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88节(1 / 1)

作品:《八十年代锦鲤运

还是老婆看得清闺女, 他家的小女儿啊, 只看见贼吃肉, 看不见贼挨打。

办这么个大型活动,要协调的人物力规模惊人。

江州以前根本就没办过大型贸易会,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流程找人家的抄, 广州总该搞过的吧,拿来主义直接借鉴。”林蕊一点儿都不含糊。

场馆是现成的, 七十年代中期建成江州体育馆, 以前是全民健身跟南省办运动会的地方。

今年事出匆忙, 一切从简,不搞花里胡哨的花架子。

将商品按照大致分门别类放好, 所有的商品名称都印在小册子上,再按照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列好,方便大家按图索骥。

“知道政府也等米下锅,这个宣传册子直接拉赞助。”

贸易会一搞起来, 客似云来,所有涌向场馆的人都会人手一份小册子,天然的广告位。

造纸厂跟印刷厂只要不是木头,都要争得头破血流。

那封面跟封底的广告, 价高者得。现在没时间再招商, 直接从相熟的企业下手。

谁反应快,配合度高, 谁就是占便宜的人。

林蕊抬下巴示意苏木:“傻愣着干嘛?快记下啊!”

要不是看在想帮亲爹的份上,她起码要收五万块的点子费。

不行, 这钱必须得从广告费里头捞回头。

“办展览是不是要用到横幅跟桌布?”林蕊微笑,“爸,别说红星厂了,就江州纺织厂的库存你都可以考虑。”

喝水的一次性纸杯,吃饭的一次性纸碗,满□□通需要的电动自行车跟运货需求的电动三轮车,这都是现成的广告啊。

亲爹,您老人家居然还愁没钱买设备?

这就好比一个大明星说自己少家居用品,成千上万个商家都会捧着自己的产品送上门。

傻子才会放弃这样免费宣传的机会呢。

大会专用矿泉水,大会专用音响设备,大会专用电视机,大会专用面纸等等等等,一切能够用到的东西都可以找到赞助。

会场上方飘着的气球都能印广告。

苏木奋笔疾书,一条条的悉数记下。

林建明微微蹙额:“那用餐问题呢?难不成也叫人赞助?”

“交钱,吃饭当然得掏钱。”林蕊眼睛珠子骨碌碌直转,“这个要分成两步骤,一方面大会可以提供方便面,面包之类的果腹食品,就在内部售卖。另一方面立刻推出美食街啊。”

体育馆后面是什么?体育馆后面是条街,连着座不大的公园,接下来就是江州师范大学跟水利学院以及气象学院。

林蕊激动地站起身来,挥舞着自己的双手:“中间那一大块空地,就可以建成美食街啊。谁想改善伙食尝尝鲜,谁就去美食街找吃的。”

江州的美食朋友们举起手来,让人民群众看到你疯狂打call的风采。

借着办贸易会的东风,江州美食节走起来!

什么蒸的煮的煎的炸的烤的卤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就没有不能进嘴巴的。

哪有办一场贸易会,还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

林建明哑然失笑,摇摇头:“这不成,真正到时候里面的人都忙得热火朝天,根本顾不上到外面买吃的。”

林蕊不假思索:“外卖啊,离得这么近,为什么不让人送外卖?”

交通工具都是现成的,电动自行车。30年后,外卖小哥的标配啊。

在美食节上落户的摊子主动报名,自己提供餐饮的名称跟价钱,也统一任印成小册子发给参加贸易会的客人。

谁想吃什么,直接点餐,由外卖人员统一送进来。

林蕊安慰父亲:“你怕什么吧,就算里头的客人一个都不点餐,光是上贸易会看热闹的本地人,都能吃翻美食街。”

林建明笑了:“这又不是港镇的交流会,老百姓跑过去有什么用?这边货物都是大批量的进出。”

林蕊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你们光管批发,不管零售啊?”

王奶奶看她滔滔不绝,眼睛眉毛飞上天的样子,忍不住摇摇头,拎了壶银耳汤过来:“你喝口水,润润嗓子吧。”

林蕊一把拽住王奶奶,双眼发光:“奶奶,要是有一个大交流会,上面各种吃的用的都有,你要不要去逛逛?”

“有卖大铁锅的吗?还有各种碗碟,我正要找时间好好看看呢。”王奶奶寻思着,这店里头的吃食摆什么盘子也该有讲究。

林蕊的眼睛立刻变成激光灯,直直射向父亲:“爸,你听到没有?老百姓很愿意去逛逛买东西的。”

这么好的打广告方式,居然不趁机推销给江州老百姓,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展销会呀,里头是客商们的交易场所,外面就是面对老百姓的展销馆。”林蕊飞快地眨巴眼睛,“厂商们手上没现钱,可老百姓们都有啊。”

只要跟日常生活能碰上关系的,老百姓都有兴趣去看去买。

就好像交流会一样,农村的父老乡亲们愿意上去看热闹买东西,城里的兄弟姐妹就不爱好好逛一逛?

这吃的喝的用的,这穿的戴的拎的,哎哟喂,老百姓想要的多了去。

购物本身就带有冲动性,看的多了就想买。要是周围的人在买,原本不想买的东西也会忍不住掏腰包。

林蕊问她爸:“今年是不是外贸收购压单现象特别严重?出口转内销啊,先赶紧将资金回笼再说。”

数十年后,外贸尾单遍地都是,好多店专门就是卖这些货的。

这片广袤的市场就摆在眼前,不努力发掘,真是对不起广大人民群众。

王奶奶被她慷慨激昂的模样给逗笑了。蕊蕊这个小滑头哦千方百计就是想从大家口袋里掏出钱来。

林蕊振振有词:“所有的商业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只有人们消费了,商业才能发达,经济才能发展。”

王奶奶连连摆手:“我听你一套一套的啊,不过要是有好玩的,你给奶奶留心着,店里头要添的东西还真不少。”

林蕊赶紧应下转过头又回柜台忙碌的老人:“好嘞,奶奶,第一个就给你把瓷器厂给惦记上。”

她折回身子的催促苏木:“听到没有?快记下。”

“记着呢。”苏木翻过一页纸,抓着笔刷刷,继续往下写。

少女走上前瞅了眼,满意地点点头,不错,这个小秘书很合格,记得相当详细。

林建明显然没有预料到女儿竟然会考虑的这么详细,说得头头是道。

她到底是从哪儿知道这些的呢?

林蕊毫不犹豫地将苏木推出去挡锅:“他跟我说的呀,人家香港人就这么办。”

苏木笔尖一顿,差点儿刺破纸张,他只能强撑着低下头,坚决不跟姑爹的视线对上。

这个锅,他必须得牢牢地顶在头上。

好在对于现在绝大部分内地居民而言,香港属于另外一个世界,在那儿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发生都不足为奇。

林建明常年在外头奔波出差,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他点点头,算是认可了女儿的说法。

“不过还有个问题,这么大的一场活动,肯定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应当怎么安排?”

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人手肯定不够。

而且说实在的,想要劳驾这些成天喝茶看报纸的官老爷,真是一个人干活,恨不得身后一堆人伺候,简直自己给自己添事。

林蕊毫不犹豫地反唇相讥:“如果一个单位里头有一两个懒汉,那应当从懒汉本身找原因。如果一个单位里头全是懒汉,那就应该从制度上找源头。”

人家没痛恨该死的制度荒废了他们的人生,彻底拖垮了他们的奋斗精神就不错了。

不过林蕊现在懒得批判官僚作风,她可是实干派,向来最擅长因地制宜解决问题。

“就我们,动不了他们的,这根本就不是一地政府能够解决的问题,这必须得从中央层面去设计。”

这里头涉及到的问题多了去。精兵简政,哪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实行的。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

林建明沉吟:“农民工倒是勤奋肯干也能吃苦,但有一个问题,他们的知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恐怕难以胜任会场工作。”

林蕊摆摆手:“那就让他们做能做的事情,比方说负责送外卖、帮助搬运货物、场馆卫生维护之类的后勤工作。”

至于大会服务方面,真正的大头人马应当是志愿者。

人多怕什么,奥运会的运动员够多了吧,组委会不照样能将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

大量的场务工作由志愿者来分担,漳州市政府甚至无需为他们额外提供住宿场所,因为大学本身就有学生宿舍啊。

林建明目瞪口呆:“你是说,让大学生们去场馆里头做服务?”

林蕊理所当然地点点头:“是啊,没有比他们更合适的人选。”

知识文化水平高,学习能力强,勤奋刻苦,踏实,肯干活,愿意积极学习新知识,除了80年代的大学生,还有哪个人群比他们更加适合?

对了,不能忘记,还有中专生跟技校生,他们也可以积极参与进来。

林建明下意识地想摇头,不行,这成什么样子了。

林蕊奇怪:“他们都开始下乡为农民服务了,我姐他们学院还去给农民做春季体检,农学院的学生下乡去农科站帮忙指点春耕播种的问题。”

这些事情都能做,为大会提供服务,怎么就不能做呢?

“爸,你放心,你去找贾校长,让他帮忙牵头安排这些事情,政府肯定乐意。”

现在政府最害怕的就是学生上街游.行闹事,能有正儿八经的事情将他们安排起来,政府不乐意才怪。

“当志愿者的好处多了去,可以让他们积极走向社会,锻炼自己,同时这也是他们与各大厂商正面接触的好机会呀。”

林蕊积极说服父亲,“现在大学生毕业后的确是包分配工作,可是工作的好与坏,差别可大了。”

好的单位要是去大学直接要人,学校自然肯给,这就是他们积极推销自己的渠道。

安排学生当志愿者,大会组委会方面需要负责的就是提供交通工具,接送好他们,另外还有一日三餐。

组委会甚至连真金白银的报酬都不用拿出来,而是给学生发一定数额的纪念品。

比方说大会专用雨伞,大会专用纪念衫,大会专用毛巾、肥皂、洗发水、沐浴露等等等等。

经济实惠,好用不贵。

苏木抓着笔的手一顿,觉得蕊蕊果然舍得下手,就算同为学生,她也不会多花一分钱。

林蕊不服气:“我是务实派,最重要的是大会发给志愿者的荣誉证书。”

别以为就是一张简单的纸,这对于他们的档案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代表着他们在校期间获得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