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18)(1 / 1)

作品:《明月席地而坐(重生)

此番反复,倒是让方岐生和黄盛二人的武功都小有所成。

说到此处时,他们已经到了城门下。

黄盛是想跟我争,看哪个更得师父的喜爱。方岐生冷笑一声,也就只有他会这么幼稚地想要争这种东西了。

他顺势问道:对了,你师从何处?

这时候黄盛在江湖上已是小有名气,如果是正道的人,对他应该有所耳闻,而方岐生此番不遮不掩地把黄盛的名字说出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想试探一下聂秋的反应按理来说,要是正道一方的人,从一开始的季望鹤三个字,到之前方岐生问魔教如何一事,再到现在的黄盛是我师弟这一句话来讲,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方岐生是魔教教主了。

若是上一世的他,这时候该是心中暗自警惕,只可惜聂秋早就知道了。

聂秋便也不遮不掩,面上没有一丝波澜地答道:我师从沉云阁。

见方岐生一副对这三个字很陌生的样子,聂秋就解释道:你自然没听过。沉云阁,五年前就只剩我一个弟子了。

方岐生见他一脸平静,莫名觉得喉咙一紧,为何?

不过是前尘往事,也没什么好说的。聂秋腰间的□□随着他的动作轻轻一晃,他拨了拨刀上系着的穗子,望着逐渐暗下来的天际,说道,现在还不是倾诉往事的好时候。若是等到有一日,云开月明,繁星漫天,趁着此种时机,我再同你说吧。

见他不想提,方岐生就没有再问了。

只是方岐生想到,不知道这件事是否与聂秋那日眼中露出的冷意有关。

霞雁城城门处驻守的官兵正一下一下点着头,双眼微阖,似乎是陷入了浅眠,连他们进了大敞的城门都全然不知,只在被马蹄声惊醒后咕哝着咒骂了两句,就又睡过去了。

聂秋和方岐生将马归还了城门内不远处的驿站处,然后便走了进去。

与先前的村子不同的是,即使临近傍晚,城内仍是十分热闹,两侧的高楼已是挂上了纸糊的灯笼,街上的小贩吆喝叫卖,年轻的女子成群结队地在小摊子上嬉笑着挑选饰品,幼童手里拿着糖人,互相追逐打闹着。

有个瞧着不过五六岁的男童,一边回头冲着身后追逐的人做鬼脸一边往前跑,没有看前面到底有没有人,只顾着嘻嘻哈哈地笑,下一刻便撞到了一个人的怀里。

聂秋在他靠近的时候就察觉到了,不过并没有躲开,而是伸出手轻轻扶住了他的身子。

那男童撞了个满怀,下意识地就要抬起头看着面前的人,等到真正看清了聂秋的面容时才不由得呆了呆,愣愣地盯着他,连手里的糖人掉在地上了都不知道。

聂秋扶住他的身子后便放开了手,此时一见这幼童直勾勾地瞧着他,心里倒觉得有几分好笑,直到男童的母亲气喘吁吁地追了过来,向他道谢的时候才觉出了一点不对劲。

那女子眼里的情绪竟十分复杂,她低声道了句谢便拉着男童离开了。

娘,这个公子长得好好看啊

远远地,幼童清脆的声音传进了聂秋的耳中。

紧接着是那名年轻母亲的声音,好了,不要再说了!快走

聂秋不动声色地将目光朝周围一扫,只见身边的人因为之前的骚动而纷纷向他这边看了过来,随即都是神色异样,低声和身侧的人说着些什么,聂秋隐隐约约只听到了可惜那个人这一类意味不明的词语。

那种视线不带恶意,却叫聂秋觉得浑身不舒服,更别提方岐生了。

直到聂秋匆匆买了个斗笠戴上后,将脸一遮,那些一直紧跟着他的视线才慢慢消失了。

聂秋扯了扯面纱,将弧度优美的嘴唇和下巴也遮了进去后,才颇有些闷闷不乐道:我看起来有那么奇怪吗?

方岐生沉默了片刻,倒不是奇怪

如果说长得太好看也算是怪事,那也未免太为难聂秋了。

不过聂秋虽然是生得好看,但也还没到惊世骇俗的那种程度,不至于叫人频频侧目观望,刚刚那些人的反应实在是有些过头了,所以难免让聂秋都对自己的长相产生了怀疑。

既然其他人不再看他们,方岐生和聂秋便没有再想此事。

不知是方岐生提前准备好了的,还是他曾来过好几次,总之聂秋跟着他走了一阵子,倒是觉得方岐生对这霞雁城十分熟悉,连几条较为隐蔽的小巷都记得清清楚楚。

有方岐生引路,不消片刻,聂秋就看见一间客栈出现在了他们面前。

那客栈比起鼎鼎有名的望山客栈小了许多,装潢也一般,不过还算得上是中上乘,估计也是霞雁城中比较大的一所客栈了。

虽说霞雁城内并不是特别繁华,平日里来往的客人也不多,但这所客栈里还是挤满了人,也幸得方岐生提前叫人定好了两个普通的房间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传的书,聂秋和方岐生这才得以在这两日的风尘仆仆之中得了一段舒适的时间。

约好了半个时辰后在大堂里见面后,两人便各自去收拾行李去了。

聂秋所携带的行李不多,很快就被他收拾好了。

他上楼时顺道唤了小二,叫他过一会儿就送一桶热水上来,这时候聂秋刚把东西收拾好,门就适时地响了起来。

聂秋几步走过去将门打开了,他这个时候已经把斗笠取了下来,那两个小二一见他之后又是一愣,不过没有像之前街上的那群人似的一直盯着他看,只是匆匆瞟了一眼后就低下了头,把木桶放好后就离开了。

这两日一路上风尘仆仆,又一直没有机会清洗身体和衣物,聂秋在这方面虽然没有什么执念,此时却也忍不住想要赶紧换下原先的衣物,在热腾腾的水里好好地泡上一会儿。

他绕至雕了花鸟的屏风后,将身上的衣服尽数褪下,草草地搭在了屏风上,而铜铃被系在了刀柄上,两样东西都放在目光所至,触手可及的地方。

将身子全部浸泡在了热水中,聂秋忍不住发出了一声喟叹。

漆黑如墨的长发散开,一上一下地随着水波起伏,他倚在木桶边,将头仰起,闭着眼睛静静地感受了一下这叫人浑身都放松下来了的温度。片刻后,聂秋睁开双眼,低下头,水滴从下颚处流到了锁骨的一湾深陷中。他用手指轻轻撩拨着柔和温软的水,看着水流顺着自己的指缝重新流回桶中,心里头却是想的别的事。

这才不过是过了短短的两天时间,聂秋却觉得像是经历了一个月的事情。

他捻起一束湿漉漉的长发,一眨不眨地看着那上面小小的一滴水珠顺着发梢落下,掉进木桶里,和其他水珠融在了一起,再也看不见了。

聂秋上一世,自从二十岁的时候回到了聂家,随即举行了祭天大典的仪式后,就几乎没离开过皇城了,然后就是三壶月的出世,他被推举为正道表率,那之后也从没有为了出行而出行过,要么就是根除魔教余孽,要么就是各式各类的宴席

他向来不喝酒,推杯换盏间,抿着那口唇齿留香的茶,却总是想,倒不如大醉一场罢了。

他该为自己活一世,不该为聂家活,更不该为正道活,又或者是所谓的天道而活。

聂秋将手掌前的水往外推,水流缓缓地向前游,触碰到桶边时又翻滚着涌了回来。

祭天大典后,他就将自己从那难以脱离的漩涡中抽出身来,不论是当个肆意侠客,风餐露宿,在江湖中四处飘荡,游山玩水,又或者是当个隐士,居于山中,与世隔绝,对于聂秋来说似乎都是不错的选择。

虽说,好像也不大可能。

聂秋偏了偏头,轻轻地一笑,似是自嘲。

算着时间快要到了,他便不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事情,站起身来,抬腿迈出木桶,旋身换上了一身干净的素白衣裳,将头发擦到半干不干的程度,随手拿过了含霜刀,将那铜铃往右手手腕上一缠,袖口一卷,遮在了长袖之下,然后便出了门。

此时离祭天大典,还有二十余天。

第23章 、密语

聂秋下了楼,就看见方岐生已经在大堂等他了。

方岐生也是换了一身衣服,藏青色不似玄色那般使他看起来不近人情,倒更显出了几分沉稳洒脱。他原本是安安静静地寻了个角落处闲坐饮酒,应当是不引人注目的,但是他背上所负的剑匣倒是使一旁几个侠客频频侧目而望。

方岐生自己是不反对别人瞧他的武器的,倒不如说还很欢迎。

毕竟他那四柄长剑,景明、池莲、残风和乍雪,无论哪一把,拿出来都是在江湖上能排得上号的名剑,即使因为放在了剑匣中而将剑身掩住了,但露出的那一截剑柄都能显示出持有者的气度不凡。

聂秋出门前倒没有忘记把斗笠再戴上,此时下了楼,也没有多少人注意到他,他也乐得清闲,几步就走到了方岐生的面前。

这位魔教教主是不嗜酒的,偶尔才会喝上一两口,权当暖身子了。

聂秋一坐下就闻到了他身上的一股淡淡酒气,他不大喜欢喝酒,这时候闻到了这股味道竟也是起了喝酒的兴致,便故意问道:你很喜欢喝酒吗?

有时候会喝一喝,方岐生朝其他人的方向抬了抬下巴,和他们喝茶时的道理差不多。只不过酒的味道更烈,适当喝上两口能叫人提神。

那聂秋用手支着下巴,问道,今晚上来我房里喝酒如何?

他说话时,那薄薄的一层面纱便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摆动,向一旁翻了翻,正好露出他唇边噙着的半点笑意。

方岐生这时候已经点好了菜,他向小二吩咐了几句后,听到此言便转了过来,瞧着聂秋,颇有些意外地说道:我还以为你不大会喝酒。

我是不会喝酒。聂秋承认道,只希望我到时候不要过于失态,所以叫了你也来,至少能在我想跑到街上发酒疯的时候拦上一拦。

方岐生委实想不出聂秋发酒疯的时候是何种模样,他只不过是一想,就觉得有些好笑。

那今夜便不醉不归。

他说着,将手里的那杯酒倾洒在地,似是不打算再喝下去了。

聂秋亦是说道:不醉不归。他稍稍倾身,一手牵住袖摆,一手将茶壶提起,往二人的杯中倒上了味道清淡的茶水。

他右手手腕上的铜铃在方岐生眼前一晃而过。

方岐生一开始是想得那铜铃才留下来和聂秋一起解决此事的,不过当他知晓步尘缘将步家的铜铃给了聂秋之后,倒没有说其他多余的话,也绝口不提要得铜铃的话了。

他确实还不是那种非要抢不属于自己东西不可的人。

不过步家的铜铃怪异非常,特别是聂秋手腕上的这个家主所持的铜铃,方岐生还是有几分好奇的,此时一见这古朴的铜铃在自己眼前晃过,便抬起手托住了它,仔仔细细地瞧了一会儿。

于是聂秋就停了停动作,叫他好好看了几眼。

方岐生没过多久便松开了铜铃。

你不再看看了?聂秋将茶壶重新放回桌上,顺口问了一句。

方岐生嗯了一声,随即又看见了什么似的,拉住了他的手腕。

他松开了铜铃后,边缘处泛着血一般红色的小小铜铃从他指尖滑过,朝聂秋的袖中晃去,牵动着手腕上的红绳向里缩了缩,随即掩在了黑暗下。

聂秋手腕处宛如烧伤的痕迹从交缠的红绳间显出了大半。

烧伤?方岐生问道。

聂秋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认。

方岐生莫名地起了兴趣,说道:这痕迹的形状有些奇怪,看起来倒是很像

像什么?

像月亮。

是月亮。聂秋笑了笑,不遮不掩地任他看了看,才收回了手。

他垂下右手,稍重的铜铃往下沉,又牵扯着红绳,重新将三壶月的痕迹给遮住了。

聂秋的反应很正常,方岐生也没有在意,左右那痕迹不过是形状有些独特罢了,他看完之后也不觉得哪里有古怪,说完后就不再提了,将背上的剑匣解下,立在了桌旁。

饭菜很快就端了上来,他们没有点什么大鱼大肉,都是些家常小菜,却比这两天里他们二人吃的普通干粮好了许多,导致聂秋看着清淡小菜都有些食指大动的感觉。

他取下斗笠,随手放在了一旁。

附近有人注意到了聂秋,便纷纷小声谈论着瞧他,聂秋不动声色地皱了皱眉头,方岐生却是拔出了残风剑,似是无意地一剑刺穿了木桌,将那柄凹槽较宽的剑钉在了桌边,把闻声而望的那群凑热闹之人的视线给挡回去了大半。

方岐生面上不变,抽出两双筷子,递了一双给正在盛饭的聂秋,头发还是湿的。

刚洗过了澡,泡得久了些,没来得及把头发擦干。

聂秋接过筷子,把手中的碗递给了方岐生。

他此时换上的这身衣服和先前的那身颜色相同,但款式却不一样,更为修身,显得他肩膀处到腰际的那一条线轮廓分明,远远看去,端的是一副翩翩君子的模样。

你一般只穿白颜色的衣服吗?方岐生上下打量了一下他,问道。

你觉得不好看?聂秋轻抿了一口茶水,将腹中的杂质都清洗了去,这才拿起了筷子。

不是不好看,方岐生说道,倒是让人没办法想出你穿其他颜色衣服的样子。

聂秋正欲回答他的话,却忽然瞥见了一个熟悉的人影在客栈门口出现,而且明显已经看见了他和方岐生,正朝着这边走过来。

他虽然认得此人,但是此时却只能假装不认识。

那人一靠近,方岐生便察觉了,刚混着菜咽下了几口饭,就搁了筷子。

比方岐生小上一两岁,约莫是十七岁的少年,眉宇间尽是肆意盎然,腰间缠着一条金色长鞭,一身暗红色的侠客装,瞧见他们二人后就快步走了过来,正巧在方岐生放下筷子的时候走到了他们跟前。

他也不觉得失礼,拉开一旁的长凳,挑了个离方岐生比较远的距离便坐下了。

方岐生丝毫不想向聂秋介绍他,聂秋也只好继续吃着菜,看着他自顾自地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然后神色如常地拿银针试了试里边有没有毒,这才慢悠悠吹开水面上浮着的那层茶叶,姿态很是矜持地喝了几口。

你叫什么名字?他将茶杯一放,转头看着聂秋。

聂秋动了动嘴唇,方岐生却是先一步答道:聂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