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严三七(1 / 1)

作品:《始知相忆深

天气恶劣,回程的路并不好走,却因为着急赶路也没耽搁太久。

一路上吃的苦头自然不会少。没想到的是,回营后不得休息,就遭到了乔老将军的军法伺候。

三人偷了战马、打晕守卫、私开城门、逃出军营,任何一条都是死罪。

乔楚也不争辩,身为三军主帅规矩当然都懂。

他也知道对于一支队伍,军法、军纪,严谨、严明的重要性!

身为主帅带头犯错,罪不可恕,理应受罚!

只是别说乔三、乔四是被他所累,就连他自己现在也还不能死!

他还有件重要的事情没有完成!他得活着!

倔强骄傲的乔楚,生平第一次跪在了地上,向乔老将军求情。

人是跪着的,头却是抬着的,脊背挺直,透着刚强和倔强!

乔楚向老乔将军借命:“我将他救出来,便回来受死!我违反军纪死不足惜,他,我一定要救!”情急之下咳得不能自抑。

乔老将军看见这样的乔楚又疼又恨!

众将士无不动容,纷纷下跪为乔楚求情。且不说他与郁君泽之间情深意重众人看在眼里。

小乔将军在战场上的重要性更是无人能取代!他是战神,是灵魂人物一样的存在!

老乔将军终究是不忍心,借着大家的台阶,生平第一次做了徇私放水的事情。心里气闷难当。

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一人打二十板子已经是最轻的处罚。

尽管行刑者已经格外的手下留情,但这对重病的乔楚还是无异于雪上加霜。本来就摇摇欲坠的他,终于撑不住了。

……

新来的军医叫严三七,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长的浓眉大眼,鼻直口方,身材挺拔。

他本是宫里的太医,医术高超,做事勤勉认真。

只是人如其名,“四六”不通。不仅不会巴结、讨好、看眼色,还经常因为意见不同与人争执、起冲突。

不光是与同僚们合不来,就连院使他也不放在眼里,时常出言顶撞,一来二去为自己积攒了许多的仇恨。

社会,从古至今都是一样。有的人是嘴上说完心里无,而更多的人则是嘴上不说心里有。

这个四六不通的严三七,平日里把人得罪了个干净。

有“好事儿”,大家自然都是紧着他。上次六皇子落水,院里就派了他去施救。

没想到他走了狗屎运。接了个烂摊子竟然不但没事儿,还立了功得了赏。

只是这个傻子缺心眼儿,不但不懂得见好就收,还硬说施救者另有其人,非要查个水落石出,最后捅到了皇上那里才肯罢休。

奇怪的是皇上并不深纠,也不求证,照样给了赏赐,还亲口称赞了他。

这就让众人不解又不忿,同时还感到惶恐。

万一这个严三七得了赏识,升了院使,那以后大家岂不是都没有好日子过!

没等众人想好法子,驻守边关的老军医身故,急等填补空缺。

院使灵机一动。就把严三七的名字报了上去。

没想到折子批的顺利,看皇上也没有高看他一眼,留他在身边的意思,众人方才松了口气。

边关苦寒,无异于流放,可严三七却乐得自在。

比起那些钻营算计,这里的环境不知道要简单自在多少倍。

前天刚到,众将士热情的为他接风洗尘。这两天也听见些乔楚将军的事。只是对于这些八卦传闻没太往心里去。

没想到今天早饭后人就回来了,除了挨板子的伤,也病的厉害。

严三七诊断片刻便得出了结论。

小乔将军这浑身上下,挨板子的皮肉伤算是最轻的。

抛开几处冻疮不算,风寒侵肺已经发展为肺痹,若不及时诊治恐有性命之忧。

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还得是乔楚的心病。

连日来的忧思、惊恐、压抑、焦躁,使得乔楚气机紊乱,情志内伤,脏腑阴阳失和,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而这个心病,还需心药医。

开好方子,让小学徒去抓药煎药,跟老乔将军说明了情况。只见他唉声叹气,摇头不语。

待乔楚服了药,体温回落,咳嗽也见轻,严三七才稍稍松了口气……

晚些回到帐里,好事儿的小学徒,向他讲起乔将军的“心病”是那个救了他两次的敌国王世子郁君泽。

说到这里,也就顺带着讲了郁君泽那神乎其神,起死回生的施救的法子。

那天他可是眼睁睁看着小乔将军明明已经死了,又被救了回来。

他也是听过课的,对那“心肺复苏”已有掌握。此刻好生在太医师傅面前彰显一翻。

严三七忽然想起后来他打听到,上次宫里救了六皇子的那位公子就是乔将军带来的。莫非与那郁君泽有关?

严三七越想越激动,他那日去救落水的六皇子,路上得知打捞的时辰过久,加上路程遥远,赶过去时心中已经不抱希望。

却没想到自己赶到时已经有人在施救,虽然只看到一个匆匆离开的背影,他也确定,六皇子能活下来全有赖于那人的功劳。

自己占了人家的功劳实在有愧。而且如果不是那人,也许他还得因六皇子的事儿受牵连,没准儿命都不保。

于是多方打听想把这功绩还给他,当面道声谢!只是那人,救了人就再也找不见了。

现在终于找到眉目,待乔楚一醒他便过去求证。

乔楚并不知道此事,但对于郁君泽的为人还是清楚的,这事儿十有八九不会错。

想起那人目前的处境,他就再也躺不住了。求见老乔将军,恨不能马上飞过去缴了那个匪窝。

老乔将军当然不会同意。不只是乔楚的病不能再耽搁,必须认真调养医治。

就说那个匪窝,它也不在乌歌境内,确切地说那等于是乌歌与大疆两国之间的分界线。

只要人家不主动来犯,就没有自己找过去打他们的理由。

至于他们绑了郁君泽,目前也只是猜测,就是真的绑了,那也是人家大疆的王世子,应该有大疆出兵去打。

不管怎么说,他们这边都没有出兵的理由。

况且军队是国家的军队,不是私人的武器。

没有外敌入侵,又没有皇帝的命令,军队的人一个都不能动。

若乔楚执意要去,能调动的也只有他自己的亲卫。

现在少了乔七,算上乔楚也不过才七个人。

以七个人的力量来端掉以白锦为首的匪窝,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老乔将军手下也有自己的亲卫,虽也不过十几个人。如果能借给乔楚,再敌明我暗的情况下,可能还有点胜算。

可问题是乔老将军不借,起码现在不借。不论乔楚怎么急,怎么闹。乔老将军只一句话:“把病养好再来谈。”

怕乔楚情绪激动影响病情,还是严三七出面与老乔将军沟通。

最后协商的结果是各退一步,乔楚安心养病五日,不准再闹,服从安排认真调养。

五日后若不再发热,止了咳嗽,乔老将军就把人借给他。

若是不好,就再等五日。

严三七想,这也许是见到那恩人的唯一机会了。于是主动请命要陪同乔楚一起前往。

一是可以备好成药,在路上不间断治疗,对乔楚有个照应。

二是万一期间有人受伤,乔楚病情有变,也能及时得到医治。

乔老将军到底是心疼侄子,嘴硬心软,看军医愿意跟着,自然高兴。

乔楚得到这个答复,心里有了底,虽然五日难熬,但自己若是身子不好,的确也会误事。

于是干脆放下心事,静心打坐,认真调养。

到底是年轻底子好,又有严太医的方子,三日便不再烧,到第五日,咳嗽的也没那么厉害了。

已经算是大好的迹象。

老乔将军也不食言,将自己的亲卫尽数调派给他。

这次准备充足,众人带够吃食,穿够衣服。二十余人的队伍看起来还颇具气势。

乔楚信心满满带着众人出发:“等着我,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