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583节(1 / 1)

作品:《八十年代锦鲤运

“翻译就不是海军了?”孙少挠挠头,准备去洗澡,“老子还是工程师呢。”

天地良心,他什么时候考过工程师的职称了。

这简直就是典型的无证上岗,一点儿组织性纪律性都没有。

邹鹏听着哗啦啦的冲澡声发呆,完全没想到这人居然这样跟没事似的冲起澡来。

难怪他前面强调一定要做好雨水的蓄积工作,合着就是为了痛痛快快地洗澡啊。

少年人也觉得身体搔痒黏腻起来,真想好好的洗把澡呀。

孙少不仅洗澡,洗完澡后,他还直接钻进睡袋睡觉。

暴雨下了一整夜,他也美美地睡了一整夜,连半夜爬起床上厕所都没有。

邹鹏在边上辗转反侧,听着对方平稳的鼾声,简直嫉妒了。

第二天一早,他顶着熊猫眼爬起床,再看对方神清气爽的模样,郁闷与嫉妒的情绪在少年心中交织,几乎要膨胀到极点。

凭什么他就一点儿不担心?

无忧无虑的孙少吹了记口哨,笑容满面地招呼邹鹏:“走,陪哥哥走一趟。”

海面旭日东升,抬头碧空如洗,苏联人的军舰还停在原地不得动弹。

照这架势,触礁搁浅基本上没跑了。不然一整夜这么大的风浪,他们起码得挪个位置呀。

孙泽吩咐旗兵再次打出旗语,询问对方是否需要饮用水与食物。

“告诉他们,我们有方便面以及新鲜蔬菜。”

旗兵回过头,表情有点懵。旗语毕竟不是一门常规交流语言,这方便面新鲜蔬菜什么的,实在是超纲了。

孙泽挥挥手,直接端出了炉子。报菜名艰难,那就直接做出来给他们看吧。

邹鹏满头雾水:“这样也行?”

孙泽朝他神秘地眨眼睛:“这你就不懂了吧,方便面对于苏联人来说就是美味佳肴。”

酒精炉子一点,海风带着方便面的香气肆意飘荡。

就连执勤的班长莫名其妙都觉得肚子饿起来。

“苏联人不喜欢吃辣。”孙泽小心翼翼地搅拌煮开了的方便面,“鲜虾鱼板面估计他们不稀罕鱼虾了,香菇炖鸡面,他们肯定抗拒不了。”

他指了指锅子,示意旗兵,“就问他们,要不要吃这个。”

方便面在苏联有多受欢迎?军方一般只有高层才能够吃到方便面。

班长忍不住叹气:“那也太惨了点儿。”

像他们这些常年驻扎海岛上的人,什么方便面啊罐头之类的食物,是最不缺的。

孙泽冲他笑:“可咱们没有他们的坦克和大炮啊。”

班长悻悻地挠挠头,小声嘟囔着:“这倒也是。”

方便面的香气终于引起了苏联人的注意,他们愿意接受中方的帮助,但是不劳驾中方给他们送过去 ,他们自己过来拿就好。

班长立刻皱起眉毛:“没见过这样的,这是要趁机窥探我们。”

孙泽眯起眼睛笑,示意旗兵:“我们就在中间交接,谁也不到对方的船上去。”

到了这一步,他基本上能够笃定苏联人的军舰的确是发生的问题,否则不至于如此神神秘秘。

邹鹏陪着孙泽一块儿乘坐救生筏,今天虽然风平浪静,可是小小的救生筏浮在海面上,还是让他忍不住心惊肉跳。

两边的船越靠越近,邹鹏已经能够看到对面苏联人的面孔。

他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赶紧回想应当如何用俄语打招呼。

结果真是她多虑了,因为苏联人根本没有跟他们进行交流的意思。

两条救生艇靠近,苏联人拿了方便面就想走。

孙泽突然间笑嘻嘻地说出了句俄语:“也许我们能够帮得上忙。”

邹鹏简直被这人吓到了。

早上吃饭的时候,他开玩笑似的让自己说了几句而已,没想到这么快就学会了,而且发音相当地道。

“你们的军舰——”孙泽一抬下巴,生意苏联军舰的方向,“快要掉进海里头去了。”

那苏联人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没有吭声,而是将救生艇划了回去。

邹鹏仔细看海上的军舰,无论如何观察都没有发现舰艇有丁点儿倾斜的意思。

孙泽一本正经:“叫你一眼看出来了,哥哥我白当了这小两年的兵啊。”

邹鹏瞅了他眼,没好意思当场戳穿自己的这位师兄好像当的还是陆军。

海上的风平浪静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又刮起了大风。

不知道是不是先入为主的心理作用,大风一起,邹鹏似乎真看见苏联人的军舰往海里头倒。

军舰搁浅在海里头,是件很要命的事情,意味着必须得想办法打捞。

要是完全掉到海里头去,这打捞工程可就巨大了。

所以军舰一旦发生危险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想方设法抢滩登陆,这样即使趴窝了,后续也好处理。

“动了!”班长激动地喊出声,“苏联人说请我们帮忙。”

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他就说苏联人硬不到哪儿去。

唯一奇怪的是,怎么到现在苏联人的救援船还没有过来?

邹鹏顾不上担心这个,只疑惑地看着孙泽,不明白对方究竟要如何救助苏联人的军舰。

孙泽笑嘻嘻的,嘴巴一努,示意他们挖泥船的方向。

邹鹏大吃一惊:“这个恐怕不行吧。”

对,他们的巨无霸上面的确安装了吊机,可根本不可能将苏联人的军舰也吊起来呀。

“瞧瞧你这脑袋瓜子多不好使。”孙泽啧啧感慨,“大耗子生小耗子,小耗子生小小耗子,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呀。”

邹鹏下意识地转过头看班长,指望宅心仁厚的班长能够帮他答疑解惑。

可惜的是班长有心无力,他也猜不到孙工究竟是什么主意。

“乌鸦喝水的故事听说过没有?”孙泽漫不经心,“咱们的挖泥船是干什么用的?”

班长满头雾水:“吹沙填海呀。”

邹鹏大吃一惊:“你是要在军舰底下填沙石,把船撑起来?”

天啦,还可以这样吗?有这样的救援方式吗?

他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还可以这样。

“废话,凡事都有第一次啊。”孙泽还是那副懒洋洋的惫懒模样,“看过车子掉在坑里头吗?还不是往水坑里垫上大石头,好让车子开出去。”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试试怎么会知道肯定不成功,反正那一块暗礁,他们是填定了。

刚好沿着这处岛礁,直接能够造出一座小岛来。

“军舰!”侦察兵跑过来汇报,神色难以掩饰紧张,“苏联人又有军舰过来了。”

孙泽笑容满面:“那正好,让这艘军舰上的人全都转移到那上面去,减轻点儿分量,也好让我们干活。”

说不定他经此一举,就创造了海上救援军舰的新模式呢。

第376章 运河显神威

进入7月份, 江州城的雨水更多了。

天上豁出了个大口子, 海龙王完全忘掉了要留点儿存粮等着过年, 将所有的储备全都一股脑的齐齐倒下来。

海上挖泥船忙碌不休的时候,港镇人民也奔波不停。

眼看水位一天比一天高,县里跟市里还有省里头天天吵架, 一个说要炸,一个说不许炸, 桌子都拍散了好几张。

可惜饶是他们吵得日月无光, 炸掉港镇保江州城的计划, 还是排上了日程。

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进入抗洪救灾的阶段,政府不停地动员帮助低洼地区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去。人民子弟兵也奋斗在洪水第一线。

6月底, 中国政府首次向国际社会呼吁,请求各方为灾民提供援助。

港澳台地区都动了起来,短短数10天的功夫,光香港地区就为灾区募集了近5亿的港币捐款。

让大陆人民感到欣慰的是, 这一回台湾同胞也没有袖手旁观,同样募集了好几千万的新台币。

听说大陆同胞需要废旧的集装箱改建房屋,他们还用船拖过来不少。

其他国家的人也为中国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加在一起也有好几千万。

可这样的消息越多, 港镇人民越心惶惶。

尽管水镇让出的荒地荒山地带已经建起了一排集装箱房子, 还有好多3层小楼,但是谁又愿意真的离开自己的家园呢。

最早主动搬迁的是工厂, 越早稳定下来越有利于恢复生产。

林蕊也成功地拿到了批准下来的生产线,全天机器运转不休, 工人毫无怨言地三班倒。

因为他们必须得用最快的时间,将从自家鱼塘水田里头打捞出来的水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尽可能减少损失。

外头那些贩子是靠不住的,这些人就想着等港镇自己吃不消了,主动开口倾销大甩卖。

他们才不蠢呢。

商品价格一旦掉下去,就在后面恢复生产,短时间内都别想把价格再抬上来。

如此这般,后遗症影响恐怕得持续好几年。

他们咬紧牙关自己干,绝对不让人家占了便宜。

活鱼活虾活王八泡在水里头不安全,他们加工成鱼干,鱼骨头,鱼皮,龙虾

林蕊这个暑假过得极为不太平。

即使工厂里头的机器轰隆隆直转,她仍旧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