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13节(1 / 1)

作品:《春闺玉堂

夏堰觉得宋弈考虑的在理,漕帮一直活跃在运河上,和朝廷官员暗中勾结,关系难以理清,多年来不但没有萧清反而助涨了他们的气焰,这一次既然出了兵,不如乘机攻打漕帮,即便不能彻底萧清,也能对漕帮和与漕帮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朝中官员一个警醒。

敲山震虎!

夏堰该问的都问了,就想起宋弈的事情来:“经此一役圣上对你越发倚重,将来你也必定会平步青云,官居显赫,老夫很是欣慰。但是虽是这样,老夫还是不得不多言一句,宋大人若将来万人之上,切记的为国为民,不忘初心啊。”

“多谢老大人箴言,下官铭记在心!”宋弈朝夏堰抱了抱拳,夏堰摆着手道,“不过,话说回来,老夫对你真是钦佩有加,小小年纪能做到这些,看到这些已是不易。”他和圣上对峙了几十年,这几十年他不知吃了多少的苦头,直到两年薛镇扬和他一番长谈,他才幡然醒悟……人做事,不是只有一条道可以走,只要能达到目的,不忘初心,什么路都行的通。

所以,他同意拿十万两供圣上修建祭台,此后,他更是得了圣上的信赖,在朝中办事也就少了许多的阻碍,他也终于悟出了为官之道。

但是宋弈才多大,他这么年轻就已经懂得了这些道理,夏堰如何不佩服他。

“老大人过奖了。”宋弈并不做过多的解释,始终云淡风轻。

“宋大人。”常公公的声音在外头响起来,“圣上传您觐见。”

夏堰不再多说:“你去吧,扬州的事我和单大人会督促,你尽管放心。”宋弈颔首,转身要出门,连走前又叮嘱道,“还劳烦您和单天官提醒一句,崔大人的安全,不可大意。”

夏堰闻声一震,骇然的点了点头。

宋弈去了前殿,圣上已经下了床坐在龙案之后,他听见脚步声抬头望着宋弈,道:“九歌你来看看,这是户部刚刚送来的奏疏,朕怎么看着似乎哪里不对。”

这是户部的密奏,宋弈当然不会贸贸然上去拿着就看,他犹豫的站在龙案前头,笑着道:“圣上觉得哪里不对?”

“你顾忌什么。”圣上将奏疏递给宋弈,“朕让你看的,便是别人知道,也不敢说你的不是。”

宋弈不再坚持,顺势接了奏疏仔细翻了翻,看了一遍,圣上期待的看着他,问道:“你是不是也觉得有问题?”宋弈点点头,合上奏疏,道,“因为,户部每年年底统计国库时,这笔一百三十万两的空额并未录在其中,其后,这三年来户部也从未向两淮盐运使司发过公文讨要

侯门骄女!”其实,要是户部想要让两淮盐运使司讨要这钱是非常的容易的,只要扣住两淮盐运使司领的盐引,或者将他当年所缴的税银硬性拨过来就成了。

账在这里,难道两淮盐运使司还能因此赖账或者少缴国税?!

“对!”圣上拍案道,“朕就觉得这里有问题。”他难以容忍,有人将本属于他的钱揣进自己的腰包,他贵为天子,还没有一个臣子过的自在风光。

宋弈颔首,道:“那就让户部接着查!”

“就按你说的办。”他话落,外头听到常公公道,“圣上,严阁老求见!”

圣上皱眉,摆手道:“让他在后殿等着,朕有事和九歌说。”他话落,忽然想起陶然之来,“朕不能把他给忘了。”便吩咐常公公,“让赖恩把陶然之给朕找来。”

常公公听着应是去找了赖恩,赖恩便去了西苑的牢房,开了门才知道,陶然之早就逃之夭夭了,他大怒,将看守的一干内侍悉数抓了起来,自己则去了万寿宫回禀,圣上拍着桌子道:“给朕找,就是挖地三尺,也要给朕把人找出来!”

此事是赖恩失职,他不敢推辞,立刻领命而去。

三井坊宋府,幼清正用了早膳和周长贵家的一起坐在院子里给赵芫肚子里的孩子缝衣裳,太阳暖洋洋的洒下来,幼清心里觉得又平静又安宁,她想着等父亲回来,她就和宋弈提她们搬去宋弈的宅子里去住,听说那边是四进的,比这里要宽敞很多,父亲喜欢安静,闲了就愿意看书写字,要是住在这里人来人往他即便不会说,也会住的不舒服的。

“太太。”绿珠坐在一边给幼清分着线,“您说我们还有没有机会去福建看看?奴婢还记得府衙后院里种的那一簇簇的水仙,碧油油的真好看!”

幼清笑着道:“这事儿不好说。”又道,“等父亲回来后,他若想去看看,我们就跟着他一起去。”

绿珠笑着点头,觉得离大老爷回来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几个人说着话,就在这时院子的门被人拍响,蔡妈妈过去开了门,过来一会儿她领着个穿着宫装的女官进来,幼清凝眉放了手中的针线,那女官笑着走了过来,和幼清道:“奴婢是坤宁宫外殿的周姑姑,今天奉太后娘娘之命请宋太太去宫中。”

太后请她去宫中?幼清觉得奇怪,又道,“姑姑可知道太后请妾身去,所谓何事?”

“这奴婢就不知道了。”周姑姑笑盈盈的道,“等夫人去了不就知道了。”又催促道,“夫人换身衣裳吧,车已经在外面了。”

催的这么急?幼清越发觉得奇怪,望着周姑姑狐疑的点点头,道:“那劳姑姑稍等,妾身去换身衣裳。”

------题外话------

关于严志纲是严大爷还是严二爷的事情。我想起前文写过两次,一次是说严家老大早年夭折了,老二很聪明……后来还提过一次严二公子……

然后我在这几天写的时候,就又闹了个笑话,把严志纲写成严大爷…。o(╯□╰)o

☆、152 请辞

周姑姑颔首,幼清则笑道:“姑姑去宴席室稍坐,喝杯茶吧。”

“不必了,早些陪宋太太回宫,奴婢好交差。”周姑姑一副很着急,连坐都耽误时间的样子。

“太太。”周长贵家的朝辛夷打了个眼色,她则跟着幼清进了房里,关了门周长贵家的低声道,“太后娘娘怎么会召见您,也没有说什么事,太突然了。”

幼清也觉得很突然,太后没有理由再唤她去宫中。

难道是宋弈在西苑出了事?不可能,若宋弈出了事,来传她的也不可能是太后娘娘,更何况,江淮还守在西苑呢。

那太后是为了什么事。就是想和她们交好,也不该这么催着请着让她去宫中才对。

幼清总觉得哪里不对。

“要不然,您和周姑姑说一声不去了?”绿珠拿了见海棠红的素面褙子出来,幼清穿着衣裳摇了摇头道,“没有适当的理由,如何拒绝!”

绿珠想想也对,太后娘娘的懿旨,你说不理就不理,说推脱搪塞就推脱搪塞,这也太不将她放在眼里了……过后还不知又闹出什么事情来。

“周妈妈。”幼清扣了扣子,低声和周长贵家的道,“你去和江泰说一声,让他去一趟西苑想办法把我进宫的消息告诉老爷。”若是太后别有用意,宋弈知道了应付起来也比她轻松自如些。

周长贵家的应是,点着头道:“奴婢知道了,这就去和江泰说。”话落,周长贵家的推门出去。

幼清换了衣服重新挽了个垂柳髻,带着绿珠和采芩出了门

长烟归。

周姑姑笑着望着幼清从房里出来,幼清上前来微笑着道:“周姑姑,我们走吧。”

一行人便去了门口,马车停在巷子里,是一辆镂空雕着福禄寿三仙的圆顶马车,车身上挂着块“坤”字的铭牌,幼清打量了一眼那个铭牌,便由绿珠扶着上了马车,马车出了三井坊,径直向城南的皇城而去。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车终于停了下来,周姑姑隔着帘子笑道:“宋太太已经到了,请您下车!”

幼清重新下了车,依旧是她上次来时的西侧门,这一回周姑姑没有再让人通禀,而是直接拿了腰牌出来,小黄门恭敬的看了一眼,请她们进去!

“宋太太。”周姑姑看向跟着幼清的周芳和采芩三个人,笑着道,“您的婢女就留在宫外吧!”

绿珠一愣,问道:“上一次我们来见太后娘娘的时候,我们是跟着太太进去的,这一回怎么要在这里等了。”

“让你等你就等,哪来的这么多话,是听你的还是听太后娘娘的。”周姑姑目光一凛,不善的看着绿珠,“在这里等着!”

绿珠还要再说,幼清拦了绿珠,轻声道:“你们就待在这里好了,若是老爷来了,就说我进去了!”

绿珠不服气的哼了一声,这个什么姑姑也太嚣张了。

周芳点了点头应是,拉着绿珠和采芩将车赶去旁边,坐在车上等着幼清。

周姑姑冷哼了一声进了西侧门,幼清跟在后头,依旧是长长的甬道,红的是墙灰的是路,陆陆续续有人路过,但依旧很安静,安静的只有鞋底在地上面发出簌簌的声音,周姑姑垂着头走的很慢,等拐了一个弯,幼清便问道:“这路和我上次进宫时走的不一样啊。”

“嗯。宋太太上次进宫的时候太后娘娘还住在钟粹宫吧,现在她已经搬回坤宁宫了,所以路便有些不同。”周姑姑说着,忽然摸着肚子脸色微变,“劳宋太太在这里等奴婢一下,奴婢去一趟净房很快就回来。”

幼清总不能拦着人家方便,她点了点头,道:“姑姑去吧,我在这里等你。”

周姑姑看了她一眼飞快的原路返了回去。

幼清静静站在甬道中间,打量着甬道里的样子!

“这位姑姑。”忽然身后有男子的声音传了过来,幼清转身去看,就看见一个穿着宫中内侍服的男子,约莫四十出头的样子,垂着头看不清容貌,但皮肤很白声音也极细,幼清扬眉,对方这才发现认错人了,惶然道,“实在抱歉,奴婢刚调入内宫,不大熟悉,冒犯了夫人,还请夫人恕罪!”

“无妨!”幼清淡淡摇头,并不打算再说话,内侍却接着道,“奴婢……可否借问一下,夫人可知道乾西所如何走?”

幼清想了想,指着门口道:“公公出了此门一直往西走,到头后见到一座殿门,那便是乾西所了。”

“多谢夫人指点。”内侍垂着头,目光躲闪,“夫人这是要去哪里?怎么一人在此,要不要奴婢给您引路?”他说着话,陆陆续续有内侍和女官自她们身边经过,好奇的打量着他们,又匆匆而去。

“不必劳烦公公,我由周姑姑领路,她现有事在身,我在此等她一刻便成

带着儿子来种田。”幼清说完,内侍点点头,道,“那奴婢就不打扰夫人了,奴婢告辞!”话落,依旧垂着头,脚步匆匆。

幼清望着他的背影,忽然出声喊道:“公公留步。”那人步子一顿却没有回头,幼清便走了过去,盯着他的脸看,“公公自哪里调过来,如今在哪个宫服侍,如何称呼?”

内侍背影怔了怔,犹豫了一刻回道:“奴婢姓唐,原先在浣衣局。”他说着一顿,才道,“如今在长春宫。夫人若没有其它吩咐,奴婢告辞!”

幼清微动,视线落在那人背影上,心头却是越想越奇怪……来来往往许多女官内侍,他为什么要找她问路?他并不知道她是什么人,竟主动说要给她引路……

这样太不像一个常在深宫走动,成了人精的内侍所为。

最重要的是,她刚刚看到他的下颌上,似乎有清清碎碎的胡渣。

本朝内宫太监只收十五岁以下净身的男子,而这个人年纪这么大了,肯定是在宫中待了许多年,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不可能再生胡须!

幼清心头一突,立刻提着裙子走了几步,等到了门口,就看到那人一直往西而去,但方才躬着的身影却渐渐直立起来,幼清忽然想到了一个人!

陶然之!

江淮说陶然之从西苑逃走后,锦衣卫和东厂找了好几日都没有找到,陶然之会不会根本没有出宫,而是从西苑潜到内宫来了?

所以才一直都没有找到。

完全有这个可能,幼清蹙眉问守在门边小内侍:“你认识不认识刚才出去的那个人?”小内侍确认似的回头看了看那人的背影,摇头道,“奴婢不认识。”

幼清咬着唇,就和小内侍道:“你去通知禁卫军,告诉他们陶然之很有可能潜到内宫来了,让他们速速来抓人。”

小内侍骇了一跳,不敢置信的看着幼清。

陶然之差点毒死圣上的消息所有人都知道,陶然之逃走的事情他们也听说了,而且锦衣卫和东厂已经找了好几天,但陶然之像是消失了似的,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陶然之竟然出现在这里。

这简直是……

小内侍怀疑的看着幼清,幼清知道他在想什么,就道:“你现在通禀,就算误报了,也只是你认错人了而已,并无过错。可若是你说对了呢,那这份功劳和际遇可是百年难得的。”

小内侍眼睛一亮,立刻点着头道:“奴婢知道了,这就去告诉锦衣卫的赖大人。”一溜烟的跑远了。

幼清回头朝西面看去,陶然之的背影已经消失不见。

“宋太太!”周姑姑回来了,幼清转头朝她笑笑,道,“姑姑好了,那我们走吧!”

周姑姑就露出尴尬的样子来,回道:“不好意思宋太太,刚刚奴婢已经回禀过了,太后娘娘方才有些不舒服,正歇下了,今儿恐怕要让您白跑一趟了,奴婢送您回去吧。”说着不等幼清说话,就示意幼清原路返回。

这是什么意思?太后娘娘急匆匆传召她,等她到了却又临时取消了……什么事让她这么着急传自己过来,又是什么事让她又无缘无故的取消了呢

[系统]末世巨贾。

这不合常理了。

幼清蹙着眉头望着周姑姑,笑着道:“姑姑若是有事,便去忙吧,稍微我随便请个人引我出去就好了。”

周姑姑脸色一变,不悦道:“宋太太这是要让奴婢失职啊,您是奴婢引进来的,当然要奴婢引出去才好。”

幼清不说话,就这么似笑非笑的看着她,周姑姑皱眉,哼了一声:“不识好歹!”话落,快步拐弯走了。

幼清一个人站在门口。

有管事姑姑模样的人走了过来,客气的质问道:“敢问您是哪个府里的夫人,为何独自在此处,是不是要见哪个贵人,奴婢帮您通禀一声?!”

“妾身行人司正宋大人的家眷。”幼清说完,对面的管事姑姑立刻就换了一副面容,笑眯眯的道,“原来是宋太太,您这是要去哪里,受了太后娘娘传召?”行人司宋大人虽官衔不高,可耐不住他在圣上跟前有分量,宋大人的七品抵得上朝中的一品都绰绰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