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75节(1 / 1)

作品:《穿越为兄

当然,这还算是好吃的,最起码各种的滋味儿不错,可是到了各种杂粮的时候宁家人就撑不住了,莜面里头加点儿豆面这种组合简直是难吃到了极点,扎嗓子的不行,这个时候只有宁奶奶和宁爸爸吃的香甜,剩下的大家实在是难以下咽。

好在家里的饭菜是极其方便的,不然的话……

这段儿时间宁一诺和丁唯一俩人搬回来住了,将整个三层都是他们小两口的地盘,倒也不怕不方便的。

丁唯一照常上班,宁一诺丢下了工作,全程地陪着宁奶奶,家里的人不算少,可是能伺候宁奶奶的还真不多,好在宁家有钱,除了自己本家人之外,还请了两个护工,这样下来,人手方面总算不至于捉襟见肘了,可矛盾也不会少就对了。

关于守夜的人手分配,最先闹起来的并不是宁奶奶的两个儿媳妇儿,而是宁大姑,她觉得自己也将六十的人了,年纪大了,精力不济了,所以没办法守夜,哪怕是前半夜都不行,她必须得在晚上十点睡觉,不然白天没精神。

这样的家务事儿基本上没有小辈儿说话的地方,宁一诺眼神发冷,盯的宁大姑满身的不自在,可是她也没说错呀,况且宁一诺还是个小辈儿呢,哪儿有他说话的地儿?

所以宁大姑梗着脖子站在哪儿,一副“我没错”的架势,殊不知众人瞅着她的眼神越来越冷了,这要是外人倒也好说,毕竟媳妇儿算是外人,婆媳之间有矛盾,媳妇儿不想伺候婆婆完全说的过去,可作为闺女,而且还应该是最为能干懂事的大闺女,她说出的这话还真是让人心寒的不行,得亏宁奶奶是听不见她这话。

都说闺女是老娘的小棉袄,显然宁大姑可没想着要牺牲自己的心思。养老防老,这个时候不正是当儿子的显摆自己作用和能耐的时候吗?宁家又不是没钱,干嘛不多请两个看护?非得自己看着才算是孝心呀?

宁大姑不服,不过她也没想过要自己掏钱的。

“行了,该睡觉的睡觉去,该守着的守着去,散了吧。”

众人等了半天,宁爸爸竟然没任何的动静,淡淡地道。

就在大家以为宁爸爸是为了宁奶奶忍气吞声的时候,下午二表哥出现在了宁家,说是要接宁大姑回家。

这个时候大家才算是知道宁爸爸不生气的缘由了,没必要呀。

即便是这种撕破脸的方式,可谁也没有去劝宁爸爸就对了,因为在这事儿上,大家的立场都是一致的,显然宁大姑的举动已经惹恼了大家了。

哭丧着脸的宁大姑在宁妈妈的身边不停地打转儿,想开口求宁妈妈又拉不下脸来,指望宁妈妈能主动开口留人,她也算是有个台阶下了,可惜的是,宁妈妈对着宁大姑早就有一肚子的怨言了,这会儿只差鼓掌欢送她了,哪儿会挽留给她脸?

宁大姑最后闹了个脸红脖子粗,灰溜溜地走人了,倒还是有那么点儿的分寸,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去自己老娘哪儿闹腾……

第154章 女人难为

宁大姑走了, 宁奶奶也没说什么,理由都是现成的,合情合理的, 也许她老人家会觉得有些失望, 可也不是不通情达理的,所以对于大闺女回去照顾孙子的事情没有发表任何的意见。

走了宁大姑之后, 宁家总算是又恢复了平静, 守夜的事情大多数时候都让宁一诺承担了, 他年轻力壮的小伙子, 又是宁家唯一的大孙子, 多出点儿力气是应该的。

这一点宁一诺自己也觉得理所应当,红红和宁中秋也会过来帮忙,不过都是下班之后的事情了,本来忙了一天了,第二天还要上班,大家都劝说两个孩子早点儿回去休息,不过不管是红红还是宁中秋,都沉默不动身儿, 失去了父母之后, 红红和宁中秋其实早就算是这个家的成员了, 年节的时候都会在宁家过, 平时的生活他们自己负责,毕竟也都大了,该独立了。

前些日子宁妈妈还张罗着要给宁中秋说亲, 等孩子成家了,他们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红红自己谈了个对象,男方家里条件不错,也是因为红红在宁家长大的关系,所以想要接着这门儿亲事和宁家攀上关系,因为这个缘由,男方家里对着红红还挺客气,不过这也让红红有些心理压力,一直扛着没有脱口要结婚。

她不是没吃过苦头,没见过世面的小丫头,尽管刚走上社会,可是这些年她经历的不少了,所以不想因为自己的事情给宁家带来麻烦。

之前还有些心思的红红在听说宁奶奶病了之后,压根儿就顾不上男朋友那边儿了,他们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现在的重点已经不是自己的这种小事儿了。

毕竟是护理的,在照顾病人方面比起其他人专业了许多,所以她的很多的意见大家都会尊重,不过还是那句话,不能让孩子太累着了,宁奶奶也会不安心的。

红红自己倒是觉得还好,上班的时候比着更累呢,而且上班的条件不是更糟糕,不照样得带着笑脸儿?

在自己家,吃的好,喝的好,不过是陪着宁奶奶说说话,指挥大家给宁奶奶翻翻身子这些的,有啥好累的?

宁爸爸给两个侄孙每人准备了一套成家的房子,小一百平的样子,不至于太寒酸过不下去,也不至于太夸张让人嫉妒。

不过即便如此,也已经足够让很多人羡慕嫉妒的了,这几年房价上涨的厉害,凭借着小年轻的那点儿死工资想要买房,简直是笑话,很多人都是家里出个首付,两口子还房贷,成为了房奴,基本上都是要背负大半辈子的,况且还不只是这么一个负担和麻烦,以后成家之后还得要个孩子,孩子的教育又是一大笔的支出。

这就是现代年轻人的压力,八零后终于走上了这么一个悲催的舞台,上演着个人的悲欢离合。

所以像红红和宁中秋这样有房一族,而且家里还没负担的在婚姻市场上很受欢迎,可宁妈妈依旧谨慎,甚至比起宁一诺还要更严肃,毕竟大儿子自小老成,她这个当妈的基本上没怎么操心,反倒是在侄孙身上体会了一把选媳妇儿的滋味儿。

正是因为这样,宁妈妈更不愿意将就,各样的情况都要考虑进去,这个孙媳妇儿人选不是那么简单的,不过自从宁奶奶病了之后,这事儿基本上就停下来了,宁中秋不愿意在这个时候给宁家添麻烦,宁妈妈也是忙的顾不上。

家里一大摊子的事儿需要她这个女主人操持,亲戚来亲戚去的,外加上宁爸爸生意场上的合伙人,这些人该怎么接待都得拿捏个度,除了宁妈妈之外,其他人还真不好拿捏,这样一来,还哪儿有时间去弄其他的。

好在宁中秋还小,也不着急结婚,所以停上个一年半年的问题不大。

至于红红那边儿,小姑娘有男友,自己又有主见,宁妈妈更不着急了。闺女不着急嫁,嫁出去了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多享受着身为姑娘家的好儿,以后可就是苦难了。

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可不像她们那时候了,宁妈妈觉得现在的儿媳妇儿简直就是在福窝里,和几十年前宁奶奶说儿媳妇儿的时候是一模一样的口吻,而她自己完全没有意识到。

想想自己的儿媳妇儿,宁妈妈这心里就觉得各种的不平衡,丁唯一是很好,可身为儿媳妇儿,她还有许多的让宁妈妈看不惯的地方,现在的年轻人实在是太娇气,一点儿的苦都没吃过的丁唯一更甚,外加上宁一诺小两口不愿意早早要孩子这事儿更是让宁妈妈这心里郁闷,尽管这并不是丁唯一一个人做出的决定,可在宁妈妈的眼里就是儿媳妇儿不愿意要孙子。

这样的事情上哪儿说理去?况且这不过是宁妈妈自己心里的想法,谁也没办法去说服她就是了。

这样的偏颇很正常,虽然听着不可理喻,可现实到处都充斥着这样的偏见。宁妈妈尽管心中认定了这种事情,可也不会到处和人说,毕竟丁唯一和小门小户的闺女不一样,她有个好娘家,这也是宁妈妈一直担心的事儿,有个强势的儿媳也不是没有坏处的。

可这就是生活呀,总不能什么美事儿都给你占了,然后你一点儿的负担都不用肩负吧?这不可能,宁妈妈也从没有觉得自己合该占便宜的心思。

不过还是会觉得遗憾,如果能两全其美的话那就更好了。

宁妈妈的这些小心思也是拿不上台面的,只能放在心底偶尔地想想,再不然和丈夫嘀咕两句罢了,甚至是在儿子跟前她都不会拿出来说的,更甭提是和儿媳妇争执了,没那个必要,都不小了,日子是人家自己过,有自己的思量也是应该的。

宁妈妈一向都觉得自己是个开明的家长,几个孩子也没让自己怎么操心过,所以仍旧伪装着自己能与时俱进的开明家长的名头,这样有好也有坏,好处不怎么明显,坏处就是明显地将自己给憋的够呛就对了。

现在宁奶奶病了,全家人都很压抑,大家都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种氛围,自从宁大姑走了之后,大家的情绪似乎有了个宣泄口,开始不停地数落宁大姑到底有多么地不懂事儿,不靠谱了。

当然,这个数落也是有个分寸的,宁小姑和宁小叔俩人算是主力,其他的宁妈妈,小姑夫和宁小婶基本上就是听客,尤其是宁小婶,自从和宁小叔彻底地翻脸之后,对于宁家的事情她基本上不发表意见,夫妻俩分居这么多年了,除了在外人面前还维护点儿脸面之外,哪怕是在自家的几个闺女跟前,宁小婶儿都不怎么遮掩了,孩子们也不是傻子,父母之间出了问题,她们其实比谁都敏感,能察觉的出来。

前几年宁小婶觉得孩子还小,所以会选择遮掩遮掩,可是现在呢?最小的闺女都上初中了,没必要了,如果不能理解,她也不强求,自己尽心尽力了,况且这也不是自己的问题,所以宁小婶问心无愧。

宁小叔自知理亏,所以对着媳妇儿孩子有愧疚心理,想着要补偿她们,所以这几年一家子过的还挺不错,因为没有矛盾,基本上宁小叔都会退让,在外人眼中是完美的丈夫,父亲的人选,一家子的小日子过的和和睦睦的,是不少人眼中的优秀典范。

这可真是够讽刺的,不过也让宁小婶的心态更加地平和了,人这一辈子也就那么回事儿,凑合过吧,左右不是什么生死大事儿,所以无所谓了。

心态好了,一切都能看得开,放得下了,宁奶奶病了,她作为儿媳妇儿也会出现在宁家,尽职尽责地肩负起自己的这一份儿责任,跟自己无关的事情,选择冷眼旁观,听着看着就成,不会主动担负责任,也没有逃避自己该负责的,说起来,宁小婶的举动很符合小儿媳的身份,没有出格,没有出错,她觉得这就够了。

当然,宁小叔和宁小婶的事情宁家长辈们基本上都知道,不过也不能揭破,家务事儿总麻烦,还是让他们自己解决吧。

现在这样就挺好,况且孩子大了……

至于夫妻之间么,谁也说不好,况且这不是重心,有了孩子之后,一切都是围着孩子转,其他的都不是重点,父母就该奉献,不知道是不是千古传下来的,反正在国内就该是这样,不然的话,你就得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自私自利,不负责任,总之牺牲了自我,成全了孩子和家庭,这就该是女人干的。

所以宁小婶的选择并不稀奇,是无数的华夏女性的选择,也是她们唯一能做出的选择。

离婚这样的事情,放在男人身上,骂上两句,嫌弃上几年并不妨碍他们再娶个黄花大闺女过日子,可女人就不行了,精神上的重担能让你的生活面目全非。

所以作为女人,宁妈妈是挺同情这个妯娌的,可其实她自己也明白,她的生活照样的悲剧,男人呀,都该死!

所以现在的宁妈妈对于夫妻感情早就没了期待,一心一意地想着媳妇儿早点儿生个孙子出来,她将全部的感情都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了。

这也是宁一诺没想到的,毕竟不了解,没经历过那样的岁月,想不到也是应该的……

第155章 病逝

宁奶奶的情况还是那样, 没有变坏,也没有好转的迹象,这样一天天下去的也不是个事儿, 大家都有一大摊子的事儿呢, 谁也不能天天地就这么耗着。

显然宁爸爸也想到了这个,所以在一周之后, 宁奶奶和大家习惯了之后, 就让人都回去了, 只留下了宁小姑一个人, 左右她也没工作, 也没孩子要伺候,也没孙子要照顾的,所以闲时间多,伺候宁奶奶也让人踏实。

闺女和儿媳妇儿可不一样,尽管宁妈妈已经做的够好了,不过还是觉得不贴心,这就没辙了。

好在宁小姑有闲有钱,所以完全可以陪着宁奶奶走完最后一程, 还有一个闲人就是宁一诺, 宁爸爸也没有让儿子去找点儿事儿的意思, 老娘疼了孙子后半辈子, 现在宁一诺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这倒是正和了宁一诺的心思,左右他就是个没事儿干的闲人,而且他是知道宁奶奶情况的人, 不想留下遗憾。

“所以,您老人家一定要长寿呀……”

宁一诺看着王老爷子清瘦的背影,几不可闻地道。

老爷子是过来看望宁奶奶的,这些日子基本上每天都会过来一趟,他的年纪大了,越发地不爱动了,这些日子的勤快显然也是知道了宁奶奶的情况,所以才会出来的。

宁一诺看着他这样心里也挺不好受的就对了,老爷子的年纪大了,身体大不如前,那种无力感让宁一诺心酸。

丁唯一忙着上班,下班之后也会陪着宁一诺守着宁奶奶,宁小叔经常出现,宁小婶一般早上会来,至于其他时间,店里的生意太忙,实在是没时间。

况且她也知道,宁奶奶更愿意看到儿子而不是自己,所以很有自知之明地宁小婶索性地就将店里的事情揽了下来,让丈夫多多地去陪着婆婆。

家里的人尽管少了,不过并没有影响宁奶奶的生活,甚至家里的气氛比起之前更好了。

宁爸爸也接受了事实,开始忙着准备后事,果真是千头万绪,宁爸爸不假手于人地自己做着准备,老人家肯定是不会火葬的,落叶归根,宁小姑父在他家老爷子离世之后反倒是迷恋上了道法算学,开始学着怎么当一个阴阳先生了,所以这方面他熟悉,宁爸爸就委托他去请阴阳,给宁奶奶选一块儿好的墓地。

当然,还要和村里人招呼一声儿,到时候麻烦乡邻的地方多着呢,所以稍显圆滑的宁小姑父显然是个十分合适的人选。

大闺女不在身边,小儿媳妇儿也不经常在,宁奶奶就常常地拉着宁妈妈和宁小姑俩人说闲话,其实也不全算是闲话,大多数是关于自己后事的安排。

宁妈妈和宁小姑两人强忍着悲伤,面上甚至还带着些许的笑容,不能给老人心里加重负担。

“我的衣裳留给你和你姐,不管是拆了当抹布还是你们自己留着穿也成,金银首饰这些的你和老二媳妇儿平分了。你们喜欢就戴,不喜欢就去金店融了打成你们喜欢的样子,也不枉我的一片心意了。”

这事儿宁妈妈无所谓,反正她也不缺宁奶奶这点儿东西,就算是丁点儿不给自己,她也完全没问题,给了自己就拿着呗。

“成,到时候老二媳妇儿挑完了剩下都是我的。”

宁妈妈很是痛快地就应下了,至于宁奶奶到底给了两个闺女多少,这就不在自己操心的范围了,还是那句话,她不缺这些东西,不管是宁爸爸买的还是儿子买的,甚至是自己买的,真心不少就对了,真金白银的,钻石铂金的同样也有,还真有些瞧不上宁奶奶那些老旧样子的玩意儿呢。

不过既然是老人家的一片心意,也不推迟,直接地收下得了。

宁小姑同样也没意见,毕竟老娘的好玩意儿没少给自己,当然,宁大姑自然也没少就对了。

不过这话还得在大家都在的时候再交代一声儿,省的再闹出矛盾来,尽管没有大奸大恶的,可到底也都有不少的小心思,人老成精的宁奶奶怎么可能会在自己人生最后阶段给子孙留下这种隐患,她现在这般说,也不过是为了安儿女的心罢了。

自己的儿女倒也罢了,可儿媳总归是外人,能一条心吗?有了小家了,大家也都有各自的小心思了,宁奶奶已经习惯了,只要不会太过分,她就能当成是不知道,不聋不哑,不做家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了。

况且她还有另一个小心思,就是想要缓解一下几个儿女之间的矛盾,以后能相守相助,当然最为主要的是希望老大能放下心结,照看照看几个小的,不能让他们的生活泰罗落魄了。

宁奶奶的这个想法也不算是异想天开,而是自己的真是心思,她也知道这几个小的不成器,惹恼了老大,一旦自己不在了,再想让老大帮衬,只怕也悬乎,所以她总得想想法子。

不能说她老人家过分,而是一片为母之心,身为母亲,她当然希望每个儿女都过的和和美美的,也是一直都有这个心思。

宁爸爸是个孝子,一般情况下但凡别过分,他都不会违背了宁奶奶的意思就对了。

宁爸爸也不理会生意了,忙着照顾宁奶奶,盼着老天开眼,能让宁奶奶能多活上一阵子,可惜的是,这不过是痴念罢了。

卧床一个多月之后,宁奶奶这天的精神很好,竟然吃了半碗饭,还喝了半杯的果汁儿,大家脸上都欢喜,可心里忍不住地酸涩起来了。

“老大,去喊你你兄弟妹子过来,我有话要交代。”

扶着宁奶奶躺下之后,她对着宁爸爸道。

“成,您先休息,我打电话去。”

宁爸爸强笑着说道。

“去吧,去吧,如果忙的话就算了,不忙的话让他们一家子都过来吧……”

宁奶奶又叮嘱了一句。

“妈,今天是周末,应该都不忙的,您放心吧,我这就让他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