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529节(1 / 1)

作品:《八十年代锦鲤运

她印象当中好像一斤冰菜已经卖到了三四十块钱。

苏木不得不安慰她道:“咱们先种能种的东西吧。”

比方说海芦笋以及碱蓬子,听着感觉就不错。

还有那个洋菠菜,只要能种下去,从土里头源源不断地吸收盐碱,土质就能得到极佳的改良。

东海的好处在于临海有山,不用担心抗风沙的问题。

如果可以采取海水浇灌的话,就连种菜最愁的用水问题都不用担心。

比起内陆地区的盐碱地,这儿已经算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了。

秘书一听,顿时眼前一亮,立刻积极推销起来:“那这片滩涂地,就包给你们怎么样?”

不管是种什么洋菜,把这片荒地处理掉就好。

林蕊刚要毫不犹豫地应声,苏木直接掐了下她的手,冲秘书摇摇头:“我们以前也没在盐碱地种过菜,得试试看才知道。”

这一片滩涂地足足有好几百亩,光种子的投入以及人工支出就是个惊人的大数字,更何况还不知道究竟会种出个什么样的成果来。

林蕊想发话,被他一把捂住了嘴巴,只能一个劲儿的呜呜。

能种菜的,海水种菜多拉风啊!所有的地方要发展经济,就必须得因地制宜。

海水蔬菜营养又健康,绝对是人类的福音啊!

可惜的是,近墨者黑。

自从郑大夫放暑假回江州之后,苏木有样学样,越来越有法.西斯的做派了,压根不给他民主自我表达的机会。

秘书跟司机面面相觑,两人都抬头看天,假装什么都没看到。

林蕊恨得简直要挠墙,看看,这算什么态度,对待潜在的投资商就是这副做派?

大约是她的表情过于幽怨,秘书终于良心发现,总算为她说了句话:“其实也可以试试的。我们政策绝对是最优惠的,包括灌溉系统,我们也配合着搞。”

需要灌溉的可不仅仅只有盐碱地,其他地方也要搞灌溉系统,顺带着将这几百亩地一并规划集中。

秘书积极推销:“你看其他地方的土地,基本上都是一小块一小块,根本不适合搞大规模种植。咱们这儿情况不一样啊,这么一大片,非常适合农业工业化生产。”

这话似乎触动了苏木,他手一松,林蕊挣扎开口:“种冰菜绝对来钱!”

因为她印象当中,即使到30年后,好像还有部分冰菜是进口的。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大量的缺口啊!

苏木将人拉到边上,严厉警告她道:“现在跟以后不一样。”

现在广大人民群众才吃饱肚子呢,没那么多要求。

如此昂贵的蔬菜,大家怎么吃得起?

再说了,开发市场多艰难,大家都没尝过,谁愿意花大价钱买这种陌生的东西?

林蕊白眼翻上天,傲娇的很:“上层路线,冰菜注定了要走上层路线。”

自古都是底层模仿上层,否则哪儿来的那么多名媛网红呢?

大家都渴望更好的生活,从某种程度上说,富人使用的东西,吃的食物,就代表着他们所属的阶级。

在微妙的心理作用下,大家会选择同样的东西,这样就能够达到我跟他一样的心理效果。

否则除了死忠粉刷销量之外,哪有这么多人非要买明星同款。

只要将冰菜在大城市的大饭店里头推销开来,就不愁今后的销路。

苏木冷静又理智:“你觉得打高档饭店主意的人还少吗?”

谁都不傻,做生意的都想挣钱。

港镇的蔬菜之所以能够卖进江州饭店,那是因为背后有政府的影子。

否则人家为什么要卖你一个小小乡镇的面子?因为你的菜种的特别好?

有了江州饭店作为突破口,其他的大饭店才有样学样的。

林蕊立刻垮下了脸,一个劲儿往苏木怀里蹭,小声嘟囔:“我们也可以在王奶奶的饭店卖嘛。”

嗯,其实现在的人爱新鲜,非常愿意接受新兴事物。

苏木摇摇头:“按照你的说法,冰菜根本不适合做串串香。你这样强行搭配,效果未必好。”

林蕊龇牙咧嘴,十分不甘心:“可是就这么放弃吗?”

这些菜真的可以从土里头吸收盐分的,不仅能挣钱,还可以改良土壤。

苏木头疼地捏了捏太阳穴,微微蹙额:“这样吧,咱们先做试验,试验成功了再说。”

别想一步登天,先找比较成熟的产品,慢慢做。

他个人比较看好海芦笋,因为现在江州城里头食用芦笋的人越来越多了,市场需求量比较大。

有海芦笋这个名字,推销起来会简单一些。

林蕊哼哼唧唧,百般不情愿地跟着人又回到招待所前台。

秘书正在跟人说话。

林蕊凑近了,对方一抬头,双方刚好打了个对眼。

林蕊一抬头,吃惊不小。

跟她想象中的红光满面不一样,此时的贾校长,哦不,准确点讲应该叫贾市长

看上去倒是颇为憔悴。

他笑容满面地跟林蕊的人打招呼:“哎呀,不好意思,今天有个会一直开到现在,实在是出不来。”

林蕊偷偷地吐了下舌头,非常理解。

现在我们开个会来解决一下文山会海的问题。

官场的习俗,大会解决小问题,小会解决大问题,就没有不开会的时候。

贾市长笑容满面:“听说我们蕊蕊想承包滩涂地?”

不知道为什么,苏木总觉得他是在故意回避盐碱地这三个字。

“要是你有这个意向的话,我们东海优先考虑你。”贾市长豪气地竖起三根手指头,“三年,这三年的时间我们不收任何租金。如果你包下这片滩涂地的话,先前的沼泽地,前三年我们也只收一成租金。”

无苦在边上都要跳脚了,凭什么呀?说给他最优惠的政策呢,结果小二姐一来,立刻不一样。

苏木一把摁住人,平静的看着贾市长:“那这租期是多久?另外还有后面的租金怎么算?”

“租金好办。”贾市长脸上笑容不变,“我唯一的要求是,你们起码要带动300个人就业。”

苏木立刻摇头:“这不可能,我们用不到这么多人。”

百八十亩的沼泽地加上三四百亩的滩涂地,真正搞起来,100个人都用不到。

贾市长笑容可掬,从服务员手中接过茶,亲自送到他们面前:“咱们东海有这么丰富的资源,可以考虑再深入发展一下啊。”

光种菜养虾子养鱼怎么行,可以走深度加工路线。

东海足足有上万亩这样的盐碱地呢,要是搞得好,原材料肯定不愁。

有着如此丰富的原材料,还不是想怎么加工,就怎么加工?

“你们在江州搞的那个甲壳素,我觉得就很好啊。”贾市长伸出了手,轻轻在桌子上敲了两下,“现在我们东海也搞对虾养殖,你现在又准备养小龙虾。要是咱们将加工业这一块做好了,现成的大量虾壳可以用。”

苏木捏了下林蕊的手,姿态依然冷静:“可是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后续的问题一堆。”

贾市长笑着点点头,直接跳过这一茬:“慢慢来,咱们先吃饭。你们大老远的过来,我这个当叔叔的,怎么也得带你们吃顿好的。”

他去卫生间洗手的时候,秘书没忍住,直接开口问:“市长,咱们不要租金的话,会不会有意见啊?”

来东海投资搞承包的人,可不止这一家。

况且说到底,就是几个孩子而已。

他们原本只是想通过这几个孩子,来拉拢江州真正的企业家,比如说林建明等人。

现在他们说搞什么沼泽地养殖以及盐碱地种菜,不知道折腾成什么样子呢。

贾市长笑了,意味深长道:“怕什么?小孩子搞不好,大人自然会伸手。”

林蕊的确没搞过盐碱地种菜,可她背后不还有一堆专家嘛。

凤栖梧桐,这个梧桐树立起来了,就能源源不断地吸引人才过来。

另外女儿都在东海投资了,他就不信林建明不动心。

东海可是有着丰富的太阳能风力资源,政府给政策支持,也得有人愿意投入进来发电啊。

第338章 突然大姑娘

林蕊可没觉得自己是傻不隆冬的梧桐树, 恰恰相反, 她自我感觉良好极了, 分明就是只光彩夺目的金凤凰。

她欢欣鼓舞,畅想未来,活像盐碱地上那白花花的不是盐粒子, 而是钻石。

“真的,要是种植了钻石菜的话, 效果一定很好。”

除了能够卖鲜货之外, 他们还可以提炼植物盐啊。

上辈子, 楼上小哥哥的妈妈做饭基本上只用植物盐,据说对人体健康好, 好像有益于高血压什么的。

天啦!林蕊越想越美,直接在床上打起滚来,这可真是门前景丰富的好生意。

苏木却眉头轻蹙,半晌过后仍旧迟疑:“其实我们现在应当考虑的是, 更加容易被大众接受的食物。”

他想再仔细找一找,看看日常食用的蔬果当中,有没有什么耐盐品种。

另外即便是耐盐,它们能够承受什么程度的盐碱化, 也得好好研究。

比起八字没有一撇的冰菜, 他觉得还是从海芦笋入手会比较好一些。

最起码的,现在他们就知道海芦笋能够在东海的盐碱地里头生活。

他们说要做的是选择质优的品种加以推广, 尽可能提高海芦笋的产量,然后再想办法对海芦笋进行深度加工。

今天没顾上, 否则他真想尝尝海芦笋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