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110)(1 / 1)

作品:《明月席地而坐(重生)

然后,又说:听闻白虎门门主素来好战,武功高强,希望下次能有机会同他交手。

他了然,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这两位的武功都是有目共睹。张妁上前一步,视线从所有人的身上轻飘飘扫过,笑着解围道,无论谁输谁赢,诸位都该以喝彩助兴,不是吗?

经她这么一说,气氛逐渐缓和了下来,凑热闹的人们便后知后觉开始喝彩鼓掌起来。

鸣鼓敲锣,喊声震天,这曲折的比武招亲就在这样热闹的气氛中落下了帷幕。

喧闹过后便是一地寂静。张蕊在帮着收拾东西的时候,突然记起一回事来,转头看向张妁,问道:妁姐,你知不知道右护法和教主去哪里了?

在你宣布完头筹之后就离开了。

张蕊想了想,又问道:那温展行呢?

似乎当时和他谈完之后,我就没有再看见他的人影了。张妁说,怎么问起这个?

我总有种不详的预感。张蕊皱着眉头,嘶了一声,他那么蠢,会不会坏事啊?

事实证明,张蕊的预感是正确的。

但是遭殃的倒不是聂秋和方岐生,是温展行。

他心中仍存怀疑,觉得那使剑的黑衣侠客就是他一路循迹追来的魔教教主,既然镇峨府那头都不知晓此事,他就只能自己去查了抱着这样的心思,温展行在比武招亲结束之后,就偷偷地跟上了独自离去的黑衣侠客,因为谨慎,他刻意保持了很大一段距离。

当温展行看到那位夺得头筹的白衣侠客的身影出现在小巷里时,本来没有想太多的。

他只是有点好奇,为什么这两个人会在私底下见面,难道是不服气,重新约战吗?

不过,即使他们有事情要做,温展行还是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咬了咬牙,心想,打架什么时候不能打啊,好不容易有了线索,万一追丢了怎么办。

而且这地方本来就偏,四下无人,也是当面对质的好时机。

所以他纠结了几秒,还是决定挺身而出,打断他们,先把疑问解决了再说。

温展行踏出一步,绕过拐角。

然后,他以雷霆不及掩耳之势,又缩了回去。

这位教养极好,从未说过一个脏字的人,都忍不住想用脏话表达一下内心的震撼。

温展行用手捂住脸,有惊无喜,吓得他连呼吸都变得急促了许多。

谁能告诉他,这两个之前还打得不可开交的人,为什么会在这里接吻?

而且,他们两个不都是年纪相仿的男子吗?

第145章 、住手

温展行, 生在巴蜀之地,自小耳濡目染,对辛辣食物也有几分偏好。

温家家教虽然严格, 温展行却能够硬生生从所有温家子弟里脱颖而出,屡次获得夫子的称赞,许多关于礼仪修养的言论也被编撰起来在集市上售卖不过, 就是没卖出去罢了。

他爹常望着西北方向叹气,摸着温展行的脑袋,庆幸道:幸好你没长成覃家后代那样。

那时候兴别人家的孩子这么一说。

哦, 忘了说, 温展行就是所有人口中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有些年少轻狂的同辈弟子们气不过, 筹划着,准备半夜三更将温展行暴打一顿。

然后被温展行一锅端了,拎到温家家主面前,让他们各自反省去。

于是, 他这个喜欢告状的事情就又传开了,却没人记得他只身一人就把几个人打哭。

边动手, 还边问,知不知道错了, 错在哪里了, 背四书五经里的东西给我听听。

那几个同辈的少年涕泪齐下,带着哭腔和鼻音, 断断续续地背,什么上不怨天, 下不尤人,什么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什么三思而后行,不背完还不让走。

被拎到威严端正的温家家主面前时,他们其实都是释然的,觉得终于解脱了。

小时候这样也就罢了,可这么多年过去了,温展行硬是没有半点长歪的。

如果说他就是个只会读书的尖酸书生,他不是,该动手的时候他不会有丝毫犹豫。

如果说他就是个只会动手的江湖莽夫,他也不是,该动嘴的时候他不会碰长剑一下。

诚然,这种性格貌似是挺好的,但从温展行这么多年以来没有一个至交的事实看来,他确实不受别人的待见。书生嫌他动武太粗鲁,侠客嫌他说话多过动手,其他的人,要么忌惮他身后如同泰山一般巍峨耸立的温家,要么就是全然的嫉妒与不平。

但是这个榆木脑袋不在乎这些。

他只追求心中的道,至于别人怎么看的,他全然不在意。

现如今,坚定而固执地活了二十年的温展行,头一次这么惶恐、犹豫、焦灼。

他一开始想,两个男子做一些亲密的举动,这正常吗?

然后他又想,古人有云,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夫妻劝和不劝分

两种念头在温展行的脑中扭打起来,一会儿你占上风,一会儿我占上风,争不出个输赢。

等等。

温展行突然记起,那个黑衣侠客好像就是魔教教主吧,他刚刚虽然只是随意地瞥了一眼就挪开了视线,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看清楚是身着黑袍的男子将白衣男子抵在墙上的。

霎时间,风转帆动,他脑中浮现了另一个念头。

魔教教主方岐生,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男?

就因为比武招亲大会上落败,所以用这种卑劣龌龊的方式报复吗?

温展行压根就没往为什么那位头筹没挣扎那方面去想,这个念头一旦浮现,他就像是被黏稠的蛛网缠住了似的,越绞越深,完全无法挣脱,越想越觉得自己不能袖手旁观。

报官?

不行,等到捕快赶来现场,那魔教教主早就阴谋得逞了。

温展行皱起眉头,手指下意识地动了动,覆上身后的清阳剑。

清阳剑的剑柄是冷的,金属特有的冰冷温度让温展行的情绪渐渐冷静下来,他垂下眼睛,盯着自己身前的那一小块地面,咬了咬牙,最终下定了决心。

就算那个人是魔教教主又怎么样,魔教教主就能这么正大光明地欺负人了吗?

路见不平,应当拔剑相助,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纠结和等待之中。

温展行霍然起身,反手拔出清阳剑,习惯性地挽了一个剑花,步伐坚定,大步上前,开口阻拦道:住手!光天化日之下,你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他虽然性子温和,但是这种时候,语气却严厉起来,可谓是一身正气难污浊。

暗巷中的两个人没有再继续,白衣的那个倚在黑衣的臂弯中,温展行怎么看怎么觉得魔教教主的手臂箍得很紧,所以白衣男子没办法挣脱开仔细观察之下,他发现白衣男子的头发稍乱,黑发流泄而下,遮挡住面庞,从他的这个角度看过去,肩膀还在微微发颤。

温展行咬牙切齿,怒道:方岐生,我早知道你不是好东西!没想到你竟然做出这种强迫别人的事情来,我还说和你好好谈一谈,这么一看,倒是我将你高看了!

方岐生皱眉:你在说什么鬼话?

你还装模做样!温展行确定面前这人就是魔教教主方岐生之后,干脆不同他废话,直接起了剑势,休要狡辩,快放手!你都把人欺负哭了,以为我看不到吗?

方岐生总算是明白了他的意思,难得不知道从何解释,望着这个正气凛然的大侠,沉默片刻,晃了晃怀里的聂秋,说道:他没哭,他在笑。

温展行觉得荒谬,是哭还是笑,我看不出来吗?你赶快放开他!

方岐生怒火也蹿了上来,冷了神色,一字一顿说道:你应该让他放开我。

你不松手,他怎么可能挣脱?

你没长眼睛吗?他是因为你笑得站不住脚了。

方岐生失去了耐心,抬手就敲在了聂秋的额头上,脆生生的一声响,他语气不善,警告道:喂,别演了,你也说两句解释解释,我可不想无缘无故背上奇怪的罪名。

于是,温展行眼睁睁地看着他怀里的那位白衣男子依言转过头来。

头发散乱,面带红潮,眼中含泪,肩膀微颤然而他确确实实是在笑,笑得止不住。

一边笑,一边颤着手去撩开遮住方岐生面庞的黑纱,在他下颚上结结实实地亲了一口,斜过眼睛,重新看向温展行,拭去眼角的泪珠,说道:他没强迫,我自愿的。

温展行差点握不住手中的清阳剑,直愣愣地看着面前的两个人,满面迷茫。

你们他简直百思不得其解,总觉得哪里不对劲,那你们为什么要参加比武招亲?

我觉得,即使和你解释了,你也听不懂。聂秋好不容易止住了笑,只觉得自己好久没笑得这么凶了,连肚子都笑得隐隐作痛,他眼神略带怀念,说道,好久不见,温展行。

自上一世温展行在邀仙台上的当面质问之后,确实是好久不见了。

从最初的对坐下棋,吟诗赏月,再到后来的恶语相向,想来也叫人唏嘘不已。

聂秋生性凉薄,从沉云阁一事之后就彻底封闭了自己,虽然是笑着的,却会刻意和所有人保持若有若无的距离,唯有这位脑子一根筋的温大侠,是全然不怕热脸贴冷屁股,闲来无事还会来找他下棋作乐,久而久之,他倒也习惯了。

他上一世没有能够被称作至交的人,温展行勉强算得上半个。

然而观念终究不同,所以温展行到后来会选择倒戈戚潜渊那头,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条一条细数他的罪过,聂秋其实并不惊讶,只是觉得,果然是他。

他惊讶的是温展行的恨意如此强烈,他分明不是喜欢表现的人,却第一个站了出来。

温展行那时候大概是对他有种恨铁不成钢的失望,还有被隐瞒的难过。

毕竟相识了这么多年,聂秋从未在温展行面前提过自己的事情,反倒是温展行,问都不用问,就能把所有事情像倒豆子似的往外倒,不过他本来就没什么秘密,也无需隐瞒。

归根结底,温展行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聂秋,聂秋却将温展行看得明明白白。

刚才,聂秋和方岐生其实一早就察觉到了温展行的靠近。

方岐生有些不虞,手肘抵在湿润的墙壁上,和他耳鬓厮磨,说道:他过会儿就走了吧。

他不会走的。聂秋似乎想到什么好笑的事情一样,忽然笑道,不如我们打个赌。

赌温展行心中的那份澄澈如镜的善良与正义,到底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

他心中确实是不存任何阴霾的,聂秋想,所以,尽管心中的道义不同,他仍然认可温展行,才会在霞雁城与方岐生饮酒的那一夜,说出正道的温展行,还可以这样的话来。

温展行听到那句好久不见后,并没有立马回答,将清阳剑反手插回鞘中,大概是在思考他到底什么时候见过这个白衣男子,为什么这个人表现出一副对他知根知底的样子。

想了半晌,他眼睛微微一亮,仔细看了看白衣男子的长相,问道:你是聂家的聂秋?我之前好像在宴会上见过你,我记得那时候老祭司一眼就将你选中后来你怎么不当了?

温展行向来对祭天大典兴致缺缺,他虽然信奉书本中流传下来的那些言论,却也存了理性的质疑,认为书中说的并不是全然正确,人比天更重要,自然没有去看祭天大典。

已经不是了。聂秋淡淡答道。

不是聂家的聂秋,也不是被选中的祭司。

温展行大梦初醒似的,视线从聂秋的脸上挪到方岐生的脸上,再向下滑去,看到他们之间近乎微小的距离,明显关系亲密,又记起聂秋说的那句我自愿的,顿时明白了什么。

你们之间的关系,也不是我这个旁人可以指摘的。他表情有点奇怪,耳尖微红,也许是想到了之前看到的一幕,说道,我只问你一句,你是自愿放弃了聂家的身份,放弃了大祭司的身份,选择了加入魔教,对吧?传言中那位新上任的右护法,说的就是你吗?

得到聂秋的肯定之后,温展行悠悠地叹了一口气。

像他这样心思纯粹,只坚持自己的道义,不管别人看法,一根筋的人,或许永远也不会明白,为什么一个人会放弃大好前途,选择加入臭名昭著、人人喊打的魔教。

温展行看着方岐生和聂秋,开口说道:那我们就是敌人。

我从不与魔教讲道理。他说,但是,古人有云,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我心中的尺度也可能会有出现纰漏的一天,尽管很不愿意承认,魔教或许也不全是十恶不赦之人,至于如何评判,就以你们魔教的规矩来吧。

用刀剑,用血肉,来说服我,或者我说服你们。

温展行沉默片刻,终究是没有选择趁这两个人都是疲惫之际发起挑战,而是伸出五根手指,轻轻晃了晃,说道:五日后,酉时,我会在城门相候,望你们二人能够准时赴约。

这个人,满腔热血的,自顾自说了半天之后,不等他们有所反应,转身便离开了。

留下聂秋和方岐生面面相觑,只心想

镇峨城的四个方位皆设有城门,你说的相候,到底是指的哪个门?

第146章 、进府

镇峨王那个不省心的小女儿, 终于心甘情愿地在比武招亲上决出了头筹。

有人好奇,到底是谁能叫她另眼相待。

说书人哗地一声开了折扇,冷风四溢, 冻得他忍不住打了个哆嗦,赶紧又合上了扇子,老老实实地喝下一口热茶, 将扇子在膝盖上轻轻地敲,端着腔调,开了嗓子。

话说那天乌云蔽日, 寒风凌冽, 那名为白狐面的白衣少侠立于台上, 静候了半晌,偌大的场地竟然鸦雀无声,无人敢上台与他比试,不论是凑热闹的还是专程前来的侠客, 皆是以为没有人能在他那路数奇特的刀法之下走过十招,更不要说硬着头皮上去丢那个脸了。

他说到兴起, 突然站起身来,袍角在木凳上擦过, 猛地跃上桌子, 边比划边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