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76节(1 / 1)

作品:《八十年代锦鲤运

至于一日三餐,在这儿更加不是问题。他爱人会负责好后勤工作。

王教授心情相当不错, 甚至难得开口称赞:“看看,这才是要干活的做派。你们去国营厂里头瞧瞧, 放个屁都要开会研究讨论上三天。最后得出的结论,憋着,影响不好,不许放,憋死拉倒。”

林鑫无奈地捂住妹妹的耳朵,这位王教授说话还真是一点儿都不讲究。

镇领导没接教授的话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派烟活动,笑嘻嘻地邀请众人:“乡下没什么好东西,都是粗茶淡饭,还请各位大教授不要嫌弃,赏脸一块儿吃顿便饭。”

说是便饭,可镇领导都亲自露面了,哪里能便到哪儿去。

王教授与陆教授都没拒绝的意思。

吃饭他们的下乡活动中也是重要的项目。

几千年的饭桌文化承载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不吃这顿饭,镇上跟厂里的人就无法安下心来。

西板桥虽然隶属于高元县,却距离安省的金山县城更近。

两辆车一前一后开上路,上了他们这边车的镇政府秘书滔滔不绝地跟他们介绍当地美食。

王教授连连点头,还跟人家讨论吃食的做法。

林蕊严重怀疑他连客套都省略了,直接留下来吃饭,绝对不是为了让合作方放心,纯粹是因为他在山上寡狠了,馋肉。

没看到他对秘书鼎力推荐的茶干兴趣缺缺,说到当地的钵钵肉时,却眼睛都冒绿光了嚒。

金山县城不大,算不上多繁华。车子经过的道路两旁,林蕊没看见三层楼以上的建筑物。

夕阳已经看不到踪影,天边只留下一圈红亮的光晕。

林蕊兴致勃勃地看着路边的小吃摊,这儿楼不高,卖吃的却不少。

她还瞄到了炸麻雀,顿时双眼放光,跃跃欲试。

林鑫拽住心中一片草原的妹妹,瞪眼示意她不许瞎胡闹。

说得眉飞色舞的秘书眼睛却尖,立刻热情洋溢地邀请大家尝尝金山县的特产炸麻雀。

这时节刚过秋收,正是麻雀养得肉质鲜嫩的时候。

“我们小时候还要抓麻雀,除四害,结果全便宜了大家的嘴巴。”

林蕊跳下车,一本正经道:“以后估计得愁麻雀太少,虫害肆虐了。”

在前头领路的秘书笑呵呵:“可不是,农药一打,化肥一撒,好的拐的全都倒了一地。”他掏出钞票请客,“来,师傅,给我们的贵客来几只最肥最大的炸麻雀。”

林蕊转动眼珠子迅速搜寻四周,路边有支摊卖馄饨饺面的,又推车卖米粑粑的,有挑着担子卖荸荠的,还有人在切花生酥。

真想将她的泡椒凤爪跟吊炉烧烤推过来卖啊,看看大家多舍得在吃上花钱。

林蕊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伸手接镇长秘书递给她的炸麻雀时,她眼神无意识扫过歪脖子柳树,顿时一滞,旋即大喜过望:“爸,你怎么在这儿?”

她跑过去,拽住她爸的胳膊,心疼不已,“爸,你眼睛肯定累坏了吧,都戴上眼镜了。”

林建明看到小女儿也颇为惊讶,伸手摸摸孩子的脑袋,笑道,“你爸我都这把年纪了,眼睛还能有多好使啊。”

林蕊撒起娇来:“不,爸你在我心目中永远最年轻最帅。”

林建明哈哈大笑,朝先前跟他说话的人微微点头,然后扶着女儿的肩膀往吉普车的方向走。

卢定安赶紧放下花生酥,过来跟林建明问好:“叔叔,真巧,您也在金山县啊。”

后面镇政府的小车也停了下来,镇长热情地下车,大老远就伸出胳膊要跟林建明握手:“哎呀,林工,您可是我们的大恩公。要不是您,我们还在抓瞎呢。”

林建明连连摆手:“别,您说笑了,我可什么都不知道。”

镇长一怔,旋即放声大笑,冲林建明挤眼睛:“对对对,林工什么都没做。我就是想请林工喝顿酒。”

幸亏上桌的不是茅台,否则林蕊真要咋舌。

镇长还在遗憾,现在茅台酒不好买,市面上假货多,还是喝他们当地老酒坊酿出来的酒。

王教授等人都摆摆手,酒无所谓,反正他们对酒也没有研究。

镇长是个长袖善舞的合格主人,立刻笑容满面:“那就吃菜,尝尝我们乡下的野菜。”

服务员川流不息,一道道菜往上端。

林蕊看着上桌的甲鱼汤跟清蒸鳜鱼,感觉野菜的范围的确比较广。同样的,烤羊腿跟红烧牛尾也都是野菜。

陆教授笑呵呵的:“哎哟,今儿野菜的颜色比较丰富啊。”

镇长跟着笑:“对对对,还差一样野菜,地皮菜,韭菜炒地皮菜,够野菜了吧。”

服务员为难地道歉:“对不起,这时候没地皮菜了。是我们的失误,忘了从菜单上撤下来。”

“怎么回事,你看我们什么大菜都点了,还吃不起你们家的地皮菜?”镇长的脸拉了下来。

饭店经理刚好经过包厢,闻声赶紧进来道歉:“失礼了失礼了,马镇长,都是我们不好。快点,端百菌汤上来,给镇长赔礼道歉。”

林鑫微微皱眉,林蕊却双眼放光。

她拉着姐姐的手,激动不已:“姐,我们可以种植地皮菜。”

既然地皮菜这样受欢迎,又是季节性供应,那完全可以考虑大棚种植啊。

林鑫的手又开始痒了,冲妹妹皮笑肉不笑:“你说说,要怎样种植?”

林蕊想也不想:“那是专业人士的事情,我就负责提出创意。创新才是发展的原动力。”

林鑫冷笑:“创新是基于科学技术,缺乏了这个基础,都是嘴炮。”

桌上的大人笑了起来,镇长夸奖林建明:“林工,你们家这两朵金花真是金凤凰啊。”

林建明摸了摸小女儿的脑袋,又骄傲又有点儿不好意思:“我家这丫头啊,从小就古灵精怪。”

林蕊撒起娇来:“爸,你应该多夸我鼓励我。”

“对对对,蕊蕊可是大功臣,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陆教授筷子点碗,笑呵呵的,“今儿你可得多吃点。”

林建明听说小女儿建议自行车厂生产电动自行车,愣了一下,拍拍女儿的脑袋:“你啊你,知道怎么造自行车吗?”

“不知道。”林蕊干脆利落,抬眼示意饭桌对面,“他们知道就行了啊。”

镇长扑哧笑出声,指着林蕊道:“哎哟,林工哎,你们家的金凤凰将来肯定是领导。”

林蕊不好意思地又躲到了姐姐身后。

到底是镇长,官场上的人,一眼就看出来她将来最少也是个处级干部。

林建明放下了手上的筷子,笑道:“我家闺女叫我跟她妈惯坏了,我也被带歪了。”

众人一阵哄笑。

他跟着笑道:“歪就歪了,我说点儿歪主意。其实除了电动自行车外,有个常用拖货的工具,也可以考虑电动化。”

苏木反应最敏锐:“三轮车!”

他跟蕊蕊一块儿出摊做生意时,因为骑不动,常常只能推着三轮车走。

“对,就是农用三轮车。”林建明正色道,“现在物资流动性大,正儿八经的生产资料可以通过火车、卡车还有轮船运输。但是像农民进城,跑个二三十里路的那种,挑着担子走太累,坐公交车东西又不能带太多。”

这个时候,三轮车就是项很好的运输工具。

毕竟,自行车只能带人,带不了多少东西。

林建明笑笑:“这也就是我随口一说,到底要怎么来,这儿都是专家企业家,得听专业人士的专业话。”

镇长赶紧要给他敬酒:“这就是专业话啊,怎么就是随口说了呢。”

眼下乡镇企业产能过剩的现象已经显出问题来。

以前是不愁销路,现在好多厂东西生产出来就只能堆在仓库里头占地方。

他们得考虑销售问题。

林建明还没来得及喝酒,包厢门就从外头被敲响了。

一个夹着公文包,西装里头套着棉背心的中年男人径直走到林建明跟前:“林工,无论如何你都不能见死不救。”

马镇长赶紧过来拦住:“干嘛呢,许厂长,你们一个造纸厂盯着林工有什么意思。”

真是吃着碗里瞧着锅里,实在不地道。

许厂长焦头烂额,一屁.股坐在硬挤出来的空位上,闷头喝完一杯白酒,苦笑道:“你得给我条活路啊。你们有专家支持,有政策扶持,咱们就隔了一座桥,这真是成了天堑。”

说来这位许厂长跟他的金山县造纸厂也是命途多舛。

去年那位赫赫有名的承包大王号称要创办造纸集团,将全国一百家造纸厂归于麾下。

已经连续亏损两年,奄奄一息的造纸厂终于发现了救命稻草。

许厂长相当豁的出去,直接上承包大王家门口堵人,死活拉着对方到厂里头看。全厂打出横幅,坚决要求被承包。

最终,他们得偿所愿了,但是结果却相当惨淡,亏损反而更加严重。

林蕊在政治课上听老师提起过这个“包治百病”的新闻。事实上,人类历史中就不曾有任何灵丹妙药可以包治百病。

承包大王连要承包的厂是个什么状况都没好好调查,就将厂子承包下来,结局能好到哪儿去呢。

“现在我们已经终止合作。说白了,我自己干不下去大不了被捋帽子。可是厂里头这么多职工,哪个不是上有老下有小,总得开工给人家过日子啊。”

许厂长又往嘴里头灌下一杯酒,“反正我也没脸可以要咯。今儿既然你们请来了专家,我赖着也要赖出个药方来。反正我今儿就在这里不走了!”

王教授跟陆教授面面相觑,要说帮忙改造生产工艺,减少能耗之类的,他们还能出出主意。

厂里头生产的纸销售不出去,那他们也没办法帮忙推销宇宙牌香烟啊。

“你们试试生产新产品怎么样?”大约是兔死狐悲,自行车厂的胡厂长并没有赶许厂长出去,反而帮着出主意,“你看现在饭店用的这种带香水的擦嘴纸就不错嘛。”

许厂长摇头:“这个哪里还轮得到我们啊,早就有人生产了。承包大王搞得就是这个。”

林蕊举起手:“可是面纸还是很少啊,我都没在外头买到过。你们不能光想着饭店会用,平常大家都会用到的。”

打喷嚏流眼泪,要用面纸的地方多了去。现在饭店的这种面纸根本就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林蕊比划给众人看:“就这么半个巴掌大的一包,随手抽出来用,用完了直接丢掉。不比手绢方便多了。还有这样子一本书大小的盒子,里头装着抽纸,家里办公室放在桌上,需要用的时候随时抽出来。”

她都要急死了。

现在都有人想到拿卫生纸擦嘴,怎么造纸厂还不赶紧生产一包包的面纸?

第127章 自荐推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