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727节(1 / 1)

作品:《八十年代锦鲤运

这间屋子里头就开了两桌,长辈们聚在一起,小辈们围成一圈。

邹鹏看他一个人出来,下意识地问:“林蕊不过来吃了?大家挤一挤,坐得下的。”

开饭前才从医院赶过来的林鑫深妹妹的本性,直接摇头:“不用管她。”

蕊蕊小时候最喜欢蹲在鸡窝前看鸡下蛋。那时候她不爱吃饭,外婆都是让她看着鸡下蛋,趁机喂她饭。

苏木眼皮子直跳,感觉以后他们家也得养鸡。

郝教授本来要跟农科站站长等人一桌的,结果硬是被魏主任拉过去,坐到了自己身边。

郝教授苦笑连连,事先声明:“我可不能给你投资什么项目啊,千万别打我的主意。”

屋里头的人都笑起来了,魏主任周扒皮的名声早已传出。

谁知他不仅不否认,反而打蛇随棍上:“哎哟,教授您可别妄自菲薄,您能为我们新港开发区做的事情可多了。”

郝教授从善如流:“说吧,你们还有哪儿的空闲土地,想要开垦出来好好利用?”

他那近乎于破罐子破摔的语气,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到底还是魏主任厉害,郝教授连反抗都懒得折腾了。

魏主任笑嘻嘻的:“你别说,我们还真有一大块地。”

他伸手比划了一下,“大沟东边,往何家咀那边去,原先是采石厂那块儿。”

郝教授满脸疑惑,还是魏主任直接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小地图,用笔圈出的位置,他才反应过来。

伊力哈木江下意识地就想掏笔记本,感觉自己的工作做的还是不到位。

谁能想到魏主任可以细致到这份上,居然还随身带地图,这样想要说个什么事情,拿地图一点,多清晰明了啊。

郝教授却是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我个人觉得这儿不太适合发展现代农业。不是不能做,而是你们新港开发区类似的条件更好的已经搞起来了,再做这儿就有点像鸡肋,意义不大。”

魏主任笑容可掬:“不是种地,是盖学校,你看这儿盖学校合适不?”

郝教授愣了一下,迟疑道:“你还嫌培训地方太小,要搞大了?”

真要盖学校的话也不是不合适。

因为原本是采石场,所以山基本上已经被削平了。

旁边就连着高速公路的进出口,附近也有县道,两班公交车经过,交通不成问题。

“你这是要实现教育产业链?”郝教授疑惑,“搞课外补习经济?”

这也不是不行,但是弄起来没那么简单。毕竟,想要吸引城里头的孩子来开发区补课,不太容易。

魏主任笑容可掬:“不补课,搞大学城。”

这下子,饭桌上的人都安静下来了。

郝教授连连摇头:“你跟我说这些有什么意思?”

江州的确又要再搞个大学城,不过意向中的选址跟宁县没关系。

“没什么意思,就是表达一下我们新港开发区人民对大学城的欢迎。”魏主任言辞恳切,“最起码的一点,我们保证绝对配合一切工作,不会冒出坐地起价的事情。”

他们原先挑中的地方他有数,听说进展的不太顺利,双边就价钱问题没谈拢。

郝教授直接摆手:“我这人除了种地,其他什么事情都不关心,跟我说没意义。”

魏主任却毫无放弃的意思:“其实有个很重要的点,我们这块儿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配套设施齐全。我们还规划出了地方,给学校老师盖房子住。”

伊力哈木江费劲地听着每一个字眼,还是不明白为什么魏主任要跟郝教授说这些。

如果吸引学校搬迁的话,难道不是直接找校长吗?

魏主任言笑晏晏:“怎么样?郝教授,我们吃过饭过去看看?”

郝教授重重地叹了口气,无奈地端起了饮料杯子:“我就知道这顿饭不能白吃。”

周崇斌赶紧撇清关系:“我可什么都不知道啊。”

屋子里头发出了轰笑声。

“老魏可真是能见缝插针。”林蕊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溜出来了,趴在苏木的肩膀上感慨。

把江州大学引到新港开发区建新校区意义太重大了。

作为江州甚至整个南省高校的领军人物,江州大学具有极强的集聚效应。

一旦江州大学搬迁过来,其他高校有样学样不说,新港开发区在招商引资方面也就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尤其是高新产业会更愿意进驻,因为在地理优势下,可以促进与高校的合作,实现双方的共赢。

就连一般居民选择社区也乐于靠近大学,因为人文环境好。

除此以外,大批大学生的到来,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啊。

这么多人光是吃饭,就能拉动美食经济。

苏木也忍不住感慨:“魏主任大概把所有人的关系网都拿放大镜看过了吧。”

郝教授虽然不担任学校的行政职位,但是他跟江州大学的党委书记是多年的棋友,肯定能说上话的。

邹鹏朝他俩的方向看了眼,压低声音道:“魏主任也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当领导干部的如果都有他这种劲头,估计老百姓就不用天天犯愁。

很多时候,大海航行还是靠舵手啊。

卢定安也笑:“港镇能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军功章上必须得有魏叔的名字。”

陈乐看了眼长辈们的桌子,开始传播小道消息:“听说省里头找魏主任谈过话,想给他挪个位置让他去市里头,他没同意。”

“他能同意才怪。”林蕊摇摇头,“这就好像看着鸡蛋孵成小鸡,不等小鸡长大了再生蛋,心是绝对放不下的。”

于兰没憋住,扑哧笑出声。

桌上的人跟着笑了起来。

林蕊莫名其妙:“怎么啦?的确是这样啊。”

苏木忍住笑,摸了摸她的脑袋:“吃饭吧,吃完了咱们也跟过去看看。”

林蕊立刻来了精神,三下五除二扒光了一碗饭。

一屋子孩子全要跟去看热闹,要不是小星星吃饱了睡着了,估计也要跟过去。

魏主任看着这群大萝卜头带小萝卜头,只得大手一挥,通通都过去吧。

小车是肯定坐不下这么多人的,好在有船。

幸而虽然太阳不小,但是游船窗户开着,江风呼呼地吹进来,竟也颇为畅快。

船往东行,过了两个弯又绕过渡口向南边折去,远远的就能看到山坡。

采石厂搬走之后,这儿就荒凉下来,长满了各种杂树野草。

林蕊看着恍然大悟:“我说我怎么不知道这里呢?以前不属于新港开发区吧?”

魏主任两条眉毛跟会跳舞似的,上下晃来晃去,语气听上去挺无奈:“没得法子,领导非要我接着这块儿。土地又贫瘠又没有工厂,人家都不愿意要。”

林蕊眼睛珠子骨碌碌直转,突然间回过神来:“非农业用地吧。”

魏主任眼睛眉毛齐齐上天,颇为为难的样子:“你瞧这儿怎么作为农业用地?”

林蕊在心里头鼻孔冲上天,暗道魏主任可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按照眼下的政策,农业用地想改做其他用途,那比登天还难。

尤其大学一占地可以几千亩,江州周边哪有那么多合适的建筑用地呀。

领导以为推出去个烫手山芋,事实上这就是块金疙瘩。

魏主任语带感慨:“这能不能成金疙瘩,还要看我们郝教授愿不愿意点石成金。”

郝教授连连摆手:“我就是看看,我不懂这些的。”

魏主任一张脸笑眯眯的:“您老肯过来看看,就是给了我们天大的面子了。”

先前江州大学相中的那块地,中间恰好连着百八十亩地的农田。

别小看这点儿地方,想要把这一片审批下来,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你看这边,都是连在一起的,这一块现成的就是12,000亩。后面连在一起,有30万亩地。”

魏主任笑容满面,“到时候你们想挑哪儿就挑哪儿。”

“老魏,你这人不地道。”大桃树后面走出个中年男人,指着魏主任控诉,“这话我怎么听着,先前你也是这么跟我说的?”

林蕊看到来人,惊喜地瞪大了眼睛:“老李!”

然后她肩膀上挨了她姐一巴掌。

林鑫瞪眼:“怎么说话呢?没大没小!”

林蕊吐吐舌头,笑眯眯地挥手打招呼:“李老师,您怎么来啦?”

李老师跟一圈学生们点头问好,笑着指着魏主任道:“你们魏主任那是普遍撒网,重点培养,到处忽悠人啊。”

江州钢铁厂在新港开发区成立了一家特种钢材厂,安排了不少职工过来上班。

其他的问题都好讲,但职工孩子的上学就成了桩麻烦事。

国企职工的要求肯定跟一般打工者不一样,不是说有个学校放着孩子就行,必定不能比总厂的孩子差。

厂领导开会研究了几趟,拍板决定再设立一套分校。反正这几年他们积累了经验下来,发现学校要是办得好,不仅不需要源源不断的掏钱,还能往里头挣钱。

魏主任那是什么鼻子什么眼睛,风声还没传出来呢,他就见缝插针主动找上门,表示新港开发区全力配合,连现成的校址都给他们挑好了。

李老师连连摇头:“我就知道不能听着你的安排走,得自己过来踩踩点,不然就叫你姑娘嫁两头了。”

魏主任一点儿也没有被当场戳穿的尴尬,反而笑容满面:“所以我说咱们这儿条件好吧,环境多优越。你们看,如此一来,幼儿园、小学、初中都配套了,大学也是现成的。到时候只要再来个高中,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门口就能解决。”

李老师被魏主任给气乐了,指着他连连叹气:“你这算盘珠子打的可真精啊。”

“哎,这就叫强强联合嘛。”魏主任敦敦善诱,“你看这么一来的话,你们彼此之间的后顾之忧都没有了。”

他引诱李老师,“现成的大学教授就在你们学校旁边,到时候请教授们过来开个讲座什么的,多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啊。”

他又跟郝教授画大饼,“旁边就是学校,咱们钢铁厂子弟学校的名声可不差,你们教授的孩子在里头上学也能放心啊。”

说来也有意思,江州大学虽然名声在外,但是江大附小附中却在江州城都完全排不上号,实在谈不上什么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