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78节(1 / 1)

作品:《八十年代锦鲤运

果然没叫她猜错,魏镇长的确在村委书记家,正拉着农科站站长一块像郝教授汇报港镇目前土地以及种植情况。

现在搞合作社,这么多土地收上来,那就必须得有个统一的规划。

郝教授一边听着一边点头,看到林羽跑进院子,抬起头冲小丫头笑:“怎么没人来找魏镇长说沼气池的事情?”

魏镇长乐呵呵的,似乎完全忘记了上午分手的时候,林蕊气呼呼的样子。

“我们的智多星这回又出了什么想法?在港镇建沼气池,这个倒是可以好好考虑。”

林蕊摇摇头:“我说的不是这个,我找您还是为了鱼菜共生的事情。”

魏镇长赶紧摆手,面上简直可以算得上愁眉苦脸:“哎呀蕊蕊,真不是叔叔故意为难你,这个东西在咱们这儿的确不合适。”

瞅着花里胡哨听着高级,管什么用?他得管好了全镇人的吃喝啊。

林蕊也摆摆手:“你不能只单纯地从商业利润角度上去看问题。”

这么一套鱼菜共生系统,起码短期内的确难以实现经济盈利。

“但是有了它,港镇就打出了自己的招牌。”

林蕊认真地给魏镇长分析,“生态旅游,港镇建设好了,是不是可以搞生态旅游?”

吸引人直接下乡来采摘蔬菜水果,并且进行旅游消费体验农家乐还有泛舟河上,肯定要比单纯的发展农业效益更高。

搞合作社了就意味着闲余劳动力更多,这么多人,你难道不给人家安排事情做吗?

“但是搞旅游业的话,眼下港镇最缺的就是标志性建筑。”林蕊一针见血,“与其现在在想办法仿古建古,不如直接另辟蹊径。”

一座现代化带着浓郁舶来品色彩的鱼菜共生系统,对于现在大部分人而言,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咱们暂时不指望这个系统可以挣钱,我们需要的就是它作为一块广告牌,吸引更多的人到港镇来。”

魏镇长微微蹙额,下意识地将目光转向郝教授,想听听专家的意见。

郝教授却是连连摆手:“我只搞技术,我从来不管商业问题。”

魏镇长轻轻地叹气:“那里头种出来养出来的东西,咱们卖多少钱才合适呢?”

卖少了,连丁点儿本钱都收不回头。

卖多了,可得卖给谁呀?

林蕊清了清嗓子,笑容可掬:“咱们港镇水里头上出来的,那不都是土特产嘛。干嘛非要急着卖呢,当成礼物送人多好。”

她神秘地眨了眨眼睛,“这鱼菜共生种出来的蔬菜,去参观的大领导们吃了都夸好。”

优胜劣汰的生物学属性使得人类天生具备慕强心理,得到大人物认可的东西,身价会立刻不一样。

尤其对于政府官员而言,那种微妙的同款需求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鱼菜共生的投入成本决定了起码在短期内其间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是高档餐厅。

而高级餐饮从来都与权跟钱,官跟商脱不了干系。

起码在短时间内这个问题都不可能消除。

毕竟,现在是咱们求着人家来投资。

江州饭店一碟子盐水鹅可要卖十一块钱哩。

魏镇长愣了下,旋即笑了起来:“对对,这就是高档蔬菜礼盒。”

“咱们就按照进口蔬菜水果的价格对外销售。”林蕊嘴皮子爽利得很,“也不用特地拉出去卖,过来参观的游客,愿意买咱们才卖。”

先把噱头造起来,将港镇食品生态有机的招牌打出去。

魏镇长犹豫了一下,点点头道:“我会好好考虑,这个不是小事情,得开了会,大家伙儿都表态才能定下来。”

重新建个10亩地的蔬菜大棚,必须还得是钢构玻璃的,那投入成本实在太吓人了。

再加上其它的设备,一亩地就要好几万块钱,这个投入可真是下了血本。

林蕊笑眯眯的:“我不急,您慢慢想。我先在我们家建起来。等长出来了,我卖给您。”

国庆假剩下的假期,林蕊悉数奉献给了虹吸浇灌器。

魏镇长长吁短叹,农民苦啊,农民不容易。

这种个菜,花费的人力物力成本高的吓人,要是能多个自动浇水设备,那就好了。

少女忙掉了整个假期之后,伸懒腰上床的时候,才突然间反应过来。

不对呀,她怎么被老魏也给套路了?

港镇有没有自动浇灌设备,关她什么事啊?

这只貔貅,专门就想着从人家骨头渣子里头炸出油。

林鑫往妹妹的脸上抹雪花膏,没好气道:“到底是谁在外公面前打包票,以后不用他忙着挑水浇菜?”

少女立刻心虚地扭过脑袋,支支吾吾道:“院子里头不是已经做了个鱼生共生系统吗?”

到时候菜长出来,说不定外公他们都来不及吃。

林鑫冷笑:“那你的意思就是,还让外公继续挑水浇菜?”

林蕊被戳破了气球,立刻扭过头去:“好啦好啦,我接着做就是。”

其实田埂堤坝上的蔬菜好解决,旁边就是沟,平常完全可以将沟作为蓄水池,然后利用虹吸管随时进行浇灌。

林蕊眯起眼睛,努力回想上辈子林主席他们单位的植物园是如何进行蔬菜浇灌的。

咳咳,理论角度上是个植物园,但实际上却是个菜园。

一袋蔬菜两块钱,职工刷饭卡可以购买,她穿过来之前好像涨价了,变成了三块。

植物园似乎在地上铺设的水管,是黑色的橡胶水管。

水并不是直接从菜叶子上浇上去的,而是就在根旁通过水管渗透进土里头。

这样一来好像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既达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又能够防止水蒸气在大棚上方凝聚成水滴落下,造成蔬菜烂叶问题。

林蕊翻身下床,赶紧将自己的想法记下来。

手边没有手机就是这点不好,什么都得翻本本。

林鑫看着妹妹急吼吼的样子,忍不住摇摇头:“睡吧,早点儿睡觉,明天再弄。”

林蕊嘴里头嗯嗯答应着,手上却不停。

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明天她还得打电话去孙哥家里头呢。

少女当然明白孙泽不可能回家,新兵蛋子哪儿来的探亲假?

她决定跳过中间商,直接找大佬。

江州是地处江南,可江州军区辖区范围广阔,其中就包括了相对干燥缺水地区。

这些地方正是鱼菜共生系统可以大展拳脚的舞台。

林蕊鼓足了勇气,拨通孙家电话。

此时此刻,相隔数千公里外,孙泽狠狠打了个喷嚏。

旁边带着他一块儿巡逻的老兵笑了起来:“这是女朋友又想你了吧?”

孙泽疑惑道:“不知道,太多了,搞不清楚是谁。”

老兵立刻笑骂了他一句。

孙泽揉揉鼻子,觉得这地方真是不适合人呆。

大白天的晒死个人,到了晚上又冻死人。

那月牙与星星发出来的都是冷光,十成十的冰山美人。

孙泽觉得自己以后出门得多加件衣服,否则肯定得冻感冒了。

戈壁星光下的他要是知道数月之后自己将遭什么罪,肯定会特别后悔当初将家里头的号码也给了林蕊。

遥想当年,长期在外单住的人偶尔也会回家的。

当大哥的人担心她有急事找不到人会害怕,于是相当阔气的将自家电话也留给了林蕊。

显然孙泽自作多情了。

这还是林蕊第一次拨打这个号码。

投下硬币之后,她站在公用电话机前深深地吸了口气,感觉面对老人家时都没这么紧张。

苏木在边上劝她:“要不咱们先把楼顶的鱼菜共生弄好,然后再慢慢谋划?”

林蕊立刻摆手:“这时候必须得双管齐下。”

大型单位最大的弊端在于一件事情决定起来,花费的时间极长。

反复开会讨论,反复研究,最后大领导一句话,前头讨论的结果悉数推翻。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他们必须得尽早开始行动。

“不然别说明年了,后年事情能不能做好,还要打个大大的问号。”少女轻轻叹了口气,毅然决然地拨通了电话。

长长的嘟嘟声响起,每响一声,她的勇气就要泄露一分。

林蕊下意识地抱住了苏木的胳膊,小声嘟囔:“你说我要不要找陈乐帮忙牵个线啊?”

哎呀,她真是蠢。

陈乐他妈不是孙将军的妹妹吗?这亲戚之间肯定有走动。

只要她将鱼菜共生系统成功的打进陈家,那就有机会落入孙将军的法眼,还用她如此折腾吗?

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因为电话被对方接通了。

一声饱含威严的“喂”从听筒里头传过来,林蕊差点儿下意识就挂电话。

最后还是理智制止了她,不管了,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就是她胡说八道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反正认为鱼菜共生系统有发展前景的,又不是只有她。

林蕊结结巴巴地做了自我介绍。

孙将军倒是比她想象中的更加和蔼:“哦,你是孙泽同学的妹妹。我知道你,孙泽当兵去了,暂时还没有探亲假。”

林蕊深吸了口气,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我知道,叔叔,其实这次我是有事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