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农门长孙逃荒记 第22节(1 / 1)

作品:《农门长孙逃荒记

看着方管事对他微微点头,周长宁心里也就有了成算,面上的冰冷渐渐消融,微微一笑道:“老爷客气了,此事原也就是个误会,令郎脾性耿直,我是知晓的,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张徽这才微微放下了心,不轻不重地踢了儿子一脚,直接踢在了他的小腿上,将人踢得一个踉跄:“你这孽子!这会儿是哑巴了吗?”

张公子满脸写着“心不甘情不愿”六个字,敷衍似的,冲着李氏行了个勉强可以辨认出来称为“作揖”的礼节:“是在下孟浪,还望夫人原谅!”随即也不等李氏说些什么,冷哼一声,抬脚就走,他身旁的小厮赶忙跟上了。

张徽讪讪地冲着众人一笑,特别是冲着方管事,笑容里满是对于家中出了个不孝子的苦涩,随即跟上了孽子的脚步,看样子,回到房间之后,等待张公子的还有一顿收拾呢!

此番事了,周三全去宽慰李氏了,周二柱也带着闺女回去了,周大新则是要和老爷子、老太太说一说事情更详细的来龙去脉,而周长宁,他没有忘记方才张公子离开之时走到拐角处、向这边投过来的一个满是凶狠的眼神,便冲着方管事拱手道:

“方叔,这一家子是何来路,您方便跟我说一说吗?您也知道,我家小门小户,向来行事谨慎,不敢轻易得罪人,如今算是开罪了那位公子,总得知道对方的底细,好歹心里有了数,才能知晓如何做出应对啊。”

周长宁说着满是无奈地笑了一笑,对于这“飞来横祸”就算他不想接着,也不得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

易地而处,方管事也能理解周长宁的心情,这世道,总不是人人都会和你讲道理的,便没有推脱,和周长宁一边往船板上走着,一边道:

“这家人姓张,是住在东阳郡南街的一户富商,刚刚和你说话的人名叫张徽,说起来,这人也算是有几分运道,年轻时敢打敢拼,打下了一番基业,把远在老家的父母接到了东阳郡,还和一位员外家的千金成了亲。

按理说算是人生圆满了,只是,世事无常,张徽的原配妻子在生下孩子后缠绵病榻,没过两年就不幸去了,他怕见到熟悉的人或事物的时候触景伤情,便把孩子交给了老父老母带着,给他们留了足够的银子,一个人去了衡池郡闯荡。

这人年轻时长得俊俏,入了衡池郡一个通守家千金的眼,得岳父帮扶,生意越做越大,现下的家底儿已然不可小觑,只不过,他老父老母到底年迈,前段时间双双因病离世,他赶回来处理二老后事,见长子被二老惯得着实不像话,便贩卖了在东阳郡的宅子,打算带着长子去衡池郡,带在身边好生教导。

他这个长子名叫张成,因为老人家隔辈儿亲的缘故,被溺爱着长大,自小便文不成武不就的,到了年纪因为厚实的家底儿娶进门了一个小门小户的妻子,在被长辈逼着生下嫡长子以后,行事越发放浪起来,妾室一个接一个地往家里抬,而且,据说他还有些不足以为外人道的癖好。

所幸啊,张成的底气都是来源于他的父亲,张徽呢,又是个明事理的人,想来有他约束着,此行应当不会出什么问题的,只是,你也记着让你家的女眷少出门,躲着点儿他,过一阵子,等他的那股劲头下去了,大概也就无事了。”

方管事叮嘱道,对于张成那等荤素不忌的人,他自然是看不上眼的,可这并不妨碍他与张徽之间的交情以及利益往来,因此,若是周家和张家当真发生了冲突,他还真不能保证自己会跟着心中的“正义”走,所以,最好还是将事情的苗头扼杀于摇篮之中为妙。

周长宁自然不会介意方管事话里话外透露出来的意思,要知道,人家方管事和他们无亲无故的,不能因为叫了一声“方叔”就真的奢望人家把他当成子侄辈吧,所以,方管事的好意他还是清楚的:“是,多谢方叔提点了!”

在船上,想要打听消息也没有什么门路,所以,方管事的话无疑是省却了周家众人的许多功夫,这份儿情,周长宁不得不领。

方管事朗然一笑,拍了拍他的肩道:“忍一时之气,才好图谋长远嘛,你能懂得这个道理,可见是能成大事的人!好了,我还有要事在身,若是后头再碰上张成为难你们的话,记得去请张徽过来,张家住的地方和你们隔了三排房间,从左至右数第四间就是。”

周长宁点点头,连连应声,目送着方管事远去,一边向自家的房间走去,另一边又忍不住琢磨着方管事刚才的话,要知道,方家的大本营也并不在东阳郡,何况,与方管事有往来的是张徽,又不是张成。

可是,方管事竟然能将张成有点儿不堪的癖好的事情都说道一二,由此可见,只有两种可能了,要么,张徽做生意可以,管家却是个糊涂蛋,这才让张家的人将张成那点儿事情宣扬得到处都是,要么......这,大概是张徽本人默认了的?

只不过,张成怎么说,也是他的长子,虎毒尚且不食子,张徽这么做又是为何呢?不知怎的,方才见张徽毫不留情地训斥张成的那一幕仿佛又浮现在周长宁眼前,那点儿异样再度出现在心头,“凤凰男”三个字突然出现在了周长宁的脑海之中!

是了,张徽方才的表演,看似是一个为自己儿子的行为感到羞愧和愤怒的老父亲正常的表现,可是,一对将近二十年没有生活在一起的父子当真能在这短短时间内培养出这么深厚的感情吗?那番表现越是正常,反倒越是透露出一股不合理的意味来。

作者有话说:

第六十七章 水匪

不管怎么说, 这桩事情总算是有惊无险地度过去了,只不过,杨氏过后听周二柱说起的时候仍旧难免有些心惊, 一想到闺女出去一趟被这么个烂人给盯上了, 她便不由得恨得咬牙切齿。

然而,看着闺女仍旧懵懂的小脸,杨氏心底终究还是庆幸的, 庆幸闺女还小, 不懂这些事,否则,还不知道要落下什么样的心理阴影呢,届时, 就算是她冲过去拿刀砍了那个家伙, 也难消她心头之恨。

经此一事,周家众人在行动上难免更拘束了些,就算是去厨房端饭菜,也是周大新三兄弟一道过去的,若是女眷去解手, 三兄弟也会陪着各自的媳妇儿一道去, 生怕给了贼人可乘之机。

还别说,周家这样谨慎的行事,倒真像是密不透风一般, 让人无从下手起来, 最起码,一时之间, 张成自己就没想到什么有用的法子。

是的, 尽管被张徽喊到房里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但张成心里并不服气,你是我爹又怎么样?从小到大我见你面的次数用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既然过去你在衡池郡另外安了家,娇妻美妾,幼子在怀,好不快活,又何必现在冒出来充当什么好父亲的角色、想要管束他呢?

他都这么大的人了,早就过了要找爹的年纪了,要说管教他,他爹才是最没资格的一个,因此,张徽的一番教训,张成虽然面上唯唯诺诺地应下了,心底却并不服气,反而由于一股名为“叛逆”的情绪,越发想要和张徽对着干了。

说起来,张成虽然喜欢那些个青涩的小丫头,但周仪霜本身的容貌在张府里也就处于中等罢了,那日匆匆一瞥,之所以能让张成上了心,也不过是因为张徽回到张家以后,见了他身边的莺莺燕燕,再听下人暗戳戳地告状说他院子里时常有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小丫头让人抬了出去,故而张徽大怒,遣散了他身边那些个不三不四的女人,给那些丫头的家人了些许补偿,此番登船,也就只让他带了正妻和儿女罢了。

也正因为如此,张成自觉已经被迫老实了好些日子,乍一见到船上还有这么个年纪如此符合他胃口的小丫头,又看着“母女”俩穿得一般,这不就动了色心吗?哪知道那家子人却是机警,直接让方管事去请了他爹过来?

张成虽然不服他爹的管教,可他到底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也知道自己如今这样锦衣华服的日子是谁给的,因此,面上还是做足了一副最怕他爹的模样。

“少爷!那家人基本上不怎么出门,就算是那天顶撞了少爷的那个小白脸,出门也不是独自一人,咱们没多少可用的人手,不如还是先算了吧?等到了衡池郡,再想拿捏一家子平民百姓,还不容易吗?方管事又不可能庇护他们家一辈子。”

那日跟在张成身边的小厮阿全如是说道,他是张成奶娘的儿子,和张成自小一同长大,关系也甚为亲厚,甚至可以说,是张成除了祖父祖母以外最为信任之人,在张府里头,如果说张成是那个作恶的人,阿全无疑就是担任了帮凶的角色,为此,府里面的下人除了想要巴结他搭上张成这一层关系的,剩下的瞧不起他“为虎作伥”,又惹不起他,只得敬而远之,都不怎么搭理他。

“哼!反正在船上也没什么事情,你凡事多留点儿心,我就不信了,他们家还能真找不出个突破口不成?左右距离上岸还有段日子,我还就跟他们家耗上了,等我得到了那个小丫头,非得好好和她玩一玩不可,谁让她哥哥的那张嘴臭,还敢骂我,呵,那就让她这个做妹妹的代兄受过吧。”

张成眉头一皱,如是说道,是的,他现在盯着周家可不仅仅是为了周仪霜这个小丫头,更多的还是想要好好教训周长宁一番,他向来睚眦必报,在东阳郡,得罪了他的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这次,也不会例外。

“若是找到了他独自一人外出的时候,你大可便宜行事,不必专程回来禀报我,这是在船上,周围都是水,万一有人失足掉了下去呢?岂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是个会水的,那小子瞧着也不是什么身子骨强健的,在水里泡上个一时半刻,我就不信,这船上大夫那点儿蹩脚的医术,还能治得了那么严重的风寒。”

张成话里话外的意思阿全自然是明白,以往得罪了张成的人,他也不是没有如此处置过,早就过了自己心里的那道坎儿了,对于他来说,能够紧紧地扒住自家少爷,让自己得到好处,那才是最重要的,此外,旁人的性命,与他何干?

想到每次帮少爷办完事儿以后,就能得到的那一大笔银子,再想想家里想要在衡池郡安家,怕是手里还缺了点儿银子,阿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应声道:“少爷放心,阿全知道该怎么做!定然不会再让那小子碍了少爷的眼!”

这厢,张成和他的小厮忙着商量如何让周长宁付出生命的代价,巧了不是,周长宁也是这样打算的。

他原本来自二十一世纪,早就习惯了任何事情都该由法律来定夺,但是很显然,他当下所处的时空与之前是截然不同的,他也自该换一套处事方式。

在逃荒的路上,虽然周家人秉持着心中的善念,饶过了想要偷他们粮食的那三个人,但这并不代表周长宁不知道逃荒路上究竟是何情境了,他们家是运气好,队伍里都是从一个村子出来的,各家的口粮也勉强够吃,这才能维持住心里道义的底线不变。

可是,同样逃荒的其他人家可就不一样了,有些人,夜里疏忽大意,一个打盹儿,再醒来时,家里的粮食被搬空了;有些人,不经意间露了富,偏生又没有足够的实力保存自身,于是,第二日一大早,一家子都躺在了血泊里面。

有些人,家里实在缺粮,只能吃干饭却走不动多少路甚至还要人抱着走的孩子自然就成了负担,男娃金贵,女娃娃们便成了交易的一种商品,往往给上一袋粗粮就能领走一个,被带走的女娃默认成了那家的童养媳已经是最好的结局,若是遇上了黑心的,性命难保。

因此,周长宁早就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个时空的残酷之处,普通百姓,命如草芥,大人物们只担心自己能不能登上那个最尊贵的位子,为此引起的下层百姓的动荡却从来不被他们放在眼里,周长宁不想死,也不想周家任何一个人出事,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他不介意突破自己的心理界限,做出一些从未做过的事情来。

原本,周长宁是相信方管事的话,以为张成有了他爹的管束,行为会收敛许多,最起码,不敢再打上周家的主意,只可惜,他向来五感敏锐,自家出去一趟都有人盯着,这一点他早就发觉了,几乎是不假思索地,他便明白了幕后指使之人是谁。

所以,对于张成不愿意放过周家的这种行为,周长宁面上不动声色,并未告诉给家人让他们跟着一同担心,但心底里,却是打定了主意,若是有机会,他不介意彻底解决掉张成这个麻烦,一劳永逸。

周长宁所等待的机会很快便到来了,虽然到来的方式让人有些措手不及罢了,这日,已经入夜,各个屋子里早已熄了油灯,大部分人都进入了梦乡,就连船上负责划船的人也不由得开始打起盹儿来,见江面上没什么异常,任由水流将船只带着向前。

然而,意外往往来得很是突然,四下里一片寂静的时候,却是一声怒喝“你们是什么人”打扰了众人的清梦,众人才刚刚皱了皱眉头,似乎想要翻个身再继续睡,紧接着传来的一声惨叫“啊”却是让人睡意全无,彻底清醒了过来。

第六十八章 祸事

周长宁是被脑海中久违的系统警报声吵起来的:“警告!警告!检测到宿主当前存在生命危险, 成功逃脱概率为70%,请宿主尽快做出行动,更换到安全地带!”

周长宁原本还有些懵呢, 下一秒便听到了那一声惨叫, 顿时明白过来,船上出事了!

说起来,江面上最容易遇到的便是水匪了, 他们往往个个水性好, 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悄爬上船来,捞上一笔浮财再遁入水中离去,往岸边的芦苇荡里一躲,谁也别想再找到他们。

原先朝廷还不算人心浮动的时候, 这些人倒是也不敢这么嚣张地直接盯上商船, 顶多对中小规模的客船下手,无他,商船上有贵重的货物,定然会有许多守卫,点子扎手, 与其去啃这种硬骨头, 还不如节省力气去找那些更好下手的对象呢。

周长宁也曾听方管事提起过,他为方家做事多年,走这条水路的次数也不少, 满打满算也就碰上过一次水匪, 还被船上的护卫们给打跑了,谁成想, 这次就这般倒霉的, 让周家人给碰上了呢?

房间里, 周大新和周老爷子也都醒过来了,也不敢点灯,生怕引起贼人的注意,随即道:“长宁,我去叫醒你二叔他们吧,大家伙儿都待在一块儿,哪怕有贼人摸进来了,至少人多力量大,也能压制对方一二。”

恰巧,周长宁也是这般想的:“我去叫二叔他们,您陪着爷爷,另外,我想去看看那边的情况,咱们总不能静等在房间里让贼人闯进来吧,我也去瞧瞧那边有什么能帮忙的。”

周长宁匆匆套上外衫,和周大新如是说道,然而,周大新下意识地便是眉头一皱:“哪能要你一个孩子去冒险?要说去摸摸情况,也得是我这样的大人去。”说着便开始摸黑穿外衫。

也是,他就周长宁这么一个孩子,好不容易养到这么大,怎么可能坐视着自己的儿子跑出去冒险、自己却待在房间里躲清闲呢?

周老爷子却突然出声道:“长宁,你有几分把握安全归来?”

“十分!”哪怕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可是听着周老爷子的口风,周长宁也只得立下这等“军令状”。

“你去吧!记得,咱们一家子都等着你平平安安地回来呢!”周老爷子心下叹了口气,如是说道,一只手拽住了周大新。

等到周长宁离开了屋子,周大新听着他敲了敲隔壁三间屋子的门,站在门口处轻声说了些什么,似乎人已经走远了,这才语气略带些许不满地道:“爹,您怎么能让长宁一个人去看情况呢?万一运气不好,撞到了水匪手里呢?那些人可都是只认财不认人的家伙。

长宁说大话,觉得他肯定能安全回来,您就真的信了啊?怎么说也得让我或者他二叔三叔任意一个陪着去吧。”

周老爷子没好气地道:“我不知道危险吗?你以为我看着自己孙子去冒险,心里面不难受吗?可是,一来,长宁已经不是你口中的孩子了,我算是看出来了,这孩子心里头的主意大着呢,就算你不同意,只要他打定了主意,肯定也会悄摸找时机溜过去的。

二来,人越多,目标反而越显眼些,你们几个人高马大的跑过去,还不立刻成了头等目标了?长宁有急智,做事也比你们几个死脑筋的家伙机灵许多,万一遇上什么意外情况了,他一个人反而能更好地及时作出应对。

三来,方管事对咱们一家也算过得去了,抛开这一层原因不谈,这船上就这么多人,那些水匪万一不仅求财还是杀人成性的呢?不过去看看情况,等他们把那些个富人杀光了,再闯进来解决我们一大家子吗?知不知道什么叫做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就算这会儿想跑,四面都是水,你们哪一个懂得几分水性?”

周老爷子说话的功夫,周家其他人也都聚在了这间屋子里,方才周长宁在他们房间门口的时候便说过了他要出去一趟的消息,现下又听着周老爷子这么一讲,众人心里不免充满了惭愧,事到临头,还不如一个孩子顶用。

当然了,周老爷子没有说的是,之所以他们一家子现在聚到一处,也是打算看命了,要是今天合该横死船上,好歹他们一家子在一处也能齐齐整整的,长宁一个少年人,体力怎么着也比他们一家子老的老小的小要强,若是当真今天不能逃脱,长宁一个人无论是躲藏个他人找不到的地方,还是潜到岸边去,都不算太过惹人注意,逃脱的概率也要更大些。

他没有将这些话说出来,也是不想因为这件事情让一家人生了隔阂罢了。

那厢,周长宁路过厨房的时候,发挥自己的大力气,随手掰下了一条桌子腿,算作是武器,随即蹑手蹑脚地绕路去了富人集中居住的地方。

那些个水匪刚一登船自然不急着去搬货物,左右那些东西没长腿,又跑不了,而是选择了去到船上富人所居住的集中区域,至于该怎么区分出来,单看房间外面的装潢就知道了,只不过,今天也算他们倒霉,正好碰上了一个半夜起来解手的人,在处理对方的时候打草惊蛇了,惹得他们再去各个房间搜寻的时候遇到了不轻的阻力。

方管事安排房间的时候便是考虑到了这一重的,所以,家中财力不菲的人都被安排住在了同一片区域,原先是想着还能方便他们彼此之前认识一番,也算是结交几个新朋友,多些人脉了,哪知道,现下却是正好方便了这些水匪,能让他们一网打尽了。

周长宁躲在这一片区域的后方黑暗处,远远瞧着通道里灯火通明之处,一个个往日里或是身居高位、或是家财万贯的人,现下狼狈得连外衫都来不及穿,被水匪挨个拿绳子结结实实地捆了,还被迫蹲着身子,听着那个明显是水匪中打头的人在说着什么。

周长宁已经看到被捆住了的方管事,他是蹲在最前面的其中一人,另外一人也是周长宁认识的,正是张徽,想到这儿,周长宁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这些人难不成还在船上安排了内应?若是如此的话,辨认出方管事很容易,但拎出了张徽......莫不是前阵子张成的那句“我爹家财万贯”惹出的祸事?

周长宁也只能如此猜想着,隔得有些远,具体说了什么他也听不太清楚,不过,看着已经处置好这些“俘虏”的水匪开始挨个搜寻各个房间,而且往往都是一人一间屋子,也并不为此产生哄抢,看样子是他们内部早有分配方式,周长宁皱了皱眉,一个想法浮上心头。

这一排的最后一间屋子,也是周长宁的躲避之处,为了房间内的透光着想,这间屋子的窗户是在周长宁躲避的这个方向的,因此,趁着那些水匪还在搜寻这一排前面的房间,周长宁便轻手轻脚地大力撕开了糊窗户的纱,闪身一跳进了房间。

也幸好方家的商船上还没有奢侈到用玻璃来做窗户的地步,这才省却了周长宁的一番功夫,否则,他难免会闹出点动静来,届时,若是引来水匪的注意,那可就不妙了。

屋子里黑沉沉一片,唯有被周长宁撕成两半的纱窗将几分月光透了进来,周长宁不敢大意,躲在了房门后靠近墙角的地方,不至于让月光将他的影子明明白白地照在墙上,随即暗暗估摸着时间,等候着一个人的到来。

作者有话说:

第六十九章 解救

虽然知道大半夜的绝不会有官兵或者其他商船经过, 但是那些水匪还是不自觉地加快了手下的动作,进入一间屋子以后,把藏得不明显的银票、首饰、金子之类的东西找出来, 捞在怀里就走, 他们时间有限,也没有功夫一一再去仔细搜寻。

恰巧,方才船上发出的那一声惨叫给所有人都提了一个醒, 在察觉到有些不对劲儿的时候, 这些惜命的富人便在第一时间藏起来了大半的家财,只在露了一小半的财富在外面,这种藏东西的程度是最浮于表面的,为的就是能够稍许满足水匪的胃口, 好在保住性命的同时也能保住一些家底儿。

因此, 水匪们这一趟折腾的收获并不如自己想象中那般大,心里并不满意,嘴里也就在不干不净地骂着些脏话,令被捆住的人都不由得面露屈辱之色。

不过,若说男子脸上的是屈辱憋闷之色, 那么, 女眷脸上更多的便是惶恐了,那种惶恐,是出于对自身命运的未知和茫然, 水匪们不会要了他们的性命, 免得惹来官兵的真怒火,可是, 若是在搜查的过程当中动手动脚、占些便宜, 那也是格外顺手的事情。

周长宁站在门后, 微微弓起身子,手里的那条桌子腿在进入这间屋子的时候就被他抛弃了,而此时,他已经听到有人接近的脚步声了,还不止一人,三五成伙的嬉笑着,似乎觉得今天的这趟活儿格外容易似的,刚上船时的警惕早已消失不见了。

终于,这三五个人挨个进入了这一排的每一间屋子开始搜金银财宝,有人已经停在了周长宁所在的这间屋子门口,在门上映出了一个人形的影子来。

周长宁躲在墙后黑得什么也看不见的角落里,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那人伸手,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来了,借着月光,周长宁看清楚了,此人的身形和他还是有些差距的,心下一沉,待会儿的冲突怕是不可避免了。

等到那人走了进来,下意识地朝着屋子里四处打量了一番,结果却对上了角落里一双明亮的眼睛,第一时间就要喊出声来,引来自己的兄弟们一块儿对付周长宁。

哪知,他快,周长宁比他的动作更快,一个箭步跨上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死死地捂住了那人的嘴巴,察觉到那人的挣扎之后,狠了狠心,手上加大了力道,直接扭断了他的脖子。

严格上来讲,这是周长宁手上的第一条人命,可惜,他现在也没有时间再去感慨什么了,将那人软趴趴的身子拖到了角落里,以最快的速度将他身上的外衫扒了下来,换在了自己的身上。

当然了,最重要的肯定是这人手里拿着的那柄刀,这才是周长宁一番折腾的关键所在,就算他身具大力,可是双拳难敌四手,这些水匪一个个都是做足了准备才摸过来的,他仅靠手中的桌子腿怎么和人家的真刀实枪去拼?所以,武器很重要。

随即,周长宁模仿着水匪的动作,佯装在屋子里翻找着金银等物,不过,他只是略微找到了几个银锭子就罢手了,趁着邻近的几间屋子里水匪都还没有出来,他赶忙出门,弓着身子,刻意遮了遮自己的面容,向着通道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