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94节(1 / 1)

作品:《穿越为兄

尽管瞧着东西不少,可到底花了几个钱,宁妈妈是心知肚明的,用这么点儿的小钱赢得婆婆和丈夫的欢心,宁妈妈觉得这生意可不亏。

宁妈妈有些时候也是有些心灰意冷的,想想自家爹妈和兄弟的那个德行,再看看现在舅爷爷这样一幅感激的样子,宁妈妈这心里就更不是滋味儿了。

这些年,她给了娘家多少宁妈妈一笔笔地心里都有数,不过是不愿意声张罢了,可惜的是,没有赢来半句的感激不说,连着老子娘,兄弟对着自己都有意见了。

至于兄弟媳妇儿,宁妈妈从来就没有指望过,毕竟人家是外人。

可是自己的亲人所为才更让人寒心呢。

自从过年不欢而散之后,宁妈妈这小半年的光景都没有再回牛家,不大待见宁妈妈的宁姥爷反而是电话打的更勤了,不停地问她什么时候有空回家看看。

宁妈妈也是铁石心肠,知道老两口身子没大毛病,吃喝不愁之后,她反而不愿意回去了,叫自己回去干啥?

左右又是他的宝贝儿子怎么着怎么着了呗,这些事情宁妈妈也是懒得管,小弟也三十的人了,难道自己能为他操心一辈子?

宁妈妈针灸这么撒手不管了,牛家上下对着宁妈妈反而是态度好了很多,客气了很多,宁妈妈这恼也不是,不恼也不是,总归心情复杂的很。

不过这也不能是没有期限的,总要在自己离家之前去上一趟,看看老两口。

这老两位在宁妈妈看来就是可气又可恨。

当然,一辈子战战兢兢的宁姥姥就是那个可气的,宁姥爷就是个可恨又可怜的。

宁妈妈在提起了要回娘家看一趟的时候,宁爸爸虽然人忙没办法过去,可手头上还是挺大方的,给了宁妈妈两千,

“给你爸妈买点儿吃的用的,别买太贵的,也别直接给钱,反正也落不到他们口袋里,是不是?”

宁爸爸从来没有喊过“爹妈”就对了,一直都是“你爸、你妈”,他这心里一直就没瞧上过牛家人就对了。

“成,听你的,搞的我好像是坏人一样,我也算是看透这一家人了。”

宁妈妈虽然口头上抱怨着,不过眉开眼笑的就知道她心情不错,也不计较宁爸爸的态度。

“你就口是心非吧,总之那是你爹妈,你自己看着办,不想管就直接撒手,少在我这儿抱怨,又是各种的放心不下。”

夫妻十多年,宁爸爸对着宁妈妈还不了解了?知道她的性子,宁爸爸也是懒得说她就是了。

这一次宁妈妈上门果然赢得了牛家上下的欢迎,宁姥姥宁姥爷就不用说了,老两口简直是望眼欲穿,好容易地盼到了老大回来。

难得的是,宁小舅和小舅妈夫妻俩带着孩子也一起迎了出来。

宁妈妈虽然脸上笑着,可心情却是复杂的很,人呀……

这次的见面全程都是欢欢喜喜的,小舅妈也是头一次地降尊纡贵地下了一次厨房,为大姑姐煮了顿羊肉饺子。

要说小舅妈的态度转变其实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主要是之前宁妈妈来的勤快,送来的东西可都是好东西,就算是水果补品的也都是大价钱的,老两口舍不得吃,都留给了儿孙们。

这些东西自家留下一些之后,大部分的东西她都送回了娘家,可是这半年呢?自己每次都要在外面花钱买这些东西,在自己花钱的时候她才知道这些东西到底有多少的花费,这可不止是心疼呀,简直是肉疼。

这样一来,她就一直盼着大姑姐再次上门的,这么小半年而已,钱跟流水一样地就花出去了,家里的开销增加了两倍不止。

尽管这个家里是自己说了算,没人嫌弃她花的多,可她自身也不是什么大方的人,慢慢地就觉得有些受不住,娘家那头还嫌弃她拿回来的东西越来越不好了,将小舅妈简直给气了个半死。

这个时候她才有些后悔过年的时候自己做的那些蠢事儿了,好在娘家哥哥不知道,不然的话有她的好果子吃呢。

不过热情归热情,送走了宁妈妈之后,看着宁妈妈买的这些东西,小舅妈简直给气了个半死,这个大姑姐,也实在是太过分了,买的这都是些啥破烂玩意儿,自己的那一碗羊肉饺子还不如喂了狗呢。

她这么粗声大嗓地咒骂宁妈妈,然而牛家上下老小地谁也不敢吭气儿。

牛家人谁也不是傻子,这个时候才算是明白了她到底为啥这么客气的缘由。

不过饶是如此,嫌弃宁妈妈的东西这不好,那不好的,可她也没给老两口留下多少就对了,最后实在是装不下了,这才将半袋儿的苹果给留了下来,反正苹果这东西又不是个啥稀罕玩意儿,哪儿又买不着苹果了?

就算是这半袋儿的苹果老两口也舍不得吃,想留着给孙子回来吃,可惜的是,没听说大姑姐回去的消息,小舅妈是绝对不会回去的,所以苹果放的坏掉了,老两口才将坏的削掉,最终吃了半袋儿的烂苹果了事儿。

这些事情当然是不敢和人说的,尤其是大闺女。生怕她跟上次一样生气了再不登门了。

性子一向绵软的大姨就成了老两口的垃圾桶,有啥事情都会找她。

大姨的婆婆去年因为癌症去世了,她公公生怕老大两口子不孝,再委屈了几个小的,逼着大姨两口子带着几个孩子净身出户。

大姨夫也是没辙,谁让他到现在还没个儿子呢,三个闺女还一个小儿麻痹,两口子也是操碎了心,现在给净身出户,大姨夫索性地就去跑长途运输去了,家里留下了大姨一个人,又要忙照顾孩子,又要种地忙家务,原本清瘦的她直接瘦成了干柴禾一样,笑的时候颧骨高高凸起,看着有些渗人。

宁妈妈心疼妹子,给她找了份轻松点儿的工作,可以带着她的那个大眼大头的闺女上班,至于两个大的,关在家里不让出去就对了。

至于送去幼儿园这种话,没法提,毕竟没余钱,有那个余钱,她们娘们可以多付两个月的房钱了。

至于家里吃的么,基本上都是土豆,杂粮,玉米面这些的,菜就是大姨从菜市场捡来的人家菜贩子不要扔掉的那些烂菜叶啥的。

每天下午四五点的时候菜市场的菜贩子就开始整袋整袋地扔那些开始烂掉的菜,比方说韭菜,白菜啥的。

这半年来,她家天天就是韭菜盒子,闻着就是一股韭菜味儿,白菜炖土豆这种的,几个月不见肉那也是常有的。

宁妈妈心疼她妹子,经常地过去送点儿肉,弄点儿菜和水果的,宁爸爸就建议她,与其给那些不知道的感激的,还不如给了宁大姨,她现在是真的困难,该帮衬一把的。

这半年她家的生活基本上就是宁妈妈撑着,两个表妹对着宁妈妈很是亲密。

宁妈妈这走之前,又去了一趟二妹家,给两个孩子买了不少吃的玩儿的,又给家里留了五百块钱,说是借给她的,宁大姨这才收下了。

家里虽然穷,可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她也不愿意人可怜她,矮人一头的感觉并不好,况且大姐帮了她很多了,人要知足。

宁妈妈在妹子和两个小外甥跟前一直都是欢欢喜喜的,半点儿也不愿意露出哀色来,不过离开了她家,回家之后在宁爸爸跟前长叹短嘘地,连连感叹妹子命苦。

三表妹的病情也是没辙,基本上能去的医院都去过了,能求到的专家都求到了,然而钱没少花,药没少吃,可基本上没啥效果。

最后还是王老爷子出手,一直帮她针灸,外加上药浴这些的手段,勉强地维持着性命。

不过王老爷子也说的清楚,只能维持,能维持多久他也不敢保证。

老爷子的年纪大了,也撑不住这么长时间的针灸,下针的不是他,而是老爷子的徒弟,不算是正式的,而是县医院的中医大夫,自己主动上门跟着老爷子学习的。

四十多岁的年纪,水平也不差,不过是眼界不够开阔,见识少,基本功很扎实,老爷子也愿意指点。

说白了,这个表妹就有些实验体的性质,各种用药,医疗费用都是全免的,也算是大大地给她家减轻了负担。

“命啊,这种事情谁也不愿意遇上,不行的话你明天过去问问,将她家老二接过来咱们养着,反正咱家的这几个都大了,每天上学了,妈一个人在家也孤单,有个孩子闹腾着总好些的。”

老二今年两岁,正是好玩儿的时候,小姑娘长的可爱不说,为人极其懂事,大家原本就带着几分怜惜,瞧着她就更讨喜了。

“这也好,三个孩子的话负担太重了,不仅要上班,每天回家了也没法消停,得洗洗涮涮的,我瞅着可怜,可也不知道该怎么着。”

宁妈妈原本就有这个意思,不过话她不好说,现在有着宁爸爸提出来,婆婆肯定是不会反对的,这样就好了。

一个小姑娘么,前头有个红红的先例了,宁爸爸也不是铁石心肠的,他并不反对就是了。

况且老舅走了之后,宁奶奶就是真的孤单一个人了,宁爸爸也担心她心思重,再病了就不大好了。

家里有个孩子就有了人气儿,那样的话,老太太也能转移下注意力。

宁大姨尽管也知道大姐的一片好心,可她还是有些不愿意,最后宁妈妈强抱着小姑娘走了,宁大姨抱着大的和怀中的小的哭了一鼻子,这才觉得心里头畅快了不少。

家里多了个孩子,宁奶奶也是欢喜的,更何况她家是那样的情况,宁奶奶又不是铁石心肠,听了之后,怜惜地抱住了小姑娘。

这个叫念念的小表妹就在宁家生活了,孩子小,宁奶奶也不放心,索性地在她的房间添了一张小床。

尽管她还小,可懂事极了,夜里起夜也不用人操心,自己借着小夜灯的光就走了,这样的孩子简直不要太省心。

宁奶奶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嘴甜的小姑娘,之前红红也没这么得她的欢心,小姑娘懂事儿是一方面,另一方主要是宁奶奶年纪大了,比起以前来心肠更软了。

宁妈妈看着小姑娘适应良好,很是欣慰地走了。

送走了自家兄弟之后,因为有这么个小人儿闹腾着,宁奶奶并不觉得如何地孤单就对了。

看着她老人家的精神头不错,宁爸爸对着小姑娘也多了几分真心,时常地从外面带点儿吃的玩儿的给小姑娘,惹的小姑娘对着宁爸爸极为依恋。

家里多了个小孩儿,宁一诺也没觉得稀奇,这也是原本就发生过的事情,不足为奇。养活一个孩子又不大费事儿。

况且宁家养活了不止一个小念念,曾经的宁家简直就跟寄居所一样,宁小小在宁家上完初中才离开,小舅家的儿子在宁家上完小学才回到他家,小念念也是一样,高中两年之后才回到她家。

所以对于这样的情况,宁一诺是各种的没反应就对了,也着实没有他说话的余地。

宁一冰打电话找哥哥姐姐抱怨,家里多了个小念念,怎么怎么淘气之类的不用宁一诺说话,宁秀就能安抚好她了,之前她有多少的黑历史,现在宁秀都能给她端上来,让宁一冰自己只能表示缄默,有这样的一个姐姐,她还能说点儿啥。

宁一冰解决了之后,其他人就不是问题了。

不过小念念也的确是可爱的,至少家里多了个可以逗弄对象,欢声笑语多了许多。

小姑娘瞪着大眼睛,一副无辜的样子简直可爱至极,谁还会不喜欢她?

当然,这矛盾也又不少,几个小的为了争玩具,闹腾的时候不少,不过整体上,小念念的到来是让人满意的。

宁奶奶嫌弃宁大姨不会养孩子,小念念各方面太过粗糙,所以忍不住地出手开始调、教小姑娘,小姑娘确实很有灵性,着实地招人喜欢,等宁妈妈从外地回来之后发现唇红齿白,干净整齐,甚至吃饭时也是干干净净的小姑娘,简直高兴坏了。

至于宁大姨,稍微有空闲便会出现在宁家,生怕小姑娘给人家添麻烦,让她庆幸的是,小念念赢得了宁家上下的欢心。

看看老大,再看看老二,宁大姨狠狠心,将老大送去了她姑姑家。

之前小姑子也提出要帮忙的,不过宁大姨不愿意给人家添麻烦,所以没同意,不过现在么,看看小念念,她想着将老大送去妹妹家应该也不错吧?

毕竟小姑子两口子都是教师,说不定还能让老大多学点儿东西呢……

第107章 天赋

然而让宁大姨郁闷的是, 大闺女平儿的生活压根儿就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完全地沦为了小姑子家外甥女的小保姆。

尽管小姑子两口子说的挺好听的,可宁大姨也没想着要占她家的便宜, 毕竟是工薪阶层, 上有老下有小的,谁家的日子也不好过, 所以她每月给小姑子家三十块钱当小姑娘的生活费, 每次去她家的时候也没空过手。

她在出现的时候小姑娘也是干干净净, 整整齐齐的, 不过她走了之后那就不一定了。

这样的事情持续了很久, 直到后来给大姨夫自己无意中瞧见了,才知道自家闺女在人家家里过的什么狗屁日子,他气的不行,将闺女给接了回来,然而平儿已经养成了那种瑟缩的性子,稍微有丁点儿的动静都能吓着她。

孩子已经成这样了,就算是再后悔也已经晚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过了四月份, 想想就剩下三个月要高考 , 任是再怎么心大的人都忍不住地有些有些发愁, 心里头发颤。

气氛是越来越紧张了, 宁妈妈这一次说什么也不愿意让宁一诺和宁秀俩人待着了。

正好对面的房子要卖,宁妈妈财大气粗,索性地就将对面的房子也给买了下来, 时间关系也不装修,直接地换了新家具就得,宁妈妈开始了自己的陪考生活。

这一次,宁家上下都是挺赞同的,完全没想着要咨询宁一诺的意见就是了。

当然,宁妈妈能来,他其实也是高兴的,至少这生活水平大幅度的在提高。

虽然他也有在家里做饭,不过有些方面还是比不上宁妈妈的,所以有宁妈妈做后勤保障,兄妹俩都圆润了些。

宁妈妈做起了全职主妇,这一天两天地倒也还好,可是时间久了就不大行了毕竟人闲着会闲出毛病来的。

这样一来,宁妈妈这心里甭提多庆幸了,得亏自己当初没有傻乎乎地留在家里,不然的话,自己指不定就得疯了。

宁妈妈的这些心思别人却是不知道的,总归是她的心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