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597节(1 / 1)

作品:《重生九零,学霸小富妞

林小满赞同地点点头。

她很怀疑,兰兰性格之所以会变得像现在这样风风火火的,跟他们几个好朋友脱不开干系。

“哈哈,这个说法不错。我回家跟我妈妈说一下,以后生的这个,小名都有了,就叫蒋小号!”

“如果是个弟弟,这个小号倒没什么,如果是个妹妹,叫这么个小名,你也不怕她以后长大一点跟你打架!”

“生个弟弟叫小号,生个妹妹就叫小小。蒋小小,也挺好听的!”

这么草率就决定了二胎孩子的小名儿,林小满也是无奈。

等以后蒋小号小朋友问起自己名字来历的时候,看你怎么跟他说!

“等下晚自习后我就跟你回家啊,你跟老师请假了吗?我也回去请个假。”

“嗯,跟生活老师那边也打招呼了,现在反正我那房子也在黄老师那里过了明路,晚上直接过去就行了。”

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藏着掖着了。

只是,想起她爸爸从国外回来之后的拷问,林小满就有些头疼。

“那我等下去跟我老师说一声。”

估摸着上课的点儿,蒋玉兰上了楼。

晚自习结束后,两人一起搭伴回家。

第二天一大早,林小满起床晨练洗漱之后,才叫蒋玉兰起床。

大家约了上午九点,博物馆门口见。

五层楼的博物馆,里面存了大量的华夏战争时期的历史遗迹,还有一些青城远古文化。

为了锻炼学生们的口语,中外和谐交流。

这次大家准备亲身上阵当导游,给外国同学们讲一些历史文化发展演变过程。

很多专业术语,他们其实是不知道的,所以大家来之前,还各自查阅了资料,并且把一些生涩的词汇打印了出来。

也就林小满,什么准备工作都没做。

而她负责的damon同学,又是懂一点中文的。

所以,相较于其他组同学有时候为了翻译一个名词急得满头大汗,手舞足蹈,林小满他们这一组非常和谐。

蒋玉兰本来是申请跟着他们班地交流生一起来玩,互相学习,但后来走着走着,她就自动窜到林小满身边来了。

林小满和她的交流对象不说什么,其他人自然也不好多话。

组织活动的是学生会会长,是个戴眼镜的高二男同学,他也是刚上任,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力求把这次文化交流活动做到尽善尽美。

所以,上午参观博物馆,下午就打算放松一下,带大家去逛青城有名的古玩街——猫儿胡同。

这个安排,让林小满愣了一下。

会长啊,你确定你不是和那边的那些店铺商家暗地里做达成了见不得人的协议吗?

怎么跟旅游坑人家游客的钱,一个套路呢?

因为来这边旅游的,一般都是上午参观博物馆,观赏历史遗留文明,下午就去猫儿胡同,看到那些小玩意儿,小摆件什么的,才会让游客产生更多的兴趣。

手上的钱,也更容易花出去。

【636】宰客(三更)

“猫儿胡同,不应该是一条胡同吗?”

有外国同学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我去过你们的帝都,那里的胡同,就是长长的窄窄的。”

“猫儿胡同,是说这条街很长,而且,里面另有乾坤。”

猫儿胡同,也是学生会会长来之前就做了功课的。

说来也巧了,这个学生会会长,是之前与林小满打过赌的那个马少的堂弟,也就是毛料商人马老板的侄子。

他今天带人过来,也未尝没有私心。

当然,这种私心,尚在同学们都能接受的范围之内,所以大家彼此心照不宣,没有人会去拆穿他。

长长的巷口一进去,里面果然别有天地。

最开始的街道并不算宽广,两边地摊频布,吆喝声不断,再往下走,商铺林立,热闹非凡。

那些老板一看这些学生打扮的少年少女,就忍不住生出宰肥羊的心思。

特别是外国客人,来者是客,能宰一个是一个。

“小帅哥,小美女们,要不要看看我这个玉蟾蜍,这是缅国那边运过来的好货,买回去自己佩戴也好,送朋友。送长辈,送兄弟姐妹都行。”

那玉蟾蜍醋一看还挺不错的,带紫带绿,蟾蜍的形象也栩栩如生。

外国人可能很少看到这一类的雕件,几个人一窝蜂都围了过去。

学生会长英文很不错,这时候直接当起了翻译。

“在我们华夏古代啊,中进士就被称作蟾宫折桂,所以蟾蜍有学业有成,事业如意,平步青云之说,寓意好,买了不吃亏,买了不上当。”

老板见有人翻译,又夸他:“小伙子真不错,我们只会比划,完全听不懂英语,你们年轻一代,了不起。”

“没什么,我们也是带他们外国友人一起来参观参观,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学生会长颇有几分谦逊,然后又同那些对玉蟾蜍感兴趣的外国学生把老板对玉蟾蜍的解释说了一遍。

还特意润色了几分,甚至和他们讲了我国古代进士多么难考。

“这个寓意挺好的,为什么只有一块?没有多的吗?如果我们都想要,岂不是分不了?”

一个女生拿着那玉蟾蜍就爱不释手了,看她穿着打扮,就知道是家里有钱的。

她旁边的女同学也赶紧把她说的话和老板说了一遍。

“那有什么的,除了玉蟾蜍,我这里还有玉竹,节节高升,芝麻开花节节高,也是学业进步,步步高升的意思,寓意也很好。还有这个平安扣,是平安喜乐,保佑你们一生顺遂。”

“对了,还有这个木雕,木雕也不错,这是千里马,有属相是马的同学,可以买一个回去放书桌上。这种木雕,便宜,雕工精细,是东阳木雕,光是这份工艺的传承就很了不起,可以追溯到……”

吹起自己的东西,地摊老板是一天都吹不完。

这可就很考验他们这一拨学生的翻译水平了。

有点水平稍微逊色一点,只能捡一些重要的说,有些翻译不出来,还看着学生会会长,让他给大家一起解释。

而在这种时候,学生会会长也终于有了自己被人敬仰,崇拜的感觉。

越是这样,他也就越说得起劲。

旁边路过有人听了全场的年轻人,就跟他的女伴调笑:“这小子,比老板都能吹,不来猫儿胡同摆地摊都可惜了。”

可能是他们这里学生多,又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比较罕见,所以,不管是来逛街买东西的,还是旅游的,或者是卖东西的,都往这一处瞧。

刚才那对年轻人说话声音大了点,学生会长自己也听见了,他脸一红,有些不好意思。

可能平时是听他叔叔马老板吹太多了,所以他也养成了不错的口才。

这样的学生,其实哪怕以后大学毕业没能进入什么大公司大企业,自己就算在底层,也能很快往上爬。

因为他口才好,又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历练,以后完全不会怯场啊。

“还有这个,这个是岁寒三友笔筒,是民国时期的紫檀木雕,这个,你们买回去,可以三个玩得好的小伙伴一人一个,寓意是君子气节,又象征着三人的友谊。”

还别说,这个不仅外国学生感兴趣,就连青城高中这边的学生也挺感兴趣的。

不过,并不是每个人家境都很富裕,所以大家首先问的还是这个岁寒三友笔筒的价钱。

“老板,这个岁寒三友笔筒多少钱啊?”

就连之前还在外围看热闹的damon,此时也跟着凑了上去。

还不忘回头问林小满和蒋玉兰。

“小满,兰兰,你们喜欢吗?喜欢的话,我把它买下来,正好,我们一人一个。”

“还是不要了吧,你别看这东西旧,如果真是紫檀木,可不便宜。”

蒋玉兰原本跃跃欲试,想说好的,结果一回头,就见林小满面儿上一点波动都没有。

她也只能委婉地拒绝了。

根据她的经验,见到这些玩意儿,小满如果没有兴趣,那只能说明,东西是假的,不值钱。

所以,她特意强调了一句“如果是紫檀木,不便宜”。

但显然,其他人都没听出她话里的意思。

damon还以为她是担心东西太贵,刚想说话,就听老板道。

“哈哈,小姑娘这话说得好,紫檀木,自然不便宜,而且,我这还是民国时期的。不过,看在你们都是学生的份儿上,我肯定给你们便宜一点。就是那个打折,对,你们外国人说的打折!”

“我这个岁寒三友笔筒,原本卖2000块钱一个,你们如果三个一起买,给我5000就成了。怎么样,便宜不少吧?”

5000块钱,他觉得对于这些老外来说,一点不多。

如果换做是成年人,他可能喊价就是5000一个打底了。

但学生嘛,得考虑到他们有没有这个购买的能力。

“多少钱?”

蒋玉兰以为自己听错了,就这么三个笔筒,就要5000块吗?

她瞬间想起林小满自己书房好像有一个她自己说是从农村带来的,从竹子上取下来的一截,做笔筒,纯天然,还带着竹香味。

跟这个什么岁寒三友,没太大区别吧?

大不了,她在上面作画!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