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四十四章 八斗武学(1 / 1)

作品:《劫道行

两封书信摆在杨亥民面前,思而虑之,虑而思之,却也只觉得一阵心烦意乱。

习武之人都忌那思虑太过,徒耗气血心神不说,还使得骨髓不能充养,年少鬓白。这也是为什么大多高手都求一个静字。虽然知道静字的好,但杨亥民却不得不费脑了。

两门联手琅琊王氏誓杀自己,起初杨亥民阅过第一封书信只觉得一脸懵逼,但后来细细一想,信中既然将自己青衫剑传人的身份袒露无疑,那么想必就是为了当年之事了,但仔细思过反复咀嚼之后杨亥民却否定了这个想法。

王崇明与自己可谓是光明正大的交手,自己赢得磊落,王崇明输得干脆,那时可都是天下豪杰亲眼目睹的,王家即便气量再小也不会干这么丢脸的事吧?至于王崇明被阉的事,可与自己毫无干系。

打开第二封书信,两封书信皆出自同一人之手,字迹秀丽小巧但杨亥民连武帝城头上的那张牌匾都欣赏不过来哪里还能去欣赏什么字呢?阅过第二封信件,杨亥民才恍然大悟。

三年前,斩绝刀门黄晟?虽然不记得此事,但杨亥民隐约记得在武林大会期间却是听傲刀提到过这件事。

杨亥民摸着下巴沉思起来,自己的记忆的确是被打碎过,但随着启道录那扇门被推开,那些支零破碎的记忆又被逐渐拼凑起来,原本因为此事想找师傅问个清楚,不想其一句话都不留直接拍屁股走人了,若不是这封书信,杨亥民还准备在这武帝城傻傻的再等几个月呢。

信中很明确的提到道出,三年前回到龙岛自己是亲口要求家师打碎那些记忆。当时的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么做?杨亥民疑惑了,这封书信也明显不是出自师父之手,他老人家的字迹杨亥民不可能不会认不出来。这封书信直接将事情本末分析的清清楚楚,却没有留下所书之人姓名,留下的只有夹在信封中的一串金铃。

绝刀门出手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黄晟,这位年纪不到二十便步入先天的青年才俊,也是当时被绝刀门寄予厚望的青年。只可惜在某一天后,黄晟忽然身死,闻讯赶去的两门长老与几名弟子也尽数身亡,虽然绝刀门严禁封锁消息,但以黄晟当时的风头却忽然在江湖中消失却引起了诸多猜想,这也成为了江湖中的一桩悬案。只是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最近才得知当年事情的真相,而罪魁祸首则是杨亥民。

“莫不又是那心魔捣的鬼?”杨亥民苦笑一声,早就坦然接受了青衫剑传人身份的他早就做好了与三教两门为敌的打算,自然也不会怕什么了。

至于王家出手的原因,只道是为了这位已故的未来姑爷出手。这种瞎话说出去都没多少人信,以王家那块头根本也不需要去讨好绝刀门,更别谈为了一个早就凉了的黄晟了。其中原因大家都是心知肚明,为了给嫡子王崇明出一口气罢了,若扯到更远,也就是当年青衫剑未成名之时挑了王家剑门年轻剑魁的事了,只是为了怕人道他王家小家子气才摆出这么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

而天剑峰呢,更是简单了,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抛开当年的恩怨不说,如今的江湖剑道之上只有剑痴。天剑峰这么做恐怕也是有立威的意思。

但恐怕两门与王家千算万算也没有想到青衫剑神会重出江湖,而且一出手便是惊世一战,这种豪气甲子之后难寻第二,如今世人都道那不归路后的剑痴便是剑林第一人,但现在却无人再敢发出这种声音。

如今江湖上传言纷纷,尤以天剑峰更置风口浪尖,新剑士希望剑痴站出来正名,老剑士希望青衫剑再显神威踏平天剑峰!但结果总是令人大失所望,自东海之后,剑痴下落不明,天剑峰也只道他潜心闭关去了,而老剑神的下落则更令人关注。

看着这串陌生的金铃,杨亥民摇头一叹,将金铃收好便出了这座宅邸。

看来护短也并不只是自己一个人专长,而是整个师门的传统了。师父他老人家之所以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恐怕就是为了警告两门与王氏,也不知现在他们会是一种表情呢?杨亥民不怀好意的笑了一下,话都已经放出来了,总不能再憋回去吧?

距离芒种已过了三天,那日之后,自己便受到城主之邀来到了这座“武库”,若说天下武学共一石的话,这座武库便要占上八斗了,倒不是说天下武学被其收取八成,天下武学浩瀚如海若得八成恐怕这一间“倚海楼”也难以装下,其原因则委实是那武帝城主太过逆天,传闻早年间这位武帝城主只观人斗而不参斗,仅一观便能窥其端倪,百年以来自是凭借自身造化撰写万家武典,虽不尽相同但也能得其八分意境,有的甚至比之原版更上一层楼!而这座“倚海楼”内尽是天下高等武学。故有天下武学共一石,武帝独占八斗之名了。

为了表示谢意,那位老城主允许杨亥民在这座武库待上三天,遗憾的是,自己却没有亲眼见到这位“天下第一”。

来到这儿,杨亥民才深知自身之渺小,武林之浩瀚,初入时不知所以白白抓瞎了几个时辰,后来才慢慢静下心,在这儿待上了三天。

到这儿,杨亥民才明白那座“多少楼”内的高手是为何甘心画地自牢与人为守了,在那楼内守一年,便能来此楼看上一个时辰,那也是血赚不亏!当然,其中不乏有贪图此楼武典之人,但无一人能成,小鱼小虾死倒死得干净,那些成名的江湖名宿则被削了脑袋挂在武帝城头晒起了太阳,身败名裂不说小命也丢了,委实令人心悸。

饶是如此,但江湖上最不缺的就是铤而走险之人,杨亥民经常看见那些黑衣白衫的人日月交替亦不离此楼,但只要是人便有弱点,但阵法却没有。虽然不知这阵法的门道究竟在哪儿,但已将承转术练至大成的杨亥民却能够感受到这里的确是设有阵法,之所以能看透这一点,这都要归功于青衫老头在龙岛所设之阵法了,十几年的光阴,杨亥民即便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了。

出了宅邸,便见唐柏虎早早的候在了门外,见杨亥民走了出来,少年咧嘴一笑道:“杨大哥,有什么收获吗?”

杨亥民沉思了一会一本正经道:“大多是去寻那化解心魔与这镇魔青年的路子去了”

唐柏虎闻言嘴角微微抽动,自己可是费了好大的劲才求得这么一个机会,若不是师姐开口,原本师父的意思只是当杨亥民待上一天的,好不容易求来个三天时间,你可倒好,全去看偏门了?要知道就算身为弟子的自己一年也只能去那么一天啊!

而在杨亥民看来,还是那一套,自己连师父传下的天地经都没有啃完,哪能还去贪多嚼不烂?不过若是全无收获倒也不是,见唐柏虎黑着个脸便知道这小子肯在偷着骂自己白瞎他的一片心意了,于是笑道:“既然是青衫剑弟子,不会用些高明的剑招也说不过去吧?抽空时我也顺带学了下。”

唐柏虎嘴角微微抽动两下,但转念一想却也觉得是这么回事,更重要的是那王家与天剑峰都是用剑高手,若杨亥民在其中参破一二之后的事自己也就放心了,至于绝刀门?不说杨亥民本就是用刀高手,即便在那绝刀门主办的武林大会上也是出尽了风头,害怕那几颗跳蚤?

“那我就放心了嗯,你准备去哪儿?我给你备了匹好马呢。”唐柏虎道。

杨亥民微微一笑,道:“看看咱们的吴大小姐如何?”

唐柏虎闻言面色一变,难道这家伙真的想当自己姐夫了?那师兄回来还不得把我往死里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