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7节(1 / 1)

作品:《竹坞纸家

“我的小姐哟,偏不得人人都说你这姑娘不识抬举,你只道方公子哪些儿不好,他相貌堂堂、一表人才,还配不上你家么?”

“孙嫂子这话便有得折正。”

云飞听出这是郁菀的声音,比平日温温婉婉的调子抬高几分,多出些威慑意味。

噫,难怪阿显怕郁婶婶。

“我家姑娘区区陋质,配不上方公子是真,早早拒了婚却也是真,他若趁早不纠缠,我们又怎会次次玷他好意,又何来不识抬举一说?”

孙媒婆想来也不愿闹得难堪,这时主动承几声不是。

“罢,孙嫂子请去罢,你号称走千家踏万户,替方公子另谋个好人家定非难事。”

“欸呀,”孙媒婆气得跺脚,“亲事不成,你还拿这话臊我,老媳妇说亲十来年,只你家说了几回也不成,你教我怎生答复方老爷方公子!”

“孙嫂子如实答复便是。”

“……”孙媒婆气结,转身出了屋,又听贺无量在后头叮嘱院里几人把东西都抬回去,更是咬牙切齿,上轿前又扯着声嚷嚷:“往后老媳妇就是不说媒,也绝不说你家亲事!”

说完才舒坦些,摆手起轿,过桥时又不甘心地回头看眼,便见溪边站着两个儿郎,登时吓得眉梢飞起来。

这位……莫非就是那位霍三公子?

孙媒婆匆匆回转过头,心下百转千回。

而另一头,站在廊上悄悄探头的秋娘和阿蒙也回了堂屋。

***

翌日,太阳方一露脸贺无量便又带着一行人上山去,不过令约没再跟上。

昨日那事恐怕又闹出好大动静,住在外边的人想来都知晓了,终归是与方家共事多年,她那样不为方家留情面,在其他纸农跟前倒也过意不去。

哼,甚么时候来不好,非要赶在元宵前,白白的添堵。

窗下的人气闷不堪,手里串笋的动作跟着使劲些,偏偏面上还是不咸不淡。

郁菀熏完艾香过来窗边,见她好不粗鲁地将几串笋挂到窗前,牵了笑:“还想那事做甚么,还有人逼你不成?”

倒是一语道破。

令约不自觉瞄她眼,而后又垂下头,郁菀没看出不对,径自取下窗上挂的笋:“你慢慢儿串,我先把这些送去秋娘那儿。”

他们家送不得甚么贵重东西,偶尔送些吃食倒容易。

郁菀说完便去,只这一去,半晌不见回来,该是教秋娘留下说话了。

令约边想,边到窗前挂笋,正这时,廊外忽有根细竹竿冒出来,她定睛看去,竹竿已比阑干高出一截,顶端系着两颗陶响球,竹竿微微一摇,便叮铃铃响几声。

少女怔了怔,两手缓缓垂下看那陶响球,竹竿越发晃个没完没了,悦耳声引得人唇角微翘,当即离了窗前,穿过厨屋从屋侧那扇门出来廊上,扶阑向下瞧。

果不其然是云飞在下边儿晃着竹竿。

小少年也看见她,咧了笑:“姐姐快摘铃,我手酸来。”

她走去竿前摘下,问他:“这是哪儿来的?”

这两颗陶响球比街头小摊上卖的要精致许多。

“噢,是我二哥来时带的,送给姐姐!”

两颗小球似乎变得有些烫手,她刚要谢绝,云飞又道:“不对,是我二哥买来送给三哥的,可我三哥说它们丑,要我扔了它们。”

令约:“……”

“我瞧它们甚是可爱,便猜姐姐会稀罕……唉,姐姐倘若不喜欢,便丢进溪里罢。”小少年说着装模作样垂下头,实则却是气鼓鼓地谴责起两位兄长。

尤其是三哥!如今越发不像话,竟又差他这么个小孩子说谎来!

既想送人东西,好好儿送便是,哪有人似他这般编出这等不讨好的藉口!

“……”令约收回目光看了看手里两颗小陶球,伸到耳边轻轻摇响,似乎是弯了弯眉眼,而后朝溪边的小少年道谢:“那多谢。”

云飞见大功告成,仰头笑出一排白牙:“姐姐欢喜便好,唔——”后边的话他欲言又止。

“还有话说?”

“嗯!姐姐夜里还去灯会么?”

“自然要去。”虽不愿教人瞧见,可灯会是万万舍不下的。

云飞眸子放亮:“那便好,夜里我找你们一同看灯顽儿,姐姐回见!”一语罢,也不等人应声便提起细竹竿跑开。

令约默了默,人拐过廊角没影时才想起一事。

届时灯市人山人海,找得着么?

作者有话要说:  霍老板:找得着!

又到了樱桃煎最爱的情人节之夜(划掉)元夕夜环节了。

以及,我们阿约真的很双标,鬼才霍沉依旧很憨。

//

前几章的霍沉:怪事,霍某岂是那等爱听墙角的小人?

今天的霍沉:是又如何?(理直气壮

还有一章!翻!

第26章 元夕夜

时至黄昏, 街市骤然热闹起来,河边灯市业已搭好,只待月出点灯放谜。

令约守在陈举人巷里,书院里的小孩儿、少年一个接一个的出来, 就是不见阿显, 正要朝人问时方才听见阿显的声音:“今日多亏有你, 不然我定吃闷亏。”

“无需多谢, 我也瞧不惯那等促狭鬼。”另一人接了话去, 顿了顿又问, “我这样跟去, 会不会叨扰你们?”

“你放心, 我爹娘和我阿姊都好得不得了, 见了你准也高兴。”

她抬头看去, 见一个高阿显半头的少年搭着他肩下来踏跺,两人也齐齐瞧见她。

一个欣喜朝她跑来:“阿姊!”

另一个愣愣被他带来:“……”

“这是我阿姊, 你管她叫贺姐姐便好。”阿显侧转过身,笑嘻嘻与人介绍, 后又指着身旁的少年向令约道, “这位是我才交的朋友,姓闻名慎,今日若不是他替我打抱不平,我就教人捉弄去。”

“……”

少女眼眸转了转,亮晶晶的。

若没记错的话,这位就是前些时候翻墙的少年罢,她可还记得他扮的鬼脸呢。

瞧不惯促狭鬼的促狭鬼本鬼闻慎尽力咧出个微笑,乖觉叫人:“贺姐姐好。”

令约默声,与他点点头, 这才转问阿显:“谁人欺负你?”

阿显蹙额,摆手道:“罢,不过是招人厌的蝼蚁,改日我只提防着他。”

“当真?”她忧心忡忡。

“当真。”

“贺姐姐安心,往后有我在,阿显定不会教人欺负。”闻慎忽然出声。

姐弟俩都转头瞧他时,闻慎双臂叠至颈后,笑模悠悠道:“走罢,我倒想瞧瞧是你们宛阳灯亮还是襄云灯亮。”

“噫,你家住襄云?”

“怎么,你听过?”闻慎嘟囔句,“我们那儿还不及宛阳富庶,灯会也是三两年才有一次。”

“听过听过,我们家最喜你们那儿的石榴。”

闻慎哼笑声,提了兴致与阿显说道起家乡事。

几人刚走出举人巷,便撞见迎面寻来的云飞,少年胳膊上架了只白鸽,人笑得灿烂:“果然教我找着了!”

可谓来得正巧,阿显忙不迭跑出巷,拽着两个少年认识一番。

三人中闻慎最为年长,已满了十四,待人是百般和气,全不见那日的顽皮劲儿,令约甚至怀疑起是自己记错人来。

可闻恪、闻慎两个名字何其相似,该是没错的。

她想着,倒也把早先对闻慎的那丁点成见撇开,也是,她和小孩子计较甚么?

……

几个少年叽叽喳喳地走在身旁,平日里自诩受够了聒噪的人险些以为自己领了上百只鸭子,好在她也听得开心,只奈何一路上总有人偷偷觑她,或交头接耳悄声嘀咕,这才败坏些心情。

她垂眼叹声,盼着天色早些暗下来。

河坊东西两岸皆有灯市,不过西岸人家多,街面窄,人较东岸少些,他们从陈举人巷来,正好在河东。

虽说不必过桥,但阿显还是领着两位初来宛阳的朋友到了鱼浪桥上,指着上游道:“你们瞧。”

正值黄昏日暮,天际昏昏,放眼望去,河道两岸已有星星点点的花灯点亮来,悬在几户人家的窗下,黄澄澄的光跌进河里,粼粼泛光。

前边儿一座小桥上也似鱼浪桥这般,已有行人穿行不歇,远远的还有吆喝声传来。

闻慎两臂撑在石阑干上,感慨声:“好生热闹,可比襄云强。”

云飞也欣然付和:“好些年没闹过我们江南的灯会了。”

他们自在说笑,令约眉眼间跟着染带上笑意,正这时候阿显忽地唉哟声,变了脸色,引得几人都惊疑看向他。

阿显手揉了揉方才闹腾过的肚子:“饿了。”

“……”

几人无奈,跟他离了鱼浪桥,到灯市上觅食去。

元夕的夜市能闹到戌时末,这会儿卖元宵、糖糕、馄饨的大都张罗起来,吆喝不停。令约来时已在家中吃过,决计不陪他们闹,阿显便兀自琢磨起来:“我们去罗婆婆那儿吃,她们家馄饨好吃,元宵也一样。”

“甚好。”云飞听去后随口应他句,眼却四处张望着。

此时天色愈发晦暗,圆月朦朦胧胧悬在天幕,长街上灯亮了不少。

“闻慎,你说呢?”

“嗯,甚好。”闻慎也含糊句,一双眼也在街头巡视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