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穿成种田文里的恶婆娘 第108节(1 / 1)

作品:《穿成种田文里的恶婆娘

鲁大年不敢大意,从拿到方子的那一刻起,便立即召集众人,马不停蹄的研究开来。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被他给弄了出来。

琉璃一做好,鲁大年便迫不及待的送来了。他捉摸着皇上也一直在等他的消息。

果不其然,良武帝不等李明忠呈上来,便从龙椅上站起来,大步走到鲁大年面前。

时日尚短,鲁大年带来的琉璃尚且没有完全冷凝,但是已经可以看到完全成型后的风采。

良武帝把琉璃举起来,细细观摩。只见它在眼光的照射下,清澈透明,闪闪发光。

透过这片琉璃,良武帝可以清楚的看到儿子的相貌。

五官如雕刻版精致,眉毛浓密,俊美异常。

不愧是他良武帝的儿子。

宗宜年有点尴尬,琉璃是透明的。良武帝把琉璃置于他的面前,通过琉璃他当然也可以看到老爹那炯炯有神的大眼。

被这么一直盯着,他有点不好意思。

不过父皇确实上年纪了,他透过琉璃可以清楚的看到他脸上的皱纹。

岁月催人老,父皇每天日理万机,还要时时操心他的身体。

看儿子突然低下头,良武帝有些不解,“怎么了儿子,你觉得这琉璃不好?”

“父皇,这是儿臣见过最好的琉璃。师父的信上似乎说此等琉璃可替代绢布镶嵌在窗户上,房间会更明亮。”

良武帝听了哈哈笑道,“是啊,此等工艺虽然称不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也算精巧绝伦了。等工人们再熟练些,朕要炉行醮会大批量生产这等透明琉璃。”

万常山送来的方子上可说了,此等制法批量生产不在话下。良武帝似乎已经看到滚滚黄金,往他的私库涌来。

京城那些世家大族们兜里钱可多了,自己银钱如流水的话,却整天盯着他一个皇帝的花销。

身为一个皇帝,虽经常被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但是他小到一笔一墨,大到宫殿楼阁,所有花费皆被记录在案。

良武帝想为儿子寻遍天下名医,寻来所有奇珍异宝,还要被御史台那帮孙子啰嗦个没完。

还好炉行醮会在他的控制之下。

有了万常山进献的琉璃方子,相信炉行醮会的产出会越来越多。

他想怎么给儿子花钱就怎么花钱。

听说那琼州有一处灵石,常年被温泉滋养,躺上去冬暖夏凉。

以往怕劳民伤财,良武帝有心给儿子弄来,因路途太过遥远,不得不作罢。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很快便会很有钱了。别说琼州的一块破石头,便是海外有仙丹,也要派人前往拿来。

良武帝美滋滋的想着。

宗宜年无奈的看了父皇一眼,他焉能不知良武帝心里在想什么。

他缓缓弯下腰,掀开衣袍,跪在了良武帝的面前。

良武帝吓了一跳,“儿子,你这是干什么?快起来,地上凉。”说着就要亲自扶起儿子。

宗宜年拒绝了良武帝的搀扶,认真的看着他,“父皇,不要再为儿臣做这些事情了,没用的。儿臣的病儿臣心里有数,治不好的。”

说到这里,不说宗宜年满眼遗憾,良武帝愣了一下,也是满目悲凉。

他的皇后早早去了,就给他留下这么一个儿子。偏偏儿子得了那该死的痨症,被太医断定活不过三十岁。

上天这是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吗?

“父皇您自登基以来勤政爱民,善用人才,朝野内外赞誉不断。偏偏后来因着儿子的事,引来诸多非议。儿臣知道有官员私下指责您敛财徇利,儿臣知道您做这些都是为了给儿臣治病。”

正常的看病费用自然都由国库报销,但是自古以来肺痨便是不治之症。太医开出的无非温养的方子,只能养身,不能治病。

良武帝不信邪,召集民间良医,数次给太子会诊。但凡有一丝希望,总是想试试。

西域的千年灵芝草,东北极寒之地的雪莲花,岭南的温泉水,高丽的红木参.

这些传说中有延年益寿功能的圣物,良武帝也总是费尽心思给儿子弄来。

但是这些东西远在千里之外的人烟稀少之地不说,寻找起来更是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三番五次下来,朝廷里的官员自然有了意见。

为了堵住那帮孙子的嘴,良武帝便自己出钱筹建了炉行醮会。所得钱财全用在给儿子寻医问药,找寻奇珍异宝上。

这些事情宗宜年当然一清二楚。

“父皇,停止吧。为了儿子一人,如此劳民伤财实在不值得。”

良武帝怎么能什么都不做,眼睁睁看着儿子去死,“肥水不流外人田,那些银子也没跑出咱们大良朝去不是?”

他怎么可能罢手,眼睁睁看着儿子去死?

宗宜年有点哭笑不得,不过他也知道想要劝服良武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父皇,儿臣真的不想您因着儿臣的事,在史书上被留下一笔。”

他的父皇自登基开始,便亲政爱民,纳谏如流。更是颁布了不少利民的政策,受到百姓爱戴。

他顶住世家的压力,取消商人子不可参加科举的政策 ,天下商人无不感恩戴德。

他给无地的农民分配荒地,十年不收税银,让他们可以安居乐业。

他治理黄河,让下游区域不再年年洪水泛滥。

他整顿吏治,打击腐败,让贪官污吏无所遁形。

父皇做了这么多事,本该青史留名。他不能让父皇因着自己一人,留下个与民争利的名声。

“父皇,收手吧。有师父给您的方子,炉行醮会将来莫说日进斗金,富可敌国也指日可待。与其把这些钱财浪费在儿子身上,不如用来计入国库,造福万民。”

良武帝听着儿子这些话,不禁泪从中来。

他的儿子宅心仁厚,赤子心肠。老天爷怎么就那么不长眼,让他得了那见鬼的病。

“不把你治好,父皇将来怎么有颜面下去见你的母后啊。”

宗宜年从地上站起来,接过李明忠手里的帕子亲自给良武帝擦拭眼泪,“母后若地下有知,也明白为了给儿子治病,您已经尽力了。母后不会怪您的。”

良武帝星星眼看着儿子,仿佛在说真的吗?

“再说了,儿子不让您再为我到处搜罗奇珍异宝,不意味着儿子真的要彻底放弃呢。”

良武帝不解的看着儿子。

“既然国师的徒弟曾经有言,西南边境有福之人,或许可以救儿子一命。师父驻守西南多年,也没把这有福之人找出来。山不来就我,儿臣准备去就山。我准备亲自走一趟凤阳府,去寻找有福之人。”

说这话的时候,宗宜年两眼放光。

莫说他不是圣人,即便如孔孟之流,面对生死,想来也不能完全坦然。

宗宜年一样,他想活下去。他想继承父皇的志向,治理好这片江山。

让大良朝的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为了父皇,为了江山,他不会轻易放弃。只是不能让良武帝再为他劳民伤财而已,否则最后说不定会动摇了国本。将来百年之后他们父子到了地下如何面见列祖列宗。

看着儿子陡然精神焕发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良武帝想阻止的话愣是没说出来。

他沉思了一会儿,不舍地拍了拍宗宜年的肩膀,“既然你想去,便去吧。”

总比在京城等死要好!良武帝内心无限哀伤的想道。

“去看看吧,看看朕为你打下的大好河山。将来这片国土非你莫属。”只要你能活下来。

说罢,父子相顾无言,看着彼此。

李明忠不忍父子一直陷在哀伤里,上来打趣道,“皇上,那万将军不是说要收一位女子做干闺女,让您赐份见面礼嘛。”

李明忠有意活跃气氛,提起了这件事来。

宗宜年也不想看到良武帝这样陷在悲伤的情绪里,应和道,“那父皇准备赏赐我师父的干女儿一份什么样的见面礼?东西轻了,儿臣可不依。”

“哼,这老匹夫,他收闺女,跟朕要见面礼?亏他说的出来,朕才不给。等去了西南,见了那老匹夫,儿子你代朕随便赏赐点就算了。”

想他良武帝辛勤耕耘一辈子,膝下竟然全是儿子,一个女儿没有。

他万常山有了月生那古灵精怪的小丫头不够,还要收个闺女,气死朕了。

既然同意了太子南下,良武帝便命人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

太子身体不好,除了所乘坐的马车要专门定制,跟随的人也要细心安排。

第84章 [vip]

冬至, 作坊放假。

虽说是南方,但是冬天也有些湿冷,文姜已经吩咐烧起了地龙。

不但如此,客厅里还整了个壁炉。

军师是第一次见到这玩意儿, 围着它不住的琢磨。

月生在旁边翻白眼, “你有完没完了?”从吃了早饭开始研究, 现在都已经快吃午饭了。

军师嘿嘿一笑, “研究透了, 回去给你那屋也装一个。”

月生听了顿时有些羞涩, 文姜在旁边冲她挤挤眼。

中午众人打火锅。

月生率先夹起一片嫩嫩的羊肉卷放嘴里,无限感概的说道, “这才是人过的日子啊。

前几天轮到她巡边来着。

“那些南蛮子可能躲着,我带人在雪地里埋伏了他们好几天。当时我就想要是能吃上一顿热热的火锅多好啊。”

这事军师也知道, 年年冬天西南军的将士们都要有此一遭。万月生身为大将军的女儿,更是要勇往直前。

他连忙夹了一块煮的恰到好处的猪脑放到月生的碗里,“辛苦我们的万小将军了,赶快吃块猪脑补补。”

月生斜了军师一眼,“你是不是在骂我?苗姐姐说了吃啥补啥。”

军师连喊着冤枉,“苗娘子这猪也不知道怎么养的, 连猪脑都这么好吃,就这么一块,全给你了,还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