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467章 李涛(465)(1 / 1)

作品:《炼器师重生

不过火幽和赫连子恒都知道,今天这一次比赛过后,将会有很多的人想要拜入器道宗了。

只要去查过就能知道这些弟子是什么时候加入门派的,这一年不到的时间器道宗就可以让这些从来没有接触过炼器的人成为一个可以炼制灵器的炼器师,这绝对是其他的炼器师没有办法做到的,到时候不仅仅是那些想要炼器的小孩想要加入器道宗,估计那些已经成为炼器师的人都会想要来。

不过这些火幽和赫连子恒两人却并不担心,用火幽的话说就是,她现在并不准备招收弟子了,而以后么,收弟子什么的事情也要不知道过去多少年,到时候只怕大家都忘记今天的事情了。

佘筠诗在台上炼制的是长剑,用的自然是精铁,让众人觉得惊奇的是,佘筠诗在挥舞手中的锻造锤的时候,那手,那腰,那腿,繁复成了一个完美的轮回,挥臂旋腰动腿一串的动作下来看似简单却让众人有一种自然的感觉。在场的都是修者,修者最重要的就是体悟自然,再傻的人也看出来了佘筠诗这一套动作不简单。

火幽在下面看的脸就黑了,当然不是因为佘筠诗做出这个动作。而是佘筠诗这个动作中的某些地方做错了!外人看来这一套动作已经近乎完美,但是火幽却清楚的知道佘筠诗这套动作有错!

错处不大,长久的使用的话却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体。火幽沉着脸看着台上的佘筠诗炼器。而台上的佘筠诗的感觉还是很敏感的,就算他现在在炼器,他还是感觉到一道很熟悉的严厉的视线落在了自己的身上,他知道这是师傅不悦的视线。

他也知道自己的做法很不地道,他知道今天他的动作将会有很多的人模仿,可是他并不想让这些人学到自己的动作,这个动作只有器道宗的人能够用,其他人,他并不想让他们学,他觉得外面这些人没有资格学器道宗的炼器发力方法。

当佘筠诗停下动作后,长剑已经炼制完成了,佘筠诗没有马上输入灵力确定手中灵器的等级,不用试他也知道自己炼制的这个灵器才淡红色一线而已,不过这锋利程度却到了淡黄色一线,整整的一个等级的差距。

而周围的人则震惊的看着佘筠诗手中的长剑,那长剑竟然有着淡黄色一线灵器那么锋利!难道说这佘筠诗竟然能够炼制淡黄色一线的灵器了?他们刚刚一直想着他能够炼制淡红色一线呢!结果人家却可以炼制淡黄色一线了,这,这实在是让刚刚谈论着佘筠诗的人感到很是震惊。

可是当华炎宗的弟子在长剑上输入灵力后,却发现这个长剑不过才淡红色而已!众人看着这一幕一时间面面相觑,这样的差距实在是太过让人震惊。

周围看着的很多都是炼器师,熟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其他的修者眼中,佘筠诗的炼器的手法和他边上的那些炼器师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炼器师的眼中,他们却看出了那细微的区别。

而这细微的区别之处就在于佘筠诗炼器过程中的姿势,没有用锻造锤炼器的人是不会知道这个姿势对炼器的影响的,而外人看来虽然也能看出他们的站立的姿势不一样,但是最多就是人为这是一种习惯而已。

而炼器师一看就能看出这其中的问题,佘筠诗的姿势明显的更加有利于力量的发挥,这样锻造出来的灵器自然更加的锋利。

看出了这点的炼器师转眼看向火幽的时候,眼神变得不一样了。最开始的时候众人觉得器道宗有些哗众取宠,这让七八岁的还不知道炼器是怎么回事的小孩上台炼器这已经是个玩笑了,当然最后的时候众人也看出来这不是玩笑。不过众人最多就是觉得这可能是这个孩子在炼器方面特别的有天赋。

这个事情以前虽然没有过,不过不代表不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可是这佘筠诗的动作就不一样了,这可不是天赋就能说的过去的,这说明这器道宗在炼器方面是真的很有研究的。

不过外人的怎么想的火幽和赫连子恒他们都没有去在意,只是佘筠诗将长剑炼制完成后就下台了。

一路上火幽连看都没有看佘筠诗,一行人安静的回到了院子,这样的安静让周围的人看的很是疑惑。到了院子里面,佘筠诗最终还是先开口了。“师傅。”佘筠诗站在火幽的面前,忐忑的看着自家师傅。

“知道错了?”火幽看着佘筠诗。

除了严卓外,就连李涛也很疑惑的看着火幽,完全不知道火幽为什么看起来并不是很高兴,佘筠诗不是已经炼制出淡红色灵器了么?而且这锋利程度直逼淡黄色灵器了,这应该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怎么火幽反而不高兴了呢?

“是,弟子错了。”佘筠诗早在要那么做以前就知道自家的师傅肯定会说自己做错了,可是他并不觉得自己做的有什么错,所以现在他虽然认错了,可是那语气却并没有一丝一毫自己做错的感觉。

火幽看着佘筠诗的表现,听着他说话的语气,哪里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只是她并不喜欢佘筠诗这样做,这么做的话算是害人的一种行为,这个世界没有因果的说法,但是因果却一直存在着,火幽并不像让自己背上那些不好的因果。

“你这次的事情做错了,其实你不用这么做的,这个方法你们学起来似乎很简单,那是因为有我手把手的教你们,可是别人只看你们用这个动作的话,是很难找到这个动作的精髓的。而且你们要记住一点,你们做的事情都是有因果的。”火幽看着几个弟子,再次强调了因果关系的重要性,势必要让众人记住。就算他们没有经历过,可是她相信如果她一直强调一直强调,这些孩子总是会记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