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农门长孙逃荒记 第5节(1 / 1)

作品:《农门长孙逃荒记

从来没有人像这样开解过他,爹还要养家糊口,他帮不上忙也就算了,就更不可能把村里一些人的那点儿闲言碎语拿到爹跟前讲了,但是俗话说得好,恶语伤人六月寒,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杨毅的心情又怎么可能不受到影响呢?

但是现在,有人看着他的眼睛,对他说“你不是拖累”,尤其对方还是某种意义上令他十分钦佩的人,杨毅自是十分感动,点点头道:“长宁哥,我知道了,以后不会再这么想了。”

与此同时,周长宁的脑海中“系统”的声音再度响起:“叮!恭喜宿主完成每日任务,获得20功德点,请宿主至个人面板处确认查收。”

尽管知道以他的能力,想要博取这样一个没怎么见过世面的孩子的好感度,绝对不会是什么难事,但是这个任务完成的轻松程度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心里飞速地闪过了一丝异样的情绪,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再看杨毅的时候,竟莫名觉得他和前世的自己有几分相似,都是“累赘”,也都渴求着温暖,一旦抓住了一星半点儿的光亮,便再也舍不得放手了。

周家那边,大人们看着自家孩子和杨家那个孩子聊得很是投机,脸上原本还带着些不安的神色也渐渐被手舞足蹈的激动之色取代,不由得轻轻一笑,即便是身处逆境,只要看到孩子们的笑脸,也会让人觉得,好像一切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再难的坎儿,也终将会过去!

于是乎,等到周三全几人回来的时候,一眼便看到了树下众人的情景,走了这么久的路别说是孩子了,连大人们也需要通过睡眠来补足精力,因此,这会儿不管是聚在一堆的孩子们还是各家各户的大人,都已经轻轻闭上了双眼小憩,当然,周仪霜年纪也不小了,便回到了自家那里和母亲依偎着睡,把周长平这个小家伙留给了大哥,三个孩子之间挨得极近,一眼瞧过去倒像是一家子的兄弟似的。

此外,打眼一看,也就只有零星几个没有随他们一道出去寻找水源的成年壮丁还强打着精神,撑起了眼皮子,努力不让它耷拉下来。

“大哥!我们找到水源了,从这里走左手边的那条路进山,只需要再走一段儿路就能看到一条小溪了,溪水很是干净清澈,没有条件的情况下想来喝生水也是没什么大碍的。”周三全走到周大新身边,蹲下身子,轻轻摇醒了他。

打水的事情各家去几个有力气的男人就行了,等候他们的这会儿功夫,还能让家里的老老小小再多歇息一会儿,至于自家大哥,害,长宁都那么大了,大哥年纪也上来了,不是总说老人觉少嘛,大哥少睡一会儿也没什么大碍,周三全不厚道地如是想着,坚决不肯承认是他上午见了长宁帮他爹分担了一半板车的重量而心生出羡慕嫉妒之感。

周大新也同样放轻了声音,小心翼翼地起身,离开家人们休息的地方,这才微微放了些音量对他们说:“你们都去喊一下各家有力气的男人,腾出一辆空板车,我们推着板车上山,虽然山坡有些陡,但是咱们这么多人呢,各出力气推一把也就推上去了,总比每人抱着个沉甸甸的桶强,打不了多少水,还会更费力气。”

不用周大新再详细解释,在场的众人也都明白过来了,他们除了要打喝的水,还要尽量给家里带出来的空桶都装满水,谁知道下一个能找到的水源点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呢?这么多人不仅仅是日常饮水,还要做饭呢,这个用水量可不小。

当下,跟着周三全一起去找了水源的周其光便率先应声道:“我们家有一辆板车上面载的东西不多,大多也都是衣物之类的,可以分摊到其他两辆板车上,我这就去把东西挪下来。”

周大新点点头,其他人也都轻手轻脚地在尽量不惊动其他人的情况下叫了各家的男人,杨永康则是往自家儿子那边走去,看到里正一家的两个孙子和儿子睡在了一处,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一抹笑容,看样子,向来腼腆内向到让他有些发愁的儿子这是交到朋友了啊,不过,他可不是喊儿子去打水的,只是想把自家带出来的桶里的东西腾出来,好去盛水罢了。

尽管杨永康的动作已经尽可能地放轻了,但是周长宁本就不是心大的人,与其说是在睡觉,倒不如说他只是闭上了眼睛罢了,也将周大新方才的话听在了耳中,现下睁开双眼后,对上杨永康的视线,嘴唇蠕动着说道:“杨叔,我和你们一起去!”

然而,碍于他们三人离得极近,周长宁一动,不止杨毅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睛,被他搂在怀里的周长平也似乎有了要醒来的迹象,周长宁赶忙慢慢地拍了他两下,哄着他渐渐睡沉,径直把他就近交给了离得最近的杨毅,手里一边有一下没一下地拍着自家弟弟,一边轻声对着杨毅道:

“毅哥儿,我陪着杨叔他们一起去打水,你搂着长平继续睡吧,可不能让他被惊醒了,这孩子要是没睡够的话,定然是要哭闹不休的。”

因着杨毅先前的心结,即便有了周长宁的宽慰,他也不相信杨毅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彻底相通,因此,察觉到杨毅隐藏在眼神深处的失落之后,他顿时改了主意,把自家弟弟就这么交给了他,话里的意思就好像哄这个小家伙好好睡觉是多么重要的任务一般。

不过呢,招数不在老,只要有用就成,杨毅怀里突然被塞进来一个香香软软还带着些肉嘟嘟的孩子,又被他的长宁哥“赋予重任”,一股使命感似乎渐渐涌上了心头,虽然没再说话,却重重地对着周长宁点了点头。

杨永康一边倒腾东西一边关注着这里的动静,看着在他眼里还是两个孩子的人就像是在交接什么重要任务一般,心里不觉有些好笑,但看着自家儿子这么一副郑重其事的模样,一方面似乎有点儿心酸,另一方面又真切地为他感到高兴,里正家的长宁也是个好孩子,他们多接触接触,说不定也能改一改儿子这内向得像个小姑娘的性格呢。

作者有话说:

惯例求收藏,谢谢大家~~

第十五章 惊喜

周长宁要跟着来一起打水,一方面是因为他如今力气格外大,多少也能帮得上点儿忙,另一方面嘛,自然心中还有些别的打算了。

“系统,扫描附近一公里内资源点。”看着几个男人围在小溪边打水,在系统检测过小溪中水资源标注为可饮用之后,周长宁站得稍微远了些,在脑海中对着系统如是说道。

这是系统的地图里衍生出来的一个功能,最初是为了排除威胁到宿主生命安全的因素,但是被周长宁灵活运用起来,倒是可以发现一些“意外之喜”,这里毕竟已经是周家村后山的深处了,平日里为了安全也基本上不会有人走到这么深的地方来,所以,一定还能留下些东西没有被村人摘干净。

果不其然,在系统显示出的附近地图里,周长宁感到了几个颜色不同的光点一闪一闪的,上面还标识着,红色的资源点是必要时刻可以充当粮食的农作物,绿色的资源点则是被系统断定为包含蔬菜水果在内的农作物,蓝色的光点代表着肉类,黑色的光点则是代表着会对宿主造成安全威胁的大型猛兽,其中,一个红色的光点距离他们最近,而黑色的光点则是已经快要超出系统的扫描范围了,这也让周长宁略微放下了些心。

这是周长宁第一次利用系统的这个功能,操作起来还有些不甚熟练,所以,他并没有立即去按照地图寻找,而是先发问道:“系统,资源点处具体是什么东西能够看到吗?”明明是机械音,却诡异地沉默了片刻才道:“初次使用地图功能,奖励宿主免费查看资源点图像一次,之后每次使用该功能需要耗费1功德点。”

虽然周长宁自觉“地主家也快没余粮了”,但是俗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呢,1功德点倒也不会被他放在心上,把这件小事先抛到一边去,看了看系统呈现出来的图像,距离他们最多也就一百多米的那个红色资源点,原来是十来棵栗子树。

虽然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但是上面挂着的沉甸甸的毛栗子尚且无人采摘,甚至有些早就成熟了的已经落了一地,可想而知,如果不被周长宁发现的话,这些毛栗子要么被过往的鸟雀啄两下,要么就只能等过了季节之后落到地上去,被土壤化为肥料了。

在众人毫无所觉的时候,周长宁向着那个方向往前走了几步,确保栗子树出现在了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这才用一种带着些许激动的语气喊道:“爹!你快来看!那儿好像有几棵毛栗子树!我们过去看看吧,要是数量不少的话,我们就多摘一点儿,这东西虽然不能当饭吃,但是粮食不够的时候,每顿饭跟粮食掺着吃,好歹也能混个半饱。”

他们这些逃出来的人能带出来的粮食并不算多,何况,究竟要走多久,谁心里也没个底儿,在这种情况下,能多一点儿吃的东西自然是好事,而一个半大的少年郎在发现“意外之喜”时的激动,与他想要成为队伍中具有话语权的人所必备的稳重,其中的尺度被周长宁拿捏得恰到好处。

果然,周大新并未生疑,只以为是儿子比他们这些人眼神好,东张西望之下这才有所发现,依着周长宁的话向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是栗子树!幸好出发的时候,你非要让我带上几个麻袋,现在看来,还真能派上用场了,行了,让老三他们几个继续在这里打水,咱们哥儿几个过去把栗子摘下来。”

在场的都算是周长宁的叔伯,把他就当自家小辈一样看待,说话也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一个个地打趣道:

“长宁眼神儿可真好。”“就是,长宁这是立功了,回头分栗子的时候给你们家多分点儿。”“你说说,咱们村子里那些妇人,还说后山上连一根草都差点儿被她们刮过一层呢,真该让他们来瞧瞧那是什么。”“瞧你这话说的,这后山深处谁知道有没有什么野猪之类的,平常谁敢一个人进山呀,就算是永康哥经常打猎也最多只是在外围撞撞运气吧。”

杨永康突然被提到,讪讪地笑了笑:“没成家之前我倒是敢进深处,但是这不是有家了吗?有家也就有牵挂了,也就很少进来了,我还没看着我家娃成亲呢,暂时还不想去见孩子他娘。”

众人哄笑,你一言我一语地冲着毛栗子树走去,看着栗子的数量果然不少,心下欣喜安定了不少。

都是平常干活就麻利的人,分工合作着,很快就把周大新带出来的四个麻袋全部装满了,就这,看着树上还剩了不少的栗子,都还有些心疼呢,只恨自己脑子笨,怎么就没想到平常没人来的后山深处这时候应该还能有些意外收获呢,哪怕再多拿两个袋子也成啊,此消彼长之下,对“脑子活泛”的周长宁就更是生出了些“不愧是童生呢”的感慨。

等到周长宁这一行人打水回来时,周老爷子等人也早已醒来,水尚且还算是当下正珍贵的资源,便都站起身来,活动活动腿脚,也好让自己清醒一二。

看到周老爷子的时候,周大新快步上前,三言两语地就交代了四个汉子身后背着的麻袋中东西的来历,各家取回了自家已经装得满满当当的水桶,转而把四麻袋的毛栗子装在了刚刚空出来的板车上,周其光一家自然没有什么意见,还专门分出来了一个人推这辆板车呢。

毕竟,里正一家向来做事公道,他们家付出了这么多,这毛栗子也肯定会给他们多分些的,自家的粮食不一定够吃,能多一点儿吃食也是好事情,再说了,以眼下大家的境况,应该说,助人即助己才对,这笔账他们也是能算得清楚的。

当然了,周长宁也没忘记从杨毅那里把自家的小胖子弟弟接回来,他早上最多走了一半的路程,剩余的时间都是坐在二叔二婶推着的板车上的,然而,看着他白嫩的小脚丫磨出来的两个血泡,稍微走两步便疼得龇牙咧嘴的,眼泪甚至都已经开始在眼睛里打转儿了,周长宁没说什么,却是径自把他抱起来放在了自家的板车上。

周长平虽然自小受家人宠爱,却并不是不懂事的孩子,挣扎着便要自己下来,周长宁一边用一只手轻松地按住他,一边对着想要走过来说些什么的周二柱道:“二叔,我还不累,再说了,长平这么小的孩子,又能有多重呢?咱们虽然是在逃兵荒,但是也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没得让孩子跟着遭这么大的罪。”

虽然是周长宁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长平那点儿重量对他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但是与他推一辆板车的周大新也并没有多说什么,眼里反而闪过了一丝欣慰之色,至于周二柱,他也不是不心疼孩子的人,咬咬牙,到底自认为厚脸皮地接受了侄子的好意。

一行人没再多做耽搁,顶着太阳再度出发了。

作者有话说:

昨天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网络的问题,还是后台出了故障,死活登不进来,所以没有更新,今天继续求走过路过喜欢的朋友们点个收藏呀~~

第十六章 乱象

周长宁这一行人里,年纪最小的也就是周长平了,坐在板车上也耽误不了行程,至于最大的也就是和周老爷子年龄相仿,都自认为不服老地还能干得动地里的庄稼活呢,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速度着实算不上慢,等到天色还没开始暗下来的时候,一行人已经快要到桐乡镇了。

然而,他们向着桐乡镇的方向走,远远地却能瞧见,还有几辆马车从镇子里出来,身后还有几匹马各自拉着一辆板车,上面没有任何遮挡物,能够清晰看到堆积在一起的大大小小的包裹,只见径自转到了别的路上去,一扬马鞭,轻轻一抽,很快便消失在了他们的视线里。

见状,众人也都察觉出来了些许不对劲儿,周长宁给自家老爹一个眼神示意,便停下了脚步,与之相对应地,后头的队伍也都停了下来。

“爷爷,咱们不能再继续往前了,要不这样,大家先在原地休息一会儿,我上前去打探打探消息,看看镇子上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周长宁上前喊住周老爷子道。

几乎是下意识地,周老爷子便要反对,倒也不是不信任长孙的办事能力,毕竟,不管是从兵丁手里逃出来,还是这一路上的表现,长孙的表现都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说服力,只是,谁知道这一过去会不会被看守在镇口的人抓起来?这种有风险的事情,他打心底里不愿意由长宁去冒险。

周长宁心领神会,却是正色道:“爷爷,人家看我脸嫩,肯定不会有什么防备心理,说不定还能多告知一点儿消息呢,放心吧,我会小心行事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周长宁倒的确算是合适的人选。

说完,也不等周老爷子再反驳,小跑着便走了,周老爷子只得一边在心中隐隐担忧,一边让众人原地休整一会儿,等长宁带消息回来。

桐乡镇口,原先只有负责在商贩进镇的时候收税的两个人,现在那处地方则是最起码有十来人在守着,在兵丁和镇民之间竖起了比平常所见到的还要高大上一倍的拒马,周长宁稍微走近了些,已经能够听到被兵丁们阻挡住的镇民在那里喊着“凭什么不让我们出去,我们又不是犯人”“镇长呢?怎么今日都没见过镇长的身影?该不会是命你们守在这里,自己却悄悄地带着家眷跑了吧”。

这里人多,而且眼看着口角争执就要升级了,周长宁也不再刻意往前凑,借着道路两旁的草丛微微掩饰了下自己的身形,和那群人之间的距离只是保证了自己能够听得清他们在说什么就行了。

那厢,眼见着事态升级,兵丁中看上去是为首者的一人突然出声喊道:“大家也都静一静!不是我们兄弟们非要为难大家,我们也是听命行事罢了,秦王殿下要求在封地范围之内征兵入伍,这没有人的话,我们弟兄几个也不好交差呐,万一殿下怪罪下来,不止我们,大家也没有一人能够担待得起吧。”

搬出来“秦王殿下”的名头的确有了那么一丝威慑力,果然,人群中寂静了一瞬间,只不过,这种寂静并没有维持多久,随着人群中有一道声音大喊“说谎!一大清早我就看到钱员外家已经人去楼空了,还是说,大户人家的老爷少爷是人,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就不算人了吗”,话里的信息也让听者心中一凉,人群登时便再次吵闹起来。

周长宁听着也是心下了然,果然,不管在什么时候,永远都不会缺少特权阶级的存在,像刚刚他们所看到的那几辆马车,大概就是已经听到隔壁青石镇的风声,匆匆收拾了家中细软出逃的大户人家吧。

不过,周长宁心中也另有困惑,要是一个普通人的话困惑也就困惑着吧,可惜了,他可是有“系统”在身的:“系统,为什么青石镇昨天就有兵丁来各家各户征兵,而桐乡镇直到今天征兵还没完成,甚至愚蠢地走漏了消息?”

的确,谁也不是傻子,平头百姓也有属于他们的智慧,明摆着要拿他们的命去当“炮灰”的事情,不赶紧逃走还等着什么呢?

“叮!该问题价值3功德点,请问宿主是否支付?”在周长宁的认知里,好像还真没有出现过“系统”做不到的事情,只不过,它的流通货币只能是功德点,也正因为如此,周长宁才会这么大包大揽地过来打探消息,最起码,通过这些人无法得知的一些讯息,他还可以从系统那里得到答案,而周老爷子他们又不可能去一一求证消息的来源。

毫不犹豫地,周长宁选择了支付,随后,便听着系统道:“经查,征兵的命令从秦王那里下发到黎县的时候,规定的是后日午时各个前往镇上征兵的队伍抵达黎县,负责青石镇的队伍在征兵过程中没有遇到多少阻碍力量,所以比较顺利。

因为桐乡镇镇长王贵在接待兵丁之后得知了消息,不舍家中儿孙被带走,打算出逃,所以刻意在昨晚找人作陪,灌醉了这些人,今日凌晨已经逃走了;另外,昨日有一王姓男子陪同从青石镇上嫁过来的新妇回门,因为户籍不在青石镇,所以,昨夜青石镇队伍在镇外驻扎后,大清早被放了回来,趁着多数人没有得到消息的时候带着一家子人出逃了。

然而,无论是镇长还是这一家人,行事都不算完全隐蔽,从邻居到同住一条街上的人家,一传十十传百,这个消息也就传开了。”

周长宁这才恍然大悟,看样子,现在守在镇口的这些兵丁只能说是在亡羊补牢了,只不过在他看来,为时已经晚矣,就这么十来个人,阻挡不了镇民们多久的,而且,大家都知道晚上上路是有风险的,天色越暗,众人的心情就越是焦急,这里也就更容易生乱。

内心稍微思索了一下对策,周长宁又在系统自带的【天气】功能里看了一下,幸好,最近这几天都不会下雨,也就无须担忧夜晚露天休息而淋雨着凉。

事情已经大概打探清楚了,看了一眼镇口处越发激动的人们,周长宁也不再多做耽搁,转身返回了自家这一行人所在的地方。

“长宁,桐乡镇的情况怎么样?咱们今晚就地在这里休息吗?”周大新主动发问道,看着围上来的一圈人,周长宁便把自己得知的消息又说了一遍,与此同时,又对周老爷子道:

“爷爷,要我看,咱们今晚就先在这里休息吧,桐乡镇是肯定不能进的,而且说不定不到入夜时分镇口那里就要乱起来了,咱们先做饭的做饭,休整的休整,吃完饭立刻休息,养足精神,说不定,今晚还得连夜赶路呢。”

其他人或许还有些云里雾里的,周老爷子却是立刻意会过来:“你的意思是,如果桐乡镇的那些人逃出来,我们跟着他们一起走?”

“从桐乡镇出来有三条路可以走,总有一部分人跟我们的选择是相同的,不是说,藏好一滴水的最好方式就是把水滴投入大海吗?这样一来,我们融入人群里也就不算显眼了,更何况,要是能幸运地碰到一个带着护卫队的大户人家,只要我们能跟得上人家的行程,这一路上的安全大概也就不用过多担忧了,要知道,乱起来了的世道,官道上也并非绝对的安全。”

对着其他人还有些征询的目光,最终还是周老爷子拿定了主意,缓缓地点了点头,算是肯定了周长宁的想法。

作者有话说:

朋友们,看到大家让我多更点儿的留言啦,在这里解释一下:

第十七章 休整

说起来,镇子里或许柴火还需要花铜板买,但是在这路边,什么都缺,柴火却是怎么也缺不了的,不说附近的几个林子,就算是道路两旁的灌木丛,随手薅两把枯枝也能拿来引火。

不过,也不是家家户户都要开火做饭的,有家里人少、而且早上出发的时候做了不少干粮的,便打算就这么凑活吃了,毕竟,哪怕干粮是熟着的,保存时间能更久些,但是放得时间长了也会发硬,到时候咬都咬不动。

而周二柱却是个手脚麻利的,周老爷子一声吩咐,立马搬来几块大小相似的石头,三两下便搭成了一个再简易不过的灶台,想着,他们这些大人凑活着整天吃干粮也就罢了,可是爹娘还有孩子们脾胃都要更弱些,一天两天的还成,一两个月下去身子可怎么受得了?

周家其余的人也都各有分工,周大新则是准备带着周长宁去林子里捡点儿柴火,他们今晚就在路边过夜,夜深露重的,不止是照明,取暖也需要烧柴的,这个用柴量可不算小。

然而,临走之前,余光一撇,周长宁便瞅到了杨毅略微带些羡慕而看过来的眼神,想到“系统”上一个任务还是和杨毅有关,思忖片刻,驻足道:“爹,等一等!咱们带着杨毅也一起去吧!”

周大新倒是没什么意见,虽然对自家儿子什么时候和杨家小子关系这么好了有些好奇,但是这一路上的几家人里,也就只有杨家小子和长宁年龄相仿了,两个孩子能交个朋友,路上说说话,也算是件好事。

周长宁走过来的时候,杨永康正在搭灶台呢,他的考量和周二柱完全相似,也是考虑到了自家儿子的身体,不过,他的动作没有周二柱熟练,还差一点儿才能完工呢:“哟!长宁怎么过来了?里正有事情要说?”

“没有,我爹和我要去附近捡些柴火,想着杨叔你这不是也要垒灶台做饭吗?今晚要用到的柴火量肯定不少,就过来问一问杨毅要不要和我们一起?也能互相有个照应。”周长宁很是客气有礼地说道,然而这话却让一旁的杨毅眼前一亮。

看看周围,即便是比他还小的孩子都能多少帮上点儿忙,他却只能看着爹一个人忙活,站在一旁连搭把手都不知道无从做起,心里可别提有多难受了,捡柴火这种事情,哪怕是长平那样的年纪都能干呢,他自然也没有问题了。

“这......”杨永康犹豫了一下,却在看到自家儿子眼神的时候转换了口风,当然,他也清楚,这所谓的“互相照应”,是周家父子俩照顾毅哥儿还差不多,所以话也说得很是客气: “那你们去吧,柴火也不用捡得太多,差不多够用就可以早点回来了。”说着把一个空背篓递给了自家儿子。

杨毅接过背在身上,连连点头应下,正准备和周长宁一起离开的时候,却见到对方停下了脚步,目光落在了板车上露出来的他爹打猎用的弓箭一角。

“诶,杨叔,你还把弓都带出来了呀?我能跟您打个商量不?这副弓箭借我用一次如何?要是有什么收获的话,咱们两家五五分。”周长宁很是大气地说道,看得杨永康一阵好笑,猎物要是这么好打到的话,他早就发家致富了,还需要带着儿子就这么苦哈哈地过着?

“你小子!也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大口气,罢了罢了,想用你就拿去吧,没打到东西也不算什么,可千万小心着别伤到了自己。”杨永康心里可是清楚,里正一家对这个长孙有多重视的。

孩子们之间永远都是看样学样,见周长宁借到了自家的弓箭,杨毅心里也不由得有些技痒,他虽然没有正儿八经地跟着爹出门打猎过,但是在自家的院子里也没少练习箭术,万一第一次跑出去就有所收获的话,想必爹以后对他出去就会更加放心了些吧。

这样想着,趁着自家爹又低下头去搭灶台的时候,杨毅悄悄地溜到板车的一边,也没做声,便从包裹里把之前爹给自己做的那副小一点儿的弓箭取了出来,放在了背篓中,这才快走两步,跟上了周长宁。

周大新自然也是把两个孩子的举动都看在眼里的,见着儿子一副自信满满的模样,也不说些什么泼冷水的话,也算是难得见儿子这样少年朝气的一面,等到他在林子里一无所获的时候,就知道打猎这种事,可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了。

然而,事实证明,被“打脸”了的却是周大新这个老父亲,他心里也确实纳闷儿:“你这孩子到底是什么时候跟谁学的射箭啊?而且箭术居然还相当不错,你杨叔教你的?”仔细想一想,村子里擅长打猎的好像也就只有一个杨永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