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114)(1 / 1)

作品:《明月席地而坐(重生)

张漆:好巧,我也是。

第150章 、牢狱

天地寂静, 万物无声。

阴暗潮湿的地牢中,烛火明明灭灭,倒映出两个人影。

没有刑具, 只有镣铐。

没有什么嚣张跋扈的狱卒,水和食物一样不缺。

张双璧即使再在气头上,也没有做出太过分的举动, 只是变相地软禁了他们。

方岐生晃了晃手上的枷锁,左腕与右腕轻轻一碰,哗啦啦几声, 清脆的声响便响彻了整个狭小拥挤的地牢, 他借着摇曳的烛火, 垂下眼睛静静地看了一会儿。

然后,他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神情淡然地摆弄了两下,镣铐应声落地, 裂成几瓣。

这张双璧确实谨慎,宁愿将他和聂秋关押在一起, 也不愿意让他们关到更大的牢狱中。

毕竟,镇峨府内的秘密不算少, 若是被他们发现了, 后头的烂摊子可不好收拾。

方岐生想着,跨过草垛上断裂的镣铐, 稍稍活动了一下手腕,俯身去瞧了瞧那铁栅栏。

坚硬, 冰冷,缝隙狭窄,连幼童都无法通过, 更别说是两个成年的男子了。

不过方岐生只是看了片刻便知晓,要通过这看似坚不可摧的铁栅栏,并不算难。

倒不如说,仅仅用这种简单的东西就想囚住他,张双璧到底在想什么?

如果不是他大意疏忽,骄傲自大,那就是故意为之了。

方岐生心中暗叹,没有再去看对于他来说形同虚设的铁栅栏,转身走了回去。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他最好都不要轻举妄动,再去为张双璧的怒火添一把干柴了。

能逃,但是偏偏要留下来,可真是叫人心烦意乱。

他走了几步,鞋底踏在干枯的草垛上时,秸秆断裂的声音噼噼啪啪作响,将黑暗中的寂静打破,烛泪滴落,凝在烛台边缘处,小小的火苗忽地熄了,牢房内变得昏暗起来。

方岐生单膝跪下,手肘抵在曲起的膝盖上,托着下颚,仔仔细细地看了看面前的人。

看了片刻,他好像察觉到什么似的,忍不住弯起眼睛,抬起右手,指腹在聂秋的脸颊上轻轻触了一下,将鬓发捋到他耳后,不怀好意地问道:戴着镣铐很舒服吗?

方才,聂秋就一直在旁边一声不吭地看着,按照常理来说,他也应该取下手腕上的束缚,走到铁栅栏旁观察,然后和他商量对策,又或者是默契地一对视,便通晓接下来的计划。

这样一动不动,光是看着,什么也不说的样子,明显不符合聂秋的行事风格啊。

方岐生越想越觉得好笑,晃晃聂秋手上的锁链,在清脆的敲击声中,问:还是说,你在等我帮你解开镣铐?光风霁月,不染尘埃,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千金小姐?

聂秋低咳两声,将方岐生手中的锁链轻轻抽了回来,眼神飘忽,确实是难以启齿,犹豫了半晌,才又无奈又窘迫地叹息一声,开口道:你刚刚是怎么做到的?

他问的是,怎么做到动作迅速又利落地取下镣铐的。

哎呀。

继玩骰子之后,他又发现了聂秋不擅长的东西。

方岐生顿时起了兴趣,抬眼去追他的视线,眼里的笑意有些狡黠,明知故问,硬要让他自己承认似的,说:难不成,聂护法不会取这个吗?我可是十三岁那年就学会了这一招。

你教我一遍,我就会了。

聂秋心想,常灯又不会教给他这些东西。

然后他又想,常锦煜以前到底教了些什么给方岐生啊。

那可不行,我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方岐生说道,你想好拿什么来换了吗?

聂秋正要开口,方岐生很快又加了一句:月光这种东西,用过一次就不许再提了。

见他陷入了漫长的思考之中,魔教教主心情愉悦,一言不发地等着他的回答。

这真不能说方岐生是故意欺负人。毕竟,聂秋一直以来展现在外人面前的模样都是毫无瑕疵,好像这天底下就没有他不会做的事情,琴棋书画,疗伤,下厨,或文或武,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他全都有所涉猎。

好不容易发现了他第二样不擅长的事情,方岐生是肯定不会轻易将此事略过的。

时间在黑暗中流逝得格外的慢,聂秋冥思苦想了一阵,实在想不出有什么能与方岐生交换的,又看了看手上的镣铐,索性说道:我觉得

戴着镣铐也不算有多难受。

话音未落,方岐生的手指一动,那串沉甸甸的镣铐便被轻易卸下,滚落在地。

聂秋怔了怔,抬起眼睛去看方岐生,却只听见他说道:这样,你就欠我一样东西了。

和方岐生在一起的时间越长,他身上的债没有丝毫减少,反而越增越多。

聂秋想,反正已经够多了,他也不差这一个。

他坐在低矮的石床上,此时稍稍侧过头,眉眼低垂,倾身过去,这个角度大抵是最合适的,一低头就能很轻易地亲到方岐生,唇齿相交,严丝合缝,温热的吐息清晰可闻他这头倒是觉得合适,可就是苦了方岐生,仰着头只觉得脖子酸痛难忍,喉结缓慢而轻微地滑动,窒息感逐渐涌了上来,没过多久就被呛住了,不得不撤了回去。

我还什么都没说。

方岐生顺着气儿,将手掌贴在脖颈上,轻轻重重地按压着,眉头微皱,活动了一下脖颈处的关节,这才觉得好受了许多,深吸一口气,说道:我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情。

聂秋望进他眼底,看见一片沉沉的暮霭,对他接下来要说的事情也隐约有了猜测。

不仅是方岐生在思考,聂秋也在思考。

从张双璧说出那句话之后,到他们被押入牢房,关了两个时辰,思潮没有一刻停歇过。

一个常灯的徒弟,一个常锦煜的徒弟,竟然选择了结交这句话到底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他在听到常灯的名字之后会突然翻脸;常灯与常锦煜之间是什么关系;他口中所说的五诀联璧又是什么这些复杂而无解的问题,没有哪一分哪一秒是消停的。

但是聂秋和方岐生都十分有默契地没有提到一个字。

哪些是该说的,哪些是不该说的,真相就是最好的吗,还是谎言更让人痛快?

他们没办法妄加猜测,更无从解释,这件事情的轨迹究竟是从何时开始偏离的。

或许可以说是茫然,是茫然带来的沉默,随即又带来了恐惧,带来了不安,种种负面的情绪一拥而上,如同汹涌的潮水,欲要将人卷走,彻底吞噬殆尽。

聂秋很想问问张双璧,你的那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他却又不希望听到答案。

因为,无论是常灯之于聂秋,还是常锦煜之于方岐生,都不是能够轻易割舍的存在。

然而,如果只是因为这个,他们就分道扬镳,从此天涯不相逢,那也太幼稚了。

聂秋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考虑了多久,方岐生就考虑了多久。

他不等方岐生说出那件事情是什么,先开了口,声音很柔,却又固执得不容规劝。

我知道,生生,我不会的。

方岐生沉默片刻,叹着气按了按额头,似是无奈,先前严肃的神色也跟着褪了去,松开眉头,明显释然了许多,说道:我是想说,无论你师父与我师父是什么关系,我都不希望这会影响到你对我的看法既然你早就知道我在想什么,还要等着我来跟你开这个口吗?

聂秋摇摇头,伸手去拉他,难道我们之间的关系会因为旁人的三言两语而轻易改变,甚至是被摧毁,功亏一篑吗?都已经不是几岁的孩童了,我想你应该也不会上这个当。

依照你的说法,上当的人就像小孩一样幼稚吗?

聂秋无声地点了点头,算是认可。

如果我说,我有那么一段时间真被绕进了死胡同,你会觉得我很幼稚吗?

聂秋面不改色地,将先前的说法全盘推翻,改口说道:不会。你之前就认识张双璧,而且安丕才也参与其中,一时间没想通也是正常的。更何况,我年纪比你大些,即使你没想明白,还有我在,我可以耐心地和你解释,也不会心急,所以,不会有大碍的。

方岐生被逗笑了,握着聂秋的手站了起来,说道:我说笑的,我没有被绕进死胡同,也没上过当,只是有些顾虑你的看法,所以你也不用这么着急来替我找借口。

聂秋嘴唇动了动,正要说点什么,耳朵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一点不同寻常的声音。

魔教教主倒是神色如常,用指腹轻轻按了按他的眼角,说了句没必要露出这么警惕的眼神,随即,若有所思地在牢房内踱了几步,指节在墙壁上敲敲打打,最终停在了一处声音与其他地方略显不同的石壁旁,给聂秋使了一个眼色。

锁链搅动的声音适时地响起,又响又刺耳,盖过了刻意压低的说话声。

方岐生问:玄武?

透过薄薄的墙壁,另一端果然传来了熟悉的声音,和往常一样冷静,带着半分歉疚。

抱歉,属下来迟了。

方岐生并不在意玄武为什么来得这么迟,只是说道:无碍。外面的局势如何了?

镇峨王将安门主,还有府内的三位少爷小姐唤去了书房,应该是在盘问他们是否知道些什么书房周围的机关很多,所以我没有贸然靠近,只是粗略地听了个大概。玄武将自己所打探到的一切都说了出来,安门主说,他确实早就知晓;张漆说,他全然不知;张妁说,她不过顺水推舟做了个人情;张蕊说,她知道,并且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我问你一个问题,你无须顾虑别的,只需要说出内心的想法就可以。方岐生深吸一口气,鼻腔中发出一声不甚清晰的音节,压低了音量,问道,你是如何看待安丕才的?

玄武思索良久,给出了答案:他有事情瞒着教主,我虽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但是,至少我认为安门主对教主和右护法全无恶意我相信您也是这么想的。

全无恶意吗?方岐生无声地重复了一遍,眼神晦涩,没有再顺着这个话题说下去。

他确实是毫无保留地信任安丕才。

只是,世事易变,人心难测,安丕才身上的谜团实在太多了。

安丕才根本不明白,他宁愿被真相所伤害,也不愿意受困于谎言的幻梦中。

方岐生心想,他只希望自己的这个师叔能够不辜负他坦荡托付的信任。

第151章 、实情

张双璧将张家三兄妹和安丕才叫到书房中, 整整盘问了一天一夜。

张漆离开的时候睡眼朦胧,又倦又乏,不住地掩唇打呵欠, 他体虚畏寒,此时竟成为了优势,张双璧担忧他身子吃不消, 就没有太过难为他,见时辰已晚便先放他离开了。

碧桃候在门外,低眉顺眼, 乖巧端庄, 一袭淡粉薄纱, 在寒风中愈显单薄。

镇峨王第一个放走的竟然将最有可能知道一切的人,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见碧桃抬起眼睛,张漆有意停顿了片刻,问道:你是这么想的吧?

还望大少爷不要给别人强安上奇奇怪怪的念头。侍女表情未变, 对答如流。

张漆不动声色地往四周扫视一圈,竹林松柏幽深安静, 藏在暗处的侍卫并没有一直用审视的目光瞧着他这个没什么秘密可言的大少爷,于是, 他朝碧桃勾了勾手指, 示意她过来。

玄武怀疑他又在打些歪主意,心中警惕, 却还是乖乖走了过去。

张大少爷修长白皙的手指从鹤裘上抚过,将红绳编成的结解开, 轻薄温暖的鹤裘便松垮垮从他肩膀上滑落下来,然后他拍了拍上面几乎没有的灰尘,递给了面前的人。

鹤裘洁白柔软, 袍角处沾染了零星的黑,如同无意晕染开来的深黑墨迹。

父亲估计要等到半夜才肯放他们几个走,你先穿上。张漆见玄武没有要接过的意思,又抬了抬手,弧度优美的尾羽在半空中轻轻地摇晃,他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笑,说道,如果你想要我亲手给你披上,那你就得弯下身子来,我腿脚不便,可没办法够着你的肩膀。

我自幼习武,不似你那般畏寒。玄武婉拒道,露寒霜重,你这么回去会着凉。

那更好,我往后的几日就不必被这么翻来覆去地盘问了。

见着张漆全然不在意的模样,玄武迟疑片刻,终于没忍住,开口解释道:张公子怕是被我这副皮相所惑,误会了。我实际上并不是女子,所以你没必要如此对我嘘寒问暖。

张漆却突然起了另一个话题:你是不是想知道,我父亲口中的五诀联璧到底是什么?

玄武果然被他这话吸引去了注意。

全门上下追查了几天都没有查出任何蛛丝马迹,他都耻于去和方岐生复命。

无论是哪一条线索,涉及的是哪一方的人,追查到最后都是死路。

知道真相的人,要么已经过世,要么离奇失踪,要么就隐居山林,寻不到踪迹。

若不是张双璧亲口说出,而且聂护法也确确实实听说过,他甚至以为这不过是个幌子。

张漆察觉到碧桃的眼神有所变化,丝毫没有意外,手指轻轻按住她肩头,将她的身子压低,边将手中的鹤裘披在她的身上,边说道:你若是没查出任何线索,也是正常的事情。毕竟,谁能想得到,两个魔教的人,两个正道的人,还有一个朝廷中人,会结伴而行呢?

魔教,正道,朝廷。

玄武的瞳孔不自觉地收缩了一下,即使温暖柔软的鹤裘就这么盖在了他的身上,他也没有过多在意,那一瞬间的念头从他脑海中闪过,速度极快,却还是被玄武准确地捕捉到了。

他张了张口,忍不住想出言确认,却又觉得张漆言已至此,或许不会再回答了。

而且,他仍旧不明白张漆有意无意的示好,到底是出于怎样的目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张漆又是如何知晓连张妁都不清楚的事情?

张漆适时地打断了玄武的思路,歪着头,低垂的睫毛遮掩住眼中暗涌的情绪,又纯良又无辜地问道:说实在的你真的不可以考虑考虑我吗?

不考虑。

方岐生就那么值得你效忠?

玄武觉得张漆的问题有些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