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37节(1 / 1)

作品:《八十年代锦鲤运

林蕊神秘地眨眨眼睛,得意洋洋:“山人自有妙计。”

收音机一开,巨大的声响引得旁边人都下意识往声音发出的方向看。

林蕊脱了毛衣,露出里头郑大夫给她买的大红色羊绒衫。原本披散在头上的长发被她扎成了两个揪揪。打扮得好似年画上的娃娃。

她用的头绳还是刚从旁边摊子买来的。

胆大包天的林蕊点着树干从一人高的树杈上跳下来,冲听到声响看过来的众人拱手,朗声道:“各位父老乡亲,小女子初来贵宝地,献丑了。”

话音刚落,她就呼呼哈哈来了一套拳法。

要说真功夫,以现在林蕊的身体素质,那是真没有多少。

可是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其中专门就有表演给人看的。

作为武术特长生,上辈子,她不知道登台表演过多少回功夫,来证明学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当代青少年继承传统,身心健康。

林蕊左勾拳右勾拳,旋转腾挪又是一个飞腿,动作干净利落又漂亮。

围观的人拍着手叫好,这姑娘打得好看,跟少林寺的和尚一个样儿。

众人一开始不明白他们到底是做什么的,还以为是来卖杂耍的,甚至有人掏出了一角钱要往林蕊身上丢。

苏木都变了脸色的时候,林蕊还是笑嘻嘻。

她打完一套拳之后,顺手拿起旁边摊子上的玩具刀,呼呼哈哈又是一套破锋八刀。据说这刀法当年是武术名家专门为了对付日本鬼子的刺刀创造的,耍起来可谓是虎虎生风。

围着看的人一叠声地叫好。

摊主原本还着急这丫头怎么不打招呼就拿东西,旁边已经有看傻眼的小小子跳脚拽大人的袖子:“妈,我也要买大刀!”

倒平白叫摊主多了好几笔生意。

玩具摊主还眼巴巴瞅着那揪揪头的小姑娘,期待她再耍套枪.法,他进了不少青龙偃月刀,委实可以当长枪用。

林蕊已经停下身形,摸着肚子,一伸脖子,怪模怪样道:“哎哟,肚中无粮,袋中无钞,俺老孙腿软,耍不动咯。店家,你且舍我碗饺子汤圆吃吃。”

煤炉上的汤锅翻滚,里头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林蕊笑嘻嘻地捧起了纸杯子,戳着饺子往自己嘴里头塞,夸张地赞美:“哎呀呀,我老孙今儿才知道世间竟然还有如此美味。”

苏木苦着脸,将小心翼翼靠着煤炉边上烘烤暖和的棉衣又裹在林蕊身上,无奈道:“你就老实卖饺子汤圆吧。”

林蕊眼睛笑成了两弯好看的月牙儿,一缩脑袋,朝众人拱手作揖:“各位父老乡亲,小女子初来贵宝地,特意带了点儿吃食,请大家尝尝。这叫富贵满门元宝饺,福如汤圆滚滚来。”

众人哄笑着,总算搞清楚了她的来路。

有单为了看热闹的人自行散去,也有好奇的人伸长了脖子张望,打听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汤锅翻滚,热气腾腾的纸杯子一个个地送出去,紧跟着出去的,就是一袋袋的汤圆水饺。

在菜场边上做生意,出货不比河庄大手笔。

人们还保持着尝鲜的审慎态度,基本上都是一袋两袋往屋里拿。万一吃着不满意,就当是出钱尝个新鲜。

饶是如此,蚂蚁搬家,积少成多,两人忙碌间的功夫,已经有好几个保鲜盒都空了。

旁边有人起哄,让小姑娘再耍套功夫。

林蕊笑眯眯的:“哎呀,我可得卖了东西才有钱去孝敬师父,不然师父可不教我了。”

边上人笑那起哄的家伙:“你多买几袋子汤圆饺子,人家就耍了。”

一直到手边的保鲜盒空了,林蕊再抬起头看天时,顶头就是个大太阳,竟然不知不觉就到了晌午时分。

她跟苏木嗓子都哑了,胳膊也沉的抬不起来。

三轮车上的保鲜盒空了起码一半,连袋子装的冰块也被一次头买了三五袋的人要走了,说是回家好冰着。

只装钱的口袋鼓鼓囊囊,里头一块两块的,全是十块钱往下的零散钞票。回去还有的花一番功夫点数。

要是林鑫听到妹妹的叹息,保不齐连她的包包头都要拽散了。

好大的口气,现在全国上下,起码有八成以上的老百姓看到过的最大钞票面值也就十块。

林蕊转头瞧见收拾东西的苏木也是满头大汗,难得良心发现,居然主动开口:“等着,咱们今儿吃顿好的。”

现在的菜市场就是座集市,到了饭点儿,旁边卖馄饨面条包子馒头快餐饭的,应有尽有,比夜市也不差。

林蕊看到对面支着摊子在卖牛肉面,以她资深吃货的经验,光闻着那香气,就能断定老板有两把刷子,牛肉面的味道应当很不错。

再看看客人碗里头冒出来的尖尖,卤子熬的精心,码的牛肉也实实在在。

她拉着苏木的胳膊:“走,咱们先吃饭。”

剩下的货,还有足足一个下午,她闭着眼睛也能出完了。

堆着一车泡沫盒的三轮车还没推动,两人前面就迎头走来个彪形大汉。

苏木瞅着他铁塔似的身形,本能的紧张,下意识地挡在蕊蕊身前,害怕是地痞流氓来找麻烦。

林蕊却丁点儿不怕,反而笑嘻嘻地主动跟人打招呼:“老板,发财啊,您要是汤圆还是饺子?时兴货,速冻水饺汤圆,买了回家随时都能下锅煮。保准你吃了喜欢,吃了满意。”

那大汉抬起钵大的拳头,惊得苏木浑身一抖的时候,他却握拳挡在嘴边,笑得跟樽弥勒佛似的:“小妹妹,你剩下的饺子跟元宵给我包圆的可好?”

林蕊眨巴两下眼睛,像是不明白他在说什么:“你一个人可吃得了这么多?不成,我都给你了,我卖什么呀?”

男人乐呵呵的,笑这孩子傻气:“哎呦,你个小姑娘,叫我包圆自然是都卖给我了,你还要卖什么啊。不过你看是不是应该给我打个折呀?我买这么多。”

林蕊眨巴两下眼睛,像是有点害怕,示意剩下的保鲜泡沫盒:“行吧,可是我们运过来也花了好大的功夫还有不少钱。只能给你打九折。”

大汉笑容满面,谆谆善诱:“那你们是从哪儿运来的啊?怎么进的货?”

少女像是警觉起来,立刻推到自家大人身上,她什么都不知道。

说着,她就送赶紧点货,口中犹犹豫豫:“你要是还想要的话,明儿我还来,照旧九折卖给你。不过起码得买我一百袋。”

大汉笑着点头,看她交接货物找钱。

大约是过于心慌,少女掏口袋的时候,手一滑,带出了张名片掉在地上。

大汉立刻不动声色地伸出脚,踩住名片,点头应下:“行,等我吃完了,再找你进货。”

双方钱货两讫,林蕊欢欢喜喜地拽着苏木去对面吃牛肉面。

苏木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小声跟林蕊嘀咕:“吓死我了,我还当是二流子呢。”

林蕊笑得差点儿呛到自己,点着少年的脑门儿,嫌弃他傻:“你见过谁家二流子出门找麻烦还特地带护袖的?怕弄脏了衣服回家讨骂?”

只有他们这种勤劳上进的劳动人民,才会戴着护袖出来干活。

一坐到摊子边,她就拼命地催:“老板,快点儿,饿死了,有什么赶紧上。”

微微泛黄的面条端上桌,上面码着厚厚一叠卤牛肉,汤里头还撒着切碎芫荽,翠色醒目,香气诱人。

林蕊往苏木手上塞筷子,催促道:“快吃快吃,赶紧吃。我一早就看清楚了,他就是在菜场对外开的窗口卖副食品的店主。”

嚯,那身形魁梧的,想叫人不认出他来都艰难。

苏木兀自不满意:“咱们为什么要包圆给他啊,咱们自己也能卖得好。”

林蕊自己吃了片卤牛肉,竖着大拇指夸老板味儿地道,引得老板又送了他们一小碗萝卜牛杂汤。

少女往他嘴里头塞牛肠,恨铁不成钢:“你傻啊,大批出货是最挣钱的。”

不管是哪种生意形式,都是大经销商挣的比下面多。

少年不服气:“那人才没有想找你拿货呢。舅妈的名片,他捡了舅妈的名片,肯定会自己去港镇进货的。”

蕊蕊还指望从中赚差价?根本没戏。

哎哟,到底是谁夸苏木聪明来着?明明就是个绣花枕头表面光,白长了一副聪明相。

她怎么摊上这么个倒霉孩子。

傻不隆冬的,她要的就是那店主自己找上门去。

林蕊可是看得清清楚楚,那店里头摆着个大冰柜呢。

“咱们就是累死了,一天最多也就是千把袋子的货。而且,这还是趁着过年前天冷,大家又忙着置办年货的时候。”少女无奈,只能掰扯开来跟苏木讲道理,“所以,最重要的不是零卖,而是构建起销售渠道。”

每天都有稳定的销售商登门拿货,才是港镇食品厂持续发展的关键。

“大家伙儿眼睛都看着呢。他卖的好,挣到了钱,旁人就会有样学样。”林蕊又往他嘴里头塞了块牛百叶,斜眼瞪他,“这么一来,经销商不就有了?”

苏木目瞪口呆,嚼了半天嘴里头的东西,咕咚一声咽下去:“那你还不肯告诉他,我们到底是从哪儿进的货。”

林蕊得意洋洋:“这你就不懂了吧。送上门的,不管有多好,都比不上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上心。”

这就是人性!

少女哼着歌:“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

苏木不知道她唱的究竟是啥,只心里头空落落的:“可他们都找厂里头直接拿货了,咱们还怎么挣钱?”

不挣钱的话,又怎么给蕊蕊盖用井水跟太阳能降温保暖的小洋楼。

林蕊双手托着下巴,歪头看失落的少年,忍不住拍了他一下:“傻子,咱们问舅妈拿提成啊。每开发一个客户,咱们就拿一笔钱。”

她掉在地上的名片,可是专门做了记号的。

少女眯起眼睛:“怎么,你还想盖大房子做什么?金屋藏娇?”

苏木的耳朵像是抹了老板秘制的胡椒面,火辣辣得都要烧起来,他结结巴巴,差点儿没被面条呛死:“你,你说什么啊。”

少女良心发现,哈哈大笑,只拼命催着苏木:“快吃,赶紧吃完。”

少年咽下一口面汤,不满道:“咱们不是已经卖完了嘛。”

今儿天气这么好,吃过饭,他俩一起在县城里头好好逛逛。

嗯,顺便再买点儿新鲜的年货。

蕊蕊还没逛过这里的县城呢。

林蕊瞪大眼睛,难以置信:“逛街?”

少年,你开什么玩笑。这么宝贵的时间,当然得用来好好挣钱啊!

货都卖完了,必须立刻去补货!

苏木目瞪口呆,半晌才想起来悲愤。

他就知道蕊蕊光想着挣钱。

少年垂头丧气地跟在后头,走了小半天才回过神:“错了,这不是去渡口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