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穿成种田文里的恶婆娘 第106节(1 / 1)

作品:《穿成种田文里的恶婆娘

不过随后一想, “你和章家小姐的亲事也定下来了吧?”

方诚安脸上有点尴尬,闷头应道,“嗯,口头定下来了。”

李红梅摩挲着蓑衣上的玉带不说话。

其实这一切都在她预料之中,李红梅并没有多么难过。

先别说方诚安和章映容的亲事只是口头约定,即便两家亲事正式定下来, 她也有办法拆散。

方诚安的妻子只能是她。

当然她倚仗的不只是方诚安对她的情意,她李红梅的筹码还多得很。

当然该表的态还是要表的。

方诚安看着李红梅静静的站在她旁边不说话,急忙开口安慰道,“梅儿,我也不想的。可是你知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我也反抗不了。我爹娘就我一个儿子, 我不能让他们生气。不过你放心, 等章映容进了门之后, 我便求我娘答应纳你做贵妾好不好。你放心,我不喜欢章映容。我心里只有你。除了名分那章映容什么也不得到。”

李红梅听了心里冷笑,又是妾。就算贵妾如何,她上辈子已经做够了妾,这辈子她只想做方诚安的妻子。

谁拦着她都不行,巡抚的女儿也不行。

“安哥哥,我理解你的苦衷,我不怪你。要怪就怪我为什么只是一个农家女,配不上安哥哥。”

看佳人梨花带雨的样,方诚安急忙把人搂怀里,“梅儿,不要这样说自己。你虽然出身赶不上那些官宦小姐,但是你比她们聪慧独立坚强,善解人意。梅儿,如果可以让我自己选择的话,我当然选你做的妻子。如果没有章映容隔在咱们中间多好。”

李红梅在心里默默说道,上辈子她能除了章映容,这辈子依然可以。

只要没了她,她便可以和方诚安双宿双飞。

“对了,梅儿,我跟你打听个人。大苗山里的苗文姜你可认识?”

章元修既然决定派方诚安去怀河县就近监视万家军,监视苗文姜,自然会把手里派人调查来的信息告诉他。

方诚安已经知道了苗文姜曾经是李红梅二叔的妻子。

“当然,她曾经是我二婶。安哥哥,你好好的怎么提起她?”李红梅不知道情况,小心翼翼的说道。

“你这个婶子相貌如何?”竟然能把广平候府的世子迷得晕头转向,不惜得罪凤阳府诸多权贵。

方诚安想起自己那被除掉的秀才功名,依然耿耿于怀。

李红梅仔细想了想,她这个二婶在他们李家村的时候,也就是一个普通的村妇罢了。

许是经常下田劳作的关系,她的二婶身材很壮硕,肤色很黝黑,脸上常年面无表情。

若不是伺候着家里的几亩地,这几亩地还关系着全家老少的口粮,她基本上是家里的一个隐形人。

她的娘亲曹氏虽说在她奶奶面前也是小心翼翼,但是比起她这位二婶来情况却好多了。

李红梅多少也能明白几分奶奶的的意思,无非怕她二婶翅膀硬了不听使唤。

尤其她二婶还生下了李家唯二的两个儿子。

上辈子并没有发生过继的事。

她娘在生下那个傻妹妹之后,精气神彻底垮了。她爹也日益沉默寡言。

两个人身体本来就好,这个傻孩子的到来更是雪上加霜,没有心力想其它。

再说就大房的条件,过继了儿子,拿什么给儿子娶媳妇儿。

大房当时全部的精力只剩下了如何让及笄的四个女儿顺利出嫁。

福寿在学堂里呆了几年后,厌学的情绪越来越严重,后来终于彻底不肯去了。

李方氏拿棍子打也不管用。

她二婶在她奶奶面前整整跪了一夜,才让李方氏同意了把长寿送进学堂去。

长寿之道他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拼了命的读书。

可惜,他中了秀才的消息还没有从府城传回到苗家沟,她二婶就去世了。

可是这辈子为什么完全不一样了?

只是因为她强行想要过继长寿,她二婶便跟吃了灵丹服了妙药?

突然变了个人一样。

想着在乌家寨见她二婶的那一次,李红梅至今印象深刻。

她的二婶皮肤白皙了很多,头发跟以前一样乌黑,用一根簪子随意绑在了脑后。

身材也比之前纤细了很多,高挑的个人,站在那里,很是显眼。

举手投足之间无论如何不能让人相信她原来只是一名普通的村妇。

莫非?她的二婶是不是跟她一样有奇遇?

李红梅回过神来,看方诚安还在等她回话,歉意的说道,“我只是在想如何更细致的告诉你,我二婶跟我二叔和离的事你也知道。本来我二婶也就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农村妇人,种地很在行,但是哪里会做什么胭脂水粉。你也知道我们李家说不上多么富裕,我二婶甚至都没有用过胭脂水粉这些。但是跟我二叔和离之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突然会做柠檬皂了,会做口红了。”

李红梅不知道方诚安为什么会提起她二婶,所以便捡着大家都知道的说道。

“梅儿,若我说我这次被除了秀才功名,跟你二婶有关。你信不信?”

李红梅一惊,她那前二婶还有这能耐?

看李红梅惊讶的样子,方诚安接着说,“说是那这次也参加了考试的白家儿子白庭轩得罪了的二婶,那万家军的秦志远为了替你二婶出气,便去了提学那里举报白庭轩作弊。许是为了遮掩自己的真实目的,除了白庭轩,秦志远还举报了很多人。哎,为了一己之私,连累好多无辜的学子被除了功名,这秦志远仗着有万家军撑腰,真是太嚣张了。”

方诚安说的一脸诚恳,说完还无奈的叹了口气,似乎在为众多含冤学子不平。

也就是苗文姜不在这里,否则真要送他一个小金人。

这演技实在高。

~

明天开始再日万。

第82章 [vip]

万家军

万常山的营帐里, 几个将士围在沙盘前分析态势。

“夏天时南蛮子那边大旱,今年他们的粮食肯定不够吃。将军,今年我们要加强巡边。”

老胡指着森林另一边的蛮子地盘,脸色难得的严肃。

万常山当然也知道这些, 边境不安稳, 最终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南蛮子不断来打秋风, 军营里必须储备够粮草, 以防可能到来的战乱。

幸亏有苗娘子的粮草支援。

不过这毕竟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想从根本上解决西南军粮草不足的法子, 还要看当今圣上是否准许屯田。

安排好巡边的事宜,万常山让其他人退下, 留下了老胡秦志远军师等人。

众人刚走,老胡便迫不及待的问道, “将军,是不是送上的折子有了批复?皇上可答应了让咱们万家军屯田?”

万常山无奈的看了自己手下的这名老将一眼,“老胡,按时间推算,老夫的奏折这时候刚到圣上手里。”

老胡一算也是,不好意思的拍拍自己的头, “我也是着急。”

旁边的另一位老将说道,“将军,您就是太仁慈了,才让章元修那小人踩您头上拉屎。要我说您这次除了向皇上献上那琉璃方子外,还应该参章元修一本。”

这些人都跟着万常山很多年了, 向来有什么说什么, 万常山也不会跟他们计较。

“你们真当章元修能一手遮天不成?西南这些年在他的治理下, 一年不如一年。这些圣上都看在眼里。还用得着大将军专门参他?章元修今年送来的粮食尤其少, 也算给咱们万家军屯田一个很好的由头。”军师在旁边说道。

“哼,这姓章的不就仗着成顺王才那么嚣张。先不说三皇子还没有继承大统,便是日后真让那小儿抢了皇位去,我倒要看看他们敢不敢对咱们万家军下手。”老胡愤愤不平的说道。

“老胡,慎言!”万常山警告的看了他一眼。

嘴上虽然如此说,但是万常山心里也有一二分不以为然。

成顺王是当今圣上的三子。

皇上子嗣不少,可是成年的就三个。想起他那个命运多舛的徒弟,万常山无奈的叹了口气。

章元修这些年对他的拉拢和威胁他不是不知道,可是三皇子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好大喜功,实在不具明君之相。

太子从小不但于读书一道上有慧根,练武也很勤奋。

想当初那么小小的一个人,每天五更起来便跟着他蹲马步。

可惜那么好的一个孩子,却得了那样的病。

万常山想起这些来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国师那老秃驴驾鹤西归之前曾道,若是上天垂怜,太子或可遇到一位有福之人。

太子康复,是大良朝之幸。太子病故,大良朝离动乱亦不远矣。

有福之人,天地茫茫,可去哪里寻找。国师的徒弟云游之前倒是留下了一封卦象,说那有福之人或在西南。

想来他驻扎西南边境这么多年,未尝不是存着一二分希望。

这些年他派出了不少人,寻找民间的良医,但是这些人听说过太子的病症后都表示无能为力。

而今圣上年纪越来越大,莫非这天下真要落到那三皇子手里?

万常山长叹一声,多思无益。还好,尚且还有时间,抓紧时间寻找有福之人为重中之重。

不过.

万常山挥退众人,单独留下徒弟,“你和苗娘子的事情有什么打算?”

他对广平候那老小子了解的很,那人门第观念很重。别说不会让一农家女子进门,何况还是和离带着几个孩子的。

秦志远自然也知道师父的担忧,他沉思了一下,回禀道,“徒儿想若能在接下来的战事中,侥幸立下几分功勋,便请皇上赐婚。”

他不但要八抬大轿明媒正娶那女子进门,更不想她进门后受到别人的非议,抬不起头来。

如果有皇上的赐婚,别人才会有几分顾忌,不敢对她的出身说三道四。

万常山欣慰的点点头,“嗯,你心里有打算就好。”

那苗氏对万家军帮助颇多,他自然也不会袖手旁观。不过现在不是告诉徒弟的时候,先看能不能办成再说。

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