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21节(1 / 1)

作品:《侯爷迟早要出事(公子有主)

其次,巴尔达牧一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各个骁勇善战,领兵之人向来身先士卒。即便他忍着旧疾,深居三军之后,坐镇后方,不挂帅出征,长此以往必定士气大挫,军心涣散。

再者,邵文槿,高入平和赵秉通三人当中,除却赵秉通从未在前线厮杀过,邵文槿同高入平都混迹军中,知晓用兵之道。各人取长补短,三人搭配将好。加之此前几役,三人协作,出生入死。

真正上过战场,便知何谓心心相惜,较劲是有,却打得酣畅淋漓,亦可在军中把酒言欢!敬帝又从西昌郡王军中调来参知二十余人,皆是西昌郡王一手提拔的爱将,经验和部署都足矣。

第四,东征军是以邵家军为蓝本,八万余人里有近六万人是邵家军,邵文槿暂代主帅是最稳妥的一步。换做高入平或赵秉通,旁人会不服。

最后,他亦有私心,子承父业,他向来对邵文槿寄予厚望,邵文槿也担得起这份嘱托。邵文槿常年追随他在军中,都城也待过不少时日,熟知军事地理,宿营天气,情报掌控和士气维持。论沉稳,论心性,论处事方式,他都放心,比高入平和赵秉通都更稳妥。

是以,接敬帝传召,他并未久留。

邵将军返回京中,敬帝去迎,马车中密聊将近两个时辰。“陛下,此番巴尔南下,我军能轻易取胜,很大一部分缘由是巴尔无心恋战。无心恋战,又不北撤,粮草耗着,时有佯攻,更有援军南下,恐有乱事。”

敬帝鬓间添了几分愁容。

到了九月末,果真被邵隆庆说中,泾遥以南,蛮夷滋事,双方短兵相见,战事一触即发,西昌郡王亲自迎战,打的比都城还要激烈。

东北,东南皆不太平,西昌郡王府也无暇旁事,阮少卿和扶摇的婚事就再度被耽搁。只有等东南战事平定,再行他议。

而南顺正值多事之秋,东南战事才起,渝中又爆发秋疫,来势汹汹,措手不及。照说,疫情不该频繁发生,就有人造谣说敬帝不仁,天降灾祸。渝中秋疫并不严重,但役后生乱,敬帝遣邵文松带了京中半数禁军前往渝中平乱。

南顺可谓内忧外患。

加之六月末,西秦国中突变,平远侯、永宁侯联手,支持贵王逼宫。华帝身死,贵王上位,平远侯和燕王通通不知所踪。

九月里,西秦国内剧变传到南顺,不得不引人猜测。一时间,人心惶惶,民心不定,则军心也易生乱。

渝中事小,去的又都是禁军,敬帝并不担心。

东南战事,有西昌郡王坐镇,西昌郡王安坐泾遥几十年,御退南夷只是时间问题。

而东北,拢了八万兵力,巴尔却处处行动诡异,军中早已揣测纷纷。相较之下,安定都城八万余将士的心,才是首要大事。

京中行至都城要将近两月,眼下,十月过去多半,抵达都城便是年节,那就命人前往都城犒劳三军。

朝堂之上,敬帝问起,阮少卿就主动请缨,“臣愿为陛下分忧,前往都城,犒赏三军,以定军心。”

朝中难免窃窃私语,军中主帅是邵文槿,他二人曾有过节,禁军还在昭远侯麾下,禁军和邵家军素来较劲,昭远侯前去是否合适?

敬帝也怔了许久,阮少卿却不卑不吭,“陛下,微臣同邵将军共赴长风送亲,济郡水患一同赈灾,出使西秦也曾患难过。敢问诸位,何谓不合适?今国中流言四起,本侯麾下又有半数禁军,本侯前往都城犒赏三军,才是最好的定心丸,诸位有何异议?”

殿中噤声。

阮少卿过往玩世不恭,西郊围场意外后回京就如开窍一般,但真正到了今时今日,殿中的霸气才尽显无疑!

哪里还是那个黄毛小子?

一呼百应,殿中纷纷复议,再无旁人敢说一句。便是陆相,都默不作声。

敬帝更是喜形于色,准奏!

今朝一议,阮少卿力排众议,已然奠定朝中地位。阮家势力崛起,昭远侯的名号在京中便是截然不同意味。

☆、第一百零三章 战事起(下)

第一百零三章战事起(下)

昭远侯北上都城犒劳三军,赵荣承麾下的禁军右前卫的一支,约有两千人负责护送昭远侯一行。

自阮少卿回京,同赵荣承不似从前亲近,他不知赵荣承是否看出端倪。阮婉去道,即便赵荣承看出端倪也无妨,口风甚严,时常揣着明白装糊涂,万年冰山脸,十句话里能有九句是不知。

到了京中,他同赵荣承疏远,赵荣承便不主动与他亲近,阮少卿才放下心里。

此番,出得京城不久,他喊小憩。

说是小憩,旁人都懂,几个禁军侍从就远远的跟在他身后,也不赶离太近,怕他不适。

约莫一炷香时间,才见昭远侯慢吞吞从林间走出,步子有些轻飘,好似踩不稳,还在一边整理头发,就像匆忙得很。

折回车队,半途还险些跌倒,幸好身旁的禁军相扶,就不知侯爷今日怪异得很,但转念一想,昭远侯一向特异独行,眼前的分明就是昭远侯,谁也没多放心上。

临上马车,赵荣承有事寻他商议,“侯爷,前方七八里处有滑坡,道路堵上了,要明日才能清理完毕,是折回京中明日再行出发,还是绕道旁路?”

滑坡倾塌?

阮婉恼得很,还果真是她回南顺就何事都能碰上。

好容易和少卿交换,要去都城见邵文槿,巴不得当下就到,哪里还有折回去的道理。

“绕道,越快到越好。”都是她平日说话的语气,说完才见赵荣承怔在对面看她,心中微滞,两人都好似心照不宣。

阮婉蓦地瞪眼,“听不懂本侯讲话啊!”

赵荣承才回过神来,连应声都忘了,转身就走。

阮婉懒洋洋开口,“不知道,回来。”

赵荣承心中确定了十之八/九,她唤他,他只得转身,“侯爷!”

阮婉便托腮笑开,“不知道哪,你不知道这些日子,本侯多挂念你~”

赵荣承的万年冰山脸便好似一角雪崩,沉声道,“侯爷宽心,我什么都不知道!”

阮婉百分满意。

从京中到都城要两月,她都吩咐队伍快走,她好在都城多呆几日,但押送着慰问物资,不时遇上途中意外,等真正抵达都城,也足足花去了两月。

来而不往非礼也,邵文槿,这回换我来都城看你。

放下帘栊,都城近在眼前。

都城往北二十余里就是军中大营,入夜,便能见到邵文槿,心中就似揣了只蹦蹦跳跳的兔子。

分明坐立不安,还红着眼睛,竖起耳朵,好奇观察四围。寒冬腊月,呵气成雾,都城和成州差不多冷。

心头企及的暖意,却牢牢攥在手心。

……

主帐之中,秦书又送来一叠文书。有京中传来的密函,还有前线送回的地形图,就是没有书信。

难道是出事了?心中不免担忧。

阮婉虽在成州,但他出征以来,还是有书信往来,道些平常家事,他就回报平安。来回的时间足矣,她的信也该到了,却迟了十余日,他蓦地有些心烦。

秦书将文书分类放好,一边开口,“陛下遣昭远侯来度都城犒劳三军,听闻今夜就到,反正我无事,我稍后去迎。”

邵文槿恍然想起,某人喜欢扣他的书信,怕是阮婉的信在他手中,他亲自送来,免不了要将上次的戏谑找回来。邵文槿奈何摇头,想起因着泾遥战事,他同扶摇的婚期推后,便不知同巴尔的这场仗还要打到什么时候。

他疯狂思念一人。

晌午过后,高入平和赵秉通都到主帐共议沙盘部署。

早前截到可靠消息,巴尔又有一万援军出行,怕是不几日就到敦口要塞。敦口要塞平日驻兵不多,是因为四围地形险阻,巴尔没有地形图,从来不敢贸然走这条路,如今有备而来,他们措手不及。

敦口如若失手,东边战场就要处处受制,但此时再派增援,紧急赶往敦口,只怕赶不及。即便赶得及,长途跋涉,也抵不过巴尔铁骑,是送死,得不偿失。

二十参事之中,就有半数建议放弃敦口,往西退守五里。

而另外的声音也言之有理,天险一旦落入巴尔手中,十倍兵力也补不回漏洞。

两边意见相持不下,只得另行再议。

高入平和赵秉通就是来议此事,放弃敦口,心有不甘,若是不放,恐怕要付出十倍代价。

这个决定要做,委实骑虎难下了些。

高入平和赵秉通意见也不相同,邵文槿有些闹心,“年关将近,若是弃了敦口,士气必然大落,陛下命昭远侯犒赏三军的意图便等同于落空。”

高入平微怔,他早前是没想过这层。

先前人多,邵文槿又不好提起。赵秉通却是知晓的,便道,“若是能有良策,让对方拿不准敦口虚实,不敢贸然来犯。只需拖住一两日,我军形势就可逆转。”

高入平就道,“良策有何难,难得是对方如何肯信?巴尔同我南顺交战多年,早已熟悉套路,即便我们放出幌子,他们也定然不信,除非……能戳到巴尔军中软肋。”

邵文槿凝眸不语,巴尔是游牧民族,巴尔汗国却是各个部落联盟而来。此番南下增援的,正是苏牧部落的一支。苏牧部落骁勇善战,是最不好对付的一支,即便有软肋,他们也无从得知。

心中嗟叹,蓦地听闻帐外传来熟悉打趣声音,“要戳人家软肋,这还不好办?”

邵文槿眼中微滞,便见白皙纤手撩起帐帘,明眸青睐里噙着笑意,款款道来,“大军行不快,便先让一支先遣队送二十车橙子去往敦口,依次摆放在城门口。就说巴尔将士南下路途辛苦,邵将军体恤,特意命人送来二十车橙子给大家尝鲜解渴。”

意思是,你们要来我们一早就知,已经在侯你们了。

阮少卿?

高入平和赵秉通眼中皆是讶异,邵文槿却悠然笑开,“送橙子故布疑阵是好,但巴尔军中生性多疑,拖不了一两日,顶多拖一两个时辰。”

看他二人一来一回全然没有将旁人放在眼里,高入平和赵秉通也很是怪异,来不及细想,又听阮婉笑道,“邵将军,橙子放在别的地方不好用,但放在敦口一定好用。”

一边开口,一边向他走近。

邵文槿眼中笑意更浓,“愿闻其详。”

“巴尔和西秦两国经年交战,有一回西秦平远侯卓文奉旨出征,在武川岭布下埋伏,卓文就挖坑给巴尔跳。武川岭前摆了二十车橙子,说巴尔将士南下路途辛苦,平远侯体恤,特意命人送来二十车橙子给大家尝鲜解渴。巴尔将领当时就笑了,这等小伎俩,还想摆空城计,贻笑大方。但又确实害怕埋伏,前后思量了一日才决定走武川岭,结果遇袭惨败。巴尔人素来生性多疑,邵将军若让人放二十车橙子在敦口,不仅戳人软肋,还戳人后脊梁骨。”

南顺京中,阮少卿若想整死某人简直易如反掌,所以说宁肯得罪邵文槿也不可得罪昭远侯,传闻不是没有道理。如今这般鬼点子用到巴尔身上,倒是将将好,赵秉通笑出声来。

便是高入平也忍俊不禁,朗声笑开。

旁人如此,更何况邵文槿?笑过之后,飞快敛了眼中的温柔宠溺,问道,“昭远侯在何处听说的?”

阮婉便笑,“当时出使西秦,你忘是谁同我们一道去的?”

“平远侯卓文?”邵文槿甚是无语,他如何会同她道起这些?

“平远侯掌管西秦京中数万禁军,本侯麾下也有南顺京中半数禁军。当时同去西秦,军中又都血气方刚,一路上免不了攀比,本侯连耳朵都听出茧来了,这二十车橙子的事就是那时听到的。”她应得清浅,邵文槿都不禁笑开。

高入平和赵秉通更是笑不可抑。

“还没说完呢,”严肃点,阮婉没好气,“当时收卓文这二十车橙子的,正是巴尔族中苏牧部落的一支。”

听到此处,三人皆是敛了笑意,若是方才都当玩笑话,眼下就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哪一支?”邵文槿开口,问题举足轻重。

阮婉也缓缓敛了笑意,“就是此番南下增援,赶往敦口的苏牧陀陀螺。”因为名字实在太好笑,她当时就记住了,旁的都全忘了。

而邵文槿三人对视一眼,都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