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59节(1 / 1)

作品:《谢齐人家

她的孩子们的名字都是她家国公爷一手操办的,她还真没为此动过什么脑子。

但二郎在信中说小黑孩是听说她也姓谢后才愿意跟他姓的,谢慧齐也不好把这事交给国公爷来烦恼,虽然看起来小黑孩不见得有多喜欢她,就是出现在了船上也是天天神龙不见首尾,她也就用膳的时候能见见他。

也还好他还愿意跟她一块儿用膳,每顿都找她,摆膳的时辰晚了些也会不言不语蹲在一边等她。

不过更好在他很愿意跟齐望齐润两兄弟处在一起。

谢慧齐对此也不多加干涉,让孩子们自己相处去。

九月的天已是凉中带寒了,船朝京中快进,齐君昀原本想在几个地方停几天的打算不再成行,他跟谢慧齐道,他想提拔些青年才俊上来。

上面的人久经年月,从里到外都已腐朽,这些青年才俊也许以后还是会被官场染黑,但他们头几年对国对民的赤诚,还有胆子这时候也未被养肥,会做出不少益国益民的政绩出来,至于以后的事,只能以后再说。

谢慧齐想想也是。

于人于事都如此,很多凭一腔赤诚做出来的事才是让人受益终生的。

九月中旬,他们离京不远了,谢慧齐又收到了女儿的信,说他们到的那天,表哥会带她来接他们。

谢慧齐接到信后,无声地叹息了一声,引得坐在她腿边皱着眉拿着沙盘划字的小黑孩抬头瞧了她一眼。

见她朝他笑,他又倍感无聊地垂下了眼,继续划他的鬼画符。

他对许多事都不感兴趣。

谢慧齐摸了下他的头,把信给了身边看书的国公爷。

齐君昀看过信,轻“嗯”了一声,就把信搁在了桌上,一手捏着她的手,一手拿着书接着看。

谢慧齐见他漠不关心,摇摇头,把手抽了出来,继续翻着字谱寻思着小黑孩的名字。

齐国公夫妇回来的日子日渐迫近,素来淡泊从容,就是对着臣子的咆哮也能笑得温文尔雅的平哀帝有些紧张了起来,他打算给国公爷的一些礼物早就造好册了,谢将军收的义子,齐奚的新弟弟的见面礼也是备好了,但这日趁午歇表妹回她的长信宫处置事情去后,人一走,小太监在他耳边那么一报,他一骨碌就爬了起来,让人快快去找叶公公回来。

叶公公到后,见皇上轻敛着眉心看着前几日他才整好的礼单薄,也忙紧张地走了过来。

皇上虽不会把二小姐娶进宫来,但在他心里,她已跟是他的妻无异,这次见面,算得上是女婿第一次见岳丈和丈母娘了。

别说皇上担忧,叶公公也担忧。

他这一辈子就没弄懂过国公爷的脾性,生怕国公爷冷不丁地给了皇上一道吃一辈子都吃不完,也舍不得吃的山珍海味,回头又大手一挥,残忍地收回去。

以前就是先帝和太帝他们在世,但国公爷主意一定,他们都没拿他没什么办法。

更何况他这个可怜的国公爷给点什么都想拿着的小皇帝。

“我那个伯母平时最爱素净,你说这匹石榴花丝布是不是……”平哀帝指了指布锦那页,轻声问老公公。

“也不是这般说的,国公府一直风雨不断,夫人是个重规矩的,也不好穿艳色的衣物,并不是说她不喜欢了。”九月午后的蝉叫得不如夏天着急了,只是偶尔叫个几声罢了,一片宁静中叶公公也是轻声回。

“那这个白瓷瓶?”

“夫人喜欢着呢,我听二小姐说夫人房里就有这么两个,之前被国公爷不小心打烂了一个,国公爷还看了她两天的冷脸子呢。”

“怎么朕不知道?这等事你要跟朕说。”

“诶,知了知了,奴婢下次肯定一知道就跟您先说。”

“嗯。”平哀帝这才满意,他对国公爷是没什么办法,但也知道这世上那个能制得住他的人是谁。

只要讨好了伯母,对她更好一些,让她觉得对他有愧,他想要的人才可能会继续陪在他的身边。

人都是越有越贪婪,之前她老不在,求也求不到,他也就忍下来了,可这般的好日子过了这么久,她要是再走,他就受不住了。

他根本不想把她还回去,至少现在一点也不想,就是用求的,他也会去跟她父母求的。

父母要归,表哥要去见他们,天天都要找她小声地问国公府现在所缺之物,恨不能把宫里的好东西都搬进国公府。

齐奚啼笑皆非,也算是彻底明了了色令智昏的意思了。

她表哥那么冷清冷情的一个人,居然也会为了见她父母变得絮絮叨叨了起来。

但齐奚也知他的惶恐,她虽能笃定就是她阿父反对她还是能继续住下来,她也大可给他保证,但她还是没有多说,还是让他去操心去了。

他为此付出,父亲那边也点了头,经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结果想来会让他更安心些,所以齐奚也老神在在地任由他天天皱着眉头想着怎么讨好她父母。

她这几天也是忙,母亲要回,她给她做了件外裳,衣裳已经裁剪好,但镶边还没绣好,她这几日都是扑在了这事上面。

这日午间她在长信宫里绣花,外头就有丫鬟给皇上请安的声音,齐奚手上的针未停,眼睛往宫门口看去。

“怎么来了?”人一进,她起了身,笑着望向他,朝他轻福了一礼。

平哀帝微微笑了一下。

“没睡?”

平哀帝垂了下眼皮。

“唉……”不听话呐,齐奚轻摇了下头,对身边的丫鬟道,“去泡壶枣片茶。”

“是。”

齐奚朝他招手,“哥哥你来我向边坐罢,我今午的事情还没做完。”

平哀帝迅速上前,在她拖过来的软蒲上坐下,探头朝她的绣架看了一肯,见白色的锦布上有几朵细白的花蕊,仔细辨认了一翻,老实道,“我认不出来。”

“这个叫凉刺花,是一种铁树上开的花朵,我阿娘以前所在的凉西经常能见到的一种小花儿。”齐奚接过丫鬟倒来的热水,放到嘴边试了试温度,觉得不是太烫这才放到他手里让他握着暖手。

“啊,伯母喜欢?”

“嗯。”

“她念旧的很。”平哀帝忍不住又看了那小花蕊几眼。

“是啊,”齐奚点头,拿起了针,边绣边与他说道着话,“所以啊,你就别担心她了。”

平哀帝笑了笑,未说话,双手捧着杯子看着她绣着花,过了一会才道,“我以前听我父皇说,国公府里实则都是听她的,尤其有关于你们之事。”

齐奚撇头看了他一眼,想了想,道,“算是罢。”

事情也确是如此。

“嗯,所以我也担心。”之前让她不进宫的,不是国公爷,而是国公夫人。

齐奚笑了起来。

“你笑什么?”见她突然笑了,平哀帝看着她的笑脸不放问道。

“我阿娘啊……”齐奚叹着气笑道。

“嗯?”平哀帝握紧了手中的杯子。

“她,”齐奚停了手中的针,回过头来看他,“怕也是拿我没办法了,是我去的信说你带我一起去接他们的,她想来也知道我是非你不可了。”

非你不可。

平哀帝怔然,回过神后,发现自己鼻子都酸了,他稳了稳,过了一会才哑着嗓着轻声道,“那是都得多谢你。”

是她非他不可,他才能这么近地和她挨在一起,好好地与她在一块儿,听她说情话。

“不客气的,哥哥,我很愿意。”齐奚又重捏起了针,微笑地看着绣面淡淡道。

“嗯。”

平哀帝轻应了一声,伸出一手,抓着了她散放在毯上的裙角一角,勾在手里缠得紧紧。

九月二十日,齐国公一行人离京就不到两日的路程了,这时候小黑孩还是不喜欢说话,连字也是只练了几个字后就不太爱学了。

他天天伏在水里,秋凉的水早晚已是能寒至骨,但对他却没什么用,他不怕冷,他往水里呆的时间长,即便是齐望也会在中午的时候跟他下水走一趟,摸一篓子鱼出来给他阿娘做鱼汤喝。

谢慧齐是不管他的,他从小在山间长大,一个人吃一个人活,她怕管得多了他会不自在。

她给他起了名,叫谢由。

有自由之意,也有不问由来的意思。

她跟他解释了她给他起这名的意思,也不知他有没有听懂,在他沉默着不语过了一会后他就点了头,他这名字便如此定下了。

☆、第277章

谢慧齐对谢由唯一上心就是他的吃,于是船上的下人们日日都端着盘子去找由公子喂他吃的。

国公夫人年老成精,平时不动声色便罢,上了心的事,没几人能在她手上动弹得了,更何况是刚出世间的谢由,每次都把下人们端来的那小小的一碗鸡蛋羹,骨汤面吃完还意犹味尽,一次吃不饱的结果就是到了时辰就会盼着人来找他,就是他到水里玩得忘了时辰,也会去找谢慧齐。

找到人他也不说什么,定定地在母猴子面前站一会,吃的就来了。

吃完他抹抹嘴就走。

谢慧齐其实知道他跟齐望两兄弟在学说话,但小猴子可能还是不怎么喜欢她,从出了山洞到今,即使是对她唔一声都未曾了。

但她也不在意。

谢慧齐把人喂养的不错,没一个月的时间,谢由就凭空抽高了不少,身高快到齐润肩膀了,原本还只是在他肩膀之下的。

谢慧齐每天笑意吟吟窝丈夫身边看着三个小的,婆母们过逝的郁气第一次真正在心中挥散而去。

齐君昀一直在旁冷眼旁观,看到她是真的开怀了起来,举手投足淡定自在,他这才算是接纳了谢由。

不知为何,比起不愿意怎么跟谢慧齐在一起,谢由对国公爷的一举一动都很关注,他甚至学着国公爷拿筷子的手势,在国公爷一次故意拿慢手势,让他跟着学之后,他也会时不时跟在国公爷的身后。

齐君昀也不赶他,只要他跟着,就让他候在一边,哪怕是跟家臣说话都如是。

但不赶,他也不会找谢由说什么。

谢慧齐看他们这般相处也是好笑,时日久了觉得这一大一小还挺合得来的。

等快到京城,齐君昀就没那么放任谢由了,他让管礼事的先生过来,带着齐望两兄弟教谢由穿戴行坐。

谢由第一次本来甚是不满,什么也不说掉头就要走,只是在齐国公严肃的脸,严苛的眼神下停住了脚步。

谢由学东西其实很快,在度过初时的不适跟别扭后,后面学的速度就快了,尤其是在得到齐国公一个肯定的颔首后,他好像学得更快一些。

“小由似是把阿父当父亲了。”齐望回头跟他阿娘说悄悄话的时候如此说道。

两母子从小到大都很亲密,尤其齐望再贴心不过,就是长大后事情多了,他也会定时日找母亲说说话,这次谢慧齐遇险,他是每天都要过来跟她说一会儿的话。

“他中意你阿父。”国公夫人摸着三儿的头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