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62节(1 / 1)

作品:《竹坞纸家

令约点头,比先前兴高采烈时多出些矜持,跟着他一并到了后院里。

院子不大,后门处的小伙计刚把白马拴好,穿院而过回了前头,只剩下他二人。

霍沉目光铺去她脸上,轻咳声,指向小院里那棵栗树:“坐会儿么?”

那是他专程从栗香园挑选移植过来的树,谈得上高大,艳阳底下,投落大片阴影,此时一架秋千绑在上头,风一动,轻摇轻晃。

令约看看那秋千,再看看霍沉,满心腹诽着没事坐什么秋千的话?而且么……

她走去阴影地,仰脸望着树上花序,忍俊不禁起来。还好不是秋日里,否则荡完秋千下来,脑袋顶上不知要扎多少颗板栗。

霍沉不知她所想,只当她在为这秋千欢喜,忽然间放松不少,等她坐上秋千,手慢慢地覆去腰际的玉佩上。

一恍间,令约发现他换了条竹青色玉佩穗。

想起自己备的礼物,她蓦地离开秋千,跑到后门处取了那柄细长细长的刻刀来,远远的,霍沉只看见串黛蓝色穗子,心间一颤。

怎比他还着急?

“我替云飞买了个小礼物,你瞧瞧是不是真的?”她向他求证,把那道士说的兰草院耕古堂转述给他。

霍沉:“……”

有人心碎,又气闷又委屈,但还是要风轻云淡地说:“心意已到,教他自己辨别便是。”

尽管如此,声音还是闷沉沉的,令约听出来,越发肯定他是在霍府遇上了教人不愉快的事,于是小心翼翼收了声,坐去秋千上。

“你的东西取回来了么?”她猜测可能是这里出了问题。

岂料霍沉点了点头,黑津津的眸子望着她,像是知道从什么地方说起:“是我娘留给我的玉。”

她静静听着,足尖极轻极轻地点了下地,秋千似摇非摇。

“我娘没甚么东西留给我,唯有两块玉,可我离开宛阳前丢了一块。”他淡淡说来。

令约抿了抿唇,安抚他:“找到便好。”

“我等这一日很久了……”莫名的,他的声音不再沉闷,甚至有些意味深长,“不单等玉回来,也等将它送出去。”

送出去?

不待令约想明白,霍沉下一句话已经出口:“所以,贺姑娘可愿收下我的玉?”

他递出那块坠着鸭黄穗儿的蝴蝶白玉,心跳怦然……

作者有话要说:  阿约:不愿。

霍沉:(强行挽尊)是不喜欢这个颜色吗,行,我的绿色给你。

阿约:……

(应该不会被骂渣女吧(这其实只是美少女的复仇(bushi

(我准备第一个番外就写他们小时候的恩怨,现在或许能隐隐约约猜到点了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琚年 1瓶。

第55章 跻公堂

秋千停辍, 少女双脚复又落地,碾着地面上的细碎石子向前,划出细微但粗砺的沙沙声……

光亮穿过树影落来玉佩上,晃着人眼。

令约睫羽轻颤。

呼吸迟缓, 脸庞发热, 心底却千回百转——

竟真有这么一日?

常说君子报仇, 十年不晚, 当年的“仇”算到今朝也有十余年, 她究竟报还是不报呢?

如若不报, 她就定会答应他么?若真应了, 岂不是学了亘古以来话本里私定终身的戏?下场都不好的……好罢, 实则是因兹事体大, 她若不假思索应下, 既草率又不像话。

怎能轻易耽于男色?

不然还是先报仇?等下一次他再提起时,她兴许就能下定决心答复他?可万一……再没下次呢?

她纠结万分, 不自觉地蹙起眉头,看得霍沉提心吊胆。

思绪仍兜来转去, 直到记忆转回十多年前, 想起她初见霍沉时他便害得她心碎,终于决定还是先还他一报。

当然了,她也相信没那个“万一”,他准会再提起的。

她忽的想明白,有恃无恐起来,流眄端相,绷着脸答他二字:

“不愿。”

短短两字,砸得霍沉僵在原地,几乎以为是自己听错。

怎会不愿呢?他以为, 这些日子她已经默许了他,甚至连她爹娘都这般以为,又怎会不愿?

愣上会儿,霍沉迟迟将玉收回眼底,只听他闷声闷气道:“你若不喜欢鹅黄色,换走我这块也好。”

像在赌鳖气。

“嗤。”令约一个没忍住,笑出声。

霍沉试图搭起的台阶,教她一笑笑垮了去,脸色更臭,心情更似山雨欲来。

令约察觉到自己玩儿过头,手指捉紧秋千绳,既想开解,又想辩解,故而问他:“你为何不问我——”

话没问完,后院里突然直挺挺闯进两个衙差,神色肃穆:“霍公子,闻大人有请。”

秋千上的人立时起身,脸色微变,霍沉反倒不及先前脸色臭,夷然自若看向说话那人:“敢问大人何故召见?”

那衙差仍板着脸僵着声:“公子去后便知。”

霍沉双眸微觑,心间涌起个不好的猜测。

衙差带人出了九霞斋,左右两侧各守一人,令约唯有揪着眉毛跟在他们身后。

正值隅中,长街上行人、宾客诸多,见此情形无不好奇张望,目光落来霍沉身上,像是团阴云蒙住他,任凭天光照晒也驱不走。

心底的念头默默掀起波澜,霍沉越走越觉喘不过气,往北出了甘泽廊,在一处酒家前蓦地顿步回头,小狗乞怜般看着令约:“你走前头。”

令约乖乖走去他前面,他不知落往何处的眼总算找到归宿,静盯着她……

***

公堂庭院,红日曈曈,院中央立着块十六字戒碑,正对堂上高座: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戒碑两侧十余人静站,霍沉居碑右,霍洋、霍涛与之同侧,李姨娘居左,身后是她的丫鬟跟几个年轻貌美的女子。

——皆是从霍府里请来的,与此同时,霍府也教官差守住。

因为,霍远还是死了。

先前的猜想得了印证,霍沉心底慢慢生出些凉意,说不清甚么滋味。

冷眼扫视过庭院中人,忖度之际,霍涛忽嬉皮笑脸地转过身:“三弟作何也铺眉苫眼,真为他难过不成?”

“肃静。”院里的衙差低呵声。

“你们大人不在,肃静给谁看?”霍涛笑着睨了眼衙门外,挤挤挨挨的人群中,令约站在靠前地方,忧心忡忡看来庭院中。

“如何,三弟可表白了?”他接着调笑。

那衙差声音抬高些许:“公堂之上不得喧哗。”

“在下以为,我等还在院中,没进公堂。”

“涛儿。”

霍涛在那头贫嘴,另一侧站着的李氏出言提醒声,霍涛闻声举了举手,撇嘴回身的瞬间,脸色变得阴翳。

不会儿,鲍聪从偏堂出来,身为府上管事,又是日日伺候霍远的老仆,闻慎先将他叫去问起府上近况,也是盘问途中得知霍沉早间去过霍府,这才将他请来。

许是突遇变故,又经许久盘问,鲍聪出来时面色比晨间还要憔悴,径自走去李氏跟前传话:“大人请姨娘进。”

不比鲍聪在偏堂待了许久,李氏进去后只半盏茶时便又出来,唤了霍洋进去……

霍洋待得久些,可回来时隐隐变得有些不对,众人看向他,他忽地哆嗦下,好像下一刻就要犯病。

霍涛见状嘲讽声,抬腿就要往偏堂去,却让霍洋及时拦下:“二弟,大人叫的是三弟。”

片刻沉默后,霍涛又是一声轻嘲,难得没出言讥讽,霍沉不予理会,只回头望了眼门边的少女,自朝东侧偏堂去。

闻慎断案向来不喜直接当堂对峙,总是先单独盘问,主簿记录,如此来既能免去不少看风使舵的话,又能一举攻破某些谎言。

霍沉去得不巧,正赶上铁鹰回衙门禀话,故在偏堂外等了会儿。

石阶前的土缝中长着根拇指高的杂草,霍沉站在旁边,遮挡住本属于它的光,杂草面上倏地阴暗,良久,他又让开身,还给它光亮。

忽明忽暗,仿佛甚么东西在较量着。

霍远真真切切的死了,可他还久久浮在空中,如雾里看花般看不清自己是何心思,只觉得心里也有根杂草,被他自己晃得忽明忽暗。

木门吱呀响了声,铁鹰出来唤他进去,他将思绪拨回地面,阔步朝里去。

偏堂宽敞,却极为简陋,空荡荡的连“明镜高悬”也没有。

闻慎等人进来,抬手指了指书案对面的座椅,示意落座,他不喜别人跪他,除了公堂之上须行此礼,其余时候能不跪则不跪。

霍沉没见过这样的官,小肚鸡肠爱吃醋如他也不得不说声庆幸,不论为民为商,上头有个好官总是大有裨益的。

闻慎端看他两眼,不再是平日里那副和煦模样,带着威严,开门见山问他道:“最后一次见霍远是何时何地?”

“月初,木作坊后巷。”霍沉极其合作,并将那日霍远浑浑噩噩说的话和盘托出。

闻慎默默听完,没表露出半点惊诧,又问:“今日作何去府上?”

霍沉又将玉佩的事前前后后说来,顺便不问自答托出去偏院里见霍涛的事,这下,闻慎才挑了挑眉。

“为何突然劝他?”

霍沉垂了垂眼,两手交叠,语焉不详地说了句:“近两日属明罢了。”

闻慎似懂非懂地睨着他,而后问:“你也想过杀了他?”

霍沉坦笑:“小民从不做违法乱纪之事,从未这般想过,只是在此之前觉得他该死。”

闻慎点点头,接着问:“若真如你所说,辰正时与鲍管事作别,与两位兄长交谈一盏茶时便离府,那为何铁鹰问那门童时,他说你将近巳初时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