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90节(1 / 1)

作品:《古代升官日常

张彦瑾可惜太子的才华,对太子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思维模式佩服不已。

”张卿的混凝土修路之法甚是高明,我之前和父皇讨论过这路通之后,我们大周的疆域定会再扩展百倍。”

说起治国之策和安民执政的太子此刻就像是一颗被擦亮了的珍珠,神采飞扬。倒是连着脸上的病容爷褪了不少。

张彦瑾心中此刻是惊讶的,他原以为皇上是一个明君,有容人之度。没想到太子殿下不遑多让,难怪自己之前还觉得这其中有什么不通之处,皇上怎么会那么简单就答应了自己的要求。看来太子在背后也做了不少的事情。

咳咳。

太子即便是咳嗽,也还是不停地发表自己对张彦瑾想法和行为的看法。句句到点,听得张彦瑾佩服不已。

太子对于大同煤矿开发的利益分析比张彦瑾想到的还要深入,就连后面可能带来的资源危机都能想到,实在是不能不让张彦瑾佩服。

”大同煤矿的延续对于大周的繁荣自然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军事和民事这两块都离不开煤矿,可是坐吃山空却不是个好法子,金矿和银矿都有开发枯竭的一天,这煤矿相比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吧?”太子把近日来困在心中的想法说出来,期待张彦瑾能给他一个答复。

”太子殿下说的对,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无偿取用的,大同的煤矿资源自然爷是有限的,不过以我们现在的开采速度,近百年内是无法开采完的,不过尽于此,我们也不能放任不理”

张彦瑾顿了一顿说道:”煤矿可以带来可见的利益,但是长期开采对于山林的破坏定然是不可避免的,过度开采有可能会造成水土的流失,到时候暴雨袭来,大同的百姓生活定然没有现在这般好,虽然这些问题暂时不会发生。”

太子殿下听着张彦瑾的话,眉头也皱在一起,他之前在相关的典籍上看到类似的内容还有些不懂,今日听张彦瑾一番话,脑海中的那层薄雾霎那间就清明了。

”水土流失?可是导致泥涝和洪灾?”

”是,长期开发不治理的后果定然是有极大可能出现人造灾难。”张彦瑾知道这年头还没有环境治理的观念,就算是现代,也不是人人都能意识到破坏环境可能带来的毁灭性后果。

即便他在大同有意识地和当地人灌输这些观念,却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

”那要怎么治理呢?”

太子虚心地问道。

大周虽还没有出现过先例,但是居安思危,防范于未发往往比临时补救更能从根本上减少伤害。

”复原和疏通。”

”你是说恢复原貌和开辟河道?这倒是个不错的注意,虽然可能需要的时间长些,但可以从根本上治理这些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太子殿下高见”张彦瑾真心称赞到。不局限于现状,全局思维和高瞻远瞩让张彦瑾大开眼界。要知道这些事情现代人也是经过不断地跌倒和打击才慢慢地形成。

”咳咳咳咳。”

张彦瑾看着太子殿下嘴边咳出了一些血,不禁有些讶然,竟然已经病的这般严重了吗?

”无需担心,不过是激动了些,我都已经习惯了。”

太子从怀里拿出一个小瓷瓶倒出几粒药丸服下,不一会脸上就出现了正常的潮红。

张彦瑾看着如同正常人一样的太子,心里却没有放下心来。

”这药?”

”无碍,这是御医配的药,能缓和我的病情,不过有些后遗症罢了,我这身体,本来就是强弩之末,多一份少一两的也没有多大的变化,结局总归是尘归尘,土归土。”

张彦瑾听着太子这般豁然的话,心里却是有了其他打算。

”我现在的日子是倒数着过,往后也不知张卿的造化几何,这朝廷局势变化已经不是我这个名义上的太子能看插手的了,人人都看向我这东宫,却不知好好向张卿请教请教这利民之道。”

张彦瑾听着太子就这么把自己的境地摆出来,有些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要是有真心为民之人得这东宫之位也就罢了,现在的财狼虎豹,看中得莫不是这位置得权势,都向借机往上爬,张卿往后可要擦亮了眼睛。”

太子并未等张彦瑾回话,朝廷争储之事已经是摆在明面上的斗争了,几位年轻的皇子都蠢蠢欲动,若不是父皇念昔,自己恐怕早就被赶下了太子的位置。

这些话太子自己可以说,却不是张彦瑾能评论的,好在太子也不是有意为难张彦瑾,不过是珍惜张彦瑾的才能,想多提点几句。

”张卿往后可以注意三面的风向了,卫王得宠,外家势力最为强悍,晋王表面玩世不恭,实则擅长笼络人心,在京城的权贵圈里的关系网庞大且复杂,赵王虽然行事鲁莽了些,却也有能人相助,眼下三方势力平衡,倒是给了我这个太子一个安静的环境。”

太子咳嗽了几下又接着道:”张卿瞧着,是不是我这太子最是讨人嫌,站着位置又不能争,活脱脱地让看着的人着急。”

张彦瑾听着太子看似自言自语的话,忍不住答道:”太子殿下多虑了,还是得先养好了身体,到时候臣才有机会献丑不是。”

”哈哈哈,好,好一个献丑,张卿看来也不是糊涂人,不过若是风波过大,张卿不妨回中州那边看看,说不定有什么意外的收获呢?”

张彦瑾一怔,随后躬身说道: ”谢太子殿下指点,张彦瑾受教了”

不过几个时辰,太子殿下对张彦瑾的称呼就从张大人变成了张卿,若不是身份摆在那里,张彦瑾似乎觉得太子殿下还能做出让他瞠目结舌的事情来。

太子留了张彦瑾在东宫吃饭,两人一直聊到下午落日,期间要不是太子殿下身体坚持不住,张彦瑾预计不到深夜时回不了家的。

回到家中的张彦瑾被伯父逮了个正着。

”你最近都干什么去了,还有两日可就是你的大礼,你该是好好在家多照看一番。”宁国公如是说道。

张彦瑾听着伯父温和的训斥,点头称是,后天就是自己的大婚之日了。

”后续我会在家多加照看,这几日幸苦伯父了。”为人子有为人子的态度,况且宁国公对张彦瑾也是宽厚有加,即便张彦瑾本质上是个外来人,但是对于宁国公这个伯父,张彦瑾是敬重与敬爱并重。

”你该是去看看老夫人了,她这几日天天念叨你。”宁国公看着张彦瑾的变化,心里也是感慨了一番,从一个纨绔子弟到如今人人称赞的少年英杰,他不禁想到难道母亲的包容真是对这孩子影响颇多。

”是,伯父!”

张彦瑾随后便去了老夫人的院子里请安,陪着老夫人吃了晚饭又讲了几个现代的笑话,哄着老夫人开开心心地多吃了一碗饭才回到自己的院子里。

第121章

两日的时间一闪而过, 张彦瑾早上早早地起来被人拉着妆面换衣服。他没想到这古代的男人结婚竟然也要收拾这么久。

看来这人唉折腾在那个时代都是避免不了的, 尤其是当他又正当借口的时候。

要等到吉时出门迎接新娘, 这朝代讲究早接亲,所以张彦瑾就只能在门口看着家里的下人来来往往。前两日张彦瑾倒是事情不少, 真到了大婚这一天倒是没有张彦瑾能插手管的事了。

时间还太早, 宾客也没上门,听瑞福说要等到自己去接亲,宁国公府才会开始迎客。

看着到处悬挂的红灯笼和红绸布, 似乎是要把所有的喜庆都集中在每一个人的眼前。

“二郎,时间到了!”瑞福叫醒发呆的张彦瑾。

宁国公府一路人马浩浩荡荡地往赵国公府出发。路上奏乐不停, 李郢在前面给围观的路人不断地撒着钱币,倒是吸引了不少的呼喊声。

张彦瑾看着越来越多的人跟在迎亲的队伍后面, 有种浩浩荡荡的气势, 场面看起来越发大气。

等到赵国公府门前,更是有人自发地唱起了民间流传的迎亲歌曲,与那奏乐的队伍相呼应。和声浑然成一体。

等李郢在前面召集公子哥们打通了赵国公设置的三关五卡,张彦瑾接到新娘子的时候已经是临近中午了。

接到亲后并不是立马就去宁国公府,而是要先去张家祠堂祭祖入族谱。

张家的族长是宁国公的堂兄弟, 对宁国公这一脉多有照顾, 并未有任何刁难, 张彦瑾和李容娘这祭祖一关算是过的非常顺利。至此,婚礼的流程才算是走了一半。

但祭祖的步骤和礼仪繁多,张彦瑾腹中已是空空如也。张彦瑾没有想到结个婚居然这么麻烦,不想现代社会, 九块钱就能轻轻松松地把两个人的一生绑在一起。

等到宁国公府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张彦瑾看着来往宾客不紧张是不可能的。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都来参加自己的婚礼,张彦瑾可没有想过自己的婚礼会是这个场面。

宁国公府内不仅摆满了桌子,府外也支了一些凉棚给前来道喜的百姓发喜糖。

道贺和恭喜的声音就像是一首不间断的高山流水,停在了张彦瑾和李容娘的心里。

一边拱手问候来参加婚宴的长辈和好友,一路往堂前走去。

宾客也跟在新人的后面,准备观礼。

……

“太子到!”细长的声音传到在场人的耳中。

“太子怎么来了?”

“是太子吗?”

众人似乎是有些不相信听到的传声,纷纷问向周围的人。

“参见太子殿下。”宁国公带着众人在门口行礼。

宁国公没有料到太子会来观礼,自然是没有准备太子的桌椅,可现有的桌椅连位置都是按照大婚礼仪来摆设的。

除了等下行礼的尊长之位,却是没有其他的地方能配得上太子的身份了,难道让太子受礼。

这怎么样看都是于礼不合。

“诸位不必多礼,我今天是来观礼的,也是和大家一起来凑凑热闹,沾沾喜事的。”太子面带爽朗的笑容,对着宁国公等人说道。

张彦瑾看到太子来参加自己的大婚,心里也是惊讶的,不过转头一想也就明白了,太子来观礼除了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其中估计还有皇上的授意。

太子向张彦瑾点头,嘴角不由一弯,张卿脸上那恍然大悟的神色不用明说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这回还真是张彦瑾多想了,太子来观礼全是兴起之举,不然也不会姗姗来迟。

“宁国公不必管我,按照正常流程来便是,我和大家站在一起。”太子说完话便如他所言站到旁边的位置上。

“是。”张仲谦虽摸不准这太子的意思,不过眼下吉时已到,也不能再耽搁下去了。

“行礼!”

司仪高声诵读。

“一拜天地。”张彦瑾牵着绣球的另一边率先跪了下去,看着李容娘在丫鬟的帮助下也跪到了垫子上,才一同拜了这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礼成”

张彦瑾听到这里才松了一口气,终于完事了。

等到他把新娘子送回洞房时,折回身来找太子时已经看不到人了。

“伯父,太子走了吗?”张彦瑾问道。

“嗯,这时太子给你的。”张仲谦把一个小盒子交道张彦瑾手上,神色有好奇也有担心。

宁国府本来对这朝堂之事是避之不及,如今太子出现在宁国公府,还挑了这么一个特殊的日子,看来宁国府过些日子要不平静了。

况且看自己子侄的样子似乎和太子颇为熟悉,弄不好情况的话还容易被有心人做文章。

”好,那我先去招呼客人。”;

张彦瑾收下太子的礼盒,并未多言,和张仲谦打好招呼就往宾客席走去,他不是没看到张仲谦纠结的神色。

这一日,张彦瑾的狐朋狗友纷纷在灌酒,张彦瑾也都来者不拒,大伙一见张彦瑾这么豪爽,一闹就闹真格的,等到放人的时候,张彦瑾已经醉得七荤八素。

他被推着进了洞房。

洞房里的李容娘心中一跳,听到门被关起,心中也不由紧张起来。

听到脚步声,李容娘不由地搅动自己的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