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59节(1 / 1)

作品:《八十年代锦鲤运

等晚上他自己放学回家, 哎呀,那画面不知道该有多精彩。

啧啧, 臭小子,你也有今天。

我叫你嚣张。

居然敢挤兑姐姐我。

无苦悲愤地扭过头,苦大仇深地盯了眼林蕊。

哼!今天公开课,她今天一定会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 她肯定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林蕊朝无苦做鬼脸,啦啦啦,少年,你也该去体验一下人生的苦难了。

年轻的孩子, 哪有不学习的道理。

苏木奇怪地看了她一眼, 终于没憋住:“你今天不去上学吗?”

那未免也太过分了,学总归还是要上的。

林蕊奇怪地看了他一眼, 下巴一抬:“谁说的?没有我在,学校都要黯然失色呢。”

她麻花辫一甩, 昂着头得意洋洋地坐上了自行车,开始大声背单词。

成绩好了不起啊,以为就你成绩好!

预考英语姐考个100分,震瞎你的眼。

嘁,姐就是低调,平常不发挥而已。

有本事咱们别比数学物理化学,咱们就比语文跟英语。

苏木在前面蹬着车,好心好意地劝她:“你又不喜欢背单词,别勉强自己了。要不,你还是唱歌吧。”

蕊蕊唱歌很好听。

“谁说我不喜欢来着?”林蕊下巴翘上天,“你又对我了解多少啊?”

前面的少年背影一僵,埋头死命蹬车,再也不说话。

她没讲错。

除了蕊蕊告诉他的那些,他对蕊蕊的确一无所知。

自行车从公交站旁掠过,几乎同一时刻,公交车也启动了。

祖孙二人先将小元元跟小宝生送去托儿所,然后老人牵着无苦的手,往一墙之隔的小学出发。

“在学校里头要听老师的话,上课不许乱跑,万一想上厕所了,还是哪里怎么得,先举手报告老师,老师同意了再动。”

老人摸着无苦的脑袋,心里头是压不住的欢喜,“咱们无苦这么好,这么乖,老师肯定喜欢我们无苦。”

无苦愁眉苦脸的,从口袋里头又摸出把红薯干,塞进嘴中嚼得咯吱咯吱:“奶奶,我饿。”

“没事,这包里头都是奶奶给你备着吃的。咱下课了就能好好吃。”王奶奶细细地叮嘱他,“要是有人欺负你了,你也报告老师。”

要是老师不在的话,那就还回头。

咱不怕,打破脑袋,奶奶给你赔红鸡蛋。

小和尚抱着王奶奶的腿,愁眉苦脸,奶声奶气:“奶奶,我舍不得离开你。”

然而小少年的一切努力都是徒然的。

王奶奶只欢喜终于让孩子念上书了。她笑眯眯的:“没事,咱放学了就回家,奶奶给我们炖猪肚鸡。”

说话间的功夫,两人已经到了学校门口。

看门大爷是王奶奶的老熟人,谢过王奶奶递过去的寿司:“哎哟,你就是这么客气,快进去吧,我看到于主任他们已经来了。”

王奶奶将躲在自己身后的小孙子推到前头,招呼他叫人:“这是你雷爷爷,以后要是在学校肚子饿了,过来跟雷爷爷说,奶奶给你送吃的。”

看门大爷也摸了摸无苦的脑袋,笑容满面:“不怕,咱无苦要是饿了,上爷爷这来,爷爷给你煮吃的。”

小和尚愁眉苦脸地应下了。

他觉得这爷爷做的饭,肯定没奶奶好吃。

然而小学生没有选择权,只能乖乖跟在奶奶身后去教导主任那儿,把书给领了,然后又跟着老师去教室。

王奶奶看着他安坐下来,满脸堆笑的跟班主任打招呼,偷偷往班主任的手里头塞贵宾卡,请她帮忙多照顾生意。

呵,串串香的贵宾卡每一次消费满50才能办呢。

有了这张卡,以后无论是在串串香,还是寿司店或者吊炉烧烤消费,都能打八折。

不知道是不是这张贵宾卡起了作用,还是老师的确温柔又和气。

无苦上课时,偷偷往嘴里头塞巧克力,老师看到了也假装没发现,只在经过他桌子旁的时候,伸手轻轻敲了下桌面。

小和尚立刻识相地抿禁了嘴巴,坚决不让人看出来他正含着糖心巧克力呢。

包里头的烤馒头片跟地瓜干吃了一半,无苦又喝了两杯水之后,上午的课结束了。

通过一袋传着吃的烤紫菜,已经迅速跟无苦建立起友谊的小伙伴们,邀请他一块儿去厂里食堂吃午饭。

钢铁厂小学也没有食堂,不过距离厂区极近。

孩子们中午放学,都是直接去厂里头找各自的父母,然后用父母的饭票一块在食堂吃饭。

打饭师傅看到他们也心中有数,都会加足够的饭量,好让大人跟孩子都能吃饱。

无苦的同桌,一个剪着童花头的小姑娘,数了数周围的小伙伴,非常肯定:“没事,我们五个人呢,每人分你两勺子,你也能吃饱了。”

她看无苦一上午嘴巴就没歇过,估计这位新同学中午根本就吃不下任何饭菜。

小和尚坚定地拒绝。

不过他要面子呢,不好意思说自己怕饿肚子,只能强调:“我奶奶已经烧好饭在家等我啦。”

然而孩子们对于新伙伴的热情激烈如火,大家认识推推攘攘的,近乎于劫持一般将无苦往钢铁厂食堂带。

“放心啦,你家有电话。到厂里头,你给家里挂个电话就行。”

童花头小姑娘很有经验,还相当聪明地诱惑新同桌,“今天食堂大师傅会烧羊杂汤哦。”

大师傅就住在她家隔壁,早上出门前跟她说了。

无苦口腔中的唾液立刻分泌得飞快。

他要喝羊杂汤,最好配着烧饼一块儿吃。

童花头姑娘毫不犹豫地一口应下。

他们三车间的烧饼跟羊杂汤,整个钢铁厂的头一号。

小和尚放弃了抵抗,高兴地跟着同学们一块儿往厂区跑。

他们几个父母都在同一个车间工作,几个孩子自然也在同一个车间吃饭。

碰到的叔叔阿姨见到个生面孔的孩子,听说是他们的新同学,全都叮嘱大家要好好相处。

每个人都摸了摸无苦的脑袋,顺便往他的盘子里头拨了点儿吃的。

饶是如此,等到大家的餐盘都空了的时候,无苦仍然觉得自己还没有开始吃。

童花头小姑娘有种身为主人的自觉感,热心地询问无苦:“要不要再来碗羊杂汤?”

小和尚哪有不应声的道理,立刻点头如小鸡啄米。

他生怕同学帮他盛的太少,自己端着碗跟着跑去打菜窗口:“叔叔,再给我碗汤。我要多一点儿。”

站在汤桶旁的年轻男人正要往桶里投到什么东西,闻声手一抖,赶紧将手放回了口袋。

童花头姑娘奇怪不已:“叔叔,你往汤里加什么呀?”

“他们说汤味道太淡了,我再加点儿盐。”

无苦立刻反对:“不淡,味儿正好。”

他贪婪地盯着汤桶,满怀期待,“叔叔,这汤都给我行吗?”

饭点儿都过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饭菜也是食堂人员自己吃。

炒菜的大师傅从旁边的菜盆走过来,笑呵呵地竖起大拇指自夸:“不是我老猪自吹自擂,我做的羊杂汤啊,咱们江州钢铁厂的这个。”

他痛快地点头,“吃吧,都给你,能吃多少是多少。”

无苦大喜过望,直接接过了汤桶,就站在桌子旁,一碗接着一碗,往肚子里头倒。

旁边有吃完饭的工人,洗干净饭盒往自己的车间走,路过无苦,立刻惊异道:“哟,这不是那位大肚小佛爷吗?”

童花头姑娘已经彻底惊呆了,果然是大肚佛,这么一大桶汤啊。

无苦放下空桶,总算满足地拿出面纸,擦了擦嘴,打了个饱嗝。

大师傅乐得合不拢嘴:“哎哟哟,小小子,别吃撑了你的肚子。”

他转头招呼之前要帮无苦盛汤的男人,“一会儿别忘了给托儿所送点心。小孩子容易饿,睡醒了估计就要吃。”

托儿所没有单独设置食堂,孩子们每天的一顿午饭,上午跟下午两顿点心都是由靠托儿所最近的车间食堂给送过去。

那人似乎还沉浸在对无苦的震惊当中,半晌才仓皇地点点头,“哦”了一声,赶紧低下头,往后面的操作间走。

无苦眼睛珠子滴溜溜直转,点心,他闻到了点心的香味。

是豆沙包子,好香哦。

小和尚积极地举起手来:“叔叔,我跟你一块儿去吧,我要看看我弟弟妹妹。”

其实按照辈分来说,应该是弟弟跟外甥女儿,但是几个孩子之间的辈分永远是混乱的。

大师傅笑呵呵的,叮嘱那年轻男人:“你带他一块过去吧,回来时把人给带回来。省得他不认得路。”

年轻男人慌张地点点头,推着保温桶就往食堂外头走。

童花头小姑娘听说无苦还有弟弟跟妹妹,顿时稀奇的不行,吵着也要跟过去。

作为国有企业,钢铁厂计划生育抓得尤其严格,他们这批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

80年代的小学生还没有多重的课业负担,中午休息时间,要么打乒乓球,要么跳皮筋。

现在去看托儿所的小宝宝,也很有趣。

一群孩子叽叽喳喳的往托儿所奔。

无苦得意洋洋,一路上都在吹嘘他弟弟妹妹有多漂亮多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