奇门遁甲之学究竟到了何种地步,但这一路顺风顺水不见半点风浪便可见他那钦易吉凶之术想必已到了登峰造极之境了,就连杨亥民也不免感慨若掌握此术,天下何处不可去得?

一山之下,已是人群涌动,四面八方三教九流尽数到场。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杨亥民握剑开道,身后一男一女,尤是女子最为显眼。

“她便是吴家后人?生得真美呀。”有个上了岁数的老头啧啧称奇起来。

“怎么?您这把年纪还遭得住这种如花似玉的小姑娘?也不怕你家婆娘提刀砍你。”在老头身边有年轻人打趣起来。

被人调侃,老头倒也不恼不怒,自己当年也是一世英才,只可惜遇上了青衫剑。之后更是逢人便败,被称为不胜老人,被调侃了几十年,再小的心眼也就宽了,对于这些后辈的话语便不怎么在意了。

杨亥民环视四周,还真见到了不少熟面孔。

其中大多是龙岛之人,受过杨亥民恩情的他们无不报以善意的笑容。但更多的人却目光深沉想着届时如何才能在这秘冢中分一杯羹。

“这里没有入口。”杨亥民眉头微微皱起。

眼前一山,根盘地角,顶接天心。左壁为掩,右壁为映,出云纳雾,当真是块风水宝地!只可惜山势崎峻似峭,悬空似险,比之华山更要险上几分,难以住人。不然这儿指定又是哪家仙宗的立根之所了。

吴繁馨面色如常,淡淡瞥了眼周围环境轻声道:“墓自然是在地下,我去寻来?”

杨亥民闻言连连摇头道:“这么多人放进去还不知道会惹出什么乱子。”

“杨兄,你也太小看吴家先祖的本事了,他既然敢将坟冢之位公布于世自然也不怕人多。将他们都带进去也无妨,有吴姑娘在,届时利用冢中秘术机关还能坑死不少人,何乐而不为那呢?”陆寰微微一笑,说话语气轻描淡写,仿佛早就视这些群豪为将死之人似的。

听得陆寰之语,杨亥民眉头皱得愈深了,似乎不怎么赞同他的做法。

“劝你一句,别做妇人之仁!否则世上可没有后悔药吃。”陆寰神色冷清,虽看不见众人面孔但却仿佛能听到他们内心中的贪婪。伸手一撩衣袍,龙头玉佩光华流转,令人侧目。

杨亥民沉默不语,望向吴繁馨,见她一双眸子盯着山峰顺而望下,仿佛没有听到二人的对话似的。

“得等到夜晚,明月之时了。”吴繁馨微微一叹。

黄昏至入夜,也就一两个时辰的功夫,月兔悄然升上天空。

期间有不少人都上前搭话,杨亥民也都一一应付过去了,至于那些想去与吴繁馨搭讪的人全部都被一柄梧桐扫了回去,倒是那个不胜老人对吴繁馨不怎么感冒,反倒拉着杨亥民唠了半天嗑。

“这么说青衫剑这些年一直都隐居在龙岛阳明谷了?”不胜老人捻须皱眉道。

杨亥民微微点头,不过他本身也很好奇为什么剑道之巅,近乎无敌的师傅会与这阳明谷有什么瓜葛。果不其然,不胜老人毕竟是与青衫剑同一时代的人,很快便为杨亥民解惑了。

“阳明谷并不精于剑道,反倒求的是天道大道,青衫剑这一身本事的确非出自阳明谷。听说记得当年青衫剑初出茅庐,血战南疆十八赶尸人,不幸着了阴招,虽然最后成功将那十八赶尸人削首,但也中了尸毒。”

“再后来便听说他被阳明谷的一位老先生化去了尸毒,去学了几个月的阳明心学了。之后再出江湖便是与魔教圣女那巅峰一战了。”不胜老人毫不客气的拿起杨亥民的酒葫芦喝了一口,被这胡中露呛得辣眼睛的老头又一脸嫌弃的将酒葫芦给塞了回去,悠悠站起身喃喃道:“入冢之后各安天命吧。当年青衫剑断我长剑百般羞辱,毁了我的道心,导致老头子我这辈子都画地为牢故步自封了,本来想着在他后人身上讨个债,但你这小子虽然没有当年的青衫剑那么逆天但也是一代天骄了,老头子我也不会去做那折人苗根的事。如今黄土埋在颈子了,能看看这吴家秘冢是什么样子便已经很满足了。”

杨亥民呵呵一笑,没有出声。

如今杨亥民虽不能入先天,但自问一身实力也不下于先天了,这位不胜老人虽然画地为牢一辈子但实力究竟如何杨亥民很是好奇。不胜之名,也要连败才有,如丰富的经验更是自己难以比拟的,若是二人交手,杨亥民自问很难有把握胜过他。

只见不胜老人抄起腰中那柄长剑,或许是胡中露的酒劲发作,老人走路都有些摇摇晃晃了。

一剑指月,手腕如灵蛇挽动,长剑之势看起来杂乱无形,但接下来却让杨亥民瞪大了眼睛,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神情。

剑峰之上,剑罡一涨再涨,剑势一沉再沉,至三斤为止。

“后生,这招剑上剑气重三斤,你似乎学过?但好像只能凭那柄好剑才能勉强使于圆满。换我这柄剑,你再试试?”不胜老人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黄牙。

杨亥民闻言怔了怔,狐疑的看着老人,轻声道:“前辈,那三斤剑谱”

老人砸吧砸吧嘴,摇头一笑道:“当年信手之作,可惜没办法破了青衫剑的两袖青龙,反遭其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