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6节(1 / 1)

作品:《八十年代锦鲤运

林鑫也招呼芬妮:“你跟蕊蕊睡。”

房门敲响了,隔壁的周阿姨站在门口:“对了,忘了跟你们说。你爸出差了,傍晚的火车,你们把门锁好,啊。”

林家姐妹面面相觑,早知道这样,怎么也该把老太留下,就让老太睡外屋好了。

苏木已经一屁.股坐在床上,欢快地躺下:“那我今晚就睡这儿吧。”

怎么都比他师父的小破屋强。

林蕊嫌弃地撇撇嘴,抬脚踢他:“快点儿,赶紧洗刷干净。我妈出差了,可没人伺候你。”

一大早,芬妮就勤快地爬起床,主动去起煤炉熬粥。

林鑫听到动静爬下床,打着呵欠出房门,看见王奶奶正指点芬妮怎么用煤炉,再回头听妹妹欢快地打着小呼噜,她忍不住摇头:“芬妮,你放着吧,我来就好。”

芬妮腼腆地抬起头:“没事的,鑫鑫姐,反正我也要煮粥送给我爸吃。”

林鑫走近芬妮,轻轻地叹了口气:“你多辛苦点儿,等你爸妈好了,就松快了。”

林蕊瘫在床上睡得昏天暗地。昨晚出门逛过就是不一样,睡觉都特别香。

等她睡眼惺忪地爬起床,屋子里头只剩下她跟苏木大眼瞪小眼。她姐还有芬妮早就吃过饭出门去了。

桌上摆着米粥跟炒好的知了猴,还有一碟子酸黄瓜跟个咸鸭蛋。

旁边摆放着本软壳笔记本,上面放着她姐留的字条:“吃过饭好好学习,照着我整理的提纲开始从头学。”

林蕊想都不想,直接将她姐呕心沥血整理出的笔记推到一边去了。

南辕北辙懂不?姐,力气要往对的地方使。

苏木将咸鸭蛋黄拨到林蕊碗中,自己就着蛋白喝粥,催促她道:“快吃啊,你不是要去市场上买东西么。早点儿天凉快,东西也多。”

林蕊瞧着白粥里头鲜红的咸蛋黄,腌的极好,蛋黄渗出香喷喷红油,色泽诱人。

苏木看她不动筷子,立刻紧张起来:“怎么了,蕊蕊,你看鸭蛋也反胃啊?那给你换碗粥,你吃酸黄瓜成不?”

林蕊蓦地鼻子发酸:“你对我妈真好。”

就连吃咸鸭蛋都把蛋黄留给她。

苏木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我没干什么啊,嬢嬢对我好才是真的。”

“我不是说我现在的妈,是我上辈子的妈。”林蕊疑惑,“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后来我妈从来都没在我面前提起过你。”

苏木一下子就不想理林蕊了,愤恨不已:“就是,太不够意思了!”

大家认识这么多年的好朋友,她居然三十年后当没他这个人。

林蕊仔细看着苏木,狐疑道:“你是不是做了什么对不起我妈的事情啊。”

不然按照她妈的个性,也不至于这样。

“滚蛋。”苏木气呼呼地端走了粥碗,“你自己去市场吧,我不跟你一块儿了。”

“哎哎哎,别走啊。”吃过饭之后,林蕊硬生生地拖着苏木往菜场去。

江州日新月异,三十年前的江州城对她来说就是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她不抓着苏木,三两圈就能把自己给绕晕了。

此时的街头小吃已经相当火爆。

从1986年春晚上陈佩斯以及朱时茂两位艺术家表演过小品《羊肉串》之后,大街小巷都是烤羊肉串的摊子。

相应的,市场上,孜然粉、胡椒粉、五香粉以及串肉串的钎子一应俱全,只要掏钱就行。

林蕊没在市场上找到现成的火锅底料。她不知道是现在这项商品还没走向大众还是她自己没找准地方。

不过她的视线落在菜场的牛骨头上时,她立刻就不纠结火锅底料了。

她可以自制啊,都有牛骨头跟干辣椒香叶了,她完全可以自制牛油火锅。

卖肉的贩子倒是挺和气,听说她就要骨头也没发火,直接将剃干净肉的骨头推给她,也不收钱,还笑着开问:“你家养的是啥狗啊,看紧点儿,听说要查。”

林蕊保持微笑,只连连道谢,跳过了狗的话题。

肉贩子还热心地帮林蕊将牛骨头剁成小块,主动招呼她:“吃完了再过来拿。这天热,别放坏了,狗吃了也会拉肚子的。”

林蕊接过肉骨头放进篮子里,坚持要了坚持要了五毛钱的牛杂。

肉贩子笑眯眯的:“行了行了,下回直接拿骨头,我这牛杂卖的出去。”

林蕊心道,她可不是不好意思,而是串串香里头,牛杂也是美味。

她转到鸡鸭市场,原本想买点儿鸭肠,结果人一进去就被味道熏出来了。实在没这个能耐,还是算了吧,先把手上的食材处理好再说。

苏木一个劲儿地劝她:“蕊蕊你出去吧,你说要买什么,我来买就是了。”

林蕊艰难地摇头:“不行,我得看到了我才有数。”

她没找到寿司竹帘,也懒得再去满世界翻。不就是能卷米饭的工具么,用塑料瓶都行。

一摊市场逛下来,林蕊的启动资金已经用掉八块钱。她赶紧拎着篮子回家,防止自己眼睛大嘴巴小,白花了钱却卖不掉。

中午林鑫没回来,林蕊直接热了早饭剩下的粥跟知了猴,对付掉自己和苏木的肚子,然后支起锅子熬牛骨头汤。

王奶奶闻到香味儿探出头,笑着问林蕊:“我们蕊蕊真能干,做什么好吃的啊?”

“我干爹从外头学来的好吃的。”林蕊笑嘻嘻地端起剩下的知了猴示意王奶奶,“奶奶,您尝尝这个。我姐干煸的,有嚼劲,特别香。”

王奶奶哈哈大笑,摆摆手道:“行了,你自个儿吃。小心看着点儿锅,别睡过头,把锅给烧没了。”

林蕊嘴上答应着,手里头不停,给牛骨头过了趟血水,然后加入佐料开始慢火炖老汤。

等待熬汤的时候,她也不能歇着。所有的食材得清洗干净,然后切片切块,一个个的串到钎子上。

她跟苏木泡在水池边半天,又叮咚十五的忙了好两个小时,才把所有的材料准备好。

“寿司。”苏木对她嘴里头的“串串香”没啥感觉,却分外青睐林蕊说的寿司。

他现在想起来了,在香港大师伯那儿,桌上有过这玩意儿。

不过他十几年肚里头都没油水,寡狠了,光盯着鸡鸭鱼肉猛吃,没顾上。

凡事不能惦记,一旦惦记上了,那就越想越心痒痒。

林蕊一拍脑袋,赶紧淘米煮饭。

只是煤炉上还熬着牛骨头汤,她一时间找不到灶头煮寿司饭。

王奶奶听说她要做电视上外国人吃的洋玩意儿,顿时乐得不行。

她立刻燃起自家的煤炉招呼林蕊:“来,你先煮饭。大军那猴子还不晓得什么时候回来,我不急着做饭。”

林蕊立刻打包票:“王奶奶,你不用做饭了,我请你吃寿司,保准好吃。”

隔壁的屋门打开了,周阿姨抱着小元元去公厕撒尿,闻声笑道:“那一会儿我们元元也要尝尝蕊蕊小姨的手艺啊。”

林蕊不会用煤炉烧饭。她的手艺对付电饭锅还行,碰上煤炉直接歇菜,没人告诉她什么时候饭算好了啊。

周阿姨抱着元元在边上看热闹,不时指点她一句。

王奶奶看不下去,连连摆手:“行了,放着吧,我看着,你忙你的去。”

林蕊抬头看看外头西下的落日,也顾不上客气,赶紧去切酸黄瓜、火腿肠跟腌萝卜干。

生鱼片什么的她不想,江州人的口味也不爱这个。她做的是最简单的原味寿司,配料只有黄瓜、酸黄瓜跟火腿肠还有自制的烤紫菜以及切碎的蛋皮。

菜场上卖的紫菜是烧汤用的那种,她没能找到寿司海苔,大概这种海苔现在还没在世面上走俏。

林蕊索性将无沙紫菜直接在铁锅中加芝麻烤脆了,然后撕开成小块,当成海苔碎。

至于外面包裹米饭的皮,她直接用豆腐皮代替。蛋皮成本太高了,她觉得不划算,而且家里的锅不是平底锅,不方便摊开。

王奶奶看她调制寿司醋的时候,忍不住摇头笑,怪能折腾的。

所有的材料都备好,林蕊深吸一口气,开始真正展现她的厨艺:卷寿司。

原本她还打算用家里的旧杂志,结果周阿姨听说她要做寿司后,立刻拍着脑袋回家去帮她找出个竹帘子。

那是小元元的玩具窗帘,大小刚好合适。

林蕊喜出望外,立刻敷上保鲜膜,开始制作寿司卷。她动作快的很,不几时卷好的寿司就码放成小山堆。

王奶奶连连叫唤:“好了好了,你这要做多少啊。天这么热,过一夜就要馊掉。”

林蕊切着寿司卷,得意洋洋:“那我今晚就把它们全都卖掉。”

周阿姨以前出差时吃过日料,夹了一筷子林蕊的寿司卷尝了尝,点点头表示可以出去卖了。

林蕊高兴的一把抱起小元元,在她脸上吧唧一口:“乖乖,等小姨卖了钱,给我们元元买盆盆奶喝啊。”

周阿姨疑惑:“盆盆奶又是个什么玩意头?你可别乱花钱。元元现在一天三顿饭。”

林蕊干笑:……盆盆奶可是我们国宝大熊猫的最爱。

她转过身赶紧去打水洗头。一下午的烟熏火燎,她脸上快唱京剧了。

王奶奶在摸出梳子要帮她梳小辫子,乐呵道:“是该好好打扮打扮,卖吃的,一眼看上去清清爽爽才讨人喜欢。”

林蕊却急着要找剪子剪头发,她有件舅妈刚给她做的幸子衫,当然得做出山口百惠头才能配合招揽顾客啊。

王奶奶吓了一跳,虎着脸皱眉头:“瞎胡闹,多好看的辫子,哪里能剪掉。再说了,你长得也不像山口百惠。”

“打扮。”林蕊急得直跳脚,“亚洲四大邪术之一的化妆术,再配合上灯光效果,绝对没问题。”

王奶奶却死活不让,并威胁林蕊她要是敢剪掉小辫子,王奶奶就不借三轮车给她了。

这可是大杀器,林蕊只得偃旗息鼓。

苏木额上直冒冷汗,拍着胸口大喊谢天谢地。要是他真由着蕊蕊把小辫子给剪了,他师父肯定得骂死他。

林蕊嘴巴撅得能挂油瓶,悻悻不乐。她还指望着靠“幸子家乡的美食——寿司”来打开销路呢。

王奶奶一听寿司是日本人吃的,立刻拽林蕊的小辫子:“傻丫头,学什么幸子啊。小鹿纯子,你跟小鹿纯子长得一个样儿。”

林蕊立刻精神起来:“那我要不要在脸上抹点儿锅灰?我姐说我比小鹿纯子白。”

苏木尤其喜欢看《排球女将》,不满心中的偶像被她这般诋毁,立刻嘀咕了一句:“那你还没小鹿纯子眼睛大呢。”

林蕊摆摆手,不以为意:“眼睛大不大,关键看眼线。”

可惜林母跟林鑫都崇尚自然之美,家里没有材料供林蕊发挥她的半吊子邪术。最后还是周阿姨哭笑不得地贡献出她的化妆盒,才满足了林蕊作妖的需求。

饶是如此,执行三光政策的林蕊也没放过苏木。

她愣是将苏木珍藏许久的小鹿纯子海报给霍霍了,贴在盛放寿司的泡沫盒子上充当宣传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