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676节(1 / 1)

作品:《八十年代锦鲤运

“没觉得。”那女学生年纪不大,说话的口气却不小,“我觉得台弯挺傻。别不高兴,你们想想啊,就光一样,每年维持外交,台弯要花多少钱?”

要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那就必须得坚持一国论。

这意味着,台弯跟大陆,人家只能选择一样。

只要稍微上点档次的国家都知道应该跟大陆建交,这样才有政治经济前景。

剩下的那些不入流的小国,凭什么冒着得罪大陆这么大市场的风险跟台弯保持外交关系呀?

人家也不傻,肯定要实打实的好处。那就只好金元外交。

一笔笔的钱掏出去,连个水花都听不见,不是傻又是什么?

女学生痛心疾首:“这些钱要是拿来搞建设,说不定现在台弯比日本都强。还需要抱日本大腿吗?”

小蒋先生情绪微妙,忍不住打断那女学生的话:“台弯经济越发达,不就跟大陆拉开的差距越大吗?大陆难道心里头会舒服?”

“为什么不舒服?”女学生莫名其妙,“有阔亲戚总比穷亲戚好吧。我们的确耽误了时间,现在正想方设法迎头赶上啊。”

小蒋先生被她说的阔亲戚跟穷亲戚逗笑了,下意识调侃道:“那你怎么知道阔亲戚不嫌弃穷亲戚呢?人家过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投奔穷亲戚?”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就好比东西德统一,也是东德并入西德。

女学生笑容满面:“所以要一国两制呀,咱们才不费那口舌之争呢。埋头好好搞经济建设才是真的。小蒋公给台弯打下这么好的经济基础,要是再如此空谈误国的话,大好基业就被糟蹋光了。”

那老农连声附和:“是这么个理儿。有那瞎琢磨的工夫,不如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挣钱。

你们不是问我们讨不讨厌老蒋,想不想他的墓迁回来吗?当然不讨厌,当然想了。

老蒋跟小蒋的坟墓回来了,你们可不得过来祭拜。乖乖,人来的多了,可不得要吃要喝要住要玩,那我们这儿的经济不就发展起来了吗?

谁会跟钱过不去呀?”

女学生连连点头:“就是,所以我才说台弯傻呀。前人打下这么好的基础,怎么能瞎糟蹋。”

她说话的时候痛心疾首的模样,我想是有人从她口袋里掏走了钱,看得人忍不住想要发笑。

就连老妇人都有了兴致,侧过脸去看她:“你怎么保证穷亲戚不抢阔亲戚的家产?”

“那是不事生产的人才做的事情。”女学生语气自豪得很,“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奋进,就不是靠抢劫过日子的人。”

那老妇人跟中年男人都笑了起来。

女学生趁热打铁地强调:“所以,即使从自身利益角度上来讲,台弯也应该放弃外交独立权,省得被人捏着鼻子走。”

老妇人慢条斯理:“你又怎么知道人家肯定会选大陆而选台弯呢,说不定此消彼长,情况会掉个个儿呢。”

林蕊不假思索:“大陆是肯定不会放弃外交权的,而且必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这种情况下,台弯如果非要争取,除非动手。

按照眼下的情况,动手肯定得不偿失,而且搞不好很有可能带来覆灭的灾难。

与其空谈理想,不如接受事实,实际点,从现实角度出发,为台弯选择一条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道路,才是正理。”

小蒋先生心情微妙:“统一是大势所趋,国民.党也是要统一的。”

“所以就不要非得固守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呀。”

那女学生胆子大的很,什么话都敢往外面说,“第一,说了几十年也没见反攻成功过。老百姓听久了,耳朵都起茧子了,能相信才怪。

第二,存异求同,共同的大前提都是想统一,既然如此的话,那又何必拘泥于主义。直接跟香港澳门一样,关起门来各过各的日子呗。

况且国民党当局始终强调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但现实却没有办法做到的话,时间久了只会导致民众的反感。这样反而被有心人钻了漏洞,说不定连国民党自己的基业都会搭进去。

等到国民党都被折腾散了,那还谈什么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小蒋先生面上浮着笑:“你是这儿的讲解员吗?专门负责给台弯来的客人宣讲政策?”

女学生眨巴着圆溜溜的眼睛,连连摇头:“可没人付我这工资,我是学农业专业的,来村里头治理水葫芦的。”

小蒋先生脸上笑容不变:“学农业的?那你对台弯时局倒是很关心啊。”

女学生立刻兴奋起来,两只眼睛都亮晶晶:“那当然,我等着统一以后去台弯实地考察植物呀。肯定会有很多野生品种,如果找到合适的进行杂交,说不定能够培育出新品种。”

大约是谈到了自己的本专业,她越发滔滔不绝起来,叽里咕噜说了一大通。

老妇人笑了:“你也说空谈误国,那就好好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吧,别总是关注那些东西。”

女学生连连摇头:“空谈误国的前提是不做实事,只一门心思的夸夸其谈。我这是做了以后再思考,否则光做不想的话,那跟机器又有什么区别?必须得一边做一边思考,才能够真正得到提高。”

那老妇人没有接她的话,只看着前面的绿树,沉默不语。

老农指着前面道:“这就是蒋家的墓地。放心,干净着呢,村里头一直有人过来照应。”

见到地方了,那队年轻学生主动打招呼告辞。

先前话最多的女孩子还不忘催促老农赶紧把家里的鹅苗卖给他们,他们要试验鹅苗究竟怎样搭配水葫芦饲料才能长得最好。

老妇人礼貌地朝他们点点头,由中年男人推着轮椅上去了。

老农民嘴里头答应着让他们晚上去家里头拿,扛着锄头继续下田。

林蕊直接倒在了苏木怀里头,哆哆嗦嗦:“那个,我……我没露馅吧。”

妈呀,她到底是用多坚强的意志力才控制住自己浑身颤抖来着。

苏木不甚赞同的模样:“你又何必这么迂回的折腾呢?还不如当面锣对面鼓的实话实说。”

林蕊振振有词:“越是大佬也喜欢听所谓的民间心声。咱们要是直接上去,人家肯定会认为咱们另有所图。心中势必充满警惕,那还怎么能听得进去?”

她说的可是正儿八经的好话,而且诚心实意的,为了国民党的发展考虑。

就因为大陆跟台弯迟迟不统一,为了保证外交局面,双方都不得不进行金元外交。

每年光为这个掏出去的钱,就是个惊天动地的数字,简直是烧钱。

羊毛出在羊身上,此消彼长,拿出去维持外交的钱越多,那花在人民头上的民生建设以及科研等支出必定会减少。

后面的几十年,台弯就是在这种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因为缺乏持续性的科研经费投入,明明当初风光无限的台弯,到后面逐渐陷入低端产业链的陷阱。

亚洲四小龙当中,年年垫底的就是台弯。

而且那些跟台弯建交的国家,一个个都是贪得无厌,回回狮子大开口。

还没中国一个县城大的地方,不过数万人口,一张嘴巴,就要几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完全将台弯当成自动取款机。

上辈子,每回看这样的新闻时,她一面在心里头痛骂台弯当局作死,一面又心痛不已。

妈呀,那可是钱,中国人的钱。就这样被流氓讹诈走了,不是傻是什么呀?

无论是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还是让台弯保持现状,那都是自己将血管送到吸血鬼面前,硬生生地熬死自己。

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早点统一,接受一国两制吧。那才是长远发展的正理。

于兰对自己同伴的长篇大论,毫无反应。

女青年一副梦游的模样,两只眼睛都发直,死死盯着已经看不到人影的方向:“真是蒋夫人啊?蕊蕊,你能肯定吗?”

女大学生突然间囧了:“应该可能大概吧。”

其实她也只是从报刊杂志电视上看到这位夫人的形象,而且还是多年前的模样,实在难以保证绝对不会看走眼。

苏木摇摇头:“你就瞎折腾吧。咱们还要不要试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风消浪功能?”

因为加拿大一枝黄花可以长到三五米高,蕊蕊又开始异想天开,希望利用它强大的生存能力充当防风消浪跟减少风沙的能手。

女大学生相当想得开,直接挥挥手:“当然要试验。不管了,就算不是,那就是免费宣讲一次政策嘛。”

看看人家这仗势,后面那群看着不经意的人,绝对都是保镖。

就算老夫人不是蒋夫人,那肯定来头也不小。

于兰也迅速放弃了对身份的疑惑,这两只眼睛雾蒙蒙:“哎呀,她那身旗袍真好看,太有气质了。不行了蕊蕊,我一定要去买件旗袍。”

丁子霖瞥了她一眼,客观冷静地评价:“旗袍得看穿在什么人身上。”

陈乐义正词严地反驳:“每个女孩子都会有适合自己的一件旗袍。没有不能穿的,只有没挑对了。”

啧啧,林蕊听了直摇头,这有女朋友跟没女朋友果然不一样。

有些人到今天还是单身狗,不是没有理由的。

第445章 历史的见面

加拿大一枝黄花繁殖力极强, 奉化乡间已经有零星的黄花集聚。

这些大黄花生长茂盛, 才是夏天, 尚未开出花穗,就已经比林蕊的块头都高了。

远远看过去,郁郁葱葱一片, 与其说是花草,不如说更像树木。

也许过不了多久, 这种顽强的植物就能占领乡间所有的荒地。

有专家称这种植被群为绿色荒漠, 因为它们能霸占整片地方, 让其他的植物活不下去。

不过让人庆幸的是,经过林蕊跟师兄师姐们的调查, 发现资料上说的没错,加拿大一枝黄花基本上不会跟熟地抢地方。

常年种植庄稼的田地,因为农民的精耕细作以及农药的应用,大黄花无法生存下去。

林蕊等人从当地养殖山羊的农户家里头牵了几只羊羔出来, 直接带着小羊去吃加拿大一枝黄花。

小羊羔听话的很,嘴巴一张,就开始津津有味地啃起了隔断一枝黄花。

林蕊蹲在地上,欣慰地看着羊宝宝们:“果然就没有我们大中华吃货解决不了的战斗。”

有长毛兔跟山羊做底子, 别说是加拿大一枝黄花了, 就是宇宙一枝黄花都能被吃破产。

“用它来养一只羊,比起喂饲料人能增加多少经济效益啊?”

身后传来问话的声音, 听上去年纪有些大。

林蕊不假思索:“要是自己家里留羊种的话,那基本上就是没本的买卖。你看着一枝黄花多能长啊, 现在青嫩时候就是现成的饲料。还可以采了打成粉末,留到秋冬的时候喂羊。枯萎的黄花茎叶跟羊粪混在一起做培养基,养蘑菇效果不要太好哦。”

她一点儿也不觉得一枝黄花有什么霸道的。

要说植物的单一性,庄家地里头的植物最单一。

人类总是想方设法消灭庄稼地里头的一切杂草,为此甚至不惜使用剧毒农药,最后连长出来的粮食都让人不敢吃。

一枝黄花不过是凭借自己强大的生存能力造成的物种单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