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23. 元璋起义(1 / 1)

作品:《江湖凉梦

独孤他们经过几天的行程到了偏近中原的地方,原先他们是打算去找凤姐的,没想到在去的路上竟然一直都寻不到桃花岛的踪影,最后觉得穆颜卿应该不会伤害凤姐,便没有再寻下去。

他们看到不远处有一群人在草坪上休息和做饭,他们刚好赶了好几天的路,风尘仆仆且饥肠辘辘的,他们向那个正在烹煮的人说道:

“大姐,赏我们点吃的吧。”

那个大姐有些为难,她将锅盖打开,只见里面只是些杂草和水混在一起。

“不瞒你们说啊,我们是汉人,如今蒙古人正在对我们赶尽杀绝呢。我看你们打扮不像蒙古人这才跟你们说。”

那个大姐显然已经很久没有吃饱过了,手上满是厚厚的茧子,皮肤黝黑得很,骨瘦如柴得仿佛一阵风袭来就能将她吹到空中。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男子走了过来,差不多二十七岁左右,他长着一副麻脸,下巴很长,额骨稍突,很是丑陋。

他对那个大姐说道:“没事,分一些给他们吧,这年头谁都不好过。”

大姐听了,连忙拿起勺子。

“我叫朱元璋,是这支农民起义军的头儿。”他温文尔雅地说道。

现在因为元朝君主的昏庸残暴,许多老百姓不愿再受苦便组成了队伍来抗元,这有点类似于当初陈胜吴广反秦。

独孤也是一名汉人,他其实早有为汉人做贡献的精神,他说道:“我叫独孤,这位是我的朋友蔺萧,这位是我的小师弟云猴儿,我们两个出自华山派,为清徐掌门门下。”

朱元璋一听有些惊喜,“哦,原来二位竟是清徐老前辈的门徒,你们家师与我还颇有渊缘。”清徐不仅仅在江湖上赫赫有名,在民间也有着许多他的传说。

大姐打好了三碗汤,递给了独孤他们,礼貌地说道:“来,小心烫。”

独孤小小地缀了一口,味道很腥,难以下咽。

朱元璋看出了独孤的表情,无奈地说道:“如今天下大乱,政府腐败,平民百姓苦不堪言!”说着他内心由生起了一股热血来,他紧握着双拳,仿佛要雪耻一般。

独孤说道:“君主昏庸,人民痛苦,元朝必亡!”

朱元璋一听很是欣慰,终于有一个人可以懂他了,这些与他同伍的人中大多是家破人亡的,也没有多少志向,只是希望能混个饱饭罢了。

朱元璋幼时家境贫穷,是为地主家放牛娃,从小就吃苦耐劳,磨练了他后来的伟大人格。

“你有兴趣加入我们吗?”朱元璋用他那真挚的目光看着独孤道。

独孤看了看蔺萧和云猴儿,独孤转过来对云猴儿说道:“你先回华山跟师傅打一声招呼。”

云猴儿有些不情愿,“为什么?我也要打仗!”

独孤看着云猴儿幼稚的样子有些恼怒,“大师兄的话你都不听了吗?我们出来这么久,而且此事事关重大,你必须得回去跟师傅汇报一声。”

“那好吧。”云猴儿有些委屈地低了低头。

蔺萧看着独孤,其实他早已猜出来了,云猴儿年纪是他们当中最小的,思想也是最幼稚的,武功也是最差的,别说帮不上什么忙了,别拖后腿就不错了。

朱元璋兴奋地说道:“这么说,你是同意加入我们了?”

隔天,朱元璋找来了一匹马,因为盘缠的问题,这匹马是在树林里随便找来的,但是他很驯良,一看就是曾经被人训练过,应该是迷路在了这里。

最终送走了云猴儿。

朱元璋斗志昂扬地对众兄弟说道,“今天我们先在郊区休息,三天后我们便踏破了这座城池,让它成为我们抗元的第一站!”

“好!好!”众人拿着手中的兵器欢呼着。

深夜,他们在野外搭起了帐篷,当全部人的帐篷都熄灯了,唯独朱元璋的帐篷还是亮着的。

独孤和蔺萧走进朱元璋的帐篷内,打了声招呼。

独孤看他眉头紧缩,便问道:“朱兄,是不是有什么麻烦?”

朱元璋看着桌上的形势图说道,“如今我们这支队伍人心涣散,根本一点斗志都没有,除了吼几声就没有什么本领了。”

蔺萧想了想,对他说道,“我倒有一计。”

“不妨说来听听。”

蔺萧看着朱元璋道:“想要使一个队伍有凝聚力,首先得有一个合适的将领,确实朱兄你做的很好,但是你有权无名,所以我觉得你应该弄个什么封号。”

朱元璋一听,便笑道,“诶,颇有道理。”

朱元璋高兴地拍了拍蔺萧的肩,表示赞许。

独孤突然又道:“如今我们队伍中都是些风烛残年的和老弱病残的,跟集庆路里的士兵硬拼恐怕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要把剩余的壮丁集中起来,把不需要的人先送进城内,以保安全。”

蔺萧又突然想道:“这倒是提醒了我,我觉得现在还不是弄封号的时候。”

朱元璋不解地问道:“为什么?”

“因为,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反正就是时机未到。”蔺萧一下子语塞了,只是在那里瞎比划着。看他那急样儿,也知道他必定有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