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42节(1 / 1)

作品:《八十年代锦鲤运

哼,她要好东西来抚慰她受伤的心灵。

待看到包里头的伏特加跟望远镜时,少女掩饰不住脸上的失望:“就这些啊?干爹你也不带点儿好的。”

何半仙啃完一根鸡翅膀,赶紧咽下嘴里头的东西:“不是这个,是那个什么票,你要的。”

林蕊耳朵一竖,赶紧拉开侧边的拉链,看到里头整整的一大沓子的票证时,她简直惊呆了。

天哪,她干爹究竟买了多少股票啊?

何半仙不以为意地挥挥手:“我没细数。”

离开海南前,他想着该给小丫头带点什么礼物。

半仙老人家琢磨来琢磨去,那些水果好吃是好吃,但要拖回去的话,肯定得坏了。

既然小丫头喜欢股票,那就全都换成股票吧。

于是何半仙很有风范的,就这么将身上所有的钱,统统换成了股票,施施然地离开了海南岛。

郑大夫一听说这里头的股票价值三十几万,差点儿直接从椅子上摔下来。

她恨恨地看着欢天喜地的小女儿,心里头简直想把这丫头抓到手上,狠狠地拍一顿屁.股。

挣钱挣钱,连到底怎么挣钱她都没搞清楚。

三十五万,她知道是什么概念吗?

拿三十五万去买国库券的话,倒腾几回手就能变成一百万!

可惜这话,当妈的怎么也不能对女儿说,她唯有责怪何半仙:“你也真是的,哪能这么惯孩子呢?这是小数目吗?”

何半仙压根不放在心上,漫不经心地挥挥手:“咱蕊蕊不让干爹去海南的话,不也挣不来这三十五万嘛。”

林蕊兴奋得直点头,大声宣布:“干爹,我跟你保证,将来这些股票肯定要比现在涨两倍三倍四倍五倍都不止!”

老太倒是安慰自己的孙女儿:“哎呀,这买股票不也是支援国家建设吗?不是坏事。小何,你做的好。”

林母一噎,忍不住苦笑。

究竟从什么时候起,她一门心思想的也是挣钱了?

当初买国库券,她跟丈夫打的可都是要支援国家建设的主意呀,钱从哪里来就回到哪儿去。

郑大夫心中百味杂陈,只能暗自叹了口气。

也罢,就当这些钱是他们支援国家吧。

林蕊美滋滋地看着手上的股票,跟良心发现似的,关心了一句大表哥的下落:“他还没回来?去干嘛了啊?”

何半仙哈哈大笑:“他觉得自己学问很不够,要在苏联留学呢。”

林蕊瞪大了眼睛,十分佩服大表哥的无耻劲儿。

看看人家为了挣钱,可真是挖空心思,什么招儿都能想出来。

吃过饭,在她姐跟姐夫的联合督促下写了三门课作业,又洗漱完毕,林蕊总算能安安稳稳躺在床上。

少女掰着手指头,美美地算了半天帐。

哈哈,三十五万的股票,那个,她要求涨个十倍,应该不算贪心吧。

天哪,那可就是足足三百五十万啊。

少女捂住脸,在床上拼命地打滚。

嘿嘿嘿嘿,让小和尚在她面前臭显摆。

姐是那么容易轻易就能被压倒的人吗?

三百五十万,她怎么都能够压了小和尚一头?

沉香木再值钱,就那一个算盘能有多少。

咱们凭借数量取胜。

少女翻了一半,突然间愣住了,不对,那算盘到底多重来着?

林鑫洗漱完毕,进屋抹雪花膏,就看见她妹妹跟只兔子似的从床上蹿下来,直接往隔壁屋跑。

“干嘛呢你?这么冷的天也怕冻死你!”

林蕊这会儿哪里还感觉到寒冷,因为她的心已经坠入了冰窖。

少女看着手中的秤,欲哭无泪。

她不甘心地看向外公:“真的是三斤四两重吗?”

一个算盘而已,有必要这么重吗?

她这会儿已经全然忘记自己曾经拿那算盘当武器,跟菜刀对砍了。

外公认真地点点头,是这个分量。

林蕊简直要不顾形象地在地上打滚嚎啕,三斤四两重啊,一千七百克,一克三万块。

她不活了,她刚才为什么要带着无苦复习小九九?

她为什么要知道1700x3=5100啊?

第174章 危机变新路

郑大夫看小女儿要满地打滚的样子, 立刻扬起巴掌, 作势揍她。

林蕊吓得跟穿天猴似的, 刺溜一声,又蹿回屋中去。

出门看动静的林鑫目送妹妹的背影,冲她母亲无奈地摇摇头:“随她去吧。”

没看房门开了条缝, 里头露出双骨碌碌转的大眼睛吗?

林母又好气又好笑,她怎么就摊上这么个闺女呢?

当妈的人看着大女儿叹气, 摇摇头道:“你要分一半给你妹妹就好了。”

房门里立刻传出小女儿的抗议:“妈, 你偏心, 你不爱我了。”

林母皮笑肉不笑:“我可真够爱你哦。”

开了缝的门板瞬间牢牢合上了。

林鑫忍俊不禁,噗嗤笑出声。

郑大夫啼笑皆非, 扬声笑骂:“还不老实给我回被窝里头呆着去,冻死你。”

她转头招呼大女儿,“你跟我进来吧。”

林鑫的确有话找母亲说,她有些忐忑不安, 担心厂里是在针对父亲。

“妈,那个,是不是厂里头发现了什么?”

郑大夫倒是豁得出去:“我们做什么了?我们耽误正常工作了没有?”

国家有规定允许自由买卖,他们一不违法二不犯罪的, 利用业余时间挣钱怎么了?

林鑫依然惴惴难安:“那爸爸现在?”

郑大夫叹了口气, 答非所问:“厂里头现在的情况的确不好啊。”

外头的帐要不回来,自己欠的帐就算不还, 也得有钱拿出去购买原料。

厂里头领导现在一天恨不得能开七十二次会,挖空心思想办法要筹钱。

厂长跟党委书记豁出去老脸, 四处找老朋友借钱,银行的门槛都要被他们踏平了。

然而现在银行自己都是一堆帐收不回头,又哪儿愿意再往外掏钱。

眼下银行行长是最热门的人,比什么明星都受欢迎,然而焦头烂额的行长也不愿意见人。

这两天厂子已经有风声传出来,领导想要自救。

林鑫疑惑地看母亲:“怎么个自救法?”

林母苦笑:“就是大家伙儿掏钱救厂子,自己捐钱给厂里头。”

领导想的是江州钢铁厂有上万号员工,要是每个人都能掏一千块钱的话,那起码也有千把万。

有了这笔钱,不说还账,起码先能进原料,将机器给转起来。

工厂只有运转了,才可能产生利润。

林鑫相当怀疑:“这招可行吗?大家可未必愿意掏这个钱。”

柴盐油米酱醋茶,谁家不要掏钱过日子?

林母叹了口气:“陈副厂长的意思是,以厂里头的名义问职工借钱,按照银行的利息来,先借个三年。”

林鑫点点头,这个主意倒不错,毕竟大家对厂子也是有感情的。

林母靠在床上,轻轻地摇了摇头:“但是不行,领导不同意 。”

林鑫着急起来:“为什么呀?”

郑大夫拍拍床,示意女儿坐自己身边,幽幽地叹了口气:“厂里想自己发行股票。”

这也是现在企业筹措资金常用的招数,上级主管部门也支持。

林鑫愣了一下,疑惑道:“这招能用吗?”

郑大夫捏了捏眉心,语气无奈:“少不得要搞摊派了。搞不好你爸回来还得负责推销股票。”

现在银行为了吸储给的利息也不低,到期本金也是没危险的。可股票到底什么时候能兑现,谁知道啊。

这下子连林鑫都气愤难当:“厂里未免也欺人太甚!”

她爸是高级工程师,是江州业内出了名的技术人才,被他们当成什么用了?

“用的到你才是人才。”郑大夫冷笑,“算了,现在我是看的透透的。有些话不过是说说而已,其实都一样。”

林鑫忐忑:“那爸以后怎么办?”

难不成一直奔波着在外头讨债?钢铁厂没钱还债,人家手上就宽裕?

这债务究竟要讨到何时才是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