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37节(1 / 1)

作品:《重生九零,学霸小富妞

他不说话,胡老却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他。

“你别闷不吭声啊,看出什么来了吗?”

“整体其实就是一本书,厚度可能就是个款式,雕刻静美,是漆器中的精品。”

“这还用你说?起拍价都是百万打头吧。”

胡老斜他一眼,这老东西怕是没说实话吧?

他肯定知道点儿什么,否则会急慌慌地把漆盒抢过去看?

既然已经鉴定出是真品,干脆就开始竞拍。

那个年轻人对此似乎也并未反对。

反倒是一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台下,每一个竞价的人,似乎在他眼里都成了线索。

直到台下喊到一百八十七万,才停了下来。

再也没有人举拍,拍价就这么定了下来。

竞拍这个漆盒的,竟然是萧清远的老师,平教授。

按照规矩,如果持宝人没有当场提出异议,那这笔交易就算成了。

之后,也不得反悔。

只见那美国人深深地看了平教授一眼,就默认了这笔拍卖。

直到他下台,林小满都没搞明白。

莫非,这人是想放长线钓大鱼?

若他真有这样的想法,把漆盒卖给一个考古专家,然后让考古专家代他去找答案,也未尝不可。

再有两个持宝人,上台拍出了一个最高220万的价格。

下一个就轮到萧清远了,林小满一直没问他拿的什么东西,他也没主动说。

这会儿他悠然上前,当着大家的面把盒子打开,林小满才恍然。

他竟然拿出了一个古铜镜。

“这是我去年在京城潘家园用五百块钱买到的东西,当时只觉得它花纹独特,后来自己拿回来慢慢研究,发现铜镜上的纹饰跟传说中的昆仑奴似乎相关。”

昆仑奴?

三个鉴宝师都愣了一下,昆仑奴的称呼,是古代的说法。

昆仑(不是昆仑山)在我国古代指印尼,马来一带,昆仑奴主要指从那里来的仆役,其中大多数是东南亚一带的土著人,虽然皮肤较中国人黑,但仍然是黄种人。

另有少部分是黑人,估计是随阿拉伯人来华的,这种黑人昆仑奴很少,只有一些社会地位很高的人用得起。

另外据有些学者推测,昆仑奴中也许还有达罗毗荼人(印度的一个民族)。

昆仑奴个个体壮如牛,性情温良,踏实耿直,贵族豪门都抢着要。

此外,昆仑奴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指来自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

早在唐朝,长安就已经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了,各色人种满街走,见怪不怪。

若说这铜镜上的浮雕有昆仑奴的话,那这铜镜很有可能是唐朝或唐以前的朝代的工艺品。

里面很有可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值得我们去研究。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是平教授的学生,那你把这个铜镜给你老师看过吗?”

钱老一边拿着放大镜看铜镜上的浮雕,一边问萧清远。

“未曾。”萧清远笑了笑,颇有几分无奈,“老师平常工作繁忙,一到研究所就一头扎进考古研究里,我怕耽误他老人家的工作。所以未曾拿给他看过。”

“那你回去肯定要挨骂了。”钱老也跟着笑了,“若这真的是昆仑奴铜镜,你老师都还没见过,你就把它拍卖出去了,你老师肯定肉疼得要死。”

“要知道,这里面可是蕴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很值得研究的。”

按照平国遥的性子,怕是恨不得立马申请一个课题来研究它。

“那我也只能和老师说一声抱歉了。”

萧清远苦笑,好像真的没有想到这一层。

“你是学考古的,你认为浮雕上的人是昆仑奴,有什么依据吗?”

这样一来,倒不像鉴宝,更像是三位师长,在考校学生的功课。

“铜镜采用高浮雕手法制成,尺寸大,工艺精湛,气度恢弘,雍容华贵。”

“其纹饰静美,画面初看繁复杂乱,实则繁而有序,高低错落,最值得考究的就是它的内容。”

“画面内容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真实写照,马应为汗血宝马,狮应为西域朝贡的瑞兽,牵着狮子的人,我觉得应该就是历史上有记载的昆仑奴。”

按照这种说法,这铜镜上,牵狮的人确实该是昆仑奴。

“镜上是传闻仁寿铭,仁寿铭文在隋唐两代都非常流行。”

“而且,我们之前研究过,魏晋时期的铜镜和唐代有着非常大的差别,看见这块“传闻仁寿”铭的铜镜,我确定,隋代对铜镜做过很大的改革。”

“要想研究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信息,这枚铜镜,确实很具研究价值。”

“就是不知道谁对这个东西更感兴趣了。”

具有研究价值,也就具有收藏价值了。

“这块铜镜上的内容非常完整,起拍价不低于两百万。”

“……三百五十万!”

最后,铜镜以“三百五十万”的高价被一个人拿下。

这个拿下铜镜的人,林小满五年前在嘉市那场私人拍卖会上见过。

“这孙教授也真是不要命了,他上次拍下一个陶罐回去,气得他家老婆子当场把陶罐给砸了,人也住院了。两口子从医院回来就闹着分居。七十几岁的人了,还分居!”

“可不嘛,不过,这家儿女全都支持老母亲,直接把孙教授一个人撇下了。老房子被他抵押了出去,家里儿女还债都还不清,偷偷拿他一件藏品出去卖,还被老头子追着打了半条街。”

“他怎么又有钱出价了?这次还能抵押什么?”

【234】绝版古币(三更)

“不知道啊,好像听说他的儿女把房子赎回去了,然后在怂恿老婆子跟他闹离婚呢。”

“孙教授可能也就叫得欢,过过嘴瘾,你看他那身衣服多朴素,家里还有钱买米都是奇迹!”

“各位别跟我抢啊,这个昆仑奴铜镜是很好的研究材料,我老孙搞了一辈子研究,绝不能错过这一件!”

“孙教授,国家给你拨研究经费了吗?你拿什么拍下这个铜镜啊。你若是没钱,等会儿可是会被罚款的!”

“哎哟,周老板啊,这就不用你担心了。我只要有一分钱,那就会把它用在研究上面!”

“天大地大,学术最大。”

这人就是个疯子。

大家都不想搭理他了。

老婆子跟他闹离婚,他跟没事人似的,还一门心思扑在学问上。

这样的人,该不是被什么机构洗脑了吧?

“据说他之前申请到了一笔研究经费。还是因为学校知道他和他家老婆子闹离婚了,才给的。”

但如果说这笔钱有三百五十万,那肯定不可能。

学校就算再慷慨,也不可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大笔钱来。

“嗨,什么学校给的研究经费,是他自己找到了愿意资助他搞学术研究的人吧。好像还是什么外国人,我也只是听说了一点风声。”

“这事儿啊,大学里传得沸沸扬扬的。孙教授还说是老天终于开眼了,有人看到了他的研究价值。”

“……”

只要这位老教授真的能拿出三百五十万,没有人关心他的钱到底从哪里来的。

至于他为了考古研究和家里老婆子离婚的事,也都只是圈内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大家都以为,魁首是萧清远了,而忘记了还有个林小满。

也许是她年纪小,大家直接把她忽略了。

还以为她是萧清远带着一起上台的小妹妹。

不过,还是有人记得,她是上一轮的前三。

虽然人家不是第一名,但也获得了进入鉴宝协会藏书楼借阅的机会。

林小满上台,从自己的衣服口袋里翻出了一枚锈迹斑斑的古币。

灯光照在古币上,台下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圣宋通宝?”

台下的平教授,台上的三个鉴宝师都一起站了起来。

“怎么可能?”

钱老都难以置信,这小丫头拿了圣宋通宝上台斗宝?

假的吧!

他下意识地在心里说了一句。

但很快就又反应过来,他似乎忘记了,之前小丫头说过,她把这枚古币拿给老师看过。

若是老师看过,那这东西,不该有假才对!

“不可能!圣宋通宝怎么可能出于一个小孩子之手。铁定是假的!”

这些年,圣宋通宝多次登上拍卖会的舞台,但专家学者们多次希望都破灭于鉴宝之后。

因为市面上根本没有圣宋通宝,所以假货才特别多。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