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六十五章 凤栖梧桐 下(1 / 1)

作品:《劫道行

众将闻言先是一愣,短暂的沉积之后,众将纷纷跪下朗声道:“誓与大小姐共存亡!”

杨亥民咽喉微微蠕动了会,站起身来正要开口时,却发现仇凰正将目光对着自己,只见她轻轻的摇了摇头。

杨亥民虽然不懂她这是什么意思,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坐了回去。

而坐在杨亥民身旁的老客卿则深深地看了一眼杨亥民,而后独自品着茗茶。

随后,众人又将行军路线,粮秣屯扎等事商议好后,便散会了。

随着众人走出大厅,杨亥民听见几名将军边走边商议起来:“老黑,你怎么看?”一名年纪稍长的将军问道。

黑炭头闻言淡淡一笑,道:“看什么看?写遗书去!”

“咦?我还以为只有我一个人这么做呢。”那年长将军哈哈一笑,仿佛这件事对于他来说算不了什么大事。

“之庆,你呢?”年长将军问道。

白脸将军闻言淡淡的瞥了众人一眼,还是简言意骇道:“能赢!活下去!”

众人闻言微微一愣,黑炭头哈哈一笑道:“平日看你没什么好话,唯独今天这话好听。”

别了众人,杨亥民一人独自在仇府的花园里转悠,眼前这绿柳拂槛,红渠生池的风景杨亥民却无心欣赏。即便是红台高歌,金玉为堂,一战下去,便很难再说会是一副怎样的景象了。

本来自己是想说让自己孤身一人提前去那烈须草原打探一番军情,但却不知仇凰为什么要制止自己。

思来想去还是想不出个所以然的杨亥民正准备去找仇凰问个清楚的时候,却有一位侍女来到杨亥民跟前施了个万福,而后道:“杨公子,大小姐有请。”

“烦劳姑娘带路。”杨亥民微笑道。

侍女见杨亥民如此客气,看着那张和煦的笑容,侍女面色微红,连忙转过身子道:“这里请”

穿过几个回廊,来到一间杨亥民从未去过的别院,侍女也只是将杨亥民领到门外便红着脸在外头候着。

步入院内,只见这间别院略显清幽,走过庭院,看见一间屋子大门正开,才知道原来这里便是仇家祠堂。

看着屋内冉冉飘出青烟,杨亥民定睛望去只见仇凰换了一身素白衣裳跪在香案前,似乎正在诉说着什么。

本来杨亥民还有些犹豫要不要进去,踌躇之间,忽听得祠堂内传来一道声音。

“杨公子,请进。”

杨亥民闻言便不再犹豫,迈过门槛,引入眼帘的便是摆在灵案上的那七个牌位,而其左右两面各有十几名牌位,上面姓氏各不相同,有的甚至已别号代替。

“仇家三十余口,上至我父亲和相公,下至婢女仆人,无一幸免。”仇凰的声音很轻,轻到杨亥民听不出那语气中是夹杂着怎样一种情感。

仇家三十余口,一夜间只剩下仇凰孤身一人,虽然如今的仇府还是那个仇府,但人却都变了,看着那一张张陌生的面容,杨亥民不知道仇凰是怎么熬过来的。这种血海深仇,若放在自己身上,自己又会变成什么样呢?杨亥民不禁自问起来,可笑的是,自己连父母是谁都不知道。

杨亥民深吸一口气,静静的拿起灵案上的三根香,对着烛火轻轻点燃,然后郑重的拜了三拜,将三根香插在香炉之内。

六根香,青烟缭绕,一时间祠堂内显得有些寂静。

“我”杨亥民想说些什么安慰她,但仇凰却打断杨亥民的话语轻声道:“能听我说吗?”

杨亥民闻言回身望去,只见仇凰面色有些发白,那如凝脂般的脸颊上还有两道尚未来得及拭去的泪痕。不知为什么,杨亥民只觉心中一疼,这时他才恍然发现自己一直视为的花木兰其实只是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女子,只不过是她的强势与自信一直将她最脆弱的一面遮掩起来了。

杨亥民伸出手想要拭去那两道泪痕,但却忽然停在半空犹豫起来。

而仇凰则稍微后退了一步,只见她转身拿起一柄挂在墙上的金丝楠木剑紧紧握在手中,而后双手缓缓将剑平托而起。

“它叫大秦梧桐,是我娘的家传佩剑,在我五岁时,梧桐剑鞘被毁,我便自己做了这样一柄金丝楠木的剑鞘。”说到这里,仇凰神色黯然道:“娘亲没有责怪我毁了那剑鞘,虽然我知道即便我用上最好的金丝和最珍贵的楠木也比不上那千年梧桐,但娘总是笑着说,不碍事。”

“在八岁那年,我娘离世了,离世之前,这柄剑的剑胎终是达到圆满了”

“可惜她没能见到”

“现在我想把这柄剑交给你,希望你能收下!”仇凰有些哽咽,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只觉得有些藏在心里没法跟别人说的话,可以在这位外乡人面前一口气诉说出来。

大秦梧桐,既以大秦之名命名,定与大秦有关。而大秦亡国距现在已有八百年,是什么样的剑能用上八百年的时间才能达到那剑胎圆满的地步?杨亥民没有去思考这个问题,也无心去思考这个问题,就是这柄即便放在中原武林,也定然会引起诸大宗门的疯狂争抢的剑,杨亥民却拒绝了。

“笨女人,只要我还活着,谁也不能让你死!”杨亥民对着仇凰淡淡一笑,将那柄梧桐推了回去,他知道眼前这个女子已是心存死志,或是感念眼前这名女子的境遇,或是被她在救命之恩所感,又或是不忍见那剑州十万百姓遭受铁蹄蹂躏。

此刻的杨亥民已然下定决心,无论落到个什么局面,也定要护她一世周全!

仇凰闻言赫然抬起头来,映入眼帘的是那张能够融化人心的笑容。

翌日,城郊点将台。

三万将士全军缟素,穿银甲挂白袍,誓雪大仇!

看着站在点将台上的仇凰,她缓缓抽出那柄黑鞘长剑,高高扬起。

杨亥民紧握梧桐,虽三军高声嘶喊!

八百女儿齐锤美人鼓。

八千白马,入仇军。

共计三万八千八百人,除却行军时间,只一日一夜,踏平烈须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