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57节(1 / 1)

作品:《八十年代锦鲤运

作为新上任的年级主任,刚带出一届优质毕业生的李乐成老师工作相当繁忙。

林鑫登门的时候,他还没有下班回家,她只得辗转去办公室找人。

果不其然,李乐成老师还在忙碌中。

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个个档案袋,每个袋子上都写了一位学生的名字。

林鑫下意识数了下,觉得这数目快要突破六十了。

李老师没有否认,笑了起来:“还是学生们争气啊,都是好孩子。”

因为成功放出去的这颗卫星,今年拿着钱想送孩子进来借读的家长更多了。

生源参差不齐的后果就是,老师必须得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才能够带好班级。

果然要挣钱终归都得付出代价。

林鑫敏锐地察觉到,李老师的确变了很多。

倘若是一年前,想从李老师口中谈及金钱,那是不可能的事。

李乐成微笑着,朝林鑫点点头:“说吧,到底什么事儿?这教师节可已经过了好些天了。”

林鑫本能地脸一红,期期艾艾道:“不好意思,我们都没有来看看您。”

李老师不以为然地挥挥手:“有什么好看的,白耽搁大家的时间,你们在学校里头好好学习,不要荒废光阴,才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他放下了手中的笔,抬起头朝林鑫笑,“开门见山吧,林蕊又闯什么祸了?”

林鑫的脸腾的一下子布满了火烧云,她结结巴巴道:“您,您怎么知道?”

“嗐,就他那脾气,不跟狄老师顶上才怪呢。”李乐成下意识地想要抽烟。

都将烟拿出烟盒了,他还是在学生面前忍住,转而喝了口浓茶。

林鑫一五一十地将妹妹开学之后的情况给李老师做了汇报。

她苦恼不已:“现在最要命的是,我让矛盾更加激化了。狄老师想让蕊蕊去广播剧团。”

李乐成差点儿笑喷了,连连摇头:“这个小狄呀,还是天真。”

广播剧团是什么地方?那是铁饭碗。

由的人想进就进,想出就出?

每年对外头招人的时候,那可真是神仙打架,各路人马都挤破了脑袋。

要不是当时的负责人薛老师的确喜欢林蕊,就凭那小丫头还未必能考得上。

呵,现在不想上高中了,就想回广播剧团?

那也得能回得去啊。

薛老师都已经调离广播台,去了电视。人走茶凉这道理,在人事上是最清楚不过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

林鑫傻眼了,这可怎么办?

她甚至开始后悔当初不该连哄带骗劝妹妹考高中,否则也不会落到现在进退两难的境地。

卢定安手放在女友的肩膀上,轻声安慰道:“蕊蕊还是很聪明的。”

就是念高中升学,她也未必没希望。

且不说专业的播音主持院校,现在大学里头也有相关的专业。

就算蕊蕊对文化课不感兴趣,到时候他也可以继续报考自己想学的专业。

李乐成笑着摇摇头:“其实这丫头最大的问题是学不进去。不是笨,就是静不下来心。”

林鑫苦笑:“狄老师最讨厌的就是她这点。”

一堂课一般学生能够集中大约二十分钟的注意力,特别刻苦的那种,大概能在半小时以上。

妹妹好了,五分钟,撑死了七八分钟,反正绝对不会超过十分钟,她就开始神游天外。

这个结果还是苏木在边上不停的逼着她才能够达到的。

小时候他们家就发现了妹妹这个毛病,为此父母还特地带妹妹去上海看过儿科专家。

专家的意见是孩子年纪小,思维活跃,不容易静下来,很常见,只要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导就行,不用太逼迫她。

加上妹妹小时候身体弱,经常容易犯惊厥抽搐,家人自然不敢太严格的对待她,生怕一不小心就诱发了疾病。

林鑫也不知道当初父母跟自己的心软是对还是错。

自家孩子自家疼,即便是乌鸦,也觉得自己的孩子天下无敌,美貌无双。

李乐成笑了笑,放下手中的杯子:“小狄对她有看法也是正常的。狄老师,自己本身压力就很大。”

狄老师是前年毕的业。

林鑫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她去年才参加工作的呀。”

难不成之前在其他学校干过?

李老师点点头,略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我去年上半年离开的省实验,具体情况我也不是特别清楚,还是听人说的。”

前年发生过用人单位退回应届大学生的事情,全国加在一起好像差不多有5000人。

当然,这个数字跟应届毕业生总人数相比,不值一提。

但这件事仍然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不幸的是,狄老师刚好就是那批被退回的大学生之一。

原先按照学校的安排,她是要去一所大专任教。

结果接收单位不满意她,最后将她退回了头。

当时大专给出的理由是,他们要提升办学规模,以后只招研究生了。

事实上,当年他们招了好几位本科生,其中至少有一人狄青可以肯定,对方跟那所学校的领导有亲戚关系。

这件事对狄老师的刺激极大,她辗转了好久,才勉强在一所初中落了脚。

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巨大,狄老师是个对事业有追求的人,她自然不甘心于此。

后来她想办法参加了省实验中学的教师招聘考试,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原初中同意放人。

她信心十足地进了省实验中学,希望一展拳脚。

结果现实迎头就给了她一棒子。

学校物理教研组主任为她刚工作经验欠缺,先将她安排在物理实验室上班。

可是跟她同一批进校的另一位物理老师,明明成绩没有她好,却直接开始带班上课。

几次打击之下,狄老师的心中越发憋着股劲儿。

她积极主动要求跟班听课,想方设法抓住机会上讲台。

果然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当时高一年级有位物理老师生病了。教学任务只能由其他几位老师帮着分摊。

其中有位老教师就想到了狄青,觉得那小丫头,虽然经验少年纪轻,但还是很上进,很努力的。

狄青也非常珍惜这次来得不易的机会,几乎将全部的时间扑在教学工作上。

可惜她带的班物理成绩并不理想。

为着这个,她还偷偷在人后哭了好几回。

“如果不是这回,省实验中学大规模对外招收自费生与借读生,高一年级一下子多出了好几个班。她恐怕也没机会当上这个班主任。”

李乐成叹了口气,“狄老师是憋足了劲,希望今年能够一雪前耻啊。”

林鑫抿了抿嘴唇,轻声道:“这么说也许很刻薄,但是我希望她能够再遭受打击。”

因为倘若这一回她成功了,那么她势必会形成一种错觉,认为她的方式是对的。

林鑫刚高中毕业一年多点。

她清楚地明白,按照狄老师的方式,也许短时间里头学生成绩的确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

可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学生很有可能因此而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

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人们很容易产生厌倦,造成学习效率低下。

这样为了保持学习进度,他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

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事倍而功半。

就好像现在一周工作六天,礼拜天还常常义务劳动。可是大家的有效工作时间往往不足三天,反而浪费了大量资源。

世界上主要国家都是实行一周40小时工作制,人家的工作成果并不比我们国家差。

林鑫滔滔不绝之后,突然间想起来,妹妹初中时连那一天的假期都没有,因为需要补课。

她涨红了脸,期期艾艾:“那个,老师我不是那个意思。”

她在意的不是狄老师压着班上同学学习这件事,而是狄老师总以所谓的民主的态度做逼迫学生的事实。

林鑫的思绪有些混乱,她感觉词不达意,没有办法抒发自己真正的想法。

学习当然很重要,分数肯定意义重大。

可是真的要因此而彻底地否定一个学生吗?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与不擅长的部分。

班级也是个小社会,大家各司其职,难道不好吗?

老师天生就具备对学生的影响力。

她的轻视与鄙夷,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周围学生,也以同样的态度去对待一个人。

甚至被鄙视的对象自己也会产生错觉,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只要一想到那个被轻视的对象是自己的妹妹,林鑫的心就忍不住一阵疼。

“我想过给蕊蕊换个班。”林鑫微微蹙额,“可我又担心,这样会把事情闹得更大,反而不好收场。”

李乐成老师似笑非笑地看着她:“那你希望是个怎样的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