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26节(1 / 1)

作品:《八十年代锦鲤运

魏镇长立刻强调:“我们港镇自己的葡萄也是很甜的,每次果子成熟的时候,那个香味儿哦,小虫子直飞。”

薛副教授微微笑:“江南多阴雨,所以虫子也多,但这照样会影响葡萄的品质。打药太多的话,一是增加成本,二是水果的口感也会下降。港镇露天葡萄能不能种好,我不知道。”

魏镇长卡了壳,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林蕊一时间也有点儿发愣,夏天蚊虫那可是大杀器。

上辈子她上中学去学农的时候,关于蚊子的美丽传说丝毫不逊色于血腥玛丽。

嘿,电蚊香?人家蚊子能够在蚊香上头跳舞,完全不屑一顾。

睡在蚊帐里头千万别靠着边,否则密密麻麻的红点点看得人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

林蕊想到的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来诱捕飞虫,林主席单位食堂就有这么个灭蚊灯。

效果好不好?林蕊也说不清楚。

“养青蛙啊。”鹏鹏一本正经地背着书,“七星瓢虫爱吃蚜虫,青蛙吃害虫。有虫子,让青蛙消灭它。”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鹏鹏脸上,小男孩难得害羞起来,要往自己二姐背后躲。

林蕊护住了表弟,下意识地举起手:“那个,现在养青蛙卖违法不?”

青蛙也叫田鸡,以肉质细嫩鲜美而著称,三十年后卖的可远比鸡肉贵,跳水蛙的相当受欢迎。

林蕊隐约记得有社会新闻提到过有部门查处青蛙销售点,怀疑摊主捕捉野生青蛙贩卖。

摊主梗着脖子反驳,有本事他们自己出去捕青蛙试试。也不看看现在都什么环境,捕捉野生青蛙的成本可比养殖高多了。

就是不知道现在能不能买卖。

话一说出口,林蕊觉得有点儿羞耻。平心而论,现在的动物保护法其实执行力度并不大。

就说港镇水田里头常见的白鹭吧,倒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呢,但在整个江州以及周边以及周边地区都太常见了。

白鹭啄食庄稼嫩苗的时候,农民要能逮到又怎么会温柔地放它们走。

薛副教授没有回答林蕊的问题,倒是朝鹏鹏点了点头:“这个主意不错,青蛙捉虫的能力相当强。”

大约是说到了他的本专业,他的兴趣明显大了些,“青蛙的口感不错,市面上也一直有人收购。养青蛙卖总比从田里头捕捉青蛙卖好。”

林蕊怯生生地举起手来,略有些羞涩地问:“那个,蚯蚓吃青蛙不?是不是可以养点儿蚯蚓?”

魏镇长哈哈大笑,揶揄地朝鹏鹏挤挤眼睛:“哎哟,这可要命咯,鹏鹏哎,你姐对你妈的事业比你还关注,你要被你姐姐压一头咯。”

林蕊煞有介事地强调:“我可不是光为了我舅妈卖蚯蚓。果园里头虫子不是有限嘛,要是你们不想办法喂饱了青蛙,青蛙肯定得逃跑。”

还有比养殖蚯蚓更合适的吗?蚯蚓可以帮助果园松土,到时候烂葡萄烂叶子什么的也不用担心,直接交给蚯蚓来吃。

薛副教授微微冲林蕊点了点头:“可以,野生青蛙经常捕食蚯蚓的。”

林蕊的笑容刚从嘴角出发,魏镇长先激动地拍起手来:“那敢情好,咱们又省了一大笔饲料钱。”

那一巴掌响亮又突兀,吓得林蕊本能地缩到了苏木后头。

少年不满地斜了眼魏镇长,觉得这人其他都好,就是老爱一惊一乍的。

他眼巴巴地看着薛副教授,“要不,咱们葡萄架下再种上草莓?”

“那个不合适。”薛副教授摇摇头,“露天草莓口感欠佳,做罐头还差不多。但是现在罐头厂已经饱和,我看不少地方正愁销路呢。”

林蕊激动地举起手来:“做罐头啊,做好了罐头卖给苏联啊。他们那儿正缺吃的穿的呢。”

魏镇长愣了下,难以置信:“苏联老大哥还会缺吃的?乖乖,他们日子应该过得比我们好多了。”

薛副教授不以为意地笑笑:“苏联已经被拖垮了。一个国家,如果老子英雄儿好汉,高干子弟占据重要岗位,要求民众吃糠咽菜,对资本主义世界百般诋毁,自己却腐化享受,这个国家就没有希望。”

他朝林蕊微微颔首,“卖罐头给苏联,这个主意倒是不错,就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卖起来。”

林鑫奉母命来找妹妹吃饭,没在草莓大棚找到人,她就立刻往小龙虾田里头跑。

要说妹妹那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个性,记性最长的大概也就是小龙虾了。

听到“苏联”以及“罐头”之类的字眼,林鑫的眼皮子就开始跳,直觉告诉她不妙。

胆大包天的妹妹绝对什么话都敢往外头说。

林鑫快走两步,将妹妹拽到边上,瞪了她一眼,转过头朝薛副教授跟魏镇长礼貌地笑:“这丫头一贯喜欢胡说八道,不用管她。”

魏镇长却是心生向往:“要是咱们真能把东西拖去苏联卖就好了,那肯定不愁销路。”

“不行。”鹏鹏侧过头,认真地想了想,“太远了,等咱们的东西运过去,肯定得臭了。”

说着,他还肯定地点点头。

众人全都笑出了声。

薛副教授轻轻地叹了口气:“要是真有门路运过去的话,倒是桩好事。咱们国家重工业基础薄弱,苏联恰恰相反,双方可以互补。”

今年(其实应该是去年)物价飞涨,各地都开足了马力生产产品,谁的货仓里头都积压了一大批货物。

可是消费市场已经相对饱和。

况且国家政策一缩紧,基建项目全停,大批企业停工,人们手上哪还有余钱买那些。

林鑫理智的很:“这很难,用轻工业产品换重工业设施,我们愿意,人家可不高兴。”

林蕊却跟他姐唱反调:“事在人为呗。再高门大户,过不下去了还不得上典当行。况且他家典型的政治挂帅,人治大于法治,能操作的空间多了去。”

上辈子,她上幼儿园小学放寒暑假的时候,经常跟着林主席去单位。

林主席的小办公室隔壁就是党办会议室,听得最多的就是各种会议。

每一次一说到反腐倡廉,众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就会将无辜的前苏联拖出来轮一遍。

耳濡目染的成长环境让林蕊深深地记住了一件事,那就是前苏联在分裂之前,政府腐败问题非常严重,经济改革的失败令他们的处境最终雪上加霜。

不过好像没打到血流成河,因为叔叔阿姨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要提防像前苏联一样的和平演变。

林鑫拽了下她的小辫子,皱眉道:“别说怪话,旁人的事情,我们少插手。”

林蕊立刻拖着她姐去旁边咬耳朵:“姐,你知道吗?孙泽的大表哥已经打算去苏联当洋倒爷了。”

这人的嗅觉还挺敏锐。

好像当年往返于中俄之间的倒爷相当挣钱。

一直到三十年后,俄罗斯人还跑到中国来扫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转到俄罗斯去卖钱。

林鑫没好气道:“他当然能去,一般人哪里能买的到去苏联的票。”

林蕊愣了一下。

她看现在出国的人挺多,没想到买票去苏联还有门槛,又不是去那儿定居。

不过大表哥要是能在那儿杀出条血路来,绝对是挖到第一桶金的人。

林鑫警告地点了点妹妹的脑袋,压低了声音:“你不许想,这种事情不是你能碰的,别瞎胡闹。”

林蕊哼哼唧唧,猴着她姐的胳膊不撒手。

走在前头的薛副教授抬头看了眼天,突然间转过头来看相当老实不客气跟着去郑家蹭中午饭的魏镇长:“你要打算种葡萄的话,那马上就应该搞起来了。葡萄两年结果子。另外就是,比起草莓,我个人更建议你套种西瓜。”

魏镇长连连点头:“还是教授你想的周到,西瓜的确要比草莓好。那东西放的时间也比草莓长。”

林蕊积极地强调:“网,叔叔,你可得记好了得结好网,不然肯定会被鸟给吃了。”

毕竟,青蛙再能跳,也不是鸟的对手,不被鸟吃了就不错了。

众人笑了起来。

薛副教授又叮嘱魏镇长:“你动作快点儿吧。养青蛙的话,我建议你养美国青蛙,那个肉质好,市场上卖的开。农大那边有育种,我跟你过去一趟,你也顺便学学怎么养殖。”

魏镇长连连摆手:“哎哟,教授,你可不能撒手不管。这个,你看,我们一群大老粗,哪里知道青蛙要怎么养。还得您老人家好好指点。不然养不好岂不是亏心。”

薛副教授算算时间,皱着眉头勉强点了点下巴。

算了,送佛到西天,这青蛙养殖在国内也的确起步不久,指望他们自己去找资料学习,确实强人所难。

林蕊拉着她姐的胳膊,憋笑憋到肚子疼。

薛副教授还打算五月份忙罢了青蛙养殖的事情撒手走人。

开什么玩笑啊,怎么也得青蛙上市再说。

魏镇长这个隐藏的冷血资本家,不从薛副教授身上榨取干净最后一滴剩余价值才怪!

第163章 爸爸新任务

一行六人抵达郑家的时候, 冷菜都上了桌。

正在堂屋中陪老太说话的林建明赶紧站起来, 走到门口, 过来跟薛副教授还有魏镇长打招呼。

林蕊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爸,你们厂终于人性化管理,知道要放假了啊。”

屋中人全都笑了起来。

郑大夫没好气地拍了下女儿的肩膀:“你又说怪话, 你爸有你爸的事。”

老太指着堂屋桌上摆着的大小袋子,乐呵呵地问林蕊:“爸爸给你送好吃的来了, 你高兴不?”

离春节没几天了, 厂里头今儿发了年货, 林建明直接给岳家拎了过来。

林鑫忍不住抱怨了一句,这厂里的安排也真是的。

要发年货提前打声招呼不好吗?如果知道今天发的话, 那他们肯定帮忙顺便带回外婆家,省得她爸还特意跑一趟。

等吃过中午饭,爸爸下午还得回厂里上班去,这不是折腾人吗?

林建明笑嘻嘻的, 倒是不生气,反而宽慰大女儿道:“没关系,刚好我还有理由出来磨会儿洋工呢。”

屋里头的人全都笑了起来。

林蕊拉着苏木跟鹏鹏过去看年货。

见到小和尚从厨房里头摸出来时,她还故意捉弄人家:“没有你的份哦。”

无苦才不怕哩, 认真地强调:“嬢嬢说了, 晚上外婆就烧给我吃,我跟老太都吃。”

屋里头的大人, 看他满脸严肃的样子,全都忍不住笑起来。

林蕊呲牙, 嘿,这小子,背后有靠山了,就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