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46章 变化(1 / 1)

作品:《唐朝小农民

李天跟尉迟敬德刚准备缩着睡,就听见了有人在喊他们两人,两人骑着马赶过去一瞧,见将军府内的仆役举着火把,骑着马在那。

两放人碰见了,那还真有点两眼泪汪汪的意思。

“将军,大人,前头我们发现了一地,里面全都是尸体......”

那人李天瞧着眼熟,这人是尉迟敬德的贴身千牛卫,——-张力。

张力领着人,将那土包给挖开,里头几具尸体,穿着内衬,毙命的伤口全都在脖子上。张力也是个快刀手,是个厉害的能手,当瞧见那伤口时,直接肯定这是职业杀手干的。

“将军,只有职业杀才能杀的这么准,让人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张力看了一眼那伤口,那伤口又深又准。

尉迟敬德感到有些想不通了,他来的这地,是皇家猎场,要是在别处出现命案,出现这种情况还能理解,眼下这就是在天子面前挠痒痒了。

“回府,上报给皇上。”

几人回府,就已经是白天了。

李天跟尉迟敬德在府上收拾收拾准备进宫,结果准备出发时,尉迟敬德让张力陪同一起去,自个称是难免年老了熬不得夜,睡回笼觉了。

“将军估计是想要我领这功。”李天连连摇头,不得不说,尉迟敬德对他像极了儿子。

然,李天并未见着皇上,皇上在跟大臣议事,让李天先回去,整个事情直接要求弄成奏折上报便是。这一落差,让李天感到有些心里不舒服。

李天是个倔脾气,直接站在外头赖着不走了。严公公瞧见了,好言相劝道,“李大人,眼下皇上正在烦心事儿上,大人还是莫要添堵,回去吧。”

这烦心事儿到底是什么,李天也摸不着头脑,“公公,这烦心事......”

严公公对这事儿守口如瓶,摇了摇头示意李天这事儿不能说。

皇上的心思也不好猜,况且在这宫内到处都是人,李天也不能放肆,犹豫再三还是选择离开了,正当要宫墙时,马车别拦下来了。

一人公公笑眯眯的站在马车面前,恭恭敬敬的行礼,“见过李大人。”

张力愣了一下,撩开帘子道,“大人, 外头有一公公... ...”

李天探头一瞧,那人看着面声, 并未有过交集。

“李大人,太子有请。”公公态度恭敬,笑眯眯的瞧不出心思。

李承乾有请,李天感觉颇有些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的意思。

眼下,太子跟魏王两放势力,太子手下的炮房因为前段时间大理寺的事被牵扯,眼下炮房没了。在朝中呈衰势, 况且上一次在晋王府中,李天跟为魏王会面的事大半个朝廷 都已经知道了。

公公见李天面露难色,“大人,大可放心,太子是找大人谈谈心。”

“大人,宫中人多口杂,恐怕我这去了,到时候皇上扣要一个结党营私的罪名下来... ...”李天这话撂下, 已经表明了,不愿与太子合作。

李承乾是太子,但在李天眼里,是个喜怒无常的人,让人摸不着头脑,让人也猜不着心思,这种人 与之为伴,到最后只会引火上身。

这一下拒绝,直接让东宫给点燃火了,李承乾气的在房内来来回回的发脾气,吵得宋巳头疼,耐不住了,见那瘸腿太子拿着横刀,嚷嚷着要是上位,定将李天给碎尸万段。

这话像是在催眠自己,又像是在催眠别人。

身有残疾之人当皇帝,这已经明摆着是不可能了。

府中人全都知道不可能,眼下,谁敢挑明说出来呢。

“都是这李天,让我丢了一个炮房!”李承乾怒不可恕,炮房是个肥差,这里面可以捞的油水实在是太多了,“眼下,要是想要稳固朝政,花销不少, 要是没了这炮房... ...”

宋巳听明白了,李承乾是让其帮忙想办法了,“太子,你可知道今日皇上为何没见李天?”

“为何?”李承乾犹豫了一下,试探性道,“心烦,为此不见?”

宋巳摇了摇头,“眼下已经正月十六了,从七号起民间就有声音说是皇上这皇位有问题。”

李世民如何当上皇帝的,当朝官员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不过全都压在心底不提。

玄武门之变,直接将自己手足杀死,逼着唐高祖让位。

“ 现在炮房事已成定局,那太子为何不将篡位之事提前,到时候天下都是你的,还在乎一个李天跟一个炮房?”宋巳说着,忍不住咳嗽,慌忙用手帕捂嘴咳嗽。

篡位之事提前,这事的确不错。

但李承乾也不傻,这 事不能鲁莽,需要好好地找人商议布局。

况且,眼下李世民盯的紧,魏王那边都没敢有什么动静,他们这更是不能出错。

“这,我找人合谋合谋。”

张力驾车,捉摸着,李天拒绝太子,那是不是代表李天支持魏王。当马车停门口后,张力忍不住了,轻声问道,“大人,你这拒绝太子邀约,你是不是支持魏王?”

支持魏王。

李天皱眉,盯着他半响摇了摇头,“我两边都不看好。”

“都不看好?大人,你可要想清楚,眼下朝廷之中就这两位皇子最得宠最得势,要是大人想要飞黄腾达,恐怕还是要... ...”

“我支持晋王,晋王李治。”

张力愣住了, 晋王李治他熟悉,不争不抢整个就是一爱好书法游山玩水的文人。要是想要扶持其上位,那基本上算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大人,晋王恐怕不适合当皇帝吧... ...”张力犹豫再三劝道。

“怎的不合适?”李天这一反问,直接让张力给愣住了,支支吾吾半天都没找着理由。

李天不在说话了,李治这人若要划到文人这边,倒也不违和。他整个瞧着就是温文儒雅的书生,哪懂得帝王之术。

然这些都是表层,李天还是有些领悟。

马车徐徐前行,眼下到了午日,街上人来人往。其中最多的还属文人骚客,眼下已经一月十六日,殿试是在三月十五日举行。

不少人已经早早的到了长安,整个长安城越发的热闹,朝气蓬勃的很。

“我们到前头停,尝尝前头酒楼饭菜如何。”

张力一瞧,好家伙,那酒楼三层楼全都占满了客。

当马车一停在门口,浓浓的酒香跟饭菜香铺面而来,张力肚子一下就饿了。

“大人,这酒楼感觉不错啊。”

“进去瞧瞧。”李天几人一进去, 就瞧见头不少的文人,叽叽喳喳的在讨论着事儿,整个场面好不热闹。

唐朝的风气开放,并没有文字狱这一说也没有忌口这一说,文人可以放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眼下,堂中两拨文人争的面红耳赤。