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6节(1 / 1)

作品:《首辅大人宠妻日常

杜若的心绪也已逐渐平稳下来。

她想着先前那副模样方想开口认错,便见霍令仪已托住她的手,予她一句“无妨”。

霍令仪这话说完便仰头朝西边的方向看去,那处的天空仿佛沾了人的鲜血隐约有几分见红…她不会责怪杜若。这并没有什么好责怪的,人活这一世,本就有七情六欲,她不能因为自己的缘故便也让身边的丫鬟陪着她一样冷情冷心。

她宁愿她们还保留着对人世的几分感怀,也不愿她们同她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那章早上八点更新,大家千万不要错过哦~╰(*°▽°*)╯说起来520又到了,这真的是一个好日子[狗头]

第27章

霍令仪的步子走得很慢却也很稳,只是在思及旧日里父王的教导,她的心中终究还是忍不住生出几分愧疚…父王自幼把她当做男儿养,他希望她能行得正坐得端。

前世,她就像父王所教导的一般。

可她最终又得到了什么呢?若是连自己的身边人都不能护住,即便她再是行正坐端又有什么用?以后的道路上她还会面对许多事,也许有一天她这双手也会真正地沾上旁人的鲜血,可她不敢惧更不敢退。

这四方天地人心太过复杂,阴谋诡谲更是层出不穷,若她退了惧了,她又岂能护得住母妃和弟弟?

霍令仪想到这脊背便又挺直了几分,在那日头的照射下,明明是暑气最热的时候,可她的背影却仿佛透着无边的寂寥。

昆仑斋。

玉竹正在帘外侍候,眼瞧着霍令仪远远走来,她忙迎了过来,恭恭敬敬朝人打了一礼,口中是跟着一句:“您来了。”自打上回连翘的事后,玉竹便知晓这位郡主不是个好惹的。可不,这才多少日子,竟是把林侧妃折腾成这幅样子。

府中但凡有眼见得都知晓,这府里的天是真得要变了。

她想到这态度便又多了几分恭谨,就连声音也越发谦顺了许多:“外边日头大,郡主且随奴进来吧。”

霍令仪闻言便笑了笑,她让杜若侯在外头,而后是由玉竹扶着她往里走去…途中便听她轻声说道:“老夫人把侧妃的中馈大权给收回来了。”这事虽还未曾往外头说去,可霍令仪的心中却早已有了几分猜测。

不过玉竹的好意,她却是心领了…因此霍令仪的步子虽然未停,口中却是言道一句“多谢”。

玉竹听到这话也松了口气,她轻轻笑了笑也未再说什么,只是一路引人进去。

等步入最后一道帘子——

霍令仪便看到林老夫人歪坐靠塌上,许是昨儿个未曾睡好的缘故,她的眼下是一片乌青,面容更是疲倦不已。等听到屋中的声音林老夫人才睁开眼朝霍令仪看来,她朝人招了招手,声音略显喑哑:“晏晏来了。”

霍令仪忙朝人快走几步,等走到人前,她看着眼前人面上的苍老与疲态,心下止不住还是叹了口气。

她朝人屈膝一礼,口中是唤她一句:“祖母。”

林老夫人看着她面上的担忧倒是也露出了几分笑,她由人扶着坐起身,而后是握着霍令仪的手细细看了一回,口中是问道:“晏晏可曾怪过祖母?”

霍令仪骤然听到这一句还未曾有什么反应,便又听她继续说道:“林氏此次所犯即便被赶出府去也不为过,可我却因为她是我的侄女而对她百般维护…晏晏心里是不是也怪祖母处事不公?”

“我的确不喜欢她,可也从未想过要把她赶出府去…”

霍令仪任由林老夫人握着她的手细细打量着,跟着是继续说道:“林侧妃此事的确算得上是大过,可她终归也是令德、令章的母亲,您的侄女…何况若这样把她赶出府去,旁人自是免不得要细细打听一回,到得那时,丢脸的不还是咱们信王府?”

若说前话真是霍令仪心中的想法,林老夫人自然是不信的。

可听到后话,林老夫人却未再有疑,自己这个孙女最看重得就是霍家的脸面,自然不希望让别人在外头议论纷纷。她想到这便收回先前打量的眼,而后是把对林氏的处置说了一番,跟着才又从一旁取过一副玉牌:“你如今年岁也大了,往日在府中无需你操劳,可如今这幅样子…有些事你却得慢慢学起来了。”

这话却是要把这掌中馈的大权托付到霍令仪的身上了。

霍令仪眼看着面前的这幅玉牌,先前平静的心还是忍不住动了一回,等平了那股子思绪她才抬了头,口中是道:“祖母,我…”

林老夫人知她要说什么,闻言也不过笑道:“傻孩子,这世间的哪桩事不是从头开始学起?你如今要为父守孝也不能出嫁,我也正好趁着这段日子教你这些,若不然等你日后出嫁事事都不会岂不是要被人笑话?”

霍令仪见此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她站起身接过林老夫人手中的玉牌,而后是朝人端端正正得行了一礼,却是应了此事。

余后的日子,霍令仪每日不是跟着林老夫人学习看账本,就是陪着林老夫人见见府里府外的管事、掌柜,也算是告知他们这日后信王府当家的是何人。自然也有不少人私下去打听林侧妃的事,可得知的也不过是林侧妃身体有恙不宜操劳。

这些不过是虚词,可有个却是可以确定的——

这信王府的天的确是变了。

今日霍令仪刚见完几个府外的掌柜,这会便坐在昆仑斋的碧纱橱看着账本,她往日未曾管过家要学得自然也不少,这些日子她几乎算是住在昆仑斋了…外间玉竹捧着个拜帖走了进来,等瞧见霍令仪便打了个礼恭声说道:“郡主,定国公府的三小姐给您送来了拜帖邀您明儿个去府中游玩。”

她这话说完,霍令仪还未曾开口,倒是林老夫人先说了话:“定国公府?晏晏,你何时与他家的三小姐要好了?”

霍令仪闻言便搁落了手中的毛笔,她接过杜若递来的帕子拭着手,而后是把先前飞光楼聚宴的事说了一遭。

林老夫人闻言倒是笑了:“既如此,你便去吧,这阵子让你窝在家里也该闷坏了。”何况那李家,的确是值得好生结交一番。

那李家,可不是普通的勋贵之家。

霍令仪原本是不想去的,李家那个地方她认识的人太多,何况还有那个人…

只是耳听着林老夫人这番话却是有意让她好生结交一番的样子,霍令仪想了想终归也未再说什么,只是让杜若回帖却是应了。

第28章

九如巷,李家。

此时正是日头高升之际, 李家的如松斋也已坐了满满一堂人。最上方坐着一个约莫五十余岁的老妇人, 她穿着一件紫藤灰绣仙鹤衔芝的圆领袍, 头发盘成一个髻额前还戴着一个宝蓝色的抹额, 身上虽无多少饰物看起来却自带几分华贵。

这位老妇人正是定国公府的老国公夫人——

因着姓程, 旁人便又尊称她一声“程老夫人”。

程老夫人的手中握着一串黑檀佛珠,一张如银盘般的脸上也挂着笑, 凭得又显露出几分亲和。虽然因为年岁的缘故她的面容还是呈现出了几分岁月的痕迹,可还是能从其中窥见出几分她年轻时的美貌。

此时她便笑看着底下的这些小辈孩子。

李家子嗣比起别的家族虽算不得多, 只是因着三代同堂的缘故倒也有几分热闹。程老夫人又惯来喜欢小辈,自然也从来不拘着他们说什么,按着她的话来说“家里就是该热热闹闹的,若是这个也不准说,那个也不准做,瞧起来也怪是无聊的。”

因此李家的这份热闹比起别的士族门第便又多了几分鲜活亲近。打先儿李家两位爷已经请过安去上朝了,这会屋中便只余几个女眷和小辈陪着程老夫人逗趣, 说起话来自然也就不必再遮掩什么。

等底下热闹了一回, 程老夫人便笑握着佛珠问李安清:“我听说你今儿个单请了信王府的那位扶风郡主来做客?你往日不是最不喜欢与这燕京城中的世家小姐来往,这回倒是怎么了?”

李安清原先坐在椅子上吃着杏果,闻言便握着帕子拭了回手, 一张娇俏的小脸也顺势朝程老夫人看去,红唇一张一合,说出来的话带着几分娇娇味道:“祖母您是不知道霍家那位姐姐是如何的厉害…”

她这话说完也不见停,继续笑着夸赞起霍令仪:“往日未曾见过的时候, 我也只当她是个不好相处的娇贵性子,如今才知晓这人好不好还是得相处过才知道。”

李家二爷李怀彦早年在外任职,其一家妻女自然也都陪着在外。

直到去岁的时候,李怀彦被天子擢升为任鸿胪寺卿,他们一家人才得以回到燕京。

起初的时候程老夫人也替李安清置办过不少宴会,为得就是想让她结交几个手帕交,没得日后在家中待着无聊…可李安清性子向来直爽,最不耐和一群贵女待在一处讨论脂粉讨论衣裳,不仅没处几个手帕交,反倒是把能得罪的都得罪了一遍。

好在她身份贵重,旁人即便心中再不喜她明面上却也不会多说什么。

只是这一来二去,原先想陪她一道玩闹的人终归还是少了,李安清更是乏于这起子无趣的宴会,不再赴宴。

如今回到这燕京城已一年有余,李安清却是连一个手帕交也没有,且不说平素主动邀人来家里了,就连口中也从来不曾谈论过一人…因此今儿个她这番未加掩饰得夸赞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程老夫人面上也带着几分疑惑,信王府的那个小丫头她也是知道的,的确是个出色的丫头,只是脾气难免倨傲了些…倒是未曾想到竟入了她这位宝贝孙女的眼。

许是觉得有趣,程老夫人把佛珠朝腕上一套,跟着开口问道:“倒是难得见你夸人,你倒说说她如何厉害了?”

李安清见他们都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便笑着清了清嗓子,跟着是把上回飞光楼的事说了一遭:“祖母,您不知道,霍姐姐那话一出,整个屋子里都没人再敢说话了…原先想着要压上一回的贵女们都羞愧得垂了脸请了罪。”

“我在这燕京城见了这么多人,还从未有人像她这样…比起那些口腹蜜剑的人可好多了。”

李安清前话虽停,可余音却还在…

众人念着她先前所说的“我父王薨逝为得是护住边城几万子民的平安,我固然伤心,可我霍家儿女绝不是那等把自己囚于府中不敢见人的庸庸之辈!”这话即便是在口中轻抹慢捻,都能察觉出那一份掷地有声的气势。

程老夫人放下手中的茶盏,看着李安清的面上仍旧挂着笑:“倒也怪不得你对她如此夸赞了…”这样的话出自一个闺阁女子的口中本就不多见,何况她一介弱女在经历父亲刚刚去世的悲痛,却还能在人前如此说道更是难得。

“的确是个好姑娘…”

说话的是一位长相明艳大气的妇人。

她穿着一身大红圆领袍,与时下内宅妇人的不同,她的模样却要稍显英气气…妇人正是李安清的母亲,李家的二夫人郑宜和。她也是出生武将世家,如今父亲任朝中的兵部尚书,年轻的时候也时常打马扬长街,只是成婚之后有了孩子这才拘了些。

郑宜和一面说着话,一面是朝李安清看去:“怪不得你自打那日从飞光楼回来便对这位扶风郡主时时夸赞,就连我也忍不住想见一见这位郡主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她这话说完便又轻轻哀叹了一声:“可惜我没个儿子,若不然就该把这位好姑娘先早早定了下来。”

“你有所不知…”程老夫人一面笑着捧茶喝了一口,一面是看着郑宜和说道:“这霍家和柳家虽然并未定亲,可私下早已有要做姻亲的打算,若不然这样的好姑娘只怕早就被人踏破了门槛了。”

她这话说完,郑宜和还未曾接话,倒是李安清笑盈盈得接过了话:“祖母若真有意思倒不如去争取一番,柳家这不是还没下聘吗,谁说霍姐姐就一定要嫁给他了?”她说完便趁着旁人没个注意朝身边男子那处低声附了一句话:“哥哥,你说是不是?”

李安和原先正在念着霍令仪说的话,骤然听到耳畔传来这一句,他那副耳垂顿时就红了一番,好在他坐得最是靠边,旁人也未曾注意到。

等平了心下思绪,李安和才抬了一张如山明水秀般的清隽面容,他一双温润的眸子带着几分无奈,虽然未曾说话,只是眼中意思却已分明…不可胡乱说道,姑娘家的婚事,哪里能这样被他们拿来说道?

只是他想是这样想,可这颗心却还是免不得有些意动。

是啊,她还未曾定亲呢…

谁说她就一定就要嫁给柳予安了?

李安和想到这便垂了一双眉眼,月白色宽袖下的手也跟着稍稍蜷起了几分。

李安清看着自家堂哥这幅模样,一双眉眼便又忍不住泛开了些许笑,她是真的喜欢霍姐姐。她长这么大瞧见过的人也有不少,却是头一回有这样对胃口的人,若是堂哥能娶到霍姐姐,日后待在一个府中低头不见抬头见自然是再方便不过了…她想到这止不住便又想开口怂恿人几分。

自己这位堂哥什么都好,就是太过君子了些。

为人君子是好事,可若是要娶媳妇可不能只这样…尤其还是霍姐姐那样的性子,身边围绕着这么多出色的人物,堂哥的性子虽好,只怕也难免有些落俗了。她这面还在想着如何替霍姐姐和堂哥引线,便听到身旁母亲没好气得开了口:“你这个丫头还真是什么都敢说…”

郑宜和一面是没好气得伸出手点了点李安清的额头,口中是跟着一句:“好不容易才交到这么一个合眼缘的,可没得胡说八道把人给吓跑了。”

“阿娘,疼呢…”

李安清一时未曾注意到,便被人戳了几下。她忙捧着额头避开了人的手,一面是朝座上的程老夫人娇声告起了状:“祖母,阿娘欺负我。”

程老夫人闻言却也只是笑看着她,闻言便道:“是该打,你纵然与她关系再好,有些事却还是得避讳着…”女儿家的婚事她们私下说说已是不该,哪里还能这般讨论?

屋中因着李安清一番闹趣,自然是热闹非凡。

没过一会,一个身穿松花色比甲的丫鬟却打了帘子走了进来,她朝程老夫人打了一礼,口中是跟着恭声一句:“老夫人,三爷归家了。”

这一句话刚落,屋中便静了一瞬…三爷,李怀瑾,归家了?

自打三年前老定国公去世,李怀瑾便离开燕京去了故土为父守孝,这三年程老夫人不知写了多少书信也未能把人盼回来…因此骤然听到这个名字,她却是先怔了一回。

等怔楞过后,程老夫人便激动地站起了身,口中忙跟着一句:“快,快让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