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118)(1 / 1)

作品:《明月席地而坐(重生)

就好像那两个名字不能提起,不必提起,也不该提起。

可是,这两个名字又是没办法绕开的,它就在那里,宛如深嵌的沟壑,避无可避。

然而这次好像有所不同。

常锦煜沉默了一会儿,并没有绕开这个话题,反而抬起眼睛,直勾勾地望向张双璧,说道:既然忘不了当年的情谊,为什么不去找他们解释清楚?

解释?张双璧的唇齿间泄出破碎的笑,二十年了,常锦煜。整整二十年过去,早已物是人非,一切该改变的和不该改变的,都已经变了。他们此时到底是什么模样,之前经历过什么,我全然不知,更别说去跟他们解释了,旧事重提,难免讨嫌,而且

而且他们记不记得,愿不愿意接受,都还是个未知数。

去见,见到的是赤霜火和白汶水,还是他们在二十年间都不曾来往过的常灯和汶云水。

张双璧不知道,也不想去赌。

也许,他们会疏离又客气,笑着说,都过了这么多年了,我们早就忘啦。

又或者,恨意已经刻进了他们的骨子里,只能以血来画上终局。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一切都已经回不到二十年前了,不是吗。

常锦煜忽然抬头看向繁星如昼的夜空,这夜就如他当年将常灯带走后,在大漠中所度过的每一个夜晚,清亮的,璀璨的,云层之上却隐藏着阵阵雷鸣,还有让人感到恐惧的未知。

他用指节抵住下颚,静静地看了片刻,然后闭上了眼睛。

你说的对。他重复了一遍,旧事重提,难免讨嫌。

所以,你决定逃避吗?

不带一丝醉意的声音就在此时响了起来。

常锦煜睁开眼睛,眼中的冷意未褪,看向安丕才,一字一顿说道:我从不逃避。

不。安丕才说道,你此时此刻所作所为,不正是在逃避常灯吗?

不是逃避,而是觉得没有必要再去解释。常锦煜语气不变,后半句话却压低了声音,刻意不让喝醉的张双璧听见,从我见到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了,我有我的观念,他有他的观念,我们所选的道路仍然背道而驰,在这二十年中不断向完全不同的方向延伸,早已没有转圜的余地,所谓的见与不见,解释与不解释,都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即使对方都是自己在这世上唯一的血亲,那又如何。

很多东西不是流淌着相同的血液就能够解决的。

安丕才听完,却笑了:你决定就这样空手而归吗?师弟,在我的印象中,你可不是会在这种时候选择离开,让之前的一切准备都前功尽弃的人。

常锦煜会在这种时候离开魔教,千里迢迢地来找常灯,不是没有原因的。

他们之间的关系用一言两语很难说得清楚。

都不是对方心中最重要的人,可有可无,有也好,没有也活得自在;却又是对方生命中不可或缺,永远无法从记忆中轻易剥离的人,或许是在午夜梦回时,或许是在朝阳初升时,突然之间就会记起,哦,原来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关系不算好的血亲。

这一对兄弟,大抵如此。

就算是你也会觉得我的那些想法是天方夜谭。常锦煜搁了手中的酒杯,一旁的张双璧醉意朦胧,已经陷入了昏昏沉沉的梦境,全然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如果常灯知道了,应该会觉得我是疯了,更别说要和我一起去寻了,他大概连考虑都不会考虑。

什么昆仑,什么玉楼十二所,什么仙居之处,不过是传说中的东西。你们或许是这么想的,那我便不作辩解,再去说它们是实实在在存在过的这类话。

安丕才想,他有时候确实会觉得常锦煜的想法出了问题,不太正常,就连张双璧也是,所以常锦煜到后来就不再解释了,只说让他们等着,他总有一天会将尘封的真相找出来。

常锦煜是大胆肆意的,当他认为一切都是假象后,就不会再相信虚妄。

他从不畏惧真相,无论真相能否被接受,他总是会选择打碎谎言的那条路。

但是,这与他们此时所谈论的东西没有关系。

常锦煜,你难道忘记了,我从落雁门叛逃到青龙门之后,被他们追杀的时候有多狼狈不堪,又有多万念俱灰吗?安丕才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某人,如果你经历过,就会明白,竭尽全力想要保住一个人的性命,将大半辈子的心血都倾入其中,最终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死在自己的怀中,到底是什么感受。但是我不希望你明白。

坦白来说,这世间万物对我而言都没有意义。他说,所以我不在乎任何东西。

但我希望你们不要步我的后尘,毕竟,你们至少还有选择的余地,不是吗。

常锦煜最后还是被安丕才说动了。

商议之下,他们还是没有告诉张双璧,准备等一切尘埃落定后再劝劝这个固执的人。

他们在镇峨稍作整顿,替张漆去拣药,给张妁添新衣,陪张蕊练练枪,和张双璧去巡视军营,在城门上遥望远方,听张双璧唱起他许久未唱过的《关山月》。

张双璧唱得并没有多好,与其说是高歌,倒不如说,他是在娓娓道来。

朔风凌冽,冰凌似的刮在脸上,将他声音吹散,隐隐约约,却还能听清零星的字音。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这位镇峨王坐在青苔遍布的城墙上,白衣青袍,眉眼低垂,用指节轻轻叩击碎裂的盾牌,反复敲着一段节奏简单的古曲,以肃肃风声作为陪衬,启唇唱道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如此肆意,如此闲适,风和鹰鸣,歌声与笑声,这就是安丕才对那段时光最后的记忆。

往后的,就是从幽深竹林中蔓延出来,无法忽视的,叫人作呕的浓重血腥味。

他想,这场突如其来的、漫长的、陈旧的回忆,也该敲响终音了。

第156章 、深藏

是个无光的夜晚。

夜色深沉, 星月黯淡,连风声都低不可闻。

安丕才与常锦煜站在山谷的隘口处,望着眼前的幽幽竹海, 他们知晓这后面便是那片世外之境,隐于河山的沉云阁,和常灯、汶云水的性子很合称, 与世无争,闲适悠然。

常锦煜随意地拨弄了一下脖颈上的黑绳,藏在衣襟里的狼牙便跟着动了动, 在他的锁骨处刮蹭两下, 很快就停了下来, 温顺而安静,紧紧贴在温热的肌肤上。

他并未多言,抬脚向竹林走去,负于背上的重剑轻轻磨蹭, 发出些微的声响。

竹林静谧无声,枝影婆娑, 映照在地面上,打下一片深黑的阴影, 随风摇曳, 黑暗的边缘处不断蠕动,蔓延, 逼近,最终蜷缩在了常锦煜翘起的靴角处。

常锦煜顿了顿, 像是发现了什么似的,突然止住了脚步。

安丕才落后几步,见他止步, 脸色也不对劲,便快步上前与他并肩,正要开口询问之际,却嗅到一股不详的气息,穿过层层竹海迷障,打破夜晚的寂静,窜进他们的鼻腔中。

那是一股血腥味。

连植株特有的刺鼻气味都掩盖不住的,浓重的血腥味。

和铁锈的味道很像,却又全然不同,铁锈是死的,血是活的。

很淡,如果不是嗅觉敏锐的人根本闻不到但是又难以忽略,它就像一个危险的,不详的讯号,正在警告他们,那里面正在发生什么,又或许是发生过了什么。

沉云阁的竹林阵法并不简单,百来棵交错密布的翠竹,将沉云阁严严实实地保护在了这三面环山的地形中,宛如天然的屏障,再加上他们有意将其设置成了迷阵,那些贸然闯入的外来者,别说是成功进入了,就连活着从这重峦叠嶂的囚笼中逃出来都极为困难。

百来棵翠竹啊,安丕才的心不由得颤了一下。

即使有竹林阻隔,他们都能闻到血腥味这意味着,里面很有可能已经血流成河。

常锦煜只是停顿了片刻,很快就迈开了步子,侧身踏入竹林中。

然后,安丕才也跟着进去了。

他们二人的身影在瞬间便被竹海吞噬殆尽,一阵细碎的沙沙声后,一切又恢复如常,翠竹依旧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夜空依旧乌云笼罩,虫鸣渐低,万物归于寂静。

往里走了一阵,安丕才和常锦煜很快就发现这些竹子与他们上次见到的不同,上面刻着细小且不易被发现的痕迹,像是迷途之人有意为后来者留下的指路明灯,处处都透露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刀痕密布,纠缠交错,让人心悸的强烈恨意深藏其中。

越往里走,安丕才心中的不安就越强烈。

根本不用亲眼去看,他几乎可以肯定,这就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沉云阁的弟子们是被宰割的一方,像被按在砧板上的羔羊,只能眼见着锋利的刀口逼近,却毫无还手的余地。

常灯和汶云水,实力皆不俗,如果他们选择逃离此地,是可以保全性命的。

安丕才暗叹一声,又想,话虽如此,但是他很清楚,这两个人不会逃。

五诀联璧之中,如果说常锦煜和张双璧是最尖锐锋利的矛,安丕才是镶嵌在甲胄上的护心镜,常灯和汶云水就是最坚实忠诚的后盾。他们若是惹上了麻烦,通常来说,都是由常锦煜和张双璧二人打头阵,安丕才探路寻路,指引方向,常灯和汶云水则是留下来断路。

这两个人,在留下来的时候,大抵就已经做好了奔赴死亡的准备。

竹林逐渐变得稀疏,翠绿幽深的颜色飞速向后退去,将隐藏于背后的景象显露出来。

确实是称得上血流成河。

遍地的残肢断臂,尸骸血肉模糊,甚至已经辨不出长相,伤痕遍布,又深又密,只是看上一眼,安丕才就能够想象动刀的刽子手对这些人到底抱有怎样深重的恶意。

盈盈的火焰灼烧着天际,由火把组成的壁垒将黯淡的天空都染上了刺眼的赤色。

晃动着,嬉笑着,带起一阵阵的热浪,把周围的空气都烧得扭曲起来。

闯入者穿着麻绳与铁甲编织而成的简陋甲胄,手持弯刀,刃口已经被磨钝了,向上翻卷,滚烫的热血不断从翻卷的刃口处向下滴落,悄无声息地砸在地上,飞快融入了泥土中。

不是官兵,不是邪道。

沉云阁向来与世无争,怎么会惹上这群人?

安丕才深吸一口气,涌入鼻腔中的,已经没有草木的清香,只剩沉闷刺鼻的血腥味,纠缠在他鼻息间,迟迟不肯离去,仿佛是在哭诉,又仿佛是一个最鲜明不过的预示。

常锦煜从闻到血腥味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再说过一个字,面上也看不出多余的情绪。

他抬眼望了望,那群闯入者在不远处渐渐聚拢,或许是已经准备离开了。

手上拿着收刮来的钱财,身上淌着鲜血,刀刃底下纠缠着苦苦哀求的亡魂。

于是,他们大仇得报,心满意足,便准备动身离开,留下一地的狼藉。

魔教教主并未在原地停留太久,很快就做好了打算,抬脚向血腥味浓重的更深处走去,身形渐渐融入黑暗之中,衣袂处、袖口处,皆是阴影,丝毫没有沾染上零星的火光。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他大概是这么想的。

闯入者已经离去,院落中没有人,倒是方便了他们二人的行动。

常锦煜随意挑了一所宅院,手腕借力,轻轻巧巧地从墙上翻了过去,落在地上。

他的目光从遍地的血肉碎块上扫过,确定了这其中没有常灯和汶云水之后,没有过多停留,跨过那些辨不清长相的尸骸,向院落更深处走去。

安丕才紧随其后。他知晓,常锦煜一定也听见了那几乎被风声吹灭的微弱响动。

果然,他们没有费什么心思就找到了声音的来源处。

这个人或许也没有想躲,半边身子笼罩在屋檐的阴影下,深深浅浅地喘息着,呼吸声就像一根紧绷的细弦,低不可闻,好似下一瞬就会断裂他身上同样也布满了刀伤,鲜血不断地从胸口、脖颈上的豁开的大洞中向外涌出,露出森白的骨骸,他无计可施,只能徒劳地用手掌捂住伤口,然而血液却止也止不住,从他指缝间淌下,淅淅沥沥淋了一身的红。

他脸上有一道伤疤,从上至下,横卧在眉骨处。

无论是谁来看,都能看出这个人已经是强弩之末,就算是灵丹妙药也不可能救得回来。

所以那群人才会放任不管,只为了让他在临死之际在这人间多忍受片刻的折磨。

暗影逐渐靠近,十七八岁的少年勉强抬起眼皮,借着朦胧模糊的视线看了一眼。

常师父?

他唤道,声音比风声还要微弱,几乎听不见,顷刻间就散为云烟。

我从不觉得我和他长得很像。常锦煜眼神冷淡地看着他,为了听清他那又低又轻的声音,微微倾身,说道,告诉我,常灯和汶云水在何处?

少年闷闷地咳嗽了两声,呛出血来,溅在常锦煜的脚下,带着碎裂的脏器。

许是这声咳嗽带来的痛意让他的意识清醒了半分,蓝衣的少年迷迷糊糊地看了常锦煜和安丕才一会儿,像是终于辨认清楚了似的,偏过头去,将口中的血咽进喉中,不再说话。

我们与常灯、汶云水是相识多年的友人。安丕才缓声说道,五诀联璧,你听说过吗?我身侧这位正是常灯的兄长,你不用怕,我们和那些闯入者不是一伙的。

少年忽地笑了,鲜血顺着他的下颚滑落,他断断续续地说道:我师父便是汶云水,五诀联璧他从不肯告诉我其他几位都是谁你们是来带他们二人离开的吗?

即使他们想要带走,那两个人也得先活下来啊。

安丕才想着,却默不作声地点了点头。

少年这才终于放下心来,抬起颤抖的手,给他们指了一个方向。

常锦煜记下了方向,起身说了多谢二字,正准备转身离去之际,少年沾满血的手却突然拉住了他的衣摆,赤色顷刻间攀沿而至,像一抹明显的印记,留在了漆黑的布料上。

他转过头,垂眸看去。

少年轻声说道:劳烦。帮我看看,这院中的,其他人

没有了。常锦煜说道,这院中只剩你一个活人而已。

他眼中的光芒疏忽间熄灭了,好像他早就猜到了这个结局,亲耳听到的时候,却难免觉得失落和绝望,嘴唇动了动,却终究没有再吐出半个字,只是将衣摆松开,无助地收回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